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背景
幼小衔接,即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幼小衔接是每一个大班幼儿都要面临的一项挑战,也是多数大班幼儿家长感到棘手的问题。大班幼儿即将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其学习方式与内容、生活习惯、作息时间等都会发生改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水平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如何让孩子更好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家长对幼小衔接的关注点有哪些?本研究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做好幼小衔接的对策及建议,以期帮助大班幼儿顺利度过幼小衔接期。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发放调查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调查对象是湖南省岳阳市A幼儿园(市级示范园)大班组全体幼儿家长。本次研究共计发放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00份,其中有效问卷98份,有效回收率为98%。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幼儿的心理准备
幼儿的心理准备包括幼儿是否了解小学生活、对小学是否有向往之情等。通过调查,得出如下数据(见表1、表2):
結合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多数家长都与幼儿探讨过有关上小学的事情,也沟通过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但是,也有少数家长从未和孩子探讨过上小学的事情,甚至有22.4%的家长认为孩子对小学的态度是迷茫的。
(二)幼儿的时间观念及书写姿势
我们从幼儿有无时间观念及正确的书写姿势两个方面出发,调查幼儿为进入小学所做的准备,得出如下数据(见表3、表4):
结合调查结果,我们发现:超过半数家长都未关注到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是幼小衔接阶段的重要内容。这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也有所体现,有的家长没有意识到幼儿园阶段就应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在部分家长看来,进入小学后一定要遵守时间,不能迟到,但幼儿园期间可以不按规定时间接送,如每天早上7:30到9:00都有家长陆续送幼儿入园。
为什么多数家长都未关注到在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幼儿的各方面能力呢?我们通过分析发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源于家长对幼儿不够了解,只是单纯地从日常生活出发对其进行评价。当然,关于一些人际交往、口头表达、文明礼仪等,是可以通过日常观察和了解,但对于幼儿掌握的其他能力方面,若没有一个可供展示的空间,家长是很难发现的。例如,在调查中,家长普遍未关注孩子的书写姿势,包括握笔姿势、坐姿等,其很大原因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家长没有给幼儿提供拿笔进行前书写的机会。另一方面源于家长的主观因素,如幼儿入园迟到有的是因为家长未将堵车时间计入规划时间内,有的是因为家长赖床而迟到。又如,幼儿园经常会布置一些亲子任务,有的家长因为各种事情耽误了,不能陪同幼儿一起完成,结果导致任务未完成,家长就认为孩子没有任务意识,时间观念不强;还有的家长会用成人的时间观念来要求幼儿,不停地催促幼儿,没有给幼儿提供充足的完成任务的时间。
(三)家长对幼小衔接的关注点
通过调查幼儿进入小学后家长最担心的问题,我们发现:72.4%的家长担心孩子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70.4%的家长担心孩子能否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然后依次为能否适应小学老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能否跟上小学的学习节奏、能否主动书写并完成作业等,仅有42.9%的家长担心孩子能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调查家长对幼小衔接的关注点(见图1),可以看出:多数家长认为最需要培养孩子获得学习的良好习惯,没有家长选择培养孩子运动方面的能力。
由此可见,家长普遍更关注与幼儿学习直接相关的能力,对其他方面的关注相对较少。家长想让幼儿有好的学习成绩无可厚非,但更应该关注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不能“重智轻德”。在幼儿园阶段,成人应着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关注幼儿的任务意识、责任意识和时间观念,这样才能更好地助力幼小衔接。
四、对策及建议
(一)规则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终身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长要主动更新自己的育儿观念,尊重儿童的本性和认知规律,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珍惜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我们常说,学前期要为孩子打好基础,这里的基础并不是指拼音、识字、算术等知识,而是指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态度。首先,在幼小衔接中,家长要注意培养幼儿遵守法律和公德,如红灯停绿灯行、不打人骂人、不破坏公共物品、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等;其次,帮助幼儿养成科学的作息规律,早睡早起,不熬夜、不赖床等;最后,培养幼儿安全卫生方面的行为习惯,如饭前便后要洗手、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等。家长不仅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规则意识和行为习惯,还要培养孩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态度,并坚持执行。
