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心雕龙·通变》的主旨内涵历年来被学者广泛探讨,“通变”的涵义出现了多种解释方式。本文综述了历年来学者对“通变”的大致四种不同的解释:“通变”即复古;“通变”就是继承和革新;“通变”就是变化;“通变”就是会通适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通变”的主旨是“变”,“通”与“变”在思想内涵上是一致的。并且具体分析了“变”的涵义和如何变,分析了“通变”与宗经的关系。
关键词:文心雕龙;通变;主旨;变;
中图分类号:G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3
《文心雕龙》中的《通变》篇的主旨历来争议颇多,“通”与“变”的意义也有不同的解释,下面我把近些年对《通变》篇的主旨和内涵的主要观点汇总一下。
一、“通变”即复古
最早认为“通变”即为“复古”的是清代学者纪昀。他指出:“齐梁间风气绮靡,转成神圣,文士所作,如出一手,故彦和以通变立论。……盖当代之新声,既无非滥调,则古人之旧式,转成新声。复古而名以通变,盖以此尔。”他把通变和复古等同起来。
黄侃受此影响,在《文心雕龙札记》中说:“此则彦和之言通变,犹补偏救弊云尔。文有可变革者,有不可变革者。……彦和此篇,既以通变为旨,而章内乃力举古人转相因袭之文,可知通变之道,惟在师古,所谓变者,变世俗之文,非变古之法也。” 他指出此篇虽说通变,而主旨在于复古,改变世俗之文。
范文澜在《文心雕龙注》里也延续黄侃的说法。
“通变”即“复古”的说法在目前来说不被学者采纳,复古在一定意义上有倒退的危险,而文学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文学的进步如果仅仅只靠前人的成果,墨守陈规,是不会产生革新与进步的,相信这并不是刘勰所要表达的内涵。
二、“通变”即继承与革新
“通变”就是继承和革新,这种说法是学术界的最主要方向。
郭绍虞主编的《中国历代文论选》,其《通变》篇“说明”云:“《通变》提出了文学发展中的继承和革新问题”,“在文学发展过程中,就其先后继承的一面而言则为‘通’,就其日新月异的变化而言则为‘变’。‘通’与‘变’对举成文,是一个矛盾的两方面;把‘通变’连缀成词,则是就两方面之间的关系说的”。
缪俊杰认为,“通”就是“继承”,“变”就是“革新”。“通变”问题,就是继承与革新问题。 他认为就像《时序》中所说的“时运交移,质文代变”一样,刘勰所谓“变”,并不是要革除古代圣贤的旧文、旧法,创造新的内容,而是革除淫靡的世俗之文。
牟世金认为,《通变》虽非继承与革新及其相互关系的专论,但全篇所论,亦非绝无继承与革新之意。不过它只是讲“有常之体”的“相因”,和“文辞气力”的“通变”。“通变”的方法是“参伍因革”,虽然不等于“因革”就是“通变”,但“参伍因革”地“通变”,即使是创新、发展,也应是有“因”有“革”的。
马茂元认为:必须“通”中求“变”,不“变”则“穷”。……可是“日新其业”的千变万化中,却有着“一以贯之”的“文律”,因此又要“变”而不失其“通”,否则就会迷失了“变”的方向,“变”掉了它的实质,每“变”而愈下了。“通”与“变”对举成文,是一个问题矛盾的两面;把“通变”连缀成一个完整的词义,则是就其对立统一的关系而说的。
詹锳在《文心雕龙义证》中说到:“……各种体裁的名称及其所以然之理,是有常规可循的,各种体裁的规格要求必须从古人作品那里取得借鉴;而文章的变化是无穷的,所以写作方法要参考新兴的作品。这就是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综上,学者把“通”与“变”对举成文,形成一个问题矛盾的两个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革新,在“通”的基础上“变”,“通”与“变”是对立统一体。他们的分歧主要集中于“通”什么和“变”什么。
三、“通变”即“变”
近年来,把“通变”内涵看作“变”的学者也有很多。
刘永济在《文心雕龙校释》中说:“此篇本旨,在明穷变通久之理。所谓变者,非一切舍旧,亦非一切从古之谓也,其中必有可变与不可变者焉;变其可变者,而后不可变者得通。可变者何?舍人所谓文辞气力无方者是也。不可变者何?舍人所谓诗赋书记有常者是也。……” 刘永济认为,要在该变的时候变,他说明文学发展有常有变,而变就是为了挽救当时文学的弊端。
石家宜主张,主“变”的思想贯穿着《文心》全书,他从三个方面论证《通变》的主旨是言“变”:首先,“通变”在全书中找不到“通”与“变”对举成文的例子,通变的要义还是在言变;其次,《通变》与《周易》在总体精神上一致;从《文心雕龙》全书的理论体系来看,《通变》篇的主旨在探讨“洞晓情变”的规律和途径。
詹福瑞对《周易》中有关“通”和“变”的文字进行了分析,其一,“通”有通晓、贯通和通达之意。其二,“通变”和“通其变”,都有通于变化之意。其三,“变通”,指事物因变化而通达。
