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杭州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市区河道综保工程、河道截污纳管工程成果、市区河道水质监测及评价机制以及城市河道污染源和排水管道探查项目成果,在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人水和谐”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排水口监管工作研究,使排水口的监管全面地、有效地开展起来,进一步推动截污纳管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污水入河,改善河道水质,保护生态环境。
关键词:杭州市区;河道排水口;管理现状;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S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自2007年起,杭州全面有序地开展了城市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通過河道清淤、护岸改造、截污纳管、河岸绿化等工程措施,基本实现了城市河道水清、岸绿的目标。城市河道排水口监管研究可以完善排水口调查制度,整治前期对未整治河道排水口调查,建立排水口“一口一档”资料库,促进河道综合整治工作。
一、杭州城市河道水质改善情况
近几年加大了城市河道整治力度,明显改善了河道水质及周边环境,特别是以运河、上塘河、余杭塘河、中东河、贴沙河为代表的已整治河道在实现岸绿、景美、水畅同时,河道水质明显改善。
根据杭州市区城市河道水质监测数据,2011年全年常规水质监测12次共计1457点次,其中Ⅱ类水31点次,占2.13%;Ⅲ类水159点次,占10.91%;Ⅳ类水191点次,占13.11%;Ⅴ类水162点次,占11.12%;劣Ⅴ类水914点次,占62.73%。与2010年相比,Ⅱ类水减少0.16%,Ⅲ类水增加2.77%,Ⅳ类水增加0.95%,Ⅴ类水增加0.77%,劣Ⅴ类水减少4.33%,总体上,2011年较2010年水质有所提高(见表1,图1)。
表12011年城市河道监测断面水质表
图12011年城市河道各类水体占比图
二、杭州城市河道排水口管理现状
自2008年起,随着城市河道整治移交及管理范围扩大,逐步开展了余杭塘河南片、运南片、运西片、半山片、上塘河片已整治及部分未整治城市河道排水口摸底调查工作。至今,共计调查城市河道156条(段),发现城市河道沿线排水口3606个,其中晴天出水口有1853个。
(一)第一轮河道排水口调查
2008年,为全面改善市区河道水质,更好地提升“新三河”水环境,积极打造世界级水上旅游产品,开展了以已接收的城市河道和“四河四港”为主的共计20条河道(全长102.179千米)排水口调查。
调查内容主要为各城市河道排水口位置、方向、管径及材质,并附有河道总平面图、河道污水排水口调查表、照片汇总及排水管口位置示意图等,此次调查,共发现排水口1208个,其中晴天出水的有442个。
(二)第二轮河道排水口调查
2009年,为更好的掌握城市河道排水口排污情况,便于下一步安排截污纳管专项整治项目,河道管理部门对“四河四港”区域15条51公里城市河道排水口进行“回头看”,重点调查排污口数量、位置(描述、GPS)、方向、类型、管内底标高、口径、流量等。
此次复查新增加了两项调查内容,一是排水口定位,运用GPS技术,对各排水管口位置进行精确定位,为下一步复查、截污纳管做好准备工作;二是实时监测水量,采用德国产的NIVUS超声波流量计分早、中、晚三个不同时段测定了各出水口的污水流量,对于流量计无法感应的则采用桶接的方法予以估算。自此调查,共发现排水口533个,其中晴天出水的管口有197个,排水口晴天出水量约6675.26吨/天。
(三)第三轮河道排水口调查
自2010年底至2012年初,市、区两级河道管理部门,按照逐步扩展原则,分三期对运河南片、余杭塘河以南(运西蒋村、翠苑片)、运西片、半山片、上塘河片已整治及部分未整治城市河道排水口开展摸底调查工作。
此轮调查,不仅包括查看沿线排水口设施完好情况、晴天出水情况,还对各排水口进行编号、标记、调查集水范围等,基本建立了一河、一图、一表,各排水口形成一组数据、一组照片的排水口数字档案,为实现排水口数字化、动态化管理奠定了基础。该轮调查共检查城市河道156条(段),发现城市河道沿线排水口3606个,其中晴天出水口有1853个。
