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逻辑视角的传统村落空间修复研究

来源 :小城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2009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村落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反映了特定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凝结成空间逻辑成为村落空间演变的基本规律,是传统村落内在价值的重要构成之一。然而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传统空间逻辑正面临严峻挑战,村落空间也因此日渐衰败并走向异化。本文以空间逻辑的视角,结合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赤岸镇雅治街村案例提出了传统村落空间修复的策略与方法,可以为进一步认识传统村落空间内在逻辑及传统村落空间修复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传统村落;空间逻辑;空间修复;雅治街村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20.08.012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章编号:1009-1483(2020)08-0081-09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Traditional Village Spatial Restoration Based on Spatial Logic: A Case Study of Yazhi Street Village, Zhejiang Province
  ZHANG Zhimin, KONG Bin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historical evolution, traditional villages reflect the specific relationship of humannature, human-society, and human-human, and condense into the basic law of spatial evolution of villages, which become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the intrinsic value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However, under the impact of modern civilization, the traditional spatial logic is facing severe challenges, while the village space is also declining and moving towards alien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 logic, combined with the case of Yazhi Street Village in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es and methods of traditional village spatial restoration, which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nal logic of traditional village space and traditional village spatial restoration.
  [Keywords] traditional village; spatial logic; spatial restoration; Yazhi Street Village
  1空间逻辑与传统村落空间
  1.1何为传统村落的空间逻辑
  传统村落经历雏形、发展、稳定等阶段,村落空间始终处于变化发展之中,但是這些变化呈现一定的逻辑性并与村落自然地理、生产方式、宗族文化、乡土生活等因素高度关联,反映着村落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特定关系[1-2],我们将这种引领村落空间形成发展的各种关系总和称之为空间逻辑。空间逻辑反映了村落空间演变的基本规律,也是保证传统村落空间特征稳定且持续发展的内核。