他认为“通变”这一概念的核心是趋时而变,“通变”就是通于文章的变化,通于文章的变化,既是洞晓文章变化的含义,又有文章因变而得通达永久的意思。文坛上的这种趋时的变化,又必须是建立在不变因素之上的。所以,作家必须首先掌握文体的规格要求,遵循抒写情志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根据时代作家的情感和气质个性,求得文章的变化和创新。
杨明认为,刘勰用“通变”一语指说文章的创新求变。这里通是流动、发展而不停滞之意,变是变化之意。通变就是以变求通,因变而通的意思;如若一成不变,就停滞了,没有发展了。
孙蓉蓉认为,“变”,是指创作中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因不同的作家而有所变化。“通”和“变”两者关系是:通的目的在于变,没有变化发展,就没有新的创造,文学发展就会停滞僵化:而变的前提是通,只有在掌握基本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才能灵活运用变化发挥,而不是随心所欲、完全违背原则方法的变革。在“通变”的问题上,刘勰既强调“通”,又突出“变”,在坚持创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注重革新和创造。 上述观点都重视“变”在文学发展的重要作用,强调在“通”的基础上的不断变化创新。理论来源主要在《易》中的“通变”的意思。
四、“通变”即“会通适变”
“通变”即“会通适变”的观点是在“通变”即“变”的观点的基础上产生的,“会通适变”把“通”与“变”合而为一,归宿点仍然是“变”。
童庆炳认为,所谓“体必资于故实”、“数必酌于新声”,不但不是把“新声”全部排斥掉,而是要在“质”与“文”之间、“雅”与“俗”之间、“故实”与“新声”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童先生觉得刘勰所说的“变”首先是一种文学创作发展的横向运动,即按时代的需要和创作个性所展开的横向运动,或者说是寻找“度”的运动。更进一步说,变是出发点和归宿点。所以,刘勰的“变”是“适变”,适应于时代文学创作变革所需要的“变”。“通”是“会通”,即让现时的文学创作与古典文学接“通”,以利于现时的文学创作。
蔡钟翔先生认为,刘勰把文章的构成要素分为文体和文数两个方面,文体是稳定的(有常),文数则是变动的(通变)。但是,“通”并不表示继承,“通”是与“变”结合在一起,与“有常”相对的,“会通”与“适变”是密切相关的,“通变”即“会通”与“适变”的综合,“通”是指异质事物的贯通,而不是指对前人的继承,他还认为,刘勰所昭示的文学发展的走向,与《易传》所论通变的走向是如出一辙的。“通变”既包含了“反本”,所以《通变》论“通变”而以“复古”为归宿,但不是复古。
五、我的观点
综合上述学者对“通变”的不同阐述,我对“通变”也形成了自己的观点。我认为,不管研究“通变”还是“通”和“变”,都要探究它们的语源的意义,这就要从《易》中找到根源。
“通变”探源:
《易·系辞上》:“参伍因革,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又:“阖户谓之坤,闭户谓之乾,一阖一闭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又:“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者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易·系辞下》:“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根据《周易》中有关于“通”、“变”、“通变”等相关内容,结合詹福瑞先生对此的总结,“通”就是贯通、通达的意思,“通变”就是通于变化的意思。“通”和“变”是不可分割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要采取一定手段才能继续变化发展,而“变”恰恰就是必须采取的方法,只有“变”才能使事物不断运动发展下去,前后贯通,无穷无尽。这里的“通”不是静态不变的,它和“变”一样是运动发展的,有“变”才能“通”,在“通”的基础上,变化才具有合理性和进步性。
因此,《通变》篇的内涵归根到底就是“变”的意思。而“通”指的是对古今优秀文学作品的情感、内容、词采所结合成的一种完美结构的贯通,是一种纵向的流动,具有历时性特征。所以“变”就是在这种流动中不断创新,创作出符合时代特征和表达作者内心情感的优秀文学作品。
下面我来具体阐述一下“通变”的内涵:
(一)“通”的内涵和“通变”的主旨
