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制度不完善、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存在不适应的情况等问题,从完善企业师傅制度、激励校企联合参与的积极性、重构课程体系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 现代学徒制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2C-0031-02
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传统的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的校企合作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培养具有现代职业素养和综合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现代学徒制以岗位为中心,强调学校导师和企业师傅联合指导培养学生,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岗位所需要的基本素养、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然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过程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拟结合广西高职院校市场营销类专业试点现代学徒制的现状,探讨如何更好地实施现代学徒制。
一、高职院校试点现代学徒制的现状
(一)相关制度不完善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育形式,目前广西乃至全国都还没有形成一套严谨的现代学徒制框架体系。首先,广西和全国的现代学徒制还没有明确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支持,南宁市政府也没有配套的相关地方优惠政策。在推动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关系时,也还缺乏相关法律和制度来保障学徒人才培养质量。据调查,市场营销类专业的学生去企业当学徒还停留在生产流水线的普工岗位锻炼层面,以满足企业用工荒的人员补充,这从根源上说是由于相关法律和制度不健全,导致对现代学徒制执行层次不够深入。其次,学徒过程中缺乏制度标准,学徒周期混乱,师傅在教学过程中目的不明确,教学效果不明显,未能真正将技能传授给学徒;学生在学徒过程中目标也不明确,没有学习的紧迫性,难以学到真正的技能。由于没有相应的标准,同时师傅怕学徒超过自己,损害到自己的工作地位,往往不会毫无保留地教学。最后,现代学徒制中对职业教育等级证书考试有相应的要求,但当前高职院校对职业教育等级证书考试无明确规定,主要是各地方劳动部门举行一些国家工种技能的水平考试或者准入考试。据调查,国内目前的职业教育技能考证还没有突破校本位的局限性,这些级别证书考试还主要是在学校内进行,还没有紧密联系企业,和现代学徒制度要求的级别证书考试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不高
调查目前国内实施现代学徒制度学校和企业可知,在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校热企冷的情况。其原因主要如下:其一,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的企业其出发点往往是追求直接的经济利益,希望政府或者学校能解决学徒培养过程中所需要的经费,主要包括人员经费、设备损耗费以及师傅工资等。但政府和学校方往往也很难承担这些费用,现代学徒制实施给企业带来的师傅工资、学徒管理支出、资产损耗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合作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其二,在实施学徒制之后,有不少学徒毕业后并不留在学徒单位而是谋取待遇更好的企业岗位,造成原来学徒制单位的资源和经济损失,极大影响合作企业进行学徒制合作的积极性。
(三)学生存在不适应的情况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还是按照以往过时的形式,很多专业课程与社会的发展脱轨,造成人才培养脱节,不能适应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而学校送到企业当学徒的学生很多被安排在生产线上从事技术含量低的工作岗位,没有真正从学生自身发展角度去执行现代学徒制,造成学生极大的不适应。学生充当学徒角色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不适应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企业的管理体制和学校的管理体制存在差异,部分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又没有定位好师徒之间的关系,造成交流上的一些隔阂和障碍。
二、对策分析
(一)完善企业师傅制度
校企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都是学徒/学生的导师,在学徒过程中,企业师傅担任教学培养工作的主要责任。师傅的综合素养和技能水平将直接对学徒造成关键的影响,因此制定完善的企业师傅管理制度是保障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对应职业院校的教师,国家有相关的教师法以及教师行为规范来对教师进行管理,并有一些配套的措施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在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中,也必须逐步完善合作企业的师傅管理制度,对师傅的任教资格进行审定,明确师傅的责任和义务,制定对应的培训体系及薪酬补贴体系,从而建立起合格稳定的师傅团队。
调查研究表明,在目前广西高职院校和企业实行的学徒制中,企业师傅管理制度基本处于空白,企业师傅还是按单纯的企业员工对学徒进行管理。高职院校对企业师傅进行聘请,这种行为并没有政府的政策来进行约束和管理,因而师傅制的建立受很多因素影响,各合作企业和院校难以形成一套统一的师傅制标准。在高职院校,教师是从事教学工作的主体;但是在企业里,师傅的主要工作还是企业本来的工作,学徒培养仅仅是这些师傅的附属工作,校方很难约束企业师傅的各种教学行为。因此,必须建立一套校企共同遵守的师傅制,提高师傅的积极性和使命感,防止流于形式的松散管理。
(二)激励校企联合参与的积极性
积极探索建立以企业或行业为主体的现代学徒制发展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促进现代学徒制发展模式的多样化,使现代学徒制具有不同类型,提高现代学徒制的适应性和可行性。二是有利于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参与协同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人才培养的供给侧与行业企业的需求侧更好地提前有效对接,更好地克服人力资源市场、人才市场中因供需脱节造成的供非所求、供不应求、供过于求、供求失衡等弊端。三是有利于发挥学校之教育和培养主体、行业企业之訓练和培训主体、政府之政策与鼓励主体、社会广泛参与和协助主体等多元育人主体各自的优势,凝聚多方合力,集聚优势资源,协同精准育人。为激励校企联合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必须让校企双方认识到上述重要意义,同时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广西在现代学徒制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结合广西的具体情况,妥善协助校企在合作过程中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争取走适合广西的行之有效的现代学徒制路子。由此,政府可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来激励企业和学校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如对于企业,通过指标考核来给予经济或者免税等政策优惠补偿;对于学校,给予经费和场地支持;等等。 (三)重构课程体系
