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粮商如何控制中国大豆市场?等5则

来源 :中国城乡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xia1987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国粮商如何控制中国大豆市场?
  
  2006年岁末,在大豆油的带动下,食用油、面粉、肉类等涨价冲击波,悄悄侵袭中国各大城市,有的地方出现了抢购和囤积现象。市场预测中,很多人认为2007年豆油价格可能持续上涨,甚至有少数人恐怖传言“将上涨50%”。然而,自2004年之后,国内油、蛋、肉等消费量节节上升,中国对大豆和豆饼原料的需求激增,但奇怪的是豆价却不涨反跌,进入了一个长期大“熊市”,中国的大豆种植业遭受重创,种植面积迅速减少。这些怪现象,为什么会发生?
  业内人士透露,这背后实际上是“四大跨国粮商”和国际资本,控制着世界大豆市场的定价权,为垄断庞大的中国大豆市场利润,对整个中国大豆产业链举起了屠刀!
  在这样的屠杀下,2004年时暴涨暴跌的豆价,让号称“中国大豆军团”的1000多家中小型和本土内资榨油企业走上了绝路。而2004年后外资“趁火打劫”,开始收购困难重重的本土榨油企业,结果目前仍能开工的90多家国内榨油企业中,64家已变成外资独资或合资,控制了中国85%的实际加工总量。“这个时候大部分榨油企业都是外资的家当了,所以市场上的豆价就是一直不涨,四大粮商欲借此剿灭中国的大豆种植业,和仍在顽抗的少数国内油脂企业。”
  中国的大豆市场完全被“四大跨国粮商”操纵,因此对2006年岁末大豆原料突然上涨,业界没有欣喜,反而是更多的警惕:“中国消费者已离不开各种大豆产品,中国的千千万万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也离不开各种大豆产品,如大量的蛋白质生化厂、畜牧养殖场和餐馆等。如果四大跨国企业觉得已完全垄断我们整个大豆产业,可以对大豆、豆油、豆饼等各种产品随意提价以增加利润了,中国千千万万的中小企业,每个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2006年底的这场涨价风,或许是这样的苗头。”
  “豆伤”中国,中国大豆不幸成为遭受灭顶之灾的第一个本土产业样本。
  
  “豆伤”中国
  “种豆越来越不赚钱,今年还亏本了,我们不种豆了。”老赵铁青着脸,对两个儿子说。
  老赵被村里戏称为“农民企业家”。他是黑龙江黑河地区的一个种豆大户,租了农场40亩豆田,买了农机设备,和两个儿子一起请了9个帮工种大豆。前几年靠种大豆赚的钱,两个儿子都结了婚盖了房。黑龙江大豆产量占全国1/3,黑河是全省大豆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有数十万老赵这样的大豆种植户。
  然而2006年8月,家家户户大豆丰收,老赵拿着卖豆钱,心里却高兴不起来:种子、化肥、农药、地租、人工等生产资料涨价,算下来每斤大豆至少要卖到1.3元才不赔本。然而今年,当地豆子收购价跌到了平均每斤1.15元。
  老赵把今年收的200多吨大豆,只卖了一半。“去年1.37元一斤,还有点汗水钱。今年白干了还倒赔,100吨大豆赔了三四万。”另外的100多吨大豆被堆到了粮仓里,老赵想等价格好点再卖。
  豆价持续三年下跌,老赵看到普通小豆农的日子更惨:村里很多人已持续三年一日三餐就只有米饭、馒头、咸菜,家里破破烂烂,最值钱的家当就是一台旧黑白电视。
  无奈之下,一些东北豆农改种了小麦、大麦等其他作物。那么在中国另一个大豆主产区——内蒙,因为气候、纬度等原因,不适合改种其他作物,我们看到很多农户都是大门紧闭、杂草丛生的景象。很多豆农都选择了放弃土地,外出打工。
  2006年,中国大豆产业上游的3000万种植户,遭受“赔钱或积压”之痛。中国大豆的种植面积,2006年又比2005年预计还将减少25%以上,2007年预计还将减少20%,将仅余940万公顷。
  九三是黑龙江国有农场筹资兴建的,每年大豆收购置200万吨,是目前国内仅存的一家有能力与外资抗衡的本土企业,被业界称为“最后的守望者”。
  在“洋大豆”的冲击下,九三也不得不向生存屈服。设在东北地区的5个分厂全线亏损,九三于是在2004年和2005年分别在大连和天津建立了2个分厂,全部使用“洋大豆”,两个厂的进口量占到全公司年加工总量的一半以上。
  中国大哺养消费大国,世界大豆的发祥地,东北、内蒙和淮海地区,是世界上最适宜种大豆的黄金地带。然而“洋大豆”进口量突然开始年年暴增,中国迅速成为了进口量占全球贸易量1/3的世界第一大豆进口国。为什么在强劲需求中,守在家门口的中国大豆打不过飘洋过海的“洋大豆”,反而被逼至绝境?
  