“通”指的是文学创作要符合文学发展的自身规律,符合“序志述时”的要求。叙述时事,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和个人气质,是基础。而每个时代又有不同的风俗、文风、个性特点,这就需要作家通过博览和观察,把时代、个性、文风、雅俗、词采融合一体贯通于整个文学发展长廊中,形成纵向的文学史发展脉络。不管个人的文学作品有多伟大和特立独行,都离不开这一基础,所以“通”不能单纯地用“继承”说来代替,它不是僵化的规律和模式,而是每个时代每个人创作经验的融合,是和“变”一样动态发展的。“通变”不能简单地说成“继承”和“革新”,更加不能对举成文,“通变”既是文学的创作论,更是发展论。“《通变》篇中的‘通变’一词,虽指‘文辞气力’的‘酌于新声’和‘通变则久’而言,但当刘勰以‘通变’二字名篇时,就不仅仅是指‘文辞气力’的发展了。作为篇题的《通变》,实为对整个文学创作的总体而言,只是借‘通变’的发展变化之义,以论整个文学创作怎样才能‘日新其业’。”
因此,通变是以变为主导的,不只因为源于《易》,其实《通变》篇本身也是把“通”“变”放在一起的。如“文辞气力,通变则久”,“通变无方,数必酌于新声”,“绠短者衔渴,足疲者辍途,……乃通变之术疏耳”,“斟酌乎质文之间,而櫽括乎雅俗之际,可与言通变矣”,“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这些句子没有把“通”和“变”对举成文,其内涵都脱离不开“变革”的意思。就如唐辉先生所说的:“文学通变的本质就是仿天而行、生生不已的生命创造,其中主体之心对天道的感通、顺适、宰制并最终利用、厚生、富文等义至关重要。” 通变既包含了生生不息之意,也含有创造丰富完善之意。
而《文心雕龙》的其他篇章里也有对“变”的阐释,如“故知繁略殊形,略显异术,抑引随时,变通会适,征之周孔,则文有师矣。”(《征圣》)“故其大体所资,必枢纽经典,采故实于前代,观通变于当今。”(《议对》)“八体虽合,会通合数,得其环中,则辐辏相成。”(《体性》)“刚柔以立本,变通以趋时。立本有体,意或偏长;趋时无方,辞或繁杂。”(《熔裁》)“至于诗人偶章,大夫联辞,奇偶适变,不劳经营。”(《丽辞》)“故宜从容率情,优柔适会。”(《养气》)可见,“变”的思想贯穿《文心雕龙》全书,所以《通变》篇的主旨必然是变。
(二)“变”的内涵和“怎样变”
刘勰的《通变》中的主旨是“变”,变居于主导地位,主要探讨“如何变”的问题,即在“通”的基础上“变”。《通变》是从“有常之体”和“无方之数”两方面出发来论述通变问题的,刘勰开篇指出:“夫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何以明其然耶?凡诗、赋、书、记,名理相因,此有常之体也;文辞气力,通变则久,此无方之数也。名理有常,体必资于故实;通变无方,数必酌于新声。”刘勰强调有常之体的源头是经诰,“名理相因”的文章体制是“有常之体”的显现,这是不能变的,能变的只是“文辞气力”。就如他在《通变》篇中说的:“斯斟酌乎质文之间,而隐括乎雅俗之际”“凭情以会通,负气以适变”一样,处理好质、文、雅、俗的关系,“博览以精阅”,不断吸收前人的优秀文学成果和创作经验,在对其思想情感内容和词采的全面贯通下,结合自己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和阅历,创作出有自己特点的文学作品。 这里的“变”既是“熔铸经典之范, 翔集子史之术, 昭体,故意新而不乱, 晓变,故辞奇而不黩”(《风骨》)的变,也是“采故实于前代,观通变于古今”(《议对》)的变。
1、通变与“宗经”
刘勰的“通变”完全反对违背文学创作经验的变,反对“竟今疏古,风味气衰”“近附而远疏”(《通变》)“逐奇而失正”(《定势》)“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明诗》)这些形式主义的变化。为了合理变化,刘勰提出了“还宗经诰”的主张,要学习儒家经典的正统,但是这并不像纪昀和黄侃所说的复古,复古是违背刘勰要“变”的本意的。宗经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地学习古人的经书,其实经书的内容和体制也是多样的,“或简言以达旨,或博文以该情,或明理以立体,或隐义以藏用”,在经书中学习通变的方法,“抑引随时,变通会适,征之周孔,则文有师矣”。(《宗经》)刘勰提倡宗经来学习通变作文,并不是复古倒退,刘勰的所谓“变”,是在师古的基础上的变,但他并不是要求人们完全回到经书文风,只是以“宗经”为旗帜、希望人们在经书的典雅与后世文章的美丽文饰之间折中。他是肯定新变的,但要求人们自觉地纠正追求新变过程中产生的流弊。他提醒人们不可一味趋新,而要瞻前顾后,取法乎正。他要强调的是学习“经诰”的精神,而不是模仿“经诰”的形式。看似“复古”,其实含有“创新”的意义。“刘勰论文力主宗经,并不否认他也重视变,他的以宗经为主导的‘通’与以适会为主导的‘变’构成他文学史观的对立统一。刘勰的通变尺度具有动态性。” 在当时,刘勰只有用儒家文学观点,来抨击南朝的形式主义和唯美主义,使文学有感而作,这说明他有一定的局限性。
2、变在内容与形式
刘勰已经意识到古代文学从内容到形式都有革新的必要,有学者只看到了他注重文辞形式上的变化,例如陆侃如、牟世金认为刘勰所讲的变只是表现方法上的革新,认为他忽视了内容上的变化。其实在《文心雕龙》其他篇章里可以发现刘勰既强调形式的变化,也强调内容的变化。因此忽略情志和内容的发展,就会落入“虽轩翥出辙,而终入笼内”的境地。
