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在国画中的表现

来源 :淮阴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q2006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自我意识在国画中的表现,是自从有文人画以来一直在探讨的问题,目下,青年画家更重视自我意识的表现。我们对景写生或观察自然,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认识、感情、情绪,并在绘画中自然流露出来,体现为国画中的精神、风范、气韵这些内在的东西,这就是自我意识在国画中表现的实质。以气韵而言,谢赫《六法论》第一条就是讲“气韵生动”,强调注重主观的表现,就是说,要画好画,不仅要学好传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还需要提高自我意识,加强艺术修养,才能使气韵生动起来。古人以为气韵是生而知之,不可学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郭若虚说:“气韵必在生知,不可以巧觅得,复不可以岁月到,默契神会,不知然而然也。”(《图画见闻志》)董其昌说:“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鄞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容台集》)其实,世上哪有生而知之。董其昌说“有学得处”,那就是到大自然中地去感受,接受大自然的熏陶。大自然是艺术之本,离开了它,自我意识将是不现实、不科学的。自我意识在自然中获得启示,在读万卷书中得到升华,在国画中表现出来的就是有生命、有性格、有血有肉的、动人的、真正的美。这样的自我意识发之于大千世界,是人与大千世界的交流,是脱离凡俗和低级趣味的高尚境界。
其他文献
作者通过在农村的实地研究发现,农民外出就业行为可以区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并且构成一个连续统。在前期,农民外出就业行为同效率机制密切相关,外出打工能够给农民增加经
反思性学习是元认知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结合生物学科特点将思维导图、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策略与学习过程有机整合,指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通过比较学生的成绩变
中国儒家文化的伦理观念暗合了当代西方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理念,多方面影响了现代人本管理。
<正>2004年9月25日夜晚,窗外繁星满天,长城脚下的公社的大厅内在沸腾—这是AGI(国际平面设计协会)北京大会的告别宴会,来自全球各地、中国各省市的设计师将要启程返回,这一晚
纵观每一年高考数学题,我们都发现圆锥曲线所占分值都较大,在考题中经常被作为压轴大题,其难度更是让考生"高不可攀",也是考生最容易失分的地方;对圆锥曲线的考查虽然难度大,
国家秘密特征是构成国家秘密的基本要素,是准确确定和科学管理国家秘密的依据。在保密实践中,由于没有全面准确把握国家秘密的特征,致使定密不科学、不规范、不准确,既制约着
【正】 (三)格律诗是按照一定的格式和规则写的诗。维吾尔格律诗要求诗节、诗行符合一定的标准,顿或音组整齐,声韵和谐。这就使诗的节奏更鲜明,旋律更匀称,音调更优美。因而,
余光中也谈“翻译即创作”,其倡导和实践的英译汉保持中文常态、展现文字弹性和个性、适时适度追求音形意之美三方面内容为普通译者达到“翻译以练笔,翻译即创作”的境界提供了
伴随着近年来市场格局的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发展中开始专注于对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的营造,旨在为企业打造优秀的文化内涵,促使企业市场地位的提升,以此面对日趋复杂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