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和标志,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创新教育的提出,一方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由教育发展现状决定的。在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中学物理教师来说,如何适应时代的需要,适应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必须开放物理课堂,留给学生“动”的时间,让学生学会“动”的方法,让学生主动谈、主动说、主动做,授之以法,促之以动,真正从“教”的角度唤起学生“学”的兴趣,从不同方面去体现学生主体作用,贯穿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启迪思维,培养创造性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变化过程。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疑开始。”好的问题能诱发学习动机,启迪思维,激发求知欲望。例如,“轮轴”一节新课导入的教学,可在黑板上(或用投影片)画一口井的剖面图,井里面有一系着绳子的水桶,井上画有一短杠杆,然后提问:“利用这个短杠杆能否将井中的水桶提上来?为什么?猜想如何改进才能发挥杠杆应有的作用?”这样图文并茂的物理情景,定会使学生探索的欲望油然而生,促使他们尝试探寻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法与途径,创新的灵感和顿悟很可能由此而生。当然,问题抓得准,问得得当,才能击中要害,引发思维;有时还要善于创设阶梯型和发散型问题,阶梯型问题由浅入深,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对学生启发性、逻辑性强,符合认知规律和心理,能诱发探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散型问题,则以某一知识点为中心,从不同角度、方位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从更多途径认识事物本质,使发散性和创造性得以培养。总之,科学创新始于疑问,没有疑问就不会有所创新。
二、 创设实验情境,尝试实验探究过程
创设实验情境,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落实。
1.改进实验方法,探寻新途径
在物理教学中,不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一般都不局限一种方法,如测物质的密度实验、测导体的电阻实验等都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提供探索其他方法的机会和条件,有意引导学生探索,寻求不同方法,则学生就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和创新,使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独创性得到培养和提高,创新精神得到增强。
2.体验从现象到结论的实验过程,学习物理研究方法,培养物理研究能力
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一条基本途径,“物理现象是物理学的根源”,而实验过程则是揭示物理学根源的方法和途径,是体验物理方法的过程,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过程,真实感受信息获取和信息处理,学习运用实验与观察法、归纳与演绎法、分析与综合法、比较与类比法、数学法、假说法、理想化方法等物理学研究方法,如伽利略利用理想斜面实验(比较法、理想化方法)发现惯性定律的实质,原子物理学中经常使用的就是科学假说的方法。知识是宝贵的,而知识只有通过这些具体的研究方法加以应用才能体现出知识的价值,所以那些得到知识的方法显得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只有将方法掌握了,才具备了物理研究的能力,才可能利用这些方法去科学创新,形成创新能力。
3.指导学生亲自设计实验,切实培养探究力和创造力
“手脑结合,是创新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新教育的目的”,实践证明,指导学生进行设计性实验是促进学生手脑紧密联系的一项有效措施,它力求使学生感到有探索价值和设计的必要,引起学生兴趣,尝试科学实验探究方向,增强动手动脑能力,培养科学创新精神。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联系教学实际,努力从学生及实验的具体情况出发,通过启发引导、点拨指导,达到控制实验难度,降低思维台阶,逐步提高设计水平,激发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欲望,进而达到培养探究和创新能力的目的。例如,“测小灯泡的功率” 实验,可先让学生研究如何设计实验(包括测量方法、实验电路、实验记录),如何选择实验仪器等,在完成大纲要求的基本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如下问题:(1) 若无电压表而给一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或已知最大阻值的滑动变阻器),将如何测量?(2)若无电流表而给一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或已知最大阻值的滑动变阻器),将如何测量?从实验思路、方法、器材、步骤的选择,以及避免实验不可靠因素等方面都可按学生具体情况,教师适当点拨或改变实验要求来控制难度,这样的实验可以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极大地开放每位学生的思维空间,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当然,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可忽视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远大的理想、坚强的信念等因素,以及个性在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只有在智力、创新情感、人格特征多重因素作用下,学生的创新才能才可能获得最大的能量。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知识创新能力的竞争。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地位和发展速度,而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又依赖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创新教育能否顺利实施,对于我们中学教师来说,更应当肩负起这个光荣的历史使命,培养下一代的创新能力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时代的需要。