  “洋大豆”发迹史
  控制着当今国际谷物市80%的市场份额的,是四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即美国ADM、美国邦基、美国嘉吉、法国路易达孚等。人们习惯根据他们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把这四家称作“ABCD”四大粮商。
  以美国为首的“ABCD”四大跨国粮商,正是推动转基因“洋大豆”控制中国大豆产业的“背后黑手”。
  上世纪90年代,美国粮商打着“帮助穷国发展农业”的旗号,在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地区大力推广转基因大豆。南美大豆生产商都是各地的大农场主,拥有大量的土地但资金稀缺,美国粮商主动向他们大量提供商业贷款,年利率高达14.4%。
  在巨额资金的推动下,易于生长的转基因大豆,疯长于美国、巴西、阿根廷,一举超过大豆的故乡中国成为世界大豆产量最大的三个国家。
  对转基因农产品将会带来的对本国传统农业的严重冲击及食用安全不确定性,欧日韩等国历来争议很大坚决抵制。而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为了中国经济长远发展的大局,中国在大豆等农产品贸易领域做出了仅3%的低关税等诸多让步。
  转基因大豆顺利进入中国市场,并先以低价策略,迅速敲开了当时数量激增、生意红火、急需大豆原料的中国各地油脂厂的大门。
  紧接着,中国企业对大豆买得越多,国际市场上的大豆价格越涨。由于贸易权被控制,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大豆生产商,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的大豆被低价收购,运至美国港口,然后美国粮商将这些大豆以高昂的价格销售到世界各地,其中最多的就是中国。
  以美国为首的跨国粮商实际上也控制了期货市场国际大豆绝对的定价权,开始形成一种“巴西人种大豆、中国人用大豆、美国人决定转手利润”的格局。
  
  “大豆危机”
  2003年,美方对与中国之间的巨大贸易逆差,很不满意,频频向中国施压。
  2004年3月,得知“中国大豆采购代表团”即将前往美国进行“集体采购”,国际炒家的哄抬之下,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期货价格从先前的约220美元/吨暴涨到391美元/吨。
  “中国大豆采购代表团”悄然抵达后,美国人说:“看到有这么多的大买主来到芝加哥市场,我们感到非常高兴!”
  中国大豆压榨企业的代表们纷纷签下了高价进口合同。但当中国代表团离美后,美方发布报告:以前的数据失真,新的统计数据显示:04/05年世界大豆产量将大增。国际大豆价格随即暴跌50%。
  中国绝大多数榨油企业,由此被送上绝路。大部分企业被迫放弃履约,纷纷赔付定金和洗船(以一定的费用把货回售给供应商),亏损高达60亿元。
  中国大豆压榨行业,从此一蹶不振。至少一些业内人士仍坚信这样的结论:这是跨国粮商联合国际资本,剿灭中国油厂的一次“洗牌阴谋”,“先消灭龙头企业,再摧毁大豆产业”。
  2004年这场“大豆危机”之后,跨国粮商对幸存的中国压榨企业“趁火打劫”,开始大规模并购,1000多家内资榨油企业构成的“中国大豆军团”,瞬间烟消云散。只留下今日仅剩90多家企业,有64家已被外资控制的局面。至此,中国市场上与大豆相关的各种产品或原料价格,成了跨国巨头手中玩弄的“魔方”。
  
