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石油生产的特点是高温高压、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在生产过程中所有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因素,是职业健康管理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炼油企业;职业健康;管理
【中图分类号】 C9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2-0275-01
引言:
伴随着近年来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群众安全意识的提高,职业健康管理工作越发受到重视。炼油厂作为职业危害严重的行业之一,是职业健康管理的重点。
1、炼化行业的职业危害因素
1.1石油按化学性质、油源环境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但不管是哪种油质,其中都含有一定量的氮、硫、磷等元素,这些元素在石油的炼制过程中,生成了大量有毒有害的气液固相化合物,或危害人体健康,或污染环境,特别是这些年来对石油需求的增加,国内进口了大量重质原油,这些原油往往高酸高硫,炼制过程产生了更多的有毒有害物质。例如氨气属于刺激性毒物常会引起呼吸系统损害,严重时发生肺水肿;例如二氧化硫属于有毒性气体,损害呼吸系统高浓度时触发闪电性死亡;例如苯的慢性中毒主要损害血液系统,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贫血,严重时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再如汞、铅、锰等可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损害。
1.2石油的炼制时常随着生产过程工况条件的非正常波动而变化,如果生产工艺和设备管道出现异常,形成原料或过程产品的“跑、冒、滴、漏”等泄漏事故。此时若操作人员采取的处理措施及个人防护措施不合理,易造成重大职业性中毒事故。其中,如吸人大量的高浓度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可导致重症急性中毒而死亡;如长期吸入一定剂量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也可引发慢性职业中毒。
1.3炼油生产装置大多是连续性或间歇性生产,工况介质的流动和反应大多经过金属管道、反应釜、压力容器来实现。在生产装置的建设与检修维修过程中,必须进行大量的金属焊接作业来实现工艺联通,金属焊接作业所形成的职业危害主要包括粉尘、有毒气体、电弧光辐射、高频电磁场、高温等,其中以电焊烟尘、有毒气体、电弧光辐射最为常见,危害也最广泛。在此过程中的监护人员,也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此外,噪声也是现场检测中经常超标的职业性危害因素。虽然企业在设备选型中,采用低噪声设备、在加热炉火嘴处及部分蒸汽放空处加消声器、给风机加隔声罩等降噪措施,会起到降低高噪声设备噪声强度的一定作用,但许多作业区域与部位仍然存在噪声超标现象。
2、职业健康管理措施
2.1首先,炼油企业的HSE管理部门应设置专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企业负责人应认识到,炼化行业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行业,炼油企业是职业健康管理的责任主体,落实企业职业健康管理的主体责任,是企业HSE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
2.2其次,建立企业职业健康管理费用提取标准制度。国家已经出台了《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企业负责人应当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本企业职业健康管理费用提取标准制度,为保障员工的职业健康提供资金保障。
2.3是贯彻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以及2012年国家安监总局发布的《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对企业在建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落实上述法律法规规定,是企业HSE职业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
2.4是要建立完善本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一是职业卫生培训制度,企业有关负责人及职业卫生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和学习,熟悉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掌握本单位职业卫生状况及对策;应对员工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和职业卫生知识,告知本单位职业病危害及可能产生的健康损害。二是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对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员工,应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如实将结果告知员工;不得安排未经岗前职业健康检查者从事具有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做好体检善后处理工作,按政策及时协调处理好对职业性损伤与职业病禁忌人员实行职业防护的有关事宜,并建立员工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三是结合本单位特点,制定职业中毒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
3、职业健康技术措施
3.1首先,要按照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职业病危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作业场所与其他场所分开的原则,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
3.2其次,炼油企业的厂区应根据风向条件,将人员集中的管理区、消防站和对空气质量要求较高的设施,布置在厂区的上风向;而相对污染较重的硫磺回收、焦化装置、污水处理场等,布置在厂区的侧风向或下风向。在厂区消防站内设气防站,气防站应配备包括救护车、担架、通信工具、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空气呼吸器、除颤器、空气压缩机、心肺复苏设备,以及一定数量的备用气瓶和必要的维护维修器具等。
3.3最后,各装置之间,装置内部的设备之间,罐区内油罐之间,均应留有相应的安全距离。所有的加热炉尽可能集中在装置边缘布置,并将有可能泄漏的可燃物料地点,布置在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向。同时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要根据各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特点,给作业人员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具和用品,包括防静电工作服、防毒面具、自给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普通隔热服等,同时按需要配备便携式有毒气体检测仪器及便携式辐射剂量仪等;应在使用有毒及腐蚀性物料的作业场所,配套设置相应的事故淋浴系统和洗眼器,以减轻有毒介质对人员造成伤害。结合工艺设备的布置情况,在装置内有毒物质易泄漏区域的明显位置设置风向标志;并在其出入口的醒目位置设置危险标牌,以提醒人们注意。
现代工业化的大生产,除了要求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先进的工艺技术、先进的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对人才的需要,人是所有生产环节的关键所在。对生产装置进行科学合理布局,在厂区配置防护用品,定期组织生产人员进行应急演练,对参与生产的石油工作人员定期体检等都属于职业健康管理的范围。更重要的安全观念的深入人心,作业之前要进行JSA风险评估,安全沟通六步法,八大保命条款,安全生产“十大禁令”。
参考文献