首先,变在内容。刘勰在《时序》篇说:“文变染乎世情”,就是文学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产生新的内容和特点。“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古今情理,如可言乎!昔在陶唐,德盛化钧,野老吐‘何力’之谈,郊童含‘不识’之歌。有虞继作,政阜民暇,‘薰风’诗于元后,‘烂云’歌于列臣。……故知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者也。”可见,变不仅仅限于文辞形式,内容也是一大方面,文学之所以经典在于它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反映着历史文化的变迁。
其次,变在形式。“文辞气力”是《通变》所强调的创新。形式不只包括文辞语言,更包括作家的个性,文体气势和风格即“气力”。风格不仅指的是作家个人风格,也指的是时代风格。如《通变》篇说:“榷而论之,则黄唐淳而质,虞夏质而辨,商周丽而雅,楚汉侈而艳,魏晋浅而绮,宋初讹而新。”风格随时代而变,有什么样的时代就有什么样的文学风格。而个体的风格的变化是刘勰着重强调的。如他在《体性》篇说:“然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深浅,习有雅郑;……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是以贾生俊发,故文洁而体清;长卿傲诞,故理侈而辞溢。……”而被刘勰奉为经典的《楚辞》也是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独特的创新,“虽取熔经意,亦自铸伟辞”。正如王少良先生所说,由于每个人的个体性情和技能特长不同,因而会使作品风貌各异。在具体的写作中,面对同一类文体,后人总会借鉴前人已有的经验,于此之上再加发挥创造,从而创作出有似于前人而又超越于前人的作品来。刘勰阐述文学自身发展的这一现象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故论文之方,譬诸草木,根干丽土而同性,臭味晞阳而异品矣。”这就揭示了作家创作所应把握的文章共性与个性创造的关系。
《通变》篇的主旨就是贯彻文学发展过程中的精神、风格、内容、形式所形成的一种整体的不断流动的优秀结构,在此基础上,根据作者自己所处时代和个性特点创作出有自己特色的文学作品,推动文学的不断变化流动。
“通变”的主旨内涵被学者广泛讨论后,仍不能达成一致。不管从哪一角度去分析,都有一定的道理。我综合以上学者分析的理论成果,提出了自己的微见,即“通”就是“变”,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通变”的主旨是趋时而变,根据个性而变。
参考文献:
[1]黄侃著:《文心雕龙札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
[2]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3]缪俊杰著:《文心雕龙美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
[4]陆侃如、牟世金著《文心雕龙译注》,齐鲁书社1982年版。
[5]牟世金著:《文心雕龙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6]甫之、涂光社主编《〈文心雕龙〉研究》,齐鲁书社,1988年版。
[7]詹锳著:《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8]刘永济著:《文心雕龙校释》,中华书局2007年版。
[9]杨明著:《文心雕龙精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詹福瑞著:《中古文学理论范畴》,中华书局2005年版。
[11]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2]石家宜著:《〈文心雕龙〉系统观》,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3]孙蓉蓉:《刘勰的文学“通变”思想新论》,《南京师大学报》,2008年7月第4期。
[14]唐辉:《易学视野中的刘勰文学通变观》,《云梦学刊》,2005年9月第5期。
[15]王少良:《刘勰“宗经”观念下的文学“通变”论》,《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16]鲁克兵:《刘勰的文学史观》,《兰州学刊》2005年第3期。