  专家称今年广东经济总量将超越台湾
  
  《中国经济区域新论》作者黄作平表示,经济高速增长的广东,继二00五年GDP总量超越了亚洲四小龙的新加坡和香港,今年还将超越台湾而真正成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
  去年广东省GDP为二万五千九百六十八点五五亿元人民币,台湾GDP为三千五百五十六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二万七千七百三十六点八亿元,比广东多百分之六点八。然而,由于增长速度不同,广东仍将保持两位数增速,今年底广东GDP就可以超越台湾。
  据分析,台湾十年来GDP平均增长速度为百分之二点五。就算今年提高速度,按照百分之四到五计算,至年底GDP可达到二万八千八百四十六点四八到二万八千九百八十五点一二亿元人民币。权威机构对二00七年台湾经济增长率的预测依次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百分之四点二,台“中华经济研究院”百分之四点一三,台湾经济研究院百分之四点一一,亚洲 开发银行(ADB)百分之四。广东十年来GDP平均增长速度为百分之十四点八,就算今年放慢速度,按照百分之十一至十二,到年底GDP可达到二万八千八百二十五点五九至二万九千零八十五点二八亿元,实现超越台湾的历史性突破。
  黄作平特别指出:说“广东经济总量将超越台湾而真正成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并不是说广东的经济比台湾强。从经济实力特别是经济发展层次上看,广东与台湾还有较大差距。产业分工上,台湾比广东层次要高很多。所以,广东应该清醒认识到这些差距,不可盲目沾沾自喜。 (罗仰明)
  
  抑制投资出口 铜铝工业面临调控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王恭敏近日在上海强调,我国铜铝工业将继续采用“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的政策导向,不断加大抑制铜铝产品的出口力度。王恭敏还透露,有关部门目前正在制定相关政策,坚决制止铜冶炼行业的盲目投资和对铜精矿进口的过度依赖;电解铝和铝加工行业的继续升温,将带来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强化,“相信很快就会有更为严厉的新政策出台。”
  王恭敏是在 “2007上海铜铝峰会”上做出这番表示的。他表示,我国是一个铜资源短缺的国家,长期大量进口矿产原料、精炼铜、废杂铜、铜材,处在进入工业化、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时期,进口量更是大大增长,因此,我国铜业的政策取向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对出口采取严厉的抑制。
  王恭敏指出,我国支持通过找矿、勘探来增加铜资源的储量,以保证铜资源必要的自给率,“个人认为这个比例至少应该在30%。”此外,国内企业应该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到国外开发铜资源,以扩大和稳定铜的供应;国家也鼓励废铜进口和国内废铜的回收再利用,扩大资源再生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再生铜消费要从21%上调至35%。
  “但我国坚决反对铜冶炼行业的盲目投资,以及铜业产品的出口。”王恭敏在峰会上强调,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先后发布了对铜工业实施宏观调控的若干文件,严格执行铜冶炼、加工项目的备案制;调整铜产品的出口政策,取消铜精矿加工贸易,提高铜精矿出口关税,下调铜材产品的出口退税,抑制铜产品出口。
  铝工业的政策与铜较为相似,王恭敏认为,从5年多宏观调控的情况看,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特别是电解铝行业均受到了一定的抑制,但随着氧化铝价( 19870,110,0.56%)格的大幅下跌,以及电力供应的缓解,国内外铝价存在价差,2005年以来电解铝和铝加工持续升温的状况将会持续。“这势必会导致原有宏观调控政策的进一步强化以及新政策的出台。”王恭敏提醒,进一步抑制铜铝产品出口的政策正在制定中,相比以往将更加严厉,业内人士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慎重规划企业的战略发展,防止投资损失。
  
