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升文化竞争力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在崛起之前,都有一段时间的文化繁衍。在中国历史上是这样,在当代,我们的改革开放也是这样。在改革开放初期,也有一个很重要的文化推动,那就是真理标准大讨论。从思想深度和冲击力来看,应该说那是一次真正的“文化大革命”。
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文化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了。当今世界,文化与政治、经济的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正越来越突出。我们对文化的认识也要有进一步的提升,必须充分估计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发展过程中文化的战略地位,要考虑到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文化竞争力的核心作用。
国外有许多学者认为,我们正在面临第二次现代化。这种理论认为,重视经济发展和物质进步是第一次现代化;重视文化知识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是第二次现代化。也就是说,第二次现代化是指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很多国家,他们新的建筑都不多。不像在我们这里,都是把城市的建筑物作为城市发展的标志。那么这几十年来,那些国家的发展体现在什么地方?他们的发展在于文化,在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于金融向国外的扩张、服务业的外包等等。所以,它的精华其实在于物质后面文化动力的进步和发展。
在这种国际背景下,我们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怎么发展?特别是大城市经济怎么发展?可以举两个地方为例。一个是南京市鼓楼区,它位于南京的主城区。调查发现,因为很多大学都在这个区,它就充分利用科教资源,以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发展成为这个区主要的经济增长动力,它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南京市和江苏省的速度。这个城区找到了文化发展的动力,就克服了大城市城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再如,苏州的主城区沧浪区。这个区多年前就提出了一个口号叫“文化立区”。我们在世界经济史上看到的多是工业立国、出口导向、科教兴国,“文化立区”的提法是不多见的。
关键在于文化自觉
有人说,长三角经济即将出现拐点。其实不然。长三角经济快速发展还要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但是这里也有风险。其中的关键是发展模式能否创新。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长三角地区首先出现了“苏南模式”,乡镇企业在江苏率先异军突起,这其中上海人作出了贡献,上海的一些退休工人和星期日工程师支持了苏南的乡镇企业;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了“温州模式”,个体私营经济在浙江遍地开花;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了“浦东模式”,外向型经济、总部经济在上海浦东闪亮登场,成为长三角经济发展新的动力源。
那么,现在长三角地区如何实现持续的率先发展?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文化推动,尤其是其中有一个问题叫文化自觉。当前文化自觉的重点是克服长三角地区的文化弱点或者叫“弱文化”。
现在上海正在建设国际大都市,而它文化上的问题则需要克服所谓的“大上海文化”。上海文化被称为海派文化,这是一个褒义词,肯定了它对外开放的意义。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上海都是龙头,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不能以“老大”自居。客观上,上海经济已经对江苏经济和浙江经济形成了很大的辐射拉动作用。主观上,上海人今后应该为江苏人、浙江人进一步作出榜样,胸襟更宽、思路更新,也就是说,要更有文化。
江苏文化中的求实与创新精神十分可贵,使中国民族工业在这块热土上首先发育成长。但是,江苏文化也有弱点,近年来这个问题已经暴露出来。前不久,太湖蓝藻水污染事件爆发,是苏南经济快速发展进程中的一个负面现象。太湖蓝藻水污染的恶化,不是某一届、某一地政府之过,也不是某一家企业造成的,大家都是有一定责任的。江苏人具有率先意识,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先发展后治理等观念的影响。为此,江苏省委、省政府多次开会,要在更深层次上寻找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存在的盲点和不足,下令要求铁腕治污。应该说在江苏经济发展几十年来,这一次是最突出的文化自觉的表现。
具有敢闯、敢冒险的精神是浙江文化的优点。我国新疆伊犁、美国纽约、俄罗斯圣彼得堡等很多城市都可以见到温州人开的餐馆和商铺,温州人遍布世界,真是“无温不市”。好比以前江苏人说“无宜不教”,就是说没有宜兴的教授,大学是办不成的。但浙江文化中也有“弱文化”,例如经济伦理问题,即诚信文化的缺失。在当前的世界市场上,不少国家对中国的低价产品的质量与品牌颇有微词,这已经成为我国进入WTO后国际贸易的新壁垒。
我国搞市场经济搞了十多年,时间不长,还不成熟,最不成熟的地方就是诚信不足。这不是一地的问题,这在长三角地区有一定的普遍性。比如上街买东西,标价是不是合理,标牌是不是真的,总是让人有些不放心。这就需要十分重视诚信文化的选择。
