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同时针对学校教育的特点,和谐校园应该是校园中的人际关系和谐,即包括师生关系、教师关系、学生关系的和谐;师生与校园氛围、校园环境的和谐;学校与上级主管部门、周边社区、学生家长关系的和谐,而生命教育是让学生认识生命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和敬畏生命的情感,没有生命谈不上和谐,更谈不上构建和谐校园,因此和谐校园建设需从生命教育入手,而生命教育的目的是构建和谐校园前提和归因。
[关键词]生命教育 构建和谐校园 链接思考
一、和谐校园的内涵及标志
什么是和谐校园?所谓和谐校园,就是指构成校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即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校园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校园。具体说,就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和谐校园所呈现的状态和标志是:民主办学和民主教育理念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校的观念得到落实,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达到协调有序,公平和正义得到维护和实现;学校师生关系融洽,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团结友爱:校园及周边治安良好,秩序井然 师生积极向上,充满活力,学校师生潜能和个性创造得以充分体现 学校内部师生相处达到最优化,个体之间相互尊重;学校与上级主管部门、周边社区、学生家长达到统一认识,形成合力。
二、生命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支撑
生命教育,是通过了解生命的起源、发展和终结,从而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进而珍惜有限生命,建立乐观、积极的人生观,促进学生价值观、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
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三个有利于”:1.有利于大学生珍爱自己的宝贵生命,迎接美好生活人是大自然最神奇的造化。2.有利于让大学生意识到生命是他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而这笔财富是父母给予的,父母不仅给予了他生命,而且倾一切力量给予了他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所以大学生没有理由不感激生命,没有理由不孝敬父母;3.有利于大学生克服自卑心理,让大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正如“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在每个人身上都有着属于他自己的遗传基因,所以每个人身上必定闪耀着属于他独有的优点与缺点,增进心理健康。
三、开展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
针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在开展生命教育中高等学校重点进行六个方面的教育:第一,性健康教育。认识生命的诞生和归宿是实施生命教育的前提,通过性健康教育,让学生从两性教育和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中认识生命的可贵。第二,生存教育。它的主要任务在于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教会学生基本的生存技能,满足生命生存的需求。第三,生命价值教育。生命价值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及其对自身的重要意义,从而珍惜和敬畏生命,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第四,死亡教育。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它的目的在于介绍死亡知识,让学生了解死亡是怎么一回事以及死亡对亲人、朋友的伤害,使学生对各种与死亡相关的打击、挫折、损失有所准备,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第五,感恩教育。“独生”子女这一代人,家長给予了特别的钟爱,子女惟我独尊而且任性只知受爱,不知爱人;缺乏责任心和义务感;消费超前,道德滞后。感恩教育将唤起生存的责任,在遭遇挫折面前能负责任的慎重选择生与死,减少大学生自杀事件。第六,生存环境教育。人生存的环境需要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和谐,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宽容和包容,更需要互相理解。通过加强生存环境教育,提升学生珍惜生命、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意识。
四、开展生命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健康教育课是开展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学校社会家庭在学生成长教育过程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性教育误区。对于国人来说性一直是讳莫如深的,家长和教师对于生命如何来的问题一般采取回避或敷衍的态度,以致学生对获得生命一无所知。二是我国忌讳死亡的传统文化影响。“死亡”向来被中国人视为禁忌,大部分人对死亡有错误的看法,这无疑会给学生造成不好的影响。
2.加强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竞争空前激烈,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和生活的压力,沉重的压力使学生无所适从,久而久之容易形成郁闷、压抑、烦躁等不良心理,甚至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如破坏公物、残害他人、自杀等。高校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应向学生传授或提供各种缓解压力的方法与技巧,让他们自己有能力来面对压力,防止他们采用错误、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3.在德育教学中应增加生命教育的内容
最高尚的道德是爱,而爱的根源来自于对生命的爱护与尊重。学校德育是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应增加生命教育在德育教材和教学中的比重,加强对学生“生命意识”的教育,如果每一位学生都能认识到生命最为珍贵,并且对他人的生命也和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时,道德品质才能在相互关爱与友善的基础上健康发展,进而对生命形成正确认识。
4.通过第二课堂采取情感体验实施生命教育
开展多元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的生存感受和培养学生的生命情感,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体验苦难。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了解人体内部构造,在生物层面上了解生命的产生及成长过程,从而让学生善待自己的生命;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往与交流,培养其富有爱心、宽容、豁达等美好品质;通过音乐、美术、舞蹈、文艺作品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体验幻想和幸福的感受,培养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通过野外活动,如探险、露营等,增进学生个体对苦难的体验,让他们有意或无意地去面对人生的负面状态的意义与价值,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他人的生命以及全人类的生命。
5.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的职业经历,职业生涯设计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即就业环境和本人实际情况,制订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是对个人职业前途的展望。尽早制订一个方向正确、符合实际、内容详实、措施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今后的职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许多人之所以抛弃生命,放弃理想,漠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是因为他们没有正确的人生规划。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辅导,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设计,学生有了人生追求的目标和方向,才会转化为行为的动力积极向目标前进,由此就会格外关注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以及生命质量的提升。
6.教师思想行为的内化促进巩固生命教育成果
生命教育应以学校为主体,结合地方实际,通过知、情、意、行等多元智慧的教学历程来实施。生命教育中,教师的作用非常重大,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生命楷模,所以教授生命教育的教师首先应该是生活充实、积极向上的典范,一位优秀的、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启示作用是无形而又巨大的,对于高等学校来说。知识高深的教授是必须,但责任心、人格高尚更是不可缺少的,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成为承担生命教育的称职教师。
参考文献:
[1]蔡巍然.不可缺席的生命教育[J].中国科学教育2004(6).
