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中心负压吸引与单纯负压袋引流的应用观察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leiB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负压引流方法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疗效。方法:将21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06例使用中心負压吸引,对照组110例使用一次性负压引流袋引流。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置管时间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引流方式均可用于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疗效相当。
  【关键词】 乳腺癌术后; 负压吸引; 皮下积液
  Observation of Central Negative Pressure Suction and Simple Negative Pressure Bags for Drainage after Breast Cancer Operation/CHEN Zhou-xi, YANG Qian, LIAO Ni, et al.//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2,9(31):125-126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wo different drainage methods for preventing subcutaneous hydrops after breast cancer operation. Method: 216 patients with radical operation on breast cancer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t random: experimental group (106 cases, negative pressure suction was used), control group (110 cases, one-off negative pressure bags was used). Resul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subcutaneous hydrops, necrosis of skin flap, intubation time and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time after breast cancer operation between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The two drainage methods both could be used to prevent the subcutaneous hydrops after breast cancer operation and had the same efficacy.
  【Key words】 After breast cancer operation; Negative pressure suction; Subcutaneous hydrops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Zhuzhou City, Zhuzhou 4120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31.081
  乳腺癌是现代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仍然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6%~42%[1]。负压吸引是防治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有效手段[2]。为了解不同负压引流方式对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效果,笔者将21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中心负压吸引与单纯负压引流袋引流两组,观察得出,两组各有利弊,疗效相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0月-2012年1月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216例,男1例,余均为女性。将21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使用中心负压吸引)和对照组(使用一次性负压引流袋引流)。实验组106例,年龄30~72岁,平均43.6岁;国际TNM分期:Ⅰ期14例,Ⅱ期69例,Ⅲ期23例。对照组110例,年龄28~73岁,平均43.7岁;国际TNM分期:Ⅰ期13例,Ⅱ期76例,Ⅲ期21例。所有病例均无严重的重要脏器病变,两组年龄、肿块大小、肿瘤分期、手术方式等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电刀切除乳腺及清扫腋窝淋巴脂肪组织,创面彻底止血(电凝和结扎止血),大量蒸馏水(2000~3000 ml)冲洗创面至液体清亮,无脂肪粒漂浮,腋下侧胸壁置22号潘氏引流管一根,对部分胸壁较宽广,或胸骨旁凹陷病例则在胸骨旁另置一根10号脑室引流管,均另戳孔引出,间断缝合切口,对合好皮缘,吸引器吸尽皮下积液积气,腋窝处加纱布垫,胸壁垫较厚层敷料,外加胸带适当压力包扎。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接中心负压持续引流,应用浙江省余姚市南方仪表厂生产的真空表(浙制02810239),负压调节范围为0.02~0.04 MPa,患者下床活动时改接一次性负压引流袋。对照组单纯使用一次性负压引流袋(1000 ml Ⅱ型),由苏州市晶乐高分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苏食药监械生产许2001-0133号),该袋由袋体、导管、橡胶球囊、单向阀等组成,具有特殊的防逆流装置,使用操作方便。
  1.3 拔管指征 引流管拔管视引流量情况而定,24 h内引流量<15 ml,颜色为澄清液,患者无胸部不适,皮下无积液,皮瓣与胸壁贴附好,即可拔除引流管。
  1.4 观察指标 皮下积液:以手术部位出现局限性隆起或波动性肿块,穿刺抽出不凝固液体为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皮瓣变黑坏死,边界清楚,无血运;置管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置管时间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不同负压引流方法疗效对比
  组别 皮下积液
  例(%) 皮瓣坏死
  例(%) 置管时间
  (d) 术后平均住院时间(d)
  实验组(n=106) 6(5.7) 3(2.8) 8.2±2.3 11.2±2.1
  對照组(n=110) 8(7.3) 5(4.5) 9.4±2.6 12.1±2.3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术后创面液体产生过多以及引流不畅。已有研究表明,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创面较大,伤口渗血、渗液较多;乳腺及腋窝淋巴管网丰富且不易结扎,淋巴液渗漏常难以避免;手术对淋巴管网的破坏致淋巴液回流障碍等,均可导致皮下积血积液,形成死腔,阻碍毛细血管的生长,可引起伤口愈合障碍,甚至皮瓣缺血坏死,切口延期愈合[3]。保持引流通畅是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关键。笔者体会,创面彻底止血,大量蒸馏水(2000~3000 ml)冲洗创面至液体清亮,无脂肪粒漂浮,创面留置潘氏引流管,同时对部分胸壁较宽广或胸骨旁凹陷病例则置双管引流,是保证引流通畅的基本环节[4]。皮瓣坏死一般均为切缘发黑坏死,通常不需处理,不要过早清创,只须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待其自行脱落愈合即可[5]。
  中心负压吸引能及时吸出创面的渗血和渗液,不受皮肤皱折、体位及外力影响,负压持续稳定,避免了“无负压期”,但不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下床活动时需要更换负压袋,换管时反复钳夹潘氏引流管,可致引流管破损断裂,也容易增加感染的机会,同时也增加了护理的工作量;应用负压袋引流的患者,术后即可下床活动,生活自理,行动自如,但负压不稳定,需反复用手挤压负压球,有时可能将空气挤进伤口内,影响伤口愈合。
  总之,通过对两种不同方式引流患者的观察比较发现,在预防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等术后并发症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置管时间方面,中心负压吸引和一次性负压引流袋并无显著差异。两种引流方式均效果良好,均可用于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且疗效相当。
  参考文献
  [1] 沈俊,邱国华,王林波.乳腺癌术后积液产生的原因和预防[J].国际外科学杂志,2006,33(2):103-106.