当年中央决定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时候,江苏省提出要“支持和主动呼应浦东开发开放”。以后,江苏和浙江都提出了“接轨上海”的口号。要怎么接轨呢?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文化自觉接轨。要加快发展长三角一体的文化观念,打破行政区划的概念,克服各种以行政区为区隔的地方主义文化。长三角一体化不只是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更重要的是深层次的文化要素的交流与融合,要以文化一体化推进经济一体化。突破单位与条条块块的局限,共同培育区域创新文化,是建立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的关键所在。
变“长三角制造”为“长三角创造”
当今世界提倡合作创新、技术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其实目前合作创新已经越来越成为主流。我们已经进入了大科技时代,科技前沿的重大进展绝非一个单位、一个地区的力量和资源所能实现。研究开发的社会化、国际化,是一个大趋势。大家都希望共同寻找好的区域经济发展途径。现在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人向往“地球村”,我们能不能提出一个“长三角村”的理念,同时把这种理念转化为以下的实践:组织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共享研发成果,提高区域的竞争力。
发展市场经济有人主张“强政府”,有人主张“弱政府”。如果是“强政府、弱市场”,当然要不得。有没有“强政府、强市场”?如果有的话,应该是肯定的。但首先需要的是“强文化”。国际上判断经济增长阶段的一个流行标准是:科技进步贡献率30%以下的是粗放型,30%到50%是准集约型,也就是半粗放半集约型,50%到70%是集约型,70%以上是高度集约型。也就是说,经济增长方式的优劣、经济发达的程度,其判断标准主要是看经济中科技等文化的含量。
“苏南模式”、“温州模式”、“浦东模式”,都曾经创造过辉煌,引领过长三角以至中国经济的发展,开一时风气之先。但是由于这些模式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在不断变化,因此它们必须不断的创新,不断的趋同。创新发展模式的关键,是进一步增加知识、科技、人才和文化含量,确立文化优势,提高文化竞争力。这三种模式发展的前途都是同一个道理———“长三角制造”要变成“长三角创造”,卖体力要变成卖智力,贴牌生产要更多的转变为专利生产。长三角要成为独有竞争力的世界大都市群,关键在于推进科技、观念等文化要素的原始创新。现在我们讲的“原创”都是讲技术,其实有利于制度创新的理论等都需要原创,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
古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是长三角的代名词,这里不仅是享乐的“天堂”,更是创业的“天堂”。不仅有城市景观的文化积淀,而且要培育更多的文化资本,形成更多的文化纽带。我们共同的责任,是积极参与文化建设,造就一流的区域文化,推动长三角成为中国、亚洲乃至世界的经济增长亮点、社会发展的实验室,以及最适宜人居的“天堂”。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在崛起之前,都有一段时间的文化繁衍。在中国历史上是这样,在当代,我们的改革开放也是这样。在改革开放初期,也有一个很重要的文化推动,那就是真理标准大讨论。从思想深度和冲击力来看,应该说那是一次真正的“文化大革命”。
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文化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了。当今世界,文化与政治、经济的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正越来越突出。我们对文化的认识也要有进一步的提升,必须充分估计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发展过程中文化的战略地位,要考虑到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文化竞争力的核心作用。
国外有许多学者认为,我们正在面临第二次现代化。这种理论认为,重视经济发展和物质进步是第一次现代化;重视文化知识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是第二次现代化。也就是说,第二次现代化是指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很多国家,他们新的建筑都不多。不像在我们这里,都是把城市的建筑物作为城市发展的标志。那么这几十年来,那些国家的发展体现在什么地方?他们的发展在于文化,在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于金融向国外的扩张、服务业的外包等等。所以,它的精华其实在于物质后面文化动力的进步和发展。
在这种国际背景下,我们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怎么发展?特别是大城市经济怎么发展?可以举两个地方为例。一个是南京市鼓楼区,它位于南京的主城区。调查发现,因为很多大学都在这个区,它就充分利用科教资源,以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发展成为这个区主要的经济增长动力,它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南京市和江苏省的速度。这个城区找到了文化发展的动力,就克服了大城市城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再如,苏州的主城区沧浪区。这个区多年前就提出了一个口号叫“文化立区”。我们在世界经济史上看到的多是工业立国、出口导向、科教兴国,“文化立区”的提法是不多见的。
关键在于文化自觉