[2]赵立军 高校生命教育刍议.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3]路晓军.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价值探索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5).
[4]黄蓉生.思想道德修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张志伟.生与死[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
[6]潘凤亮.“生命教育”先要“关怀”权利[J].人民教育,2004(21).
(作者单位: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生命教育 构建和谐校园 链接思考
一、和谐校园的内涵及标志
什么是和谐校园?所谓和谐校园,就是指构成校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即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校园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校园。具体说,就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和谐校园所呈现的状态和标志是:民主办学和民主教育理念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校的观念得到落实,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达到协调有序,公平和正义得到维护和实现;学校师生关系融洽,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团结友爱:校园及周边治安良好,秩序井然 师生积极向上,充满活力,学校师生潜能和个性创造得以充分体现 学校内部师生相处达到最优化,个体之间相互尊重;学校与上级主管部门、周边社区、学生家长达到统一认识,形成合力。
二、生命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支撑
生命教育,是通过了解生命的起源、发展和终结,从而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进而珍惜有限生命,建立乐观、积极的人生观,促进学生价值观、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
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三个有利于”:1.有利于大学生珍爱自己的宝贵生命,迎接美好生活人是大自然最神奇的造化。2.有利于让大学生意识到生命是他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而这笔财富是父母给予的,父母不仅给予了他生命,而且倾一切力量给予了他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所以大学生没有理由不感激生命,没有理由不孝敬父母;3.有利于大学生克服自卑心理,让大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正如“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在每个人身上都有着属于他自己的遗传基因,所以每个人身上必定闪耀着属于他独有的优点与缺点,增进心理健康。
三、开展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
针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在开展生命教育中高等学校重点进行六个方面的教育:第一,性健康教育。认识生命的诞生和归宿是实施生命教育的前提,通过性健康教育,让学生从两性教育和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中认识生命的可贵。第二,生存教育。它的主要任务在于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教会学生基本的生存技能,满足生命生存的需求。第三,生命价值教育。生命价值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及其对自身的重要意义,从而珍惜和敬畏生命,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第四,死亡教育。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它的目的在于介绍死亡知识,让学生了解死亡是怎么一回事以及死亡对亲人、朋友的伤害,使学生对各种与死亡相关的打击、挫折、损失有所准备,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第五,感恩教育。“独生”子女这一代人,家長给予了特别的钟爱,子女惟我独尊而且任性只知受爱,不知爱人;缺乏责任心和义务感;消费超前,道德滞后。感恩教育将唤起生存的责任,在遭遇挫折面前能负责任的慎重选择生与死,减少大学生自杀事件。第六,生存环境教育。人生存的环境需要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和谐,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宽容和包容,更需要互相理解。通过加强生存环境教育,提升学生珍惜生命、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意识。
四、开展生命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健康教育课是开展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学校社会家庭在学生成长教育过程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性教育误区。对于国人来说性一直是讳莫如深的,家长和教师对于生命如何来的问题一般采取回避或敷衍的态度,以致学生对获得生命一无所知。二是我国忌讳死亡的传统文化影响。“死亡”向来被中国人视为禁忌,大部分人对死亡有错误的看法,这无疑会给学生造成不好的影响。
2.加强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竞争空前激烈,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和生活的压力,沉重的压力使学生无所适从,久而久之容易形成郁闷、压抑、烦躁等不良心理,甚至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如破坏公物、残害他人、自杀等。高校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应向学生传授或提供各种缓解压力的方法与技巧,让他们自己有能力来面对压力,防止他们采用错误、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3.在德育教学中应增加生命教育的内容
最高尚的道德是爱,而爱的根源来自于对生命的爱护与尊重。学校德育是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应增加生命教育在德育教材和教学中的比重,加强对学生“生命意识”的教育,如果每一位学生都能认识到生命最为珍贵,并且对他人的生命也和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时,道德品质才能在相互关爱与友善的基础上健康发展,进而对生命形成正确认识。
4.通过第二课堂采取情感体验实施生命教育
开展多元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的生存感受和培养学生的生命情感,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体验苦难。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了解人体内部构造,在生物层面上了解生命的产生及成长过程,从而让学生善待自己的生命;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往与交流,培养其富有爱心、宽容、豁达等美好品质;通过音乐、美术、舞蹈、文艺作品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体验幻想和幸福的感受,培养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通过野外活动,如探险、露营等,增进学生个体对苦难的体验,让他们有意或无意地去面对人生的负面状态的意义与价值,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他人的生命以及全人类的生命。
5.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的职业经历,职业生涯设计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即就业环境和本人实际情况,制订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是对个人职业前途的展望。尽早制订一个方向正确、符合实际、内容详实、措施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今后的职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许多人之所以抛弃生命,放弃理想,漠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是因为他们没有正确的人生规划。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辅导,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设计,学生有了人生追求的目标和方向,才会转化为行为的动力积极向目标前进,由此就会格外关注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以及生命质量的提升。
6.教师思想行为的内化促进巩固生命教育成果
生命教育应以学校为主体,结合地方实际,通过知、情、意、行等多元智慧的教学历程来实施。生命教育中,教师的作用非常重大,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生命楷模,所以教授生命教育的教师首先应该是生活充实、积极向上的典范,一位优秀的、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启示作用是无形而又巨大的,对于高等学校来说。知识高深的教授是必须,但责任心、人格高尚更是不可缺少的,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成为承担生命教育的称职教师。
参考文献:
[1]蔡巍然.不可缺席的生命教育[J].中国科学教育2004(6).
[2]赵立军 高校生命教育刍议.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3]路晓军.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价值探索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5).
[4]黄蓉生.思想道德修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张志伟.生与死[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
[6]潘凤亮.“生命教育”先要“关怀”权利[J].人民教育,2004(21).
(作者单位: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