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中國关键词:治国理政篇》(汉英对照版)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翻译目的,在其翻译原则的指导下,对其翻译策略进行分析。鉴于英汉语言特色以及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关键词:治国理政篇》英译过程中大量采用了减译和分层的翻译策略,以达到国外受众更易于阅读、理解和把握文中思想内涵的目的。
关键词:中国关键词;翻译策略;减译;分层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前,国际社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了解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通过治国理政实践,使中国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这些治国理政实践又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哪些参考和借鉴,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哪些智慧和方案。为了帮助国外受众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治国理政实践,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掌握这一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中国关键词多语对外传播平台”组织策划了《中国关键词:治国理政篇》。本文以《中国关键词:治国理政篇》(汉英对照版)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翻译目的,在其翻译原则的指导下,对其翻译策略进行分析。
《中国关键词:治国理政篇》(汉英对照版)旨在以国外受众易于阅读和理解的方式,阐释中国理念和中国思想,解读中国政策和中国发展道路。蔡力坚(《中国关键词:治国理政篇》英语翻译、编辑组成员)在其论文“《中国关键词》英译实践探微”中表示,《中国关键词》收录的是当代中国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思想文化的核心话语, 体现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因此, 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首先要准确传达词条的基本概念与核心思想内涵, 确保信息完整准确;其次,还应尽量做到语言表达流畅, 符合译入语的语言规范和习惯, 以使国外受众更易于阅读、理解和把握文献的思想内涵。
一、减译
汉语的表达习惯常常把知、情、意融合在一起,把情感体验与客体描述合而为一,喜欢激扬文字,抒发情感,文情并茂;较多华丽辞藻,喜欢形容词和副词,常用褒义词,多用主观性修饰语。而英语则表现为主客分明,注重客体意识和客观思维,往往以客观、求实、冷静的表述方式叙述客观事物,少用或不用主观性修饰语,慎用或选用形容词和副词(连淑能,2010:274)。所以,译者在翻译此类语句时,通常采用省略法。如:在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写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也正是由于这一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P4);在讲到中国梦时写道,“中国梦视野宽广、内涵丰富、意蕴深远……”(P8);在介绍“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时写道,“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P12)。这些语句带有明显的主观倾向性,如果将其直接译出,会让读者感觉有自我标榜、强制灌输之嫌。考虑到外国受众的思维方式及目的语的可读性,此类语句在译文中直接省译。再如:“……郑重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P2);“‘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P68);“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P432)。汉语修饰语在程度上往往强于英语,如果按汉语思维行事,势必导致译文文字堆砌,语义传达失真。载入宪法的事情一定是严肃重大的,如果译文再将“郑重地”译出反而显得多余累赘;“进一步”、“新的”表明之前还有一个老的、旧的目标,如果不加解释直接译出,会给外国读者一种前后目标不一致的感觉;“新的更大的”表达方式过于模糊,不够严谨,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所以以上修饰语在译文中全部删除不译。
汉语喜欢整齐匀称,词语和句式往往成双成对,富于均衡美与节奏美,多用平行结构、同义反复、四字短语,追求音节对称整齐、词语对仗工整、声韵和谐悦耳(连淑能,2010:277)。而英语则不然,除非有意强调或出于修辞的需要,英语总的倾向是尽量避免重复。讲英语的人对于随意重复相同的音节、词语或句式往往感到厌烦。在能明确表达意思的前提下,英语宜尽量采用替代、省略或变换等方法来避免无意图的重复。这样不仅能使行文简洁、有力,而且比较符合英语民族的语言心理习惯。如:“中共十八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P34)译为“The Five-sphere Integrated Plan-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ncompassing 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social and ecological development-was proposed at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汉语重复的词语“建设”,翻译时只需用一个与之相应的词语“development”表达即可,不必每个重复词都表达出来。又如:“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期盼。”(P8)译为“It is a dream that spans generations, a dream that reflects China’s national interests, and a dream embraced by every Chinese.”原文中“中国人”、“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华儿女”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就是指中国人。译文为了避免重复,采用了替代、省略和变换的译法。