为了使现代学徒制达到真正的培养效果,高职院校需要与企业联合对学生所学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对现有的学习载体进行整合完善。以培养高质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针对人才培养各个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遵循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以及职业成长规律,真正建立融人文素养、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为一体的课程体系。根据现代学徒制培养目标要求,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文化课程、必修专业课程、选修专业课程以及技能实践课程进行课时比例的再分配,通过通识文化课程的学习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公共课程可设置思政、大学人文基础、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心理健康、职业发展规划、创新与创业等课程,专业课程可设置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营销法规、经济学原理、营销策划、推销技巧、商务谈判、基础会计、消费者行为学等课程;拓展课程可设置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高职院校在实施现代学徒制过程中,要遴选项目实践性强的课程到企业充分进行学徒制教学,企业的师傅以实际的产品营销项目为教学内容,采用一人一岗、徒弟轮流上岗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学徒的综合技能水平。
综上所述,本文对高职院校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制度不完善、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学生存在不适应情况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从完善企业师傅制度、激励校企联合参与的积极性、重构课程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希望有助于现代学徒制的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麻东升.职业教育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理性思考[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9(5)
[2]金栋梁,陈长英.企业新型学徒制模式下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反思[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1)
[3]张叶茂,莫淑贤,凌永航.电子信息类专业中高职衔接的现代学徒制探索[J].轻工科技,2019(1)
【基金项目】2018年度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一般课题“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问题及对策研究”(GZYYB2018137)
【作者简介】莫淑贤(1987— ),女,廣西南宁人,硕士,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张叶茂(1983— ),男,广西南宁人,硕士,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智能控制。
(责编 苏 洋)
【关键词】高职院校 现代学徒制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2C-0031-02
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传统的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的校企合作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培养具有现代职业素养和综合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现代学徒制以岗位为中心,强调学校导师和企业师傅联合指导培养学生,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岗位所需要的基本素养、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然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过程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拟结合广西高职院校市场营销类专业试点现代学徒制的现状,探讨如何更好地实施现代学徒制。
一、高职院校试点现代学徒制的现状
(一)相关制度不完善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育形式,目前广西乃至全国都还没有形成一套严谨的现代学徒制框架体系。首先,广西和全国的现代学徒制还没有明确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支持,南宁市政府也没有配套的相关地方优惠政策。在推动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关系时,也还缺乏相关法律和制度来保障学徒人才培养质量。据调查,市场营销类专业的学生去企业当学徒还停留在生产流水线的普工岗位锻炼层面,以满足企业用工荒的人员补充,这从根源上说是由于相关法律和制度不健全,导致对现代学徒制执行层次不够深入。其次,学徒过程中缺乏制度标准,学徒周期混乱,师傅在教学过程中目的不明确,教学效果不明显,未能真正将技能传授给学徒;学生在学徒过程中目标也不明确,没有学习的紧迫性,难以学到真正的技能。由于没有相应的标准,同时师傅怕学徒超过自己,损害到自己的工作地位,往往不会毫无保留地教学。最后,现代学徒制中对职业教育等级证书考试有相应的要求,但当前高职院校对职业教育等级证书考试无明确规定,主要是各地方劳动部门举行一些国家工种技能的水平考试或者准入考试。据调查,国内目前的职业教育技能考证还没有突破校本位的局限性,这些级别证书考试还主要是在学校内进行,还没有紧密联系企业,和现代学徒制度要求的级别证书考试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不高
调查目前国内实施现代学徒制度学校和企业可知,在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校热企冷的情况。其原因主要如下:其一,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的企业其出发点往往是追求直接的经济利益,希望政府或者学校能解决学徒培养过程中所需要的经费,主要包括人员经费、设备损耗费以及师傅工资等。但政府和学校方往往也很难承担这些费用,现代学徒制实施给企业带来的师傅工资、学徒管理支出、资产损耗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合作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其二,在实施学徒制之后,有不少学徒毕业后并不留在学徒单位而是谋取待遇更好的企业岗位,造成原来学徒制单位的资源和经济损失,极大影响合作企业进行学徒制合作的积极性。