[17]蔡钟翔:《释“通变”》,《文心雕龙研究》(第4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8]童庆炳:《〈文心雕龙〉“会通适变”说新解》,《河北学刊》2006年第6期。
关键词:文心雕龙;通变;主旨;变;
中图分类号:G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3
《文心雕龙》中的《通变》篇的主旨历来争议颇多,“通”与“变”的意义也有不同的解释,下面我把近些年对《通变》篇的主旨和内涵的主要观点汇总一下。
一、“通变”即复古
最早认为“通变”即为“复古”的是清代学者纪昀。他指出:“齐梁间风气绮靡,转成神圣,文士所作,如出一手,故彦和以通变立论。……盖当代之新声,既无非滥调,则古人之旧式,转成新声。复古而名以通变,盖以此尔。”他把通变和复古等同起来。
黄侃受此影响,在《文心雕龙札记》中说:“此则彦和之言通变,犹补偏救弊云尔。文有可变革者,有不可变革者。……彦和此篇,既以通变为旨,而章内乃力举古人转相因袭之文,可知通变之道,惟在师古,所谓变者,变世俗之文,非变古之法也。” 他指出此篇虽说通变,而主旨在于复古,改变世俗之文。
范文澜在《文心雕龙注》里也延续黄侃的说法。
“通变”即“复古”的说法在目前来说不被学者采纳,复古在一定意义上有倒退的危险,而文学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文学的进步如果仅仅只靠前人的成果,墨守陈规,是不会产生革新与进步的,相信这并不是刘勰所要表达的内涵。
二、“通变”即继承与革新
“通变”就是继承和革新,这种说法是学术界的最主要方向。
郭绍虞主编的《中国历代文论选》,其《通变》篇“说明”云:“《通变》提出了文学发展中的继承和革新问题”,“在文学发展过程中,就其先后继承的一面而言则为‘通’,就其日新月异的变化而言则为‘变’。‘通’与‘变’对举成文,是一个矛盾的两方面;把‘通变’连缀成词,则是就两方面之间的关系说的”。
缪俊杰认为,“通”就是“继承”,“变”就是“革新”。“通变”问题,就是继承与革新问题。 他认为就像《时序》中所说的“时运交移,质文代变”一样,刘勰所谓“变”,并不是要革除古代圣贤的旧文、旧法,创造新的内容,而是革除淫靡的世俗之文。
牟世金认为,《通变》虽非继承与革新及其相互关系的专论,但全篇所论,亦非绝无继承与革新之意。不过它只是讲“有常之体”的“相因”,和“文辞气力”的“通变”。“通变”的方法是“参伍因革”,虽然不等于“因革”就是“通变”,但“参伍因革”地“通变”,即使是创新、发展,也应是有“因”有“革”的。
马茂元认为:必须“通”中求“变”,不“变”则“穷”。……可是“日新其业”的千变万化中,却有着“一以贯之”的“文律”,因此又要“变”而不失其“通”,否则就会迷失了“变”的方向,“变”掉了它的实质,每“变”而愈下了。“通”与“变”对举成文,是一个问题矛盾的两面;把“通变”连缀成一个完整的词义,则是就其对立统一的关系而说的。
詹锳在《文心雕龙义证》中说到:“……各种体裁的名称及其所以然之理,是有常规可循的,各种体裁的规格要求必须从古人作品那里取得借鉴;而文章的变化是无穷的,所以写作方法要参考新兴的作品。这就是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综上,学者把“通”与“变”对举成文,形成一个问题矛盾的两个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革新,在“通”的基础上“变”,“通”与“变”是对立统一体。他们的分歧主要集中于“通”什么和“变”什么。
三、“通变”即“变”
近年来,把“通变”内涵看作“变”的学者也有很多。
刘永济在《文心雕龙校释》中说:“此篇本旨,在明穷变通久之理。所谓变者,非一切舍旧,亦非一切从古之谓也,其中必有可变与不可变者焉;变其可变者,而后不可变者得通。可变者何?舍人所谓文辞气力无方者是也。不可变者何?舍人所谓诗赋书记有常者是也。……” 刘永济认为,要在该变的时候变,他说明文学发展有常有变,而变就是为了挽救当时文学的弊端。
石家宜主张,主“变”的思想贯穿着《文心》全书,他从三个方面论证《通变》的主旨是言“变”:首先,“通变”在全书中找不到“通”与“变”对举成文的例子,通变的要义还是在言变;其次,《通变》与《周易》在总体精神上一致;从《文心雕龙》全书的理论体系来看,《通变》篇的主旨在探讨“洞晓情变”的规律和途径。
詹福瑞对《周易》中有关“通”和“变”的文字进行了分析,其一,“通”有通晓、贯通和通达之意。其二,“通变”和“通其变”,都有通于变化之意。其三,“变通”,指事物因变化而通达。
他认为“通变”这一概念的核心是趋时而变,“通变”就是通于文章的变化,通于文章的变化,既是洞晓文章变化的含义,又有文章因变而得通达永久的意思。文坛上的这种趋时的变化,又必须是建立在不变因素之上的。所以,作家必须首先掌握文体的规格要求,遵循抒写情志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根据时代作家的情感和气质个性,求得文章的变化和创新。