  中国花卉消费市场前景看好需求量每年增长20%
  
  据了解,中国花卉消费需求量每年将以百分之二十的速度递增,尤其是二00八年北京奥运会和二0一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花卉消费将进一步增长。
  有“中国鲜切花之乡”之称的浙江嘉善大云镇面对这一巨大的市场,正大力发展花卉业。
  一九九八年,对于浙江嘉善大云镇东云村的柴金甫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他在尝试种植九点八亩鲜切花后,得到了比种植蔬菜更好的效益。如今,从当年的九点八亩清一色非洲菊,发展到有天堂鸟、非洲菊、铁炮百合三个品种,种植面积达到二百三十亩。这位嘉善鲜切花种植第一人成立了公司,从个体户升到了公司总经理。
  柴金甫的成功,让他周围的许多人发现,原来不起眼的花卉也是可以赚大钱的。目前,浙江嘉善县花卉种植已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是浙江省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之一。目前全县共有花卉苗木一万多亩,鲜切花种植面积五千五百多亩,主要种植的花卉品种有非洲菊、百合、鹤望兰、凤梨、大花蕙兰、杜鹃等,产品已辐射到京、沪、杭、宁、苏、锡、常等大中城市。
  据了解,二00三年至二00五年的三年中,浙江嘉善县花卉业平均亩产效益在一点二万元人民币左右,超过大棚蔬菜,花卉产业已成为浙江嘉善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县内花农纷纷反映,种花比以前赚得更多了。
  从浙江省的发展情况来看, 二00五年该省鲜切花种植面积一点二万亩,约占全省花卉总面积的百分之零点九。浙江省花卉产业发展规划已经明确,到二0一0年,浙江省发展盆花和鲜切花生产是今后的工作重点之一。
  浙江嘉善大云镇镇长单政表示,他们专门到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设立销售窗口,加大营销力度,提高大云花卉的市场占有率。目前也在为北京奥运会做一些准备,力争大云花卉也能亮相北京奥运会。
  据有关机构预测,中国花卉消费需求量每年将以百分之二十的速度递增。而且从国家制定的长期发展规划来看,到二0一0年,全国花卉产值将达到七百亿元人民币,到二0二0年,全国花卉产值达到一千亿元人民币。因此,发展花卉业仍然具有较大的生产潜力和市场空间。
  
  资本项目开放有望加速个人对外金融投资将解禁
  
  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我国资本项目开放有望加速,今年个人对外金融投资有望逐步解禁。
  这意味着,除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模式外,个人可以直接去海外投资股票、基金、债券等。一旦政策开禁,我国资本项目开放将迈出历史性的一大步。
  专家指出,在国际收支对我国经济与宏观调控影响越来越大的背景下,逐步放宽个人对外金融投资的限制,无疑有利于实现藏汇于民,抑制国家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
  
  政策信号频繁放出
  细心人可以发现,今年以来,关于资本项目开放和放宽个人金融对外投资的政策信号不断释放:
  4月4日,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在孟买表示,中国将逐步放松对资本的控制。在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和加强资本流向监控的情况下,将有选择地逐步放宽对跨境资本交易的限制。
  3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在部署2007年资本项目外汇管理工作时明确提出:“逐步放宽个人对外金融投资的限制。”
  两会期间,外汇局局长胡晓炼接受采访时称,去年已经规定个人购汇可以有5万美元,在这个基础上可能会考虑进一步放宽个人投资渠道。除QDII模式外,可能会允许个人直接在海外投资。
  专家指出,所谓放宽个人对外金融投资的限制,主要指证券投资方面,包括基金股票债券等。它与QDII不同之处是个人直接出海投资,当然风险也是自担;而QDII模式是个人通过境内机构去海外投资。
  之所以资本项下开放会迈出如此大的步伐,主要还是因为国际收支失衡状况。国际资本仍可能大量流入,而且国际收支失衡对我国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已成各方共识。鉴于此,外汇局才考虑有序放宽企业和个人持汇、用汇限制。
  
