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就是经济增长的最佳速度吗

来源 :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_cl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增长速度应由市场而非政府说了算,经济充分增长的实质就是解放生产力。
  非典疫情刚刚过去,人们还心有余悸的时候,经济界就展开了中国经济是否过热的争论。远在太平洋彼岸的格林斯潘老先生也耐不住寂寞,在7月15日的国会听证会上指出:“中国需要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以避免出现通货膨胀”。国内一些学者更是心急如焚,提出:“中国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济过热”,并进一步推论:“如果中国经济GDP增长小于8%,就会出现通货紧缩;如果GDP增长超过9%,就会出现通货膨胀;如果GDP增长超过10%,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通胀压力。”一句话,经济增长保持8%的速度是不快不慢的最佳速度。
  但笔者对这种拘泥于8%的思维定势不敢苟同。几十年来,宏观调控的历程就是一部防止过热史,要走出这个思维定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金融调控的任务“理所当然”地是防止通货膨胀,以至于当通货紧缩悄然而至的时候,我们长时间都不敢正视和承认那一事实。亚洲金融危机后,扩大内需成为宏观调控主旋律,保持经济8%的增长一度成为政治任务。当经济刚刚走出阴影,非典一波未平,大洪水等又接踵而至的时候,在看不准经济是否已经走稳的情况下,有人就开始断言中国经济过热了。我以为这种观点忽视了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一是现阶段中国的总供给与总需求态势已发生了根本变化。计划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缺短经济,几十年计划经济,缺短给人们打下了太深的烙印。但现阶段中国的总供给与总需求态势确实发生了变化。据权威部门统计,国内绝大部分物质商品都供过于求。各种影响经济增长的资源瓶颈矛盾得到缓解,且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态势短时期内不会改变。扩大内需是一项长期任务,经济高速增长已具备物质基础。
  二是现阶段中国投资格局已由单一格局向多元格局变化。国家投资正向法人投资转变,国内投资正向国外投资转变,政府投资正向民间投资转变,财政投资正向银行投资转变。这种格局的变化改变了过去单一国家投资格局弊病,责任意识、风险意识、盈利意识都空前加强。投资风险正越来越与公司命运、个人命运、银行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政府对投资主体的影响正从直接施加压力向改善投资环境过渡,公共财政体制也正在逐步完善。要充分相信投资主体的自我判断,尊重投资主体的自主决策。
  三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已由政府意志型增长向市场动力型增长变化。在计划经济下,政府掌握一切资源,是经济增长的惟一决定因素。这种状况正发生根本变化,越来越多的资源通过市场来配置,市场正越来越强地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只能引导和调控,但不能去决定市场。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影响市场的因素复杂多变。内外部市场的变化都对经济增长速度产生影响。外需决定于国际市场变化,这一部分基本是不可控制的,只能顺势而为;内需也有许多不可测因素,包括天灾人祸,年度之间的增长速度也不可能太平衡。作为经济增长潜力远没有挖掘出来的大国,经济增长超过10%是完全正常的事。改革开放以来,超过10%增长速度的年份并不少见。
  四是现阶段中国经济中的诸多问题最终都要通过高速发展来解决。中国经济中存在许多问题,包括就业、通货紧缩、农民收入、政府精简、国企转制、社会保障、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等等,其中一些问题还相当严峻,不能拖或不能拖得太久。实际上我们是在与时间赛跑,一切问题只有通过经济增长这个不断膨胀的雪球才能去包容和消化。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就有可能激化矛盾,导致严重后果。这些问题容不得我们四平八稳地走着“八字步”,而要按照党的十六大所指出的,让一切创造财富的资源、资本和其他力量充分涌动起来,最大限度地争取发展的主动。
  五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展机遇有可能稍纵即逝。当前中国物价水平仍然很低,还没有真正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通货紧缩对经济发展不利,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从某种意义讲,通货紧缩也是一种机遇。长期以来,我们实行一种高积累发展战略,经济和社会福利欠账太多,利用通货紧缩时机,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解决多年来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是完全可能的。许多事情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是无法操作的。利用现阶段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用最短的时间让中国经济增长达到一个新的平台,不失为正确的选择。
  因此我们需要确立几个观念:一是经济增长速度应由市场而非政府说了算;二是要像对待外贸速度一样对待经济增长速度;三是经济周期可以调控但不可能完全避免;四是经济充分增长的实质就是解放生产力。有了这些观念,对当前经济是否过热,我们就会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和判断。
其他文献