三、城市河道排水口监管措施
(一)排水口档案管理
排水口档案管理主要有两部分内容,分别是静态排水口档案(包括排水口数据库、污染源数据库)、动态排水口档案。
静态排水口数据库内容主要包括排水口编号、名称、具体位置、X坐标、Y坐标、上游污染井、管径、管材、管内底标高、晴天是否出水、水体感官及水量情况、排水口照片、标志照片以及图纸资料等。静态污染源数据库内容主要包括河道名、排水口编号、序号、外业点号、节点性质、污染源名称、污染源位置、埋深、管径、材质、污染类型、分流情况、水体感官、排水量、道路情况、污染井位置、纳管距离、纳管深度、纳管管径、所在道路、地面高程、管线高程以及图纸资料等。
动态排水口档案是日常巡查排水口情况的记录,在静态排水口档案的基础上,按照巡查情况进行登记,记录巡查日期、时间。
(二)排水口巡查监管
巡查监管方式分为委托专业单位勘查和河道养护单位排查。
委托专业单位勘查是针对建立静态排水口档案,包括静态排水口数据库及静态污染源数据库。河道养护单位排查是针对河道日常巡查,建立动态排水口档案。
(三)数字城管采集管理
为进一步扩展城市沿线排水口出水情况的监管,将排水口出水情况纳入数字城管采集项目之一。对于在排查、巡查中未发现的排水口,将排水口信息新增入静态排水口档案;对于已发现的排水口,将采集资料纳入动态排水口档案。
(四)社会力量监督管理
进一步加强民主促民生的河道管理义务监督员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市民在城市河道监管中的作用。在原有义务监督员的基础上,扩大聘请范围,请义务监督员监督各排水口出水情况,发现严重排污事件,及时进行沟通。
(五) 信息化管理
按照城市管理向信息化管理发展的需要,在原有指挥系统中开发排水口监管功能模块。模块主要有数据库建设、底图处理、模块界面设计、底图查询展示功能、模块基本功能设施五部分组成。
四、保障及措施
(一)制度保障
逐步建立有杭州特色的城市河道管理体系为目标,将排水口管理内容增加入《杭州市市区城市河道管理养护技术要求》、《杭州市未整治城市河道管理养护技术要求》,同时,将排水口考核办法增加入《长效管理考核实施细则》中。
(二)组织保障
建立城市河道排水口巡查建档工作小组,指定专人负责排水口联系工作,进驻截污纳管群。
定期开展城区排水口巡查建档工作例会,各城区汇报每月排水口巡查情况,发现新增排水口、排水口晴天出水情况;通报每月市级排水口日常检查情况;安排下一步排水口巡查计划。
(三)资金保障
排水口调查与巡查资金政策建议参照原有养护经费定额的相关规定执行,纳入河道长效保洁养护经常定额中。
关键词:杭州市区;河道排水口;管理现状;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S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自2007年起,杭州全面有序地开展了城市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通過河道清淤、护岸改造、截污纳管、河岸绿化等工程措施,基本实现了城市河道水清、岸绿的目标。城市河道排水口监管研究可以完善排水口调查制度,整治前期对未整治河道排水口调查,建立排水口“一口一档”资料库,促进河道综合整治工作。
一、杭州城市河道水质改善情况
近几年加大了城市河道整治力度,明显改善了河道水质及周边环境,特别是以运河、上塘河、余杭塘河、中东河、贴沙河为代表的已整治河道在实现岸绿、景美、水畅同时,河道水质明显改善。
根据杭州市区城市河道水质监测数据,2011年全年常规水质监测12次共计1457点次,其中Ⅱ类水31点次,占2.13%;Ⅲ类水159点次,占10.91%;Ⅳ类水191点次,占13.11%;Ⅴ类水162点次,占11.12%;劣Ⅴ类水914点次,占62.73%。与2010年相比,Ⅱ类水减少0.16%,Ⅲ类水增加2.77%,Ⅳ类水增加0.95%,Ⅴ类水增加0.77%,劣Ⅴ类水减少4.33%,总体上,2011年较2010年水质有所提高(见表1,图1)。
表12011年城市河道监测断面水质表
图12011年城市河道各类水体占比图
二、杭州城市河道排水口管理现状
自2008年起,随着城市河道整治移交及管理范围扩大,逐步开展了余杭塘河南片、运南片、运西片、半山片、上塘河片已整治及部分未整治城市河道排水口摸底调查工作。至今,共计调查城市河道156条(段),发现城市河道沿线排水口3606个,其中晴天出水口有1853个。