  为藏汇于民提供渠道
  对于这一政策动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评价说,“这意味着外汇管理体制正在从原来的‘重流入、轻流出’转向中性管理。如果放宽个人对外金融投资限制,不仅意味着放宽资本流出,另一方面也是为藏汇于民提供了渠道。”
  巴曙松说,在过去几年中,居民结汇比重较高,是推动外汇储备上升的重要力量之一。“居民的外汇资产除了存款,基本没有其他运用渠道,在人民币升值趋势下,不少居民选择结汇。只有相应的外汇投资渠道,居民才可能会持有部分外汇。”他认为,个人海外金融投资一旦放行,“尝鲜者”应是部分风险承受能力高的投资者。
  对外经贸大学教授丁志杰认为,如果允许个人海外投资,实际上就等于允许私人部门包括私有企业也可以走出去。从整个资本项目管理政策来看,这是对资本流入流出实现了一个相对平衡的管理。“随着QFII和QDII政策的不断完善,再加上未来个人海外投资政策的出台及落实,这奠定了人民币资本项目基本开放的一个重要基石。”
  政策效果将逐步显现
  “一旦境外各类金融投资活动逐步地、有序地获得管理层的公开支持和合理监管,境外投资的管制得到实质性的开放后,有望明显解决国内资金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而且国内居民个人财产有望真正进行全球配置。”一位证券分析师如是评价说。
  有研究员指出,目前国内股市和香港H股存在同股不同价的问题,一个关键的原因在于香港市场资金可以自由流动,因此可以在全球市场寻找目标进行投资,而内地市场虽然资金过剩,但没有太多的选择空间。因此,一旦个人海外金融投资可以成行,两地股价有望逐步靠拢。不过,这预计需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后才可能实现。
  这因为,在人民币升值的强劲预期下,个人海外金融投资能收到多大效果,仍值得商榷。QDII政策推出后并未受到居民追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民币升值预期。
  但丁志杰也指出,随着人民币汇率加快向均衡水平调整,这一政策效果会逐步显现出来。它将有效地抑制外汇储备过快增长,防止大量外汇集中在国家手里的风险。
  在时机选择上,有专家认为,未来几年内我国的国际收支可能依然还很强劲,我国拥有大量外汇储备,这为资本账户开放提供很好的时机。但也有专家表示,今年以来,全球金融市场不断出现动荡,呈比较脆弱态势,因此对个人走出去应抱着积极谨慎的态度。
  更有专家提醒说,今年是亚洲金融危机十周年,从历史看危机大约每十年爆发一次。人民币在升值压力下采取了很多开放措施,但这些措施没有在情况逆反情况下得到检测,即经历过压力测试。因此,在推出政策前,应考虑到未来若人民币汇率走向均衡、以及市场条件发生极端变化的情况下国家的承受能力。
其他文献
海外关注:关注十七大就是关注中国  10月8日,设在北京梅地亚中心的十七大新闻中心第一天开始对外接待服务。短短两个多小时,便有42个国家和地区的1033名境外记者前来报名。   境外媒体高度关注中共十七大的召开,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的影响力日渐提高。1978年到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7%,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1万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7
期刊
促进世界GDP增长中国贡献率排第二位  国家统计局10月11日发布的报告称,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2003年至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增长的平均贡献率高达13.8%,仅次于美国的29.8%,排名世界第二。  与此同时,中国对外贸易扩大给世界各国带来了诸多益处。2003至2006年,中国出口增长迅速,出口额分别达到4382亿美元、5933亿美元、7619亿美元和9689亿美元,年平均出
期刊
