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优秀毕业生”到“合格员工”有多远?从“博士”到“企业家”有多远?从“知识”到“生产力”有多远?它们之间的距离就是“知”与“行”的距离。而决定这距离的是学校与企业间“校企合作模式”的距离。如何发展和实践“知行合一”的校企合作模式呢?我从企业的角度谈一些看法,供大家探讨。
“知行合一”校企合作模式的概念
“知行合一”就是把知识和行为合二为一,也就是把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合二为一。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要高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实践指导理论,在实践中践行理论、总结理论,挖掘和提升理论,二者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作为“知”的主体“学校”和作为“行”的主体“企业”合二为一,校中有企、企中有校,校企结合,互为补充、互通有无。最终,形成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即行知教育模式。目前,许多学校和企业都在探索和尝试这类模式,但真正做得好、做得到位、做得有效的还不是很多。
普通教育与行知教育的区别
(一)教育目的不同 普通教育的目的只有一个,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只要学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了“德、智、体、美、劳”等固定课目的考试,也就完成了教育的目的。试想,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都要学好,科目和内容可谓广、多、杂,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这么大量的教学,只能是抛砖引玉、蜻蜓点水。至于学生是否适应企业的需要,能适应到什么程度,只能是学生毕业后的事情。而行知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适合社会现实需要的适岗适用人才,知行合一的学生不需要再进行后续的继续培养、继续实习、继续实践、继续寻找自己的社会定位,从学校走出去直接融入社会,是教育的合格成品,专、精、强的人才精品。
(二)教育的主体不同 普通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校,学校单独承担学生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一切从学校、学生、学习出发,为学而教、为学而学,为学而考。学校完成的只是教育任务,学生完成的只是考试成绩。教育的最终成果受教育政策,学校综合实力、师资力量、专业水平、教材选用、学校市场化等方面的绝对影响。而行知教育的主体是学校和企业,学校必须尊重社会的需求、企业的需要,必须换位思考,因需施教,因材施教;企业会为学校提供最先进的技术、最前沿的信息、最准确的需求。学校和企业发挥各自的优势,理论结合实践、知识结合技能。
(三)学生身份不同 在普通教育里,学生的身份很单纯就是学生,只须想学生应该想的事,做学生应该做的事,一切的日常学习、生活均为“学生”身份,出了校门还是学生,对企业要从头学起,重新定位。行知教育中的学生身份既是学校的学生,也是企业的学徒工。以“学徒”身份在企业的生产岗位接受技能培训,又以“学生”身份在学校接受文化基础和理论教育。他们要想的、做的必须既要符合学校的要求成为好学生,同时也必须适应和逐步满足员工的身份。知道现在自己是什么,将来必须成为什么?在潜移默化中由学生身份向员工身份逐步转移。双重身份的思维方式、做事方式、行为能力、适应能力大相径庭、天壤之别。
(四)教育模式不同 在学校教育里,教育模式是填鸭式的灌输教育。教师按照要求把教材中和大纲中的要求向学生灌输,学生完全是被动的接受。自己本不熟悉也没兴趣的海量知识被硬性传递。行知教育是自主性的实践学习,学生带着问题在操作中实践,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到书本中寻找答案或理论支持。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趣味性强,吸引力大,成长得快,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潜移默化的技能。
(五)教材侧重不同 学校教育的教材是课本,是教育专家们编制的应试教材,是全国或某些学校通用的统一教材。不管学生毕业后进入哪个行业,进入某个行业就职什么产品线,进入某个产品线做具体的哪项工作,课本都是相同的。而且课本受教学计划、篇幅、成本的影响内容是受限的,课本的更新时间也是受限的,可能落后现实5年也可能是10年。行知教育的教材是课本、课程、课业结合现实、现场、现物,课本只是引导、参考、释义,更符合社会、市场、产品、客户要求的东西来源于现实、现场、现物。学生学的知识、练就的技能基本上都是为就业、发展和前途服务的。
(六)考核导向不同 学校教育是以学分定优劣,学生为了毕业,为了取得好成绩,为了获得奖学金,为了成为优秀毕业生,就必须按照考试要求学习,为了学分而学。行知教育以技能论英雄,要学以致用。即使考试也分为实践技能考试与专业知识考试,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求学生必须能学进去,也要能走出来,要知行合一,以理念指引实践,通过实践提高理论。
(七)教育价值不同 普通教育后还需继续教育,普通教育的价值结果是一本大学毕业文凭,是学习后的智力成果。有的专家戏称:“学习毕业后拿到的文凭是家长交学费的收据,高分未必能强”;行知教育的成果是稀缺人才、行知兼备,可以立即换成工资、工作和财富,可以直接转化为真金白银,成为成功的奠基石。
行知教育模式探索的途径和建议