  1.2空间逻辑与传统村落空间的耦合关系
  虽然传统村落由于地域、文化、社会等因素的差异,反映出多样性的逻辑特征,但普遍存在以下四种典型的空间逻辑,并与村落空间具有高度耦合关系。
  1.2.1生态逻辑
  我国传统村落营建集中体现了古人敬畏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也逐步孕育了如相土、形胜、风水等一系列关于村落选址及布局的思想学说。相土思想指各种营建活动前的占卜和对周围环境的评价;形胜思想指形势之胜的山川环境,它将形胜环境特征归结为地势险要、便利、林木水源丰沛等[3];风水学说则更重于山川形势所蕴含的“气”的考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分析方法[4]。这些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传统村落选址及空间布局的基本准则,并在村落空间的各个层面予以呈现。
  在选址上,村落以“枕山、环水、面屏”的理想环境模式为指导,形成“背山面水,左右为护”的山水格局。村落则在此格局下以与周边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生长,最终形成融入环境的形态关系[2]。如江西婺源理源村,村落选址于山谷之中,坐北朝南,背面有大鄣山为屏障,东西有低岭岗环抱,前有小溪流经环绕,村落沿水自然展开形态嵌入山水之间,呈现村落与山水融合。
  在整体布局上,街巷建筑等布局体现与地形、水系等自然要素的协调性特征。在平原地区村落布局趋于均衡集中;在山地丘陵地区,村落布局则分散于谷地、山脚、山坡等适建区域,形成丰富的景观效果;在水网地区则临水而居,形成水村一体的格局。
  在建筑营建上,村落营建过程体现就地取材的特征,并与地方营建技艺特征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如浙江诸葛八卦村在建筑营造过程中,选材多以地域性材料为主,如木材、石材、竹藤等,同时大量运用当地木雕技艺。
  1.2.2生产逻辑
  村落空间背后的生产逻辑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劳作圈对村落规模的的支撑性。传统村落生活与生产的关系在空间上呈现“居民点—劳作圈”的对应关系。在传统村落形成之初,生产力水平较低,劳作半径小,该范围内所供应的生活物资有限,因此村落人口、空间规模较小。随着生产力水平提升,劳作半径扩大,所供应的生活物资增加,直接推动了乡村人口与空间规模扩大。但是由于耕作范围及生产效率等因素的制约,村落居民点无法无限制扩大,往往在达到一定规模后分裂形成新的聚落及相应的耕作圈。
  二是村落空间与生产方式的适应性。在选址方面,平原地区村落选在四周具有广袤农业,且临近河流的地区便于农业生产,滨海渔村也选址于便于出海打渔的港湾区域;在空间要素方面,以农业为主的落村内大量空地往往被开辟为小型菜园,居住院落内将保留存放农具的空间,公共空间也在农忙时节兼具晒场等功能;商业手工业发达的乡村,也相应形成了集市、商业街、酒楼、茶馆、戏台等商业休闲空间。
  1.2.3宗族逻辑
  传统农业社会中,在生产力水平低,自我防御能力弱的情况下,多形成血缘为纽带“聚族而居”的社会生活模式。宗族社会的发展形成了明晰的社会结构网络及宗族社会内部的礼法秩序,投影到村落空间上,形成了“层次集聚+等级秩序”的空间组织特征。
  (1)层次聚集
  宗族社会的族房组织结构关系,主要基于同宗共族的横向血脉分衍,完整的族房结构包括“族长—房长—支长—户长—家长”五个层次[5],呈现等级层次性且对应也形成多层次的空间层次结构。如浙江宁波的走马塘村陈氏家族形成了“宗族—房族—家庭”的三层次,投射至村落空间上则形成宗族集聚、房族分异、同房分序的空间层次[6]。
  (2)等级秩序
  宗祠作为宗族集体精神家园的象征,成为同族而居的中心及村落核心公共空间,往往位于村落几何中心或者村落地形的高处,且具有良好的空间可达性。在形式、体量、高度等方面均体现出空间标志性与控制性,是村落整体空间秩序构建的核心控制点[7]。此外在功能上,宗祠是祭祖、家族议事及举办家族大型活动的场所,起着村落内功能中心的作用。由于宗族结构的多层次性,一个多层次的宗族村落对应也将形成多层次的宗族公共建筑,每一层级的宗族公共建筑控制着其下分支的建筑布局。此外祠堂等宗族建筑的布局方式,以及中轴对称的民居院落内部布局均反映出尊卑有序的等级秩序。如南海霍氏民居院落组织为宗族社会累世同居的民居典型,充分显示出了霍氏家族的等级秩序[8]。
  1.2.4生活逻辑
  传统村落以文化生活、市井生活、日常交往等社会公共生活为纽带建立并维系着村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同社会公共生活由于具有不同的特征与空间需求,因此在村落中形成了“节点+网络”的公共空间体系。