杨明认为,刘勰用“通变”一语指说文章的创新求变。这里通是流动、发展而不停滞之意,变是变化之意。通变就是以变求通,因变而通的意思;如若一成不变,就停滞了,没有发展了。
孙蓉蓉认为,“变”,是指创作中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因不同的作家而有所变化。“通”和“变”两者关系是:通的目的在于变,没有变化发展,就没有新的创造,文学发展就会停滞僵化:而变的前提是通,只有在掌握基本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才能灵活运用变化发挥,而不是随心所欲、完全违背原则方法的变革。在“通变”的问题上,刘勰既强调“通”,又突出“变”,在坚持创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注重革新和创造。 上述观点都重视“变”在文学发展的重要作用,强调在“通”的基础上的不断变化创新。理论来源主要在《易》中的“通变”的意思。
四、“通变”即“会通适变”
“通变”即“会通适变”的观点是在“通变”即“变”的观点的基础上产生的,“会通适变”把“通”与“变”合而为一,归宿点仍然是“变”。
童庆炳认为,所谓“体必资于故实”、“数必酌于新声”,不但不是把“新声”全部排斥掉,而是要在“质”与“文”之间、“雅”与“俗”之间、“故实”与“新声”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童先生觉得刘勰所说的“变”首先是一种文学创作发展的横向运动,即按时代的需要和创作个性所展开的横向运动,或者说是寻找“度”的运动。更进一步说,变是出发点和归宿点。所以,刘勰的“变”是“适变”,适应于时代文学创作变革所需要的“变”。“通”是“会通”,即让现时的文学创作与古典文学接“通”,以利于现时的文学创作。
蔡钟翔先生认为,刘勰把文章的构成要素分为文体和文数两个方面,文体是稳定的(有常),文数则是变动的(通变)。但是,“通”并不表示继承,“通”是与“变”结合在一起,与“有常”相对的,“会通”与“适变”是密切相关的,“通变”即“会通”与“适变”的综合,“通”是指异质事物的贯通,而不是指对前人的继承,他还认为,刘勰所昭示的文学发展的走向,与《易传》所论通变的走向是如出一辙的。“通变”既包含了“反本”,所以《通变》论“通变”而以“复古”为归宿,但不是复古。
五、我的观点
综合上述学者对“通变”的不同阐述,我对“通变”也形成了自己的观点。我认为,不管研究“通变”还是“通”和“变”,都要探究它们的语源的意义,这就要从《易》中找到根源。
“通变”探源:
《易·系辞上》:“参伍因革,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又:“阖户谓之坤,闭户谓之乾,一阖一闭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又:“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者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易·系辞下》:“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根据《周易》中有关于“通”、“变”、“通变”等相关内容,结合詹福瑞先生对此的总结,“通”就是贯通、通达的意思,“通变”就是通于变化的意思。“通”和“变”是不可分割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要采取一定手段才能继续变化发展,而“变”恰恰就是必须采取的方法,只有“变”才能使事物不断运动发展下去,前后贯通,无穷无尽。这里的“通”不是静态不变的,它和“变”一样是运动发展的,有“变”才能“通”,在“通”的基础上,变化才具有合理性和进步性。
因此,《通变》篇的内涵归根到底就是“变”的意思。而“通”指的是对古今优秀文学作品的情感、内容、词采所结合成的一种完美结构的贯通,是一种纵向的流动,具有历时性特征。所以“变”就是在这种流动中不断创新,创作出符合时代特征和表达作者内心情感的优秀文学作品。
下面我来具体阐述一下“通变”的内涵:
(一)“通”的内涵和“通变”的主旨
“通”指的是文学创作要符合文学发展的自身规律,符合“序志述时”的要求。叙述时事,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和个人气质,是基础。而每个时代又有不同的风俗、文风、个性特点,这就需要作家通过博览和观察,把时代、个性、文风、雅俗、词采融合一体贯通于整个文学发展长廊中,形成纵向的文学史发展脉络。不管个人的文学作品有多伟大和特立独行,都离不开这一基础,所以“通”不能单纯地用“继承”说来代替,它不是僵化的规律和模式,而是每个时代每个人创作经验的融合,是和“变”一样动态发展的。“通变”不能简单地说成“继承”和“革新”,更加不能对举成文,“通变”既是文学的创作论,更是发展论。“《通变》篇中的‘通变’一词,虽指‘文辞气力’的‘酌于新声’和‘通变则久’而言,但当刘勰以‘通变’二字名篇时,就不仅仅是指‘文辞气力’的发展了。作为篇题的《通变》,实为对整个文学创作的总体而言,只是借‘通变’的发展变化之义,以论整个文学创作怎样才能‘日新其业’。”