(一)对学生提前分流,为他们量身定制发展方向 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所需人才,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应要根据学生的爱好、能力、家庭情况、择业方向及社会需求等方面的不同,提前进行引导、分流和定向。不要千军万马都过“考研、读博”的独木桥,也不要都“拼重点、挤热门”,要有效分流、科学调配、量需而行、量力而行。据资料显示,目前德国大约只有30%左右的适龄青年上大学,不能或不愿上大学的中学生绝大多数接受不同形式的职业教育。而我国2010年底的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30万人,考研和准备考研的队伍更是越来越大。我们的社会现在真的需要这么研究生、大学生吗?他们的教育符合目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吗?都是个未知数。而技能型的技师、技工却极为短缺,未来5年都会非常紧俏。
(二)进行教材改革,要因需定教,为“用”定“材” 教材内容要实、要符合市场要求。我国现行的教材均偏重系统理论,以岗位要求为培训目标、以技能等级考核标准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体系,应当是我国教学改革的重点。教材必须因需而定,走“专、精、强”的改革路子。德国的高科技、精细化工业最为发达,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职业教育的务实和专业化。有个经典案例,“我国某市的校长去德国宝马公司考察,想借鉴宝马职业学院的教材,对方只拿出四本书。我们的校长很惊讶,你们只有四本书,我们有些专业有上百种教材呢!对方的校长很幽默,我们学四本书可以生产宝马,你们学上百本书能生产什么车呢?”现代制造业分工越来越细,要求越来越高,是技术、创新与时速的竞争,需要在资本、人力、技术、资源、信息等各方面的专业、高端人才去创新,更需要在这方面非常专业的技师和技工将这些创新成果执行到位。
(三)有的放矢的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必须有的放矢,因需而定。综合性大学、专业性大学不要互抢饭碗,务虚争宠。搞理论研究的把重点放在理论体系上,搞专业的就把专业作为重点。公共课与专业课要有轻重之分;数、理、化、外语的分布、深浅也要适可而止;理论与实践的接合必须加强。德国执行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在企业中的实践和在职业学校中的理论教学密切结合。在为期3年左右的职业培训中,学生每周约有3-4天在企业里作为“学徒”受训,余下1-2天到职业学校作为学生上理论课及一些文化课。
教育的另一个重点不容忽视,那就是启迪、启发式教育。中国学生回到家里,家长问:“你今天学到了什么新知识”,犹太学生回到家里,家长问:“你今天问了什么问题,”前者的落脚点“学知识”,后者的侧重点是“提问题”。我们不但要教“知其然”还要启迪和引导学生思考“其所以然”。知道是这样,但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只知道事物的表面现象,不知事物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因,是教育不出有用人才的。
(四)提高教师水平,确保教学质量和水平 教师有一桶水的知识,才能给学生传授一瓢的知识。传授过程中肯定会有消耗、流失的,还有学生接受能力问题。所以教师的能力、水平非常重要。为什么德国职业教师做的好?因为德国的职业教育对教师的资格审定和培养非常严格。职教师资至少要有一年以上的企业实习工作经历,教师每年带薪脱产进修。有的大学直接承担一些继续教育工作,教师培训进修机构与职业学校和企业联系非常密切。同时,几乎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或和企业一起合办的科研所。在进行教学的同时进行科研,通过校企合作的优势把最新的技术进行试验、推广。教师既是老师又是研发人员,既是理论的传授者又是实践的带头人,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不断提高,也就保证了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五)与时俱进,转变教学链条各单元的观念 实行“知行合一”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需要与时俱进,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企业、家长、学生的观念都必须改变。教育政策必须紧跟和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需要,改变“应试教育、本本教育”,小打小闹的尝试性改革很难有大的变化。学校必须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自己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走“专、精、强”的发展道路;企业必须承担起自己的继续教育或参与教育的义务,自己承办职业学校或扩大参与校企合作,解决人才短缺和用工荒的问题;家长不要受传统思想的禁锢和束缚,为了面子让孩子上大学,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让孩子进行知识的“高消费”;学生自身更应量力而行,放下虚荣,脚踏实地,根据自己的能力、爱好,选择自己的职业和未来。观念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环境的变化、时间的洗涮、市场的孵化和机遇的酝酿,“知行合一”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成熟尚需时日,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探索!