(一)第一轮河道排水口调查
2008年,为全面改善市区河道水质,更好地提升“新三河”水环境,积极打造世界级水上旅游产品,开展了以已接收的城市河道和“四河四港”为主的共计20条河道(全长102.179千米)排水口调查。
调查内容主要为各城市河道排水口位置、方向、管径及材质,并附有河道总平面图、河道污水排水口调查表、照片汇总及排水管口位置示意图等,此次调查,共发现排水口1208个,其中晴天出水的有442个。
(二)第二轮河道排水口调查
2009年,为更好的掌握城市河道排水口排污情况,便于下一步安排截污纳管专项整治项目,河道管理部门对“四河四港”区域15条51公里城市河道排水口进行“回头看”,重点调查排污口数量、位置(描述、GPS)、方向、类型、管内底标高、口径、流量等。
此次复查新增加了两项调查内容,一是排水口定位,运用GPS技术,对各排水管口位置进行精确定位,为下一步复查、截污纳管做好准备工作;二是实时监测水量,采用德国产的NIVUS超声波流量计分早、中、晚三个不同时段测定了各出水口的污水流量,对于流量计无法感应的则采用桶接的方法予以估算。自此调查,共发现排水口533个,其中晴天出水的管口有197个,排水口晴天出水量约6675.26吨/天。
(三)第三轮河道排水口调查
自2010年底至2012年初,市、区两级河道管理部门,按照逐步扩展原则,分三期对运河南片、余杭塘河以南(运西蒋村、翠苑片)、运西片、半山片、上塘河片已整治及部分未整治城市河道排水口开展摸底调查工作。
此轮调查,不仅包括查看沿线排水口设施完好情况、晴天出水情况,还对各排水口进行编号、标记、调查集水范围等,基本建立了一河、一图、一表,各排水口形成一组数据、一组照片的排水口数字档案,为实现排水口数字化、动态化管理奠定了基础。该轮调查共检查城市河道156条(段),发现城市河道沿线排水口3606个,其中晴天出水口有1853个。
三、城市河道排水口监管措施
(一)排水口档案管理
排水口档案管理主要有两部分内容,分别是静态排水口档案(包括排水口数据库、污染源数据库)、动态排水口档案。
静态排水口数据库内容主要包括排水口编号、名称、具体位置、X坐标、Y坐标、上游污染井、管径、管材、管内底标高、晴天是否出水、水体感官及水量情况、排水口照片、标志照片以及图纸资料等。静态污染源数据库内容主要包括河道名、排水口编号、序号、外业点号、节点性质、污染源名称、污染源位置、埋深、管径、材质、污染类型、分流情况、水体感官、排水量、道路情况、污染井位置、纳管距离、纳管深度、纳管管径、所在道路、地面高程、管线高程以及图纸资料等。
动态排水口档案是日常巡查排水口情况的记录,在静态排水口档案的基础上,按照巡查情况进行登记,记录巡查日期、时间。
(二)排水口巡查监管
巡查监管方式分为委托专业单位勘查和河道养护单位排查。
委托专业单位勘查是针对建立静态排水口档案,包括静态排水口数据库及静态污染源数据库。河道养护单位排查是针对河道日常巡查,建立动态排水口档案。
(三)数字城管采集管理
为进一步扩展城市沿线排水口出水情况的监管,将排水口出水情况纳入数字城管采集项目之一。对于在排查、巡查中未发现的排水口,将排水口信息新增入静态排水口档案;对于已发现的排水口,将采集资料纳入动态排水口档案。
(四)社会力量监督管理
进一步加强民主促民生的河道管理义务监督员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市民在城市河道监管中的作用。在原有义务监督员的基础上,扩大聘请范围,请义务监督员监督各排水口出水情况,发现严重排污事件,及时进行沟通。
(五) 信息化管理
按照城市管理向信息化管理发展的需要,在原有指挥系统中开发排水口监管功能模块。模块主要有数据库建设、底图处理、模块界面设计、底图查询展示功能、模块基本功能设施五部分组成。
四、保障及措施
(一)制度保障
逐步建立有杭州特色的城市河道管理体系为目标,将排水口管理内容增加入《杭州市市区城市河道管理养护技术要求》、《杭州市未整治城市河道管理养护技术要求》,同时,将排水口考核办法增加入《长效管理考核实施细则》中。
(二)组织保障
建立城市河道排水口巡查建档工作小组,指定专人负责排水口联系工作,进驻截污纳管群。
定期开展城区排水口巡查建档工作例会,各城区汇报每月排水口巡查情况,发现新增排水口、排水口晴天出水情况;通报每月市级排水口日常检查情况;安排下一步排水口巡查计划。
(三)资金保障
排水口调查与巡查资金政策建议参照原有养护经费定额的相关规定执行,纳入河道长效保洁养护经常定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