有人说,长三角经济即将出现拐点。其实不然。长三角经济快速发展还要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但是这里也有风险。其中的关键是发展模式能否创新。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长三角地区首先出现了“苏南模式”,乡镇企业在江苏率先异军突起,这其中上海人作出了贡献,上海的一些退休工人和星期日工程师支持了苏南的乡镇企业;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了“温州模式”,个体私营经济在浙江遍地开花;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了“浦东模式”,外向型经济、总部经济在上海浦东闪亮登场,成为长三角经济发展新的动力源。
那么,现在长三角地区如何实现持续的率先发展?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文化推动,尤其是其中有一个问题叫文化自觉。当前文化自觉的重点是克服长三角地区的文化弱点或者叫“弱文化”。
现在上海正在建设国际大都市,而它文化上的问题则需要克服所谓的“大上海文化”。上海文化被称为海派文化,这是一个褒义词,肯定了它对外开放的意义。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上海都是龙头,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不能以“老大”自居。客观上,上海经济已经对江苏经济和浙江经济形成了很大的辐射拉动作用。主观上,上海人今后应该为江苏人、浙江人进一步作出榜样,胸襟更宽、思路更新,也就是说,要更有文化。
江苏文化中的求实与创新精神十分可贵,使中国民族工业在这块热土上首先发育成长。但是,江苏文化也有弱点,近年来这个问题已经暴露出来。前不久,太湖蓝藻水污染事件爆发,是苏南经济快速发展进程中的一个负面现象。太湖蓝藻水污染的恶化,不是某一届、某一地政府之过,也不是某一家企业造成的,大家都是有一定责任的。江苏人具有率先意识,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先发展后治理等观念的影响。为此,江苏省委、省政府多次开会,要在更深层次上寻找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存在的盲点和不足,下令要求铁腕治污。应该说在江苏经济发展几十年来,这一次是最突出的文化自觉的表现。
具有敢闯、敢冒险的精神是浙江文化的优点。我国新疆伊犁、美国纽约、俄罗斯圣彼得堡等很多城市都可以见到温州人开的餐馆和商铺,温州人遍布世界,真是“无温不市”。好比以前江苏人说“无宜不教”,就是说没有宜兴的教授,大学是办不成的。但浙江文化中也有“弱文化”,例如经济伦理问题,即诚信文化的缺失。在当前的世界市场上,不少国家对中国的低价产品的质量与品牌颇有微词,这已经成为我国进入WTO后国际贸易的新壁垒。
我国搞市场经济搞了十多年,时间不长,还不成熟,最不成熟的地方就是诚信不足。这不是一地的问题,这在长三角地区有一定的普遍性。比如上街买东西,标价是不是合理,标牌是不是真的,总是让人有些不放心。这就需要十分重视诚信文化的选择。
当年中央决定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时候,江苏省提出要“支持和主动呼应浦东开发开放”。以后,江苏和浙江都提出了“接轨上海”的口号。要怎么接轨呢?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文化自觉接轨。要加快发展长三角一体的文化观念,打破行政区划的概念,克服各种以行政区为区隔的地方主义文化。长三角一体化不只是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更重要的是深层次的文化要素的交流与融合,要以文化一体化推进经济一体化。突破单位与条条块块的局限,共同培育区域创新文化,是建立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的关键所在。
变“长三角制造”为“长三角创造”
当今世界提倡合作创新、技术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其实目前合作创新已经越来越成为主流。我们已经进入了大科技时代,科技前沿的重大进展绝非一个单位、一个地区的力量和资源所能实现。研究开发的社会化、国际化,是一个大趋势。大家都希望共同寻找好的区域经济发展途径。现在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人向往“地球村”,我们能不能提出一个“长三角村”的理念,同时把这种理念转化为以下的实践:组织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共享研发成果,提高区域的竞争力。
发展市场经济有人主张“强政府”,有人主张“弱政府”。如果是“强政府、弱市场”,当然要不得。有没有“强政府、强市场”?如果有的话,应该是肯定的。但首先需要的是“强文化”。国际上判断经济增长阶段的一个流行标准是:科技进步贡献率30%以下的是粗放型,30%到50%是准集约型,也就是半粗放半集约型,50%到70%是集约型,70%以上是高度集约型。也就是说,经济增长方式的优劣、经济发达的程度,其判断标准主要是看经济中科技等文化的含量。
“苏南模式”、“温州模式”、“浦东模式”,都曾经创造过辉煌,引领过长三角以至中国经济的发展,开一时风气之先。但是由于这些模式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在不断变化,因此它们必须不断的创新,不断的趋同。创新发展模式的关键,是进一步增加知识、科技、人才和文化含量,确立文化优势,提高文化竞争力。这三种模式发展的前途都是同一个道理———“长三角制造”要变成“长三角创造”,卖体力要变成卖智力,贴牌生产要更多的转变为专利生产。长三角要成为独有竞争力的世界大都市群,关键在于推进科技、观念等文化要素的原始创新。现在我们讲的“原创”都是讲技术,其实有利于制度创新的理论等都需要原创,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
古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是长三角的代名词,这里不仅是享乐的“天堂”,更是创业的“天堂”。不仅有城市景观的文化积淀,而且要培育更多的文化资本,形成更多的文化纽带。我们共同的责任,是积极参与文化建设,造就一流的区域文化,推动长三角成为中国、亚洲乃至世界的经济增长亮点、社会发展的实验室,以及最适宜人居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