“知行合一”校企合作模式的概念
“知行合一”就是把知识和行为合二为一,也就是把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合二为一。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要高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实践指导理论,在实践中践行理论、总结理论,挖掘和提升理论,二者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作为“知”的主体“学校”和作为“行”的主体“企业”合二为一,校中有企、企中有校,校企结合,互为补充、互通有无。最终,形成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即行知教育模式。目前,许多学校和企业都在探索和尝试这类模式,但真正做得好、做得到位、做得有效的还不是很多。
普通教育与行知教育的区别
(一)教育目的不同 普通教育的目的只有一个,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只要学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了“德、智、体、美、劳”等固定课目的考试,也就完成了教育的目的。试想,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都要学好,科目和内容可谓广、多、杂,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这么大量的教学,只能是抛砖引玉、蜻蜓点水。至于学生是否适应企业的需要,能适应到什么程度,只能是学生毕业后的事情。而行知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适合社会现实需要的适岗适用人才,知行合一的学生不需要再进行后续的继续培养、继续实习、继续实践、继续寻找自己的社会定位,从学校走出去直接融入社会,是教育的合格成品,专、精、强的人才精品。
(二)教育的主体不同 普通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校,学校单独承担学生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一切从学校、学生、学习出发,为学而教、为学而学,为学而考。学校完成的只是教育任务,学生完成的只是考试成绩。教育的最终成果受教育政策,学校综合实力、师资力量、专业水平、教材选用、学校市场化等方面的绝对影响。而行知教育的主体是学校和企业,学校必须尊重社会的需求、企业的需要,必须换位思考,因需施教,因材施教;企业会为学校提供最先进的技术、最前沿的信息、最准确的需求。学校和企业发挥各自的优势,理论结合实践、知识结合技能。
(三)学生身份不同 在普通教育里,学生的身份很单纯就是学生,只须想学生应该想的事,做学生应该做的事,一切的日常学习、生活均为“学生”身份,出了校门还是学生,对企业要从头学起,重新定位。行知教育中的学生身份既是学校的学生,也是企业的学徒工。以“学徒”身份在企业的生产岗位接受技能培训,又以“学生”身份在学校接受文化基础和理论教育。他们要想的、做的必须既要符合学校的要求成为好学生,同时也必须适应和逐步满足员工的身份。知道现在自己是什么,将来必须成为什么?在潜移默化中由学生身份向员工身份逐步转移。双重身份的思维方式、做事方式、行为能力、适应能力大相径庭、天壤之别。
(四)教育模式不同 在学校教育里,教育模式是填鸭式的灌输教育。教师按照要求把教材中和大纲中的要求向学生灌输,学生完全是被动的接受。自己本不熟悉也没兴趣的海量知识被硬性传递。行知教育是自主性的实践学习,学生带着问题在操作中实践,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到书本中寻找答案或理论支持。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趣味性强,吸引力大,成长得快,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潜移默化的技能。
(五)教材侧重不同 学校教育的教材是课本,是教育专家们编制的应试教材,是全国或某些学校通用的统一教材。不管学生毕业后进入哪个行业,进入某个行业就职什么产品线,进入某个产品线做具体的哪项工作,课本都是相同的。而且课本受教学计划、篇幅、成本的影响内容是受限的,课本的更新时间也是受限的,可能落后现实5年也可能是10年。行知教育的教材是课本、课程、课业结合现实、现场、现物,课本只是引导、参考、释义,更符合社会、市场、产品、客户要求的东西来源于现实、现场、现物。学生学的知识、练就的技能基本上都是为就业、发展和前途服务的。
(六)考核导向不同 学校教育是以学分定优劣,学生为了毕业,为了取得好成绩,为了获得奖学金,为了成为优秀毕业生,就必须按照考试要求学习,为了学分而学。行知教育以技能论英雄,要学以致用。即使考试也分为实践技能考试与专业知识考试,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求学生必须能学进去,也要能走出来,要知行合一,以理念指引实践,通过实践提高理论。
(七)教育价值不同 普通教育后还需继续教育,普通教育的价值结果是一本大学毕业文凭,是学习后的智力成果。有的专家戏称:“学习毕业后拿到的文凭是家长交学费的收据,高分未必能强”;行知教育的成果是稀缺人才、行知兼备,可以立即换成工资、工作和财富,可以直接转化为真金白银,成为成功的奠基石。
行知教育模式探索的途径和建议