(二)关注专注力,培养良好学习品质
良好的学习品质伴随人的一生。这里的学习品质包括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索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家长要重视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帮助他们平稳地度过幼小衔接期。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家长总是喜欢按照自己的步调来,不关注幼儿的兴趣,甚至经常打断幼儿正在进行的活动。其实,只要孩子进行的活动是无害的,家长就不要轻易打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专注精神。
(三)有效陪伴,增进亲子关系
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家长要坚持多陪伴幼儿,和幼儿—起开展不同类型的活动,增进亲子关系。例如,有的孩子存在畏难情绪,家长要注意合理引导和持续鼓励,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和满足感,从而养成不畏艰难、顽强勇敢等良好品质。在幼小衔接中,家长可以经常和幼儿谈谈小学学习和幼儿园学习的不同,让孩子了解不同科目的学习内容及目标;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体验小学生活可能面临的问题,提出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经常和孩子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孩子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如此,可以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之情,培养其学习自信心。
(四)合理评价,充分接纳孩子
家长要谨慎合理地评价孩子,尽量针对孩子的具体行为给予评价,不要泛泛而谈。例如,孩子将垃圾丢到垃圾桶里了,家长可以说:“宝贝,看到你主动把垃圾丢到垃圾桶里,妈妈很欣慰,希望你能继续保持!”此外,家长要充分接纳孩子,拒绝攀比,不要拿自家孩子和其他孩子进行简单的横向比较,这样不仅会让孩子逐渐丧失自信心,还可能会影响孩子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在评价孩子时,家长要基于孩子的成长经历做纵向评价。例如:“宝宝,你昨天还不会使用筷子,但今天已经学会使用了,进步非常大哦!”
幼小衔接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转折期,如果处理得不好,就会对幼儿日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家长和教师要通力合作,站在幼儿的角度,关注幼儿各方面能力全面发展,兼顾个体差异,共同帮助幼儿平稳地度过幼小衔接期。
幼小衔接,即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幼小衔接是每一个大班幼儿都要面临的一项挑战,也是多数大班幼儿家长感到棘手的问题。大班幼儿即将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其学习方式与内容、生活习惯、作息时间等都会发生改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水平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如何让孩子更好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家长对幼小衔接的关注点有哪些?本研究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做好幼小衔接的对策及建议,以期帮助大班幼儿顺利度过幼小衔接期。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发放调查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调查对象是湖南省岳阳市A幼儿园(市级示范园)大班组全体幼儿家长。本次研究共计发放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00份,其中有效问卷98份,有效回收率为98%。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幼儿的心理准备
幼儿的心理准备包括幼儿是否了解小学生活、对小学是否有向往之情等。通过调查,得出如下数据(见表1、表2):
結合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多数家长都与幼儿探讨过有关上小学的事情,也沟通过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但是,也有少数家长从未和孩子探讨过上小学的事情,甚至有22.4%的家长认为孩子对小学的态度是迷茫的。
(二)幼儿的时间观念及书写姿势
我们从幼儿有无时间观念及正确的书写姿势两个方面出发,调查幼儿为进入小学所做的准备,得出如下数据(见表3、表4):
结合调查结果,我们发现:超过半数家长都未关注到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是幼小衔接阶段的重要内容。这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也有所体现,有的家长没有意识到幼儿园阶段就应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在部分家长看来,进入小学后一定要遵守时间,不能迟到,但幼儿园期间可以不按规定时间接送,如每天早上7:30到9:00都有家长陆续送幼儿入园。