  乡土文化生活、市井生活等由于定期定点发生,因此在空间上呈现节点形态。如在乡土信仰文化的推动下,形成了寺庙、佛堂等信仰空间,在日常和特定节庆期间为祭拜祈祷和相关仪式提供空间载体;长期的农耕生活中很多乡村也形成如地方戏等民俗文化,并推动了戏台等文化演绎空间形成;乡村物资交换及部分古道驿站型村落商贸逐渐发展,形成了商业街、商业集市等空间载体。
  作为以熟人社会为特征的传统村落,日常交往生活呈现高频率、随机性的特征,催生了以门前庭院、街头巷尾、村口树下、河畔池边等分散多样的空间为特征的日常交往的空间网络。
  1.3空间逻辑的破坏与传统村落空间异化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及全球化的深刻影响,各种价值取向不断向乡村地区渗透,脱胎于传统农耕社会的传统空间逻辑正遭受巨大挑战与破坏,并已经深刻地反映在村落空间上,延续千年的传统空间体系正逐渐异化,出现种种问题。
  1.3.1村落空間秩序混乱
  由于空间逻辑体系的破坏与变化,传统村落空间秩序陷入混乱。天人合一不再是村落空间营建的理想追求,部分村落山水格局由于过度开发面临破坏,村民建房过程中也出现了侵塘建设的行为等问题;宗族礼制也难以维系村落空间秩序,出现了大体量民居与宗祠对峙的空间现象;部分院落化的空间秩序也在更新改造过程中被“行列式”的多层住宅取代。
  1.3.2传统空间活力流失
  乡村人口大量外流,传统村落逐步“空心化”,村落公共生活需求大幅减少;加之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宗族文化、农耕文化日渐衰落,传统祭祖、特色节庆等乡土活动也在逐步弱化。村落公共生活的减少直接导致了传统空间活力的流失,部分村落的祠堂祭祖等宗族活动已经不复存在,村口塘畔那种热闹的交往场景也已难得一见。由于场所活力的流失,传统空间也出现闲置并逐步走向破败甚至消亡。
  1.3.3新老空间缺乏逻辑传承
  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村落空间也始终处于生长变化之中,但这种变化应该遵循空间逻辑的延续,也就是传统村落空间生长应该保持新老空间的延续性与协调性。但是大多数的传统村落案例显示,改革开放后村落空间也进入急剧扩张的时期,然而传统村落更新与扩张的过程中,村落空间并未体现出与原有空间逻辑的传承性特征,在空间上呈现新老空间的机械拼贴。如一些传统村落呈现新老村两套肌理,且新村的建设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对老村形成破坏。
  2基于空间逻辑视角下的传统村落空间修复策略
  传统空间逻辑作为传统村落空间形成与演变的基本规律,是传统村落空间真实性与逻辑性的重要保障,并包含了众多宝贵的乡土智慧与优秀传统文化,对今后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传统村落保护与修复中不应停留在“有什么保什么,什么好保什么”的空间为核心的保护修复阶段[9],更应建立传统空间逻辑与村落空间之间的互动关系,构建基于空间逻辑下的空间修复策略,以适应村落未来空间发展演变的需求,使得传统村落空间的内在逻辑得以延续与传承。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以传统村落空间逻辑回归与传承为导向,以村落空间评估为基础,以分层织补为手法的传统村落空间修复策略,进而形成一个更符合历史真实性的传统村落空间系统(见图1)。   2.1识别村落空间逻辑


  传统村落的空间逻辑是在成百上千年的历史演变中凝结而成的,具有显著的历史演变特征,因此在识别村落空间逻辑的过程中应强化对村落历史文化的研究,建立起历史文化与空间演变的因果关系,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村落空间演变背后的社会文化变迁。此外,由于空间逻辑是村落内复杂关系的总和,因此研究过程应建立村落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不同维度关系与不同类型空间的对应耦合关系,以识别不同维度的空间逻辑。
  2.2评估传统村落空间逻辑性
  在空间逻辑识别的基础上,建立空间逻辑与空间体系的对应关系,并开展“分层式”的空间逻辑性的现状评估。如在生态逻辑、生产逻辑、宗族逻辑、生活逻辑较为突出的村落,应将村落空间分为生态空间网络、生产空间网络、宗族空间网络、生活空间网络加以重点评估,通过各分层空间评估结果的叠加,形成各类空间现状与传统空间逻辑的匹配程度,从而明确各类空间保护修复的重点与策略。
  2.3分层织补的空间修复手法
  村落空间是传统空间逻辑下乡村营建的结果,同时村落空间的修复也是一个传统空间逻辑修复和重建的过程。应以传统空间逻辑的回归与传承为导向开展分层式的空间修复,通过对每一层空间的系统修复后叠加融合,从而形成更具空间逻辑性的村落空间体系。由于传统村落空间修复面临资金,产权等复杂矛盾,小规模渐进式的“织补”手法在实施操作过程中具有对原有空间影响小、灵活性强、可操作性高等优势[9],因此建议在村落空间修复过程中应采用织补式修复手法,以此最大限度保留村落空间的历史真实性,最小程度干预村落自身生长演变的规律。此外,在空间修复过程中应关注村口、祠堂、戏台等村落重要的文化空间修复,以传承具有集体意义的场所精神。