从操作层面提高货币政策专业壁垒,令参与货币政策制订的各方因“外行”而难以置喙,这是在面临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技术约束条件下实现央行“独立性”的独特手法  央行新一轮司局长人事安排日前已尘埃落定,一批专家型、高学历的金融官员获得重用:资深金融专家、原央行研究局局长谢平转任金融稳定局局长,著名海归派学者、原央行货币政策司副司长易纲扶正执掌该司,拥有博士学位的凌涛(原央行上海分行副行长)和金琦(原央行国
期刊
在2003年最后的时光里,回顾即将永别的一年,心情不错,因为我们更愿意回顾那些绽放笑容的人,那些快乐的事情。  我们并不是盲目的乐观主义者,更不是粉饰太平的无聊之人,相反,我们认为,前途必然曲折,道路多有泥泞。  但是我们坚信一个简单的判断,一大步总是许多一小步积累而成,关键是要保持着向前行走的姿态。  一日三餐,流年似水。2003年更多的是平凡与艰难,笑容弥足珍贵。所以对于2003年,我们的眼睛
期刊
■ 安徽·岳西  从2003年11月1日开始,岳西县全面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14年来,躺在自家院子里的朱显德第一次发现家乡的秋色异常美丽。他的心情也有了久违了的一丝安宁。  朱显德是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头陀镇柏枝村柏枝组农民,岳西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头陀镇离县城西北方向54公里,只有一条街的小镇。几个月前,曾经因为哈佛抽血事件而被媒体广泛关注过。  14年前,朱显德从自家风雨飘摇的房子上摔下来,造
期刊
■ 安徽·肥西  2003年,共和国历史上第三次大规模的粮改让粮商马家荣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商人  年底将近,马家荣正处于2003年的最后一个忙碌时段。  这位安徽省肥西县个体粮食商这段日子的工作基本上是,隔三岔五地走村串户一次,从农户手中直接收购原粮稻谷,然后加工成大米出售。此时正是粮食消费的高峰期,各地农村的原粮收购也突显高潮。  虽然对于收购的程序马家荣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但是他还是有一种新鲜
期刊
11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逐步采用国际通用办法,改进中国GDP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以确保数据的权威性  可以说,中国的政治和经济每个月都有大的飞跃。11月也不例外。  11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为提高GDP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将逐步采用国际通用办法,改进中国GDP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以确保数据的权威性。  此前,世界经济论坛(WEF)于10月30日晚些时候发布了《全球竞争力报告20
期刊
该是联合国改革的时候了,否则它就存在寿终正寝的可能。但是如何摆平安理会成员间的利益之争成了改革的最大阻碍,因为没有一方愿意“大公无私”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11月6日任命了16名在国际事务中具有影响力的人士为“威胁、挑战与改革”高级别研究小组成员,负责对全球在和平、安全、经济及社会领域面临的重大威胁与挑战进行研究,并就集体应对方法提出意见与建议。  泰国前总理阿南担任该小组主席,成员包括中国前副总理
期刊
这份文件决定的不仅仅是国家发展大计,也决定了很多人发财致富的机会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决定》高瞻远瞩,内涵丰富,仔细领会,从中可探寻到多条投资发展途径。粗略概括,《决定》中可发现以下几条致富捷径:  一是充分利用政策大势。《决定》的重大政策突破
期刊
8月8日,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监察部组成的10个督察组,开始为期两个月的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大范围督察。此前,7月18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暂停审批各类开发区的紧急通知》;7月30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进一步整顿土地市场的电视电话会议,温家宝总理特意为会议做了重要批示:“土地是民生之本,保护土地是一项基本国策”。  事出有因。  有舆论谓之,一场比1990年代来势更加凶猛的新一轮“圈地热”正在全国蔓延
期刊
一份由民间研究机构完成的关于北京金融业发展的报告,正在私下传阅。该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是首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据说,该报告已经得到了北京市金融工委的高度评价,其中关于优化首都金融发展环境的20条政策建议,10条已经被北京市政府采纳,并列入了今年的重要事务之列。  这份研究报告的全称是《首都金融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是由中国博士后特华科研工作站完成的。据了解,在北京以金融为主攻方向的
期刊
5月27日,国防科工委正式对外颁布《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实施办法》,据悉后面仍将有系列政策出台,进一步确立军品市场向民间开放的基调。国家军事订货体系开始破题  12年前,毕业于哈工大的陈江涛开始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阶段。  9年前,他开始涉足高风险、高利润的领域——军工生产领域。  今天,陈江涛的北京旋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面向军工和民用电子行业嵌入式系统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和系统集成服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