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旅游产业取得了很大成效,为城乡经济建设、为城乡的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贡献。但是,必须清醒的看到,由于新时期城乡旅游结构、旅游资源的分布、旅游产业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旅游产业发展环境的变化、竞争矛盾的积累等等多种原因,科学发展依然存在很大的困难和很多的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创新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路子,为城乡旅游经济科学发展建设奠定基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整合旅游资源、加强旅游
期刊
以迎论坛、庆盛会、和谐梨都、魅力砀山为主题的“首届中国果蔬加工(砀山)论坛”暨合作项目对接会于2007年9月18日至20日在砀山举行。  本届论坛由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主办,农业部乡镇企业发展中心、安徽省农委、财政厅和宿州市人民政府协办,砀山县委、县政府承办。论坛得到全国部分省市果蔬加工行业知名专家和学者及农产品加工企业代表的大力支持。  国家农业部乡镇企业发展中心主任叶贞琴主持开幕式,国家农业部农
期刊
信访工作的现状    信访总量有所下降,但仍在高位运行  1992年至2004年,全国县以上党政信访工作机构受理的信访量呈持续上升趋势。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2005年,全国信访总量在持续12年上升后开始下降。据统计,全国县以上党政信访工作机构去年受理信访总量同比下降6.5%。2006年1月至10月继续呈下降趋势,全国县以上党政信访工作机构受理的信访总量同比又下降14.3%。但值得注意的是,全
期刊
我国大豆新品种创高产纪录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我国大豆新品种创下亩产达371.8公斤的高产纪录,这为我国油料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由我国著名大豆育种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王连铮研究员主持育成的高产高油大豆新品种“中黄35”,今年在新疆石河子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实验地上,实收1.2亩,亩产达371.8公斤。这是继1999年“新大豆1号”创造的亩产397公斤以后,又一大豆高产纪录。 
期刊
杂交小麦育种突破将创造巨大的种业市场  许多人知道杂交玉米,更知道杂交水稻,但很少有人听说过杂交小麦。专家认为,如果中国杂交小麦应用面积达到杂交水稻的应用水平,那么将创造一个巨大而崭新的高技术种业市场。  据北京市农科院杂交小麦中心分析,2006年国内小麦种植面积在3.49亿亩,如果按杂交小麦应用面积达总播种面积的50%计(达到杂交水稻应用水平),每年的应用面积将达1.7亿亩,按亩均增产50公斤算
期刊
每年,我国都有成千上万的现役军人退伍回乡。这些20出头的“老兵”们回乡之后的就业问题,往往成了当地政府和他们个人非常棘手的难题。  在南京,有一个叫范庆学的退伍兵,因为没有高文凭和谋生技能,虽然一年内几次打工失败,但他最终却凭借军人的优势,以卖“苦”为生,在3年内竟然赚到了100万元!他到底是靠怎样的招数成功的呢?  异想天开:退伍大兵想开“吃苦公司”  今年27岁的范庆学出生在山东省烟台市。19
期刊
英国软饮料行业利用新技术提高利润    英国软饮料公司的市场总监Andrew Marsden透露,功能性饮料的开发和新技术的应用能给饮料生产商带来新发展。  这项陈述发表在英国软饮料工业报告中,在英国前十大食品杂货业中仅仅卫生纸工业的增长能和这项工业相匹敌,随着消息的发布这项工业呈现上扬趋势。  尽管Marsden拒绝对其他观点进行评论,但在接下来的五年里软饮料市场会因为新技术的引用获得更多发展机
期刊
中国农业大规模推广使用绿色环保化肥  采用长效缓释技术的复合肥料是近年来研制开发的一类新型绿色环保肥料,它能有效促进作物养分吸收,提高作物产量,实现农业增产增收。中国正在推广使用这样的新型绿色环保肥料。   沈阳农业大学校长张玉龙说:“经过对比试验,新型环保肥料的肥效提高了30%,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产量提高20%以上,是今后化学肥料的发展方向。”   肥料被称为粮食的“粮食”。中国用仅占世界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