(三)学生存在不适应的情况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还是按照以往过时的形式,很多专业课程与社会的发展脱轨,造成人才培养脱节,不能适应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而学校送到企业当学徒的学生很多被安排在生产线上从事技术含量低的工作岗位,没有真正从学生自身发展角度去执行现代学徒制,造成学生极大的不适应。学生充当学徒角色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不适应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企业的管理体制和学校的管理体制存在差异,部分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又没有定位好师徒之间的关系,造成交流上的一些隔阂和障碍。
二、对策分析
(一)完善企业师傅制度
校企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都是学徒/学生的导师,在学徒过程中,企业师傅担任教学培养工作的主要责任。师傅的综合素养和技能水平将直接对学徒造成关键的影响,因此制定完善的企业师傅管理制度是保障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对应职业院校的教师,国家有相关的教师法以及教师行为规范来对教师进行管理,并有一些配套的措施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在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中,也必须逐步完善合作企业的师傅管理制度,对师傅的任教资格进行审定,明确师傅的责任和义务,制定对应的培训体系及薪酬补贴体系,从而建立起合格稳定的师傅团队。
调查研究表明,在目前广西高职院校和企业实行的学徒制中,企业师傅管理制度基本处于空白,企业师傅还是按单纯的企业员工对学徒进行管理。高职院校对企业师傅进行聘请,这种行为并没有政府的政策来进行约束和管理,因而师傅制的建立受很多因素影响,各合作企业和院校难以形成一套统一的师傅制标准。在高职院校,教师是从事教学工作的主体;但是在企业里,师傅的主要工作还是企业本来的工作,学徒培养仅仅是这些师傅的附属工作,校方很难约束企业师傅的各种教学行为。因此,必须建立一套校企共同遵守的师傅制,提高师傅的积极性和使命感,防止流于形式的松散管理。
(二)激励校企联合参与的积极性
积极探索建立以企业或行业为主体的现代学徒制发展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促进现代学徒制发展模式的多样化,使现代学徒制具有不同类型,提高现代学徒制的适应性和可行性。二是有利于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参与协同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人才培养的供给侧与行业企业的需求侧更好地提前有效对接,更好地克服人力资源市场、人才市场中因供需脱节造成的供非所求、供不应求、供过于求、供求失衡等弊端。三是有利于发挥学校之教育和培养主体、行业企业之訓练和培训主体、政府之政策与鼓励主体、社会广泛参与和协助主体等多元育人主体各自的优势,凝聚多方合力,集聚优势资源,协同精准育人。为激励校企联合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必须让校企双方认识到上述重要意义,同时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广西在现代学徒制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结合广西的具体情况,妥善协助校企在合作过程中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争取走适合广西的行之有效的现代学徒制路子。由此,政府可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来激励企业和学校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如对于企业,通过指标考核来给予经济或者免税等政策优惠补偿;对于学校,给予经费和场地支持;等等。 (三)重构课程体系
为了使现代学徒制达到真正的培养效果,高职院校需要与企业联合对学生所学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对现有的学习载体进行整合完善。以培养高质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针对人才培养各个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遵循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以及职业成长规律,真正建立融人文素养、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为一体的课程体系。根据现代学徒制培养目标要求,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文化课程、必修专业课程、选修专业课程以及技能实践课程进行课时比例的再分配,通过通识文化课程的学习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公共课程可设置思政、大学人文基础、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心理健康、职业发展规划、创新与创业等课程,专业课程可设置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营销法规、经济学原理、营销策划、推销技巧、商务谈判、基础会计、消费者行为学等课程;拓展课程可设置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高职院校在实施现代学徒制过程中,要遴选项目实践性强的课程到企业充分进行学徒制教学,企业的师傅以实际的产品营销项目为教学内容,采用一人一岗、徒弟轮流上岗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学徒的综合技能水平。
综上所述,本文对高职院校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制度不完善、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学生存在不适应情况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从完善企业师傅制度、激励校企联合参与的积极性、重构课程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希望有助于现代学徒制的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麻东升.职业教育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理性思考[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9(5)
[2]金栋梁,陈长英.企业新型学徒制模式下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反思[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1)
[3]张叶茂,莫淑贤,凌永航.电子信息类专业中高职衔接的现代学徒制探索[J].轻工科技,2019(1)
【基金项目】2018年度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一般课题“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问题及对策研究”(GZYYB2018137)
【作者简介】莫淑贤(1987— ),女,廣西南宁人,硕士,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张叶茂(1983— ),男,广西南宁人,硕士,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智能控制。
(责编 苏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