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法策略运用初探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yy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问题教学法策略的有效运用能够对教学理念的实施和教学效能的提升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本文作者结合先进教学理念和实践体会,就如何开展问题教学活动,促进教与学“双提升”,进行了粗浅的尝试和探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教学
  新课改,新要求,新课标,新理念。运用切合学生主体实际,善于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有效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已成为学科教学实践者努力探究和实践的课题。数学问题作为数学学科知识内涵及其要义的生动“诠释”和有效展现,问题教学活动的开展以作为教师进行教学目标理念进行体现和学习目标要求进行实施的重要载体。但传统教学理念认为,数学问题是知识内涵的承载体,是简单意义上的“知识教学”。而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问题是具有知识内涵的承载体和能力培养的“主抓手”等双重效用,是教师进行理念灌输和能力品质培养的“素养教学”。数学问题教学一直以来受到不同阶段教师的重视,并采取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教法。本人现“站在巨人肩膀上”,就如何开展问题性教学策略进行简要论述。
  一、凸显情感积极作用,采用问题情境法,让学生问题探究由心而动
  由于高中生心理不成熟,情绪化严重,导致部分学生易受外界不良影响制约,出现情感上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问题解答能力的形成是经过长期实践而逐步形成的。而良好的学习情感的设置能够对学生积极情感的形成起到“助推剂”作用。因此,教师可以利用高中数学趣味性或生活性特征,设置激励学生情感的问题情境,尽可能让学生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积极融洽氛围中主动感知、探究、解答问题。
  例如,在教学“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内容时,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得知,由于该部分内容知识点内涵相对比较复杂,学习掌握上具有一定难度,学生学习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在教授该部分知识内容之前,抓住数学学科的趣味性和情感性,设置出“用两根夹角为120°角的等长的绳子悬挂一个灯具,若灯具的重量为10N,则每根绳子的拉力大小是_________”这样具有动手操作性的问题情境,这样做的优势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观察分析中,形成良好学习情感,更好引导学生参与问题弹指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抓住了积极学习情感的激励和促进作用,找准现实生活问题与教材知识内涵的有效“衔接点”,设置出贴近学生情感“发展区”的问题情境,从而为学生主动感悟问题、解答问题奠定了积极的情感“基石”。使得课堂效果更好,更加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新理念。
  二、紧扣主体差异特性,实施因材施教法,让学生学习发展整体联动
  问题1:已知a、b、c是三角形ABC的三边,比较大小:(a+b+c)2 2(ab+bc+ac);
  问题2:已知不等式ax2-5x+b>0的解集是{x-3  问题3:若a、b为互不相等的正数,且a+b=1,求证:+>4。
  通过对上述三个问题的解题要求,及其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内涵的分析,可以发现,上述三道例题都是有关“不等式”知识点的问题案例。但对这三道例题解题要求和难度分析发现,上述问题在要求和难度上呈现出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差异。此时教师在教学时,让不同类型学生开展解题活动,从而使不同类型在解答同一知识点问题时都能得到锻炼和实践的时机,搭建了表现自我的舞台,实现了不同学生在不同基础上的共同进步。
  从上述教学过程分析可以发现,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始终紧扣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开展多样教学活动,实现全体学生学习进步和发展,人人掌握必需的数学知识”的目标要求,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贯穿在问题教学活动始终,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进行问题感知、探究、分析和解答的时间和空间,为“整体性”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平台”。
  三、放大问题综合特性,运用问题辨析法,让学生问题解答得心应手
  例题:若|logcosαsinα|>|logsinαcosα|(α为锐角),求α的取值范围。
  该例题是教师进行“三角函数”章节内容分析时所设置的一道综合性数学问题,同时该种类型问题是高考数学试题命题和考察学生学习素养的热点,也是学生进行该类型问题解答的“软肋”。因此,教师在解答过程中,将问题解答要领传授作为教学活动的重点和落脚点,抓住问题辨析法有助于巩固学生解题思想和促进学生解题要领,掌握特性。
  分析第一步:绝对值如何处理:1.讨论绝对值内因式正负,2.不等式两边平方,而平方显得复杂了,首先考虑讨论绝对值内因式正负。
  分析第二步:对于对数正负,必须研究底数、真数,因为α为锐角,0<cosα<1,0<sinα<1,∴logcosαsinα>0,logsinαcosα>0.∴原式就是logcosαsinα>logsinαcosα2。
  分析第三步:对于解对数不等式,关键在于对数的底数要相同,(关于这一点,可以由学生讨论得出)?圯(logcosαsinα)2>1?圯,logcosαsinα>1?圯sinα<cosα?圯<α<。”的问题解答过程,设置矛盾性问题解答情境,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答过程辨析评价活动,通过学生“辩”问题解答结果正误、“评”问题解答过程优劣、“说”辨析解答思路,最后师生共同探究,总结归纳该类型问题解答一般“要领”和“思路”。综上所设,该问题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特性、得到了有效彰显,并提供了学生思维和观点进行展现的平台和时机,学生的“观点”和“思路”得到了验证,接受了“检验”,认清了自身解题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从而加快了解题要领的领会,这样长期的日积月累,为良好解题习惯的形成,为游刃有余进行问题解答,提供了方法指导。
  总之,问题性教学策略,不是单一、简单的活动,是一个长期逐步积累的过程,需要进行认真深刻的实践探索。本人在对如何运用仅作粗浅论述,期望更多同仁开展更加深刻而丰富的教学实践,为学生能力品质进步“添砖加瓦”。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马塘中学)
其他文献
一、引言教书育人是为了培养具有优秀思想品德、各种学习能力(特别重要的是创新能力)的社会建设人才,这正是目前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尤其是学习能力的培养,已引起了国内外教育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英语教学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语法教学作为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很多教师在英语语法教学方面不得其法,使得学生的英语语法学习效率始终无法得到有效提升。本文针对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语境  英语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部分,尤其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对于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改革已实施多年,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情况下,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极力深思和深刻探究的问题。随着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不断更新和演变,“有效教学”的理念和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开始在实际教学运用中发挥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课改虽已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由于我们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不到位,及缺乏必要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