关键词:中国关键词;翻译策略;减译;分层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前,国际社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了解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通过治国理政实践,使中国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这些治国理政实践又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哪些参考和借鉴,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哪些智慧和方案。为了帮助国外受众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治国理政实践,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掌握这一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中国关键词多语对外传播平台”组织策划了《中国关键词:治国理政篇》。本文以《中国关键词:治国理政篇》(汉英对照版)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翻译目的,在其翻译原则的指导下,对其翻译策略进行分析。
《中国关键词:治国理政篇》(汉英对照版)旨在以国外受众易于阅读和理解的方式,阐释中国理念和中国思想,解读中国政策和中国发展道路。蔡力坚(《中国关键词:治国理政篇》英语翻译、编辑组成员)在其论文“《中国关键词》英译实践探微”中表示,《中国关键词》收录的是当代中国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思想文化的核心话语, 体现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因此, 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首先要准确传达词条的基本概念与核心思想内涵, 确保信息完整准确;其次,还应尽量做到语言表达流畅, 符合译入语的语言规范和习惯, 以使国外受众更易于阅读、理解和把握文献的思想内涵。
一、减译
汉语的表达习惯常常把知、情、意融合在一起,把情感体验与客体描述合而为一,喜欢激扬文字,抒发情感,文情并茂;较多华丽辞藻,喜欢形容词和副词,常用褒义词,多用主观性修饰语。而英语则表现为主客分明,注重客体意识和客观思维,往往以客观、求实、冷静的表述方式叙述客观事物,少用或不用主观性修饰语,慎用或选用形容词和副词(连淑能,2010:274)。所以,译者在翻译此类语句时,通常采用省略法。如:在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写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也正是由于这一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P4);在讲到中国梦时写道,“中国梦视野宽广、内涵丰富、意蕴深远……”(P8);在介绍“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时写道,“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P12)。这些语句带有明显的主观倾向性,如果将其直接译出,会让读者感觉有自我标榜、强制灌输之嫌。考虑到外国受众的思维方式及目的语的可读性,此类语句在译文中直接省译。再如:“……郑重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P2);“‘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P68);“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P432)。汉语修饰语在程度上往往强于英语,如果按汉语思维行事,势必导致译文文字堆砌,语义传达失真。载入宪法的事情一定是严肃重大的,如果译文再将“郑重地”译出反而显得多余累赘;“进一步”、“新的”表明之前还有一个老的、旧的目标,如果不加解释直接译出,会给外国读者一种前后目标不一致的感觉;“新的更大的”表达方式过于模糊,不够严谨,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所以以上修饰语在译文中全部删除不译。
汉语喜欢整齐匀称,词语和句式往往成双成对,富于均衡美与节奏美,多用平行结构、同义反复、四字短语,追求音节对称整齐、词语对仗工整、声韵和谐悦耳(连淑能,2010:277)。而英语则不然,除非有意强调或出于修辞的需要,英语总的倾向是尽量避免重复。讲英语的人对于随意重复相同的音节、词语或句式往往感到厌烦。在能明确表达意思的前提下,英语宜尽量采用替代、省略或变换等方法来避免无意图的重复。这样不仅能使行文简洁、有力,而且比较符合英语民族的语言心理习惯。如:“中共十八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P34)译为“The Five-sphere Integrated Plan-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ncompassing 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social and ecological development-was proposed at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汉语重复的词语“建设”,翻译时只需用一个与之相应的词语“development”表达即可,不必每个重复词都表达出来。又如:“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期盼。”(P8)译为“It is a dream that spans generations, a dream that reflects China’s national interests, and a dream embraced by every Chinese.”原文中“中国人”、“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华儿女”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就是指中国人。译文为了避免重复,采用了替代、省略和变换的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