(一)对学生提前分流,为他们量身定制发展方向 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所需人才,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应要根据学生的爱好、能力、家庭情况、择业方向及社会需求等方面的不同,提前进行引导、分流和定向。不要千军万马都过“考研、读博”的独木桥,也不要都“拼重点、挤热门”,要有效分流、科学调配、量需而行、量力而行。据资料显示,目前德国大约只有30%左右的适龄青年上大学,不能或不愿上大学的中学生绝大多数接受不同形式的职业教育。而我国2010年底的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30万人,考研和准备考研的队伍更是越来越大。我们的社会现在真的需要这么研究生、大学生吗?他们的教育符合目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吗?都是个未知数。而技能型的技师、技工却极为短缺,未来5年都会非常紧俏。
(二)进行教材改革,要因需定教,为“用”定“材” 教材内容要实、要符合市场要求。我国现行的教材均偏重系统理论,以岗位要求为培训目标、以技能等级考核标准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体系,应当是我国教学改革的重点。教材必须因需而定,走“专、精、强”的改革路子。德国的高科技、精细化工业最为发达,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职业教育的务实和专业化。有个经典案例,“我国某市的校长去德国宝马公司考察,想借鉴宝马职业学院的教材,对方只拿出四本书。我们的校长很惊讶,你们只有四本书,我们有些专业有上百种教材呢!对方的校长很幽默,我们学四本书可以生产宝马,你们学上百本书能生产什么车呢?”现代制造业分工越来越细,要求越来越高,是技术、创新与时速的竞争,需要在资本、人力、技术、资源、信息等各方面的专业、高端人才去创新,更需要在这方面非常专业的技师和技工将这些创新成果执行到位。
(三)有的放矢的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必须有的放矢,因需而定。综合性大学、专业性大学不要互抢饭碗,务虚争宠。搞理论研究的把重点放在理论体系上,搞专业的就把专业作为重点。公共课与专业课要有轻重之分;数、理、化、外语的分布、深浅也要适可而止;理论与实践的接合必须加强。德国执行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在企业中的实践和在职业学校中的理论教学密切结合。在为期3年左右的职业培训中,学生每周约有3-4天在企业里作为“学徒”受训,余下1-2天到职业学校作为学生上理论课及一些文化课。
教育的另一个重点不容忽视,那就是启迪、启发式教育。中国学生回到家里,家长问:“你今天学到了什么新知识”,犹太学生回到家里,家长问:“你今天问了什么问题,”前者的落脚点“学知识”,后者的侧重点是“提问题”。我们不但要教“知其然”还要启迪和引导学生思考“其所以然”。知道是这样,但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只知道事物的表面现象,不知事物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因,是教育不出有用人才的。
(四)提高教师水平,确保教学质量和水平 教师有一桶水的知识,才能给学生传授一瓢的知识。传授过程中肯定会有消耗、流失的,还有学生接受能力问题。所以教师的能力、水平非常重要。为什么德国职业教师做的好?因为德国的职业教育对教师的资格审定和培养非常严格。职教师资至少要有一年以上的企业实习工作经历,教师每年带薪脱产进修。有的大学直接承担一些继续教育工作,教师培训进修机构与职业学校和企业联系非常密切。同时,几乎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或和企业一起合办的科研所。在进行教学的同时进行科研,通过校企合作的优势把最新的技术进行试验、推广。教师既是老师又是研发人员,既是理论的传授者又是实践的带头人,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不断提高,也就保证了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五)与时俱进,转变教学链条各单元的观念 实行“知行合一”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需要与时俱进,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企业、家长、学生的观念都必须改变。教育政策必须紧跟和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需要,改变“应试教育、本本教育”,小打小闹的尝试性改革很难有大的变化。学校必须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自己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走“专、精、强”的发展道路;企业必须承担起自己的继续教育或参与教育的义务,自己承办职业学校或扩大参与校企合作,解决人才短缺和用工荒的问题;家长不要受传统思想的禁锢和束缚,为了面子让孩子上大学,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让孩子进行知识的“高消费”;学生自身更应量力而行,放下虚荣,脚踏实地,根据自己的能力、爱好,选择自己的职业和未来。观念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环境的变化、时间的洗涮、市场的孵化和机遇的酝酿,“知行合一”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成熟尚需时日,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