  [2] 王旭东. 乳癌根治术后创面负压引流的对比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2003,32(5):468-469.
  [3] 杨永久, 李瑞平, 胡振华. 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5,4(4):310-312.
  [4] 袁海娟.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两种负压引流方法效果对比[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6):3-4.
  [5] 梁晓燕,房敏,余燕梅,等.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两种负压引流装置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7):2215-2216.
  (收稿日期:2012-07-04) (本文编辑:车艳)
其他文献
【摘要】 良好的临床综合素质及医患沟通能力对临床医学生今后从事医疗工作至关重要,有利于临床医疗和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针对目前临床实习生诊疗能力及医学生沟通技能的现状 ,探讨了如何在临床带教中注重加强临床实习生诊疗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以提高医学生的临床综合素质和医患沟通技巧。有助于减少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关键词】 诊疗能力; 医患沟通; 临床实习生  我国医患之间的纠纷频发,双
期刊
【摘要】 目的:构建科学、有效的吞咽障碍患者进食安全管理指标体系,为吞咽障碍患者进食安全管理提供评价依据。方法:运用文献分析、Delphi法、优序图法等研究方法,构建吞咽障碍患者进食安全评估指标体系,遴选16例专家,通过两轮Delphi法专家咨询筛选和论证,确立吞咽障碍患者进食安全评估指标,采用优序图法赋予指标权重。结果:专家咨询积极系数分别为98%、100%;权威程度均值为0.92;协调系数分别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顺铂+IL-2胸腔内灌注联合培美曲塞全身化疗治疗老年晚期肺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老年肺腺癌并胸腔积液患者共51例,采用顺铂40 mg/m2及IL-2150万U胸腔灌注保留,每周一次,共2周,同时应用培美曲塞,第1天,每3周重复,完成2个周期。治疗第4周评价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51 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者16例,部分缓解者25例,无效者6例,其有效
期刊
【摘要】 目前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我国医学教育体制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要求未来的医生不仅具备广泛、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临床实践技能,还必须同时具备很好的人文精神和崇高的职业道德。肿瘤专业医学教育是医学教育领域的重要分支,面对全球恶性肿瘤的高发趋势,对高素质肿瘤专业医学人才的迫切需求,本文分析肿瘤学临床实习阶段医学生人文教育的现状,探讨如何在临床实习阶段融入人文教育,以培养出适应社会及肿瘤治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中,硬脑膜网状切开技术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总结本院94例在去骨瓣减压术中应用硬脑膜网状切开,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疗效。结果:恢复良好15例,中度残疾38例,重度残疾22例,植物生存7例,死亡12例。有4例患者出现皮下积液,其中3例皮下积液量少,自行吸收,1例穿刺抽吸后缓解。有2例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随访3~6月,无癫痫发作者。未出现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爱维治预防治疗急慢性放射性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1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病理确诊为头颈部肿瘤患者62例,按照随机性原则分为实验组32例,在肿瘤放疗过程中给予静脉滴注爱维治,对照组30例,仅单纯放疗,两组予以6 mV-X/6000~7000 cGy/6~7 W面颈联合野放疗;最终对两组间黏膜炎损伤分级进行数据汇总比较。结果:两组间急性放射性黏膜炎损伤程度及
期刊
刘建明① 马利林① 刘培根① 朱建伟① 黄宝玉① 曹翔① 汝恺①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36例急性胰腺炎行手术治疗病例,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有59例。手术方法有单纯胰腺周围引流术、胰腺被膜切开减压加胰腺周围引流术、胰腺坏死病灶切除清创术、脓肿引流术、囊肿引流或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引流术加胆囊切除术、胰腺周围引流术加胆囊切除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对脊髓损伤后甘氨酸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lycylproline dipeptidyl aminopeptidase,GPDA)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Sprague-Dawley大鼠36只。将所有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脊髓损伤未使用药物干预组(创伤组)、脊髓损伤+甲强龙干预组(甲强龙组)。在大鼠脊髓损伤后24 h将损伤的脊髓组织切取,进行逆转录PCR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技术在肾切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86例患者行后腹腔镜肾脏切除手术。单纯性肾切除54例,肾癌根治性切除术21例,联合尿道电切镜肾输尿管全切除11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1例因术中出血中转开放手术,85例手术成功。手术时间为50~200 min,平均79 min。术中出血量为30~650 ml。恢复肠功能时间为16~
期刊
【摘要】 目的:通过对不同时间段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的评估,为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选择手术时机提供理论依据,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2年8月,随访资料完整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70例,分为急诊手术组与延期手术组。统计不同手术时机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早期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经过3个月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