因此,通变是以变为主导的,不只因为源于《易》,其实《通变》篇本身也是把“通”“变”放在一起的。如“文辞气力,通变则久”,“通变无方,数必酌于新声”,“绠短者衔渴,足疲者辍途,……乃通变之术疏耳”,“斟酌乎质文之间,而櫽括乎雅俗之际,可与言通变矣”,“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这些句子没有把“通”和“变”对举成文,其内涵都脱离不开“变革”的意思。就如唐辉先生所说的:“文学通变的本质就是仿天而行、生生不已的生命创造,其中主体之心对天道的感通、顺适、宰制并最终利用、厚生、富文等义至关重要。” 通变既包含了生生不息之意,也含有创造丰富完善之意。
而《文心雕龙》的其他篇章里也有对“变”的阐释,如“故知繁略殊形,略显异术,抑引随时,变通会适,征之周孔,则文有师矣。”(《征圣》)“故其大体所资,必枢纽经典,采故实于前代,观通变于当今。”(《议对》)“八体虽合,会通合数,得其环中,则辐辏相成。”(《体性》)“刚柔以立本,变通以趋时。立本有体,意或偏长;趋时无方,辞或繁杂。”(《熔裁》)“至于诗人偶章,大夫联辞,奇偶适变,不劳经营。”(《丽辞》)“故宜从容率情,优柔适会。”(《养气》)可见,“变”的思想贯穿《文心雕龙》全书,所以《通变》篇的主旨必然是变。
(二)“变”的内涵和“怎样变”
刘勰的《通变》中的主旨是“变”,变居于主导地位,主要探讨“如何变”的问题,即在“通”的基础上“变”。《通变》是从“有常之体”和“无方之数”两方面出发来论述通变问题的,刘勰开篇指出:“夫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何以明其然耶?凡诗、赋、书、记,名理相因,此有常之体也;文辞气力,通变则久,此无方之数也。名理有常,体必资于故实;通变无方,数必酌于新声。”刘勰强调有常之体的源头是经诰,“名理相因”的文章体制是“有常之体”的显现,这是不能变的,能变的只是“文辞气力”。就如他在《通变》篇中说的:“斯斟酌乎质文之间,而隐括乎雅俗之际”“凭情以会通,负气以适变”一样,处理好质、文、雅、俗的关系,“博览以精阅”,不断吸收前人的优秀文学成果和创作经验,在对其思想情感内容和词采的全面贯通下,结合自己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和阅历,创作出有自己特点的文学作品。 这里的“变”既是“熔铸经典之范, 翔集子史之术, 昭体,故意新而不乱, 晓变,故辞奇而不黩”(《风骨》)的变,也是“采故实于前代,观通变于古今”(《议对》)的变。
1、通变与“宗经”
刘勰的“通变”完全反对违背文学创作经验的变,反对“竟今疏古,风味气衰”“近附而远疏”(《通变》)“逐奇而失正”(《定势》)“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明诗》)这些形式主义的变化。为了合理变化,刘勰提出了“还宗经诰”的主张,要学习儒家经典的正统,但是这并不像纪昀和黄侃所说的复古,复古是违背刘勰要“变”的本意的。宗经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地学习古人的经书,其实经书的内容和体制也是多样的,“或简言以达旨,或博文以该情,或明理以立体,或隐义以藏用”,在经书中学习通变的方法,“抑引随时,变通会适,征之周孔,则文有师矣”。(《宗经》)刘勰提倡宗经来学习通变作文,并不是复古倒退,刘勰的所谓“变”,是在师古的基础上的变,但他并不是要求人们完全回到经书文风,只是以“宗经”为旗帜、希望人们在经书的典雅与后世文章的美丽文饰之间折中。他是肯定新变的,但要求人们自觉地纠正追求新变过程中产生的流弊。他提醒人们不可一味趋新,而要瞻前顾后,取法乎正。他要强调的是学习“经诰”的精神,而不是模仿“经诰”的形式。看似“复古”,其实含有“创新”的意义。“刘勰论文力主宗经,并不否认他也重视变,他的以宗经为主导的‘通’与以适会为主导的‘变’构成他文学史观的对立统一。刘勰的通变尺度具有动态性。” 在当时,刘勰只有用儒家文学观点,来抨击南朝的形式主义和唯美主义,使文学有感而作,这说明他有一定的局限性。
2、变在内容与形式
刘勰已经意识到古代文学从内容到形式都有革新的必要,有学者只看到了他注重文辞形式上的变化,例如陆侃如、牟世金认为刘勰所讲的变只是表现方法上的革新,认为他忽视了内容上的变化。其实在《文心雕龙》其他篇章里可以发现刘勰既强调形式的变化,也强调内容的变化。因此忽略情志和内容的发展,就会落入“虽轩翥出辙,而终入笼内”的境地。