为什么多数家长都未关注到在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幼儿的各方面能力呢?我们通过分析发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源于家长对幼儿不够了解,只是单纯地从日常生活出发对其进行评价。当然,关于一些人际交往、口头表达、文明礼仪等,是可以通过日常观察和了解,但对于幼儿掌握的其他能力方面,若没有一个可供展示的空间,家长是很难发现的。例如,在调查中,家长普遍未关注孩子的书写姿势,包括握笔姿势、坐姿等,其很大原因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家长没有给幼儿提供拿笔进行前书写的机会。另一方面源于家长的主观因素,如幼儿入园迟到有的是因为家长未将堵车时间计入规划时间内,有的是因为家长赖床而迟到。又如,幼儿园经常会布置一些亲子任务,有的家长因为各种事情耽误了,不能陪同幼儿一起完成,结果导致任务未完成,家长就认为孩子没有任务意识,时间观念不强;还有的家长会用成人的时间观念来要求幼儿,不停地催促幼儿,没有给幼儿提供充足的完成任务的时间。
(三)家长对幼小衔接的关注点
通过调查幼儿进入小学后家长最担心的问题,我们发现:72.4%的家长担心孩子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70.4%的家长担心孩子能否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然后依次为能否适应小学老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能否跟上小学的学习节奏、能否主动书写并完成作业等,仅有42.9%的家长担心孩子能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调查家长对幼小衔接的关注点(见图1),可以看出:多数家长认为最需要培养孩子获得学习的良好习惯,没有家长选择培养孩子运动方面的能力。
由此可见,家长普遍更关注与幼儿学习直接相关的能力,对其他方面的关注相对较少。家长想让幼儿有好的学习成绩无可厚非,但更应该关注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不能“重智轻德”。在幼儿园阶段,成人应着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关注幼儿的任务意识、责任意识和时间观念,这样才能更好地助力幼小衔接。
四、对策及建议
(一)规则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终身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长要主动更新自己的育儿观念,尊重儿童的本性和认知规律,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珍惜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我们常说,学前期要为孩子打好基础,这里的基础并不是指拼音、识字、算术等知识,而是指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态度。首先,在幼小衔接中,家长要注意培养幼儿遵守法律和公德,如红灯停绿灯行、不打人骂人、不破坏公共物品、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等;其次,帮助幼儿养成科学的作息规律,早睡早起,不熬夜、不赖床等;最后,培养幼儿安全卫生方面的行为习惯,如饭前便后要洗手、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等。家长不仅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规则意识和行为习惯,还要培养孩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态度,并坚持执行。
(二)关注专注力,培养良好学习品质
良好的学习品质伴随人的一生。这里的学习品质包括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索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家长要重视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帮助他们平稳地度过幼小衔接期。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家长总是喜欢按照自己的步调来,不关注幼儿的兴趣,甚至经常打断幼儿正在进行的活动。其实,只要孩子进行的活动是无害的,家长就不要轻易打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专注精神。
(三)有效陪伴,增进亲子关系
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家长要坚持多陪伴幼儿,和幼儿—起开展不同类型的活动,增进亲子关系。例如,有的孩子存在畏难情绪,家长要注意合理引导和持续鼓励,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和满足感,从而养成不畏艰难、顽强勇敢等良好品质。在幼小衔接中,家长可以经常和幼儿谈谈小学学习和幼儿园学习的不同,让孩子了解不同科目的学习内容及目标;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体验小学生活可能面临的问题,提出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经常和孩子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孩子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如此,可以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之情,培养其学习自信心。
(四)合理评价,充分接纳孩子
家长要谨慎合理地评价孩子,尽量针对孩子的具体行为给予评价,不要泛泛而谈。例如,孩子将垃圾丢到垃圾桶里了,家长可以说:“宝贝,看到你主动把垃圾丢到垃圾桶里,妈妈很欣慰,希望你能继续保持!”此外,家长要充分接纳孩子,拒绝攀比,不要拿自家孩子和其他孩子进行简单的横向比较,这样不仅会让孩子逐渐丧失自信心,还可能会影响孩子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在评价孩子时,家长要基于孩子的成长经历做纵向评价。例如:“宝宝,你昨天还不会使用筷子,但今天已经学会使用了,进步非常大哦!”
幼小衔接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转折期,如果处理得不好,就会对幼儿日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家长和教师要通力合作,站在幼儿的角度,关注幼儿各方面能力全面发展,兼顾个体差异,共同帮助幼儿平稳地度过幼小衔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