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必须开放物理课堂,留给学生“动”的时间,让学生学会“动”的方法,让学生主动谈、主动说、主动做,授之以法,促之以动,真正从“教”的角度唤起学生“学”的兴趣,从不同方面去体现学生主体作用,贯穿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启迪思维,培养创造性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变化过程。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疑开始。”好的问题能诱发学习动机,启迪思维,激发求知欲望。例如,“轮轴”一节新课导入的教学,可在黑板上(或用投影片)画一口井的剖面图,井里面有一系着绳子的水桶,井上画有一短杠杆,然后提问:“利用这个短杠杆能否将井中的水桶提上来?为什么?猜想如何改进才能发挥杠杆应有的作用?”这样图文并茂的物理情景,定会使学生探索的欲望油然而生,促使他们尝试探寻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法与途径,创新的灵感和顿悟很可能由此而生。当然,问题抓得准,问得得当,才能击中要害,引发思维;有时还要善于创设阶梯型和发散型问题,阶梯型问题由浅入深,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对学生启发性、逻辑性强,符合认知规律和心理,能诱发探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散型问题,则以某一知识点为中心,从不同角度、方位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从更多途径认识事物本质,使发散性和创造性得以培养。总之,科学创新始于疑问,没有疑问就不会有所创新。
二、 创设实验情境,尝试实验探究过程
创设实验情境,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落实。
1.改进实验方法,探寻新途径
在物理教学中,不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一般都不局限一种方法,如测物质的密度实验、测导体的电阻实验等都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提供探索其他方法的机会和条件,有意引导学生探索,寻求不同方法,则学生就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和创新,使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独创性得到培养和提高,创新精神得到增强。
2.体验从现象到结论的实验过程,学习物理研究方法,培养物理研究能力
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一条基本途径,“物理现象是物理学的根源”,而实验过程则是揭示物理学根源的方法和途径,是体验物理方法的过程,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过程,真实感受信息获取和信息处理,学习运用实验与观察法、归纳与演绎法、分析与综合法、比较与类比法、数学法、假说法、理想化方法等物理学研究方法,如伽利略利用理想斜面实验(比较法、理想化方法)发现惯性定律的实质,原子物理学中经常使用的就是科学假说的方法。知识是宝贵的,而知识只有通过这些具体的研究方法加以应用才能体现出知识的价值,所以那些得到知识的方法显得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只有将方法掌握了,才具备了物理研究的能力,才可能利用这些方法去科学创新,形成创新能力。
3.指导学生亲自设计实验,切实培养探究力和创造力
“手脑结合,是创新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新教育的目的”,实践证明,指导学生进行设计性实验是促进学生手脑紧密联系的一项有效措施,它力求使学生感到有探索价值和设计的必要,引起学生兴趣,尝试科学实验探究方向,增强动手动脑能力,培养科学创新精神。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联系教学实际,努力从学生及实验的具体情况出发,通过启发引导、点拨指导,达到控制实验难度,降低思维台阶,逐步提高设计水平,激发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欲望,进而达到培养探究和创新能力的目的。例如,“测小灯泡的功率” 实验,可先让学生研究如何设计实验(包括测量方法、实验电路、实验记录),如何选择实验仪器等,在完成大纲要求的基本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如下问题:(1) 若无电压表而给一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或已知最大阻值的滑动变阻器),将如何测量?(2)若无电流表而给一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或已知最大阻值的滑动变阻器),将如何测量?从实验思路、方法、器材、步骤的选择,以及避免实验不可靠因素等方面都可按学生具体情况,教师适当点拨或改变实验要求来控制难度,这样的实验可以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极大地开放每位学生的思维空间,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当然,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可忽视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远大的理想、坚强的信念等因素,以及个性在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只有在智力、创新情感、人格特征多重因素作用下,学生的创新才能才可能获得最大的能量。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知识创新能力的竞争。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地位和发展速度,而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又依赖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创新教育能否顺利实施,对于我们中学教师来说,更应当肩负起这个光荣的历史使命,培养下一代的创新能力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时代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