首先,变在内容。刘勰在《时序》篇说:“文变染乎世情”,就是文学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产生新的内容和特点。“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古今情理,如可言乎!昔在陶唐,德盛化钧,野老吐‘何力’之谈,郊童含‘不识’之歌。有虞继作,政阜民暇,‘薰风’诗于元后,‘烂云’歌于列臣。……故知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者也。”可见,变不仅仅限于文辞形式,内容也是一大方面,文学之所以经典在于它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反映着历史文化的变迁。
其次,变在形式。“文辞气力”是《通变》所强调的创新。形式不只包括文辞语言,更包括作家的个性,文体气势和风格即“气力”。风格不仅指的是作家个人风格,也指的是时代风格。如《通变》篇说:“榷而论之,则黄唐淳而质,虞夏质而辨,商周丽而雅,楚汉侈而艳,魏晋浅而绮,宋初讹而新。”风格随时代而变,有什么样的时代就有什么样的文学风格。而个体的风格的变化是刘勰着重强调的。如他在《体性》篇说:“然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深浅,习有雅郑;……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是以贾生俊发,故文洁而体清;长卿傲诞,故理侈而辞溢。……”而被刘勰奉为经典的《楚辞》也是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独特的创新,“虽取熔经意,亦自铸伟辞”。正如王少良先生所说,由于每个人的个体性情和技能特长不同,因而会使作品风貌各异。在具体的写作中,面对同一类文体,后人总会借鉴前人已有的经验,于此之上再加发挥创造,从而创作出有似于前人而又超越于前人的作品来。刘勰阐述文学自身发展的这一现象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故论文之方,譬诸草木,根干丽土而同性,臭味晞阳而异品矣。”这就揭示了作家创作所应把握的文章共性与个性创造的关系。
《通变》篇的主旨就是贯彻文学发展过程中的精神、风格、内容、形式所形成的一种整体的不断流动的优秀结构,在此基础上,根据作者自己所处时代和个性特点创作出有自己特色的文学作品,推动文学的不断变化流动。
“通变”的主旨内涵被学者广泛讨论后,仍不能达成一致。不管从哪一角度去分析,都有一定的道理。我综合以上学者分析的理论成果,提出了自己的微见,即“通”就是“变”,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通变”的主旨是趋时而变,根据个性而变。
参考文献:
[1]黄侃著:《文心雕龙札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
[2]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3]缪俊杰著:《文心雕龙美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
[4]陆侃如、牟世金著《文心雕龙译注》,齐鲁书社1982年版。
[5]牟世金著:《文心雕龙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6]甫之、涂光社主编《〈文心雕龙〉研究》,齐鲁书社,1988年版。
[7]詹锳著:《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8]刘永济著:《文心雕龙校释》,中华书局2007年版。
[9]杨明著:《文心雕龙精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詹福瑞著:《中古文学理论范畴》,中华书局2005年版。
[11]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2]石家宜著:《〈文心雕龙〉系统观》,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3]孙蓉蓉:《刘勰的文学“通变”思想新论》,《南京师大学报》,2008年7月第4期。
[14]唐辉:《易学视野中的刘勰文学通变观》,《云梦学刊》,2005年9月第5期。
[15]王少良:《刘勰“宗经”观念下的文学“通变”论》,《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16]鲁克兵:《刘勰的文学史观》,《兰州学刊》2005年第3期。
[17]蔡钟翔:《释“通变”》,《文心雕龙研究》(第4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8]童庆炳:《〈文心雕龙〉“会通适变”说新解》,《河北学刊》2006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