[1] 《基层职业病防治指南》 肖云龙主编
[2] 《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防治》 任波,高汝钦,朱俐冰
关键词: 炼油企业;职业健康;管理
【中图分类号】 C9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2-0275-01
引言:
伴随着近年来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群众安全意识的提高,职业健康管理工作越发受到重视。炼油厂作为职业危害严重的行业之一,是职业健康管理的重点。
1、炼化行业的职业危害因素
1.1石油按化学性质、油源环境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但不管是哪种油质,其中都含有一定量的氮、硫、磷等元素,这些元素在石油的炼制过程中,生成了大量有毒有害的气液固相化合物,或危害人体健康,或污染环境,特别是这些年来对石油需求的增加,国内进口了大量重质原油,这些原油往往高酸高硫,炼制过程产生了更多的有毒有害物质。例如氨气属于刺激性毒物常会引起呼吸系统损害,严重时发生肺水肿;例如二氧化硫属于有毒性气体,损害呼吸系统高浓度时触发闪电性死亡;例如苯的慢性中毒主要损害血液系统,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贫血,严重时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再如汞、铅、锰等可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损害。
1.2石油的炼制时常随着生产过程工况条件的非正常波动而变化,如果生产工艺和设备管道出现异常,形成原料或过程产品的“跑、冒、滴、漏”等泄漏事故。此时若操作人员采取的处理措施及个人防护措施不合理,易造成重大职业性中毒事故。其中,如吸人大量的高浓度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可导致重症急性中毒而死亡;如长期吸入一定剂量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也可引发慢性职业中毒。
1.3炼油生产装置大多是连续性或间歇性生产,工况介质的流动和反应大多经过金属管道、反应釜、压力容器来实现。在生产装置的建设与检修维修过程中,必须进行大量的金属焊接作业来实现工艺联通,金属焊接作业所形成的职业危害主要包括粉尘、有毒气体、电弧光辐射、高频电磁场、高温等,其中以电焊烟尘、有毒气体、电弧光辐射最为常见,危害也最广泛。在此过程中的监护人员,也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此外,噪声也是现场检测中经常超标的职业性危害因素。虽然企业在设备选型中,采用低噪声设备、在加热炉火嘴处及部分蒸汽放空处加消声器、给风机加隔声罩等降噪措施,会起到降低高噪声设备噪声强度的一定作用,但许多作业区域与部位仍然存在噪声超标现象。
2、职业健康管理措施
2.1首先,炼油企业的HSE管理部门应设置专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企业负责人应认识到,炼化行业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行业,炼油企业是职业健康管理的责任主体,落实企业职业健康管理的主体责任,是企业HSE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
2.2其次,建立企业职业健康管理费用提取标准制度。国家已经出台了《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企业负责人应当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本企业职业健康管理费用提取标准制度,为保障员工的职业健康提供资金保障。
2.3是贯彻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以及2012年国家安监总局发布的《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对企业在建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落实上述法律法规规定,是企业HSE职业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
2.4是要建立完善本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一是职业卫生培训制度,企业有关负责人及职业卫生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和学习,熟悉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掌握本单位职业卫生状况及对策;应对员工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和职业卫生知识,告知本单位职业病危害及可能产生的健康损害。二是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对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员工,应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如实将结果告知员工;不得安排未经岗前职业健康检查者从事具有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做好体检善后处理工作,按政策及时协调处理好对职业性损伤与职业病禁忌人员实行职业防护的有关事宜,并建立员工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三是结合本单位特点,制定职业中毒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
3、职业健康技术措施
3.1首先,要按照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职业病危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作业场所与其他场所分开的原则,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
3.2其次,炼油企业的厂区应根据风向条件,将人员集中的管理区、消防站和对空气质量要求较高的设施,布置在厂区的上风向;而相对污染较重的硫磺回收、焦化装置、污水处理场等,布置在厂区的侧风向或下风向。在厂区消防站内设气防站,气防站应配备包括救护车、担架、通信工具、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空气呼吸器、除颤器、空气压缩机、心肺复苏设备,以及一定数量的备用气瓶和必要的维护维修器具等。
3.3最后,各装置之间,装置内部的设备之间,罐区内油罐之间,均应留有相应的安全距离。所有的加热炉尽可能集中在装置边缘布置,并将有可能泄漏的可燃物料地点,布置在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向。同时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要根据各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特点,给作业人员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具和用品,包括防静电工作服、防毒面具、自给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普通隔热服等,同时按需要配备便携式有毒气体检测仪器及便携式辐射剂量仪等;应在使用有毒及腐蚀性物料的作业场所,配套设置相应的事故淋浴系统和洗眼器,以减轻有毒介质对人员造成伤害。结合工艺设备的布置情况,在装置内有毒物质易泄漏区域的明显位置设置风向标志;并在其出入口的醒目位置设置危险标牌,以提醒人们注意。
现代工业化的大生产,除了要求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先进的工艺技术、先进的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对人才的需要,人是所有生产环节的关键所在。对生产装置进行科学合理布局,在厂区配置防护用品,定期组织生产人员进行应急演练,对参与生产的石油工作人员定期体检等都属于职业健康管理的范围。更重要的安全观念的深入人心,作业之前要进行JSA风险评估,安全沟通六步法,八大保命条款,安全生产“十大禁令”。
参考文献
[1] 《基层职业病防治指南》 肖云龙主编
[2] 《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防治》 任波,高汝钦,朱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