  3实证案例——浙江省雅治街村传统空间修复
  3.1村落概况
  雅治街村位于浙江省义乌市与东阳市边界,始建于北宋初期,是一个典型的朱氏宗族村落。历史上该村落曾是东阳西南部和永康北部至金华、兰溪、衢州等地的必经之路,作为古道驿站为商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形成了商贾云集的知名街道——雅治街,村落也因此得名[11]。如今,雅治街村依然保留了农耕社会的历史环境,维系着朱氏聚居的社会形态,在现存的传统村落空间及传统建筑中依然反映着显著的传统空间逻辑并记录大量历史文化信息,是浙中传统村落的典型代表。2017、2018年分别入选浙江省首批传统村落及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
  3.2传统空间逻辑下的空间特征
  在村落的演变发展过程中,雅治街村逐渐形成了以天人合一为理想的生态观念,以宗族礼制为核心的社会秩序与商文并举,多元融合的市井文化,并深刻地反映在空間营建过程中,呈现出具有逻辑性的空间特征。
  3.2.1以山水为骨架锚定村落空间格局
  雅治街村选址于山环水绕的坡地之上,地势南低北高,北靠祠堂山,东西有黄泥、山西山为护,南临龙溪面朝大片农田,符合村落选址的风水思想,体现了朱氏先人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见图2)。在村落布局上村落建筑肌理顺应水系呈现有机生长的特征,根据村落古地图,古村落外围具有一条环村水系,发源于北部山体流经村落汇入龙溪,形成村落的边界(见图3)。村内则是村民开挖形成的大小不一的池塘,通过明渠并融入到环村水系统中,这些池塘既起到风水塘的作用,又是村内消防取水、日常生产生活用水的水源。水街、池塘等不同形态构成的水系引导村落形成了临水而建的空间特征。
  3.2.2以“适农适商”为准则融合生产生活


  在村域空间格局上雅治街村呈现典型的“居民点+耕作圈+放射路”的结构特征,村落选址于广袤农田之间、龙溪之畔形成空间中心点,周边500~1000米的范围内形成村民的基本耕作圈,村落道路均向周边农田放射,便于生活空间与生产空间转化,体现了便于开展农业生产的空间特色。
  雅治街历史上为区域性的古道驿站与集市,商贸产业发达,商业活动与村民生活交融,相互推动村落发展,在空间上形成了雅治街的空间骨架并向南北两侧放射,呈现“鱼骨状”结构,体现了商业生产空间与居民生活空间有机融合。
  3.2.3以宗祠为核心统领村落空间秩序
  雅治街村朱氏的宗族结构主要划分为“宗族—房族—家庭”三个层次,在宗族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以宗祠为中心多层级嵌套的空间结构(见图4)。朱氏宗祠作为祖堂不仅是供奉祖先的场所也是村落空间核心,位于村落“一横一纵”主要街道的交叉口位置,建筑呈现两进合院中轴对称布局,体量比周边普通民居较大,高度上较高,并在宗祠南侧形成较大的广场空间,具有显著的空间标志性。房族分祠统领同个房派的家族秩序与空间布局,村落内分布3处分祠形成各房派聚居组团的核心,相应形成了房族分异、同房集聚的组团模式。在家庭内部,则以院落为单位,在堂屋控制下呈现中轴对称、长幼有序的空间秩序。




  3.2.4以“街、市、塘”为纽带组织公共生活网络
  在商文并举、环塘而居的公共生活理念下,村落内市井生活主要以商业街道,集市及大大小小的池塘为载体形成村落公共空间网络(见图5)。村落商贸市井生活主要沿着雅治街展开,东西向长约300米的商业古街成为村落空间主轴,历史上集聚了茶馆、饭店、客栈、豆腐坊、当铺、杂货铺、中药铺等各种各样的店铺,并结合宗祠广场定期形成集市。村内日常生活(如洗衣洗菜,闲聊交谈,休闲锻炼)则依托大大小小的池塘为核心的塘畔空间展开。街、市、塘也成为村落内最具活力的公共生活节点,与村民的活动共同构建出了真实而富有乡土韵味的生活场景。   3.3村落空间逻辑性评估
  规划以传统空间逻辑为标准,以村落空间与传统空间逻辑耦合程度对现状村落空间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后将村落现状空间划分为符合乡土逻辑的传统空间、与传统空间逻辑冲突的空间、符合传统空间逻辑发展趋势的现代空间三大类,并提出针对性的修复原则:符合乡土逻辑的传统空间应进行保护,与传统空间逻辑冲突的空间应进行整治修复,符合空间逻辑发展趋势的新空间应进行保留改善(见图6)。
  3.4村落空间分层修复
  将村落空间分解为生态空间、生产空间、宗族空间及生活空间四个层次进行分层修复,以空间修复来引导村落传统空间逻辑的传承与重构,从而形成更具空间逻辑性的村落空间(见图7)。
  3.4.1生态空间修复
  (1)全域生态要素保护与修复
  规划将村域内的山体、水系、农田及水杉林等全域自然生态要素纳入保护框架,划定保护范围,严禁破坏生态空间的各类建设行为,并提出相应保护修复策略,以保证村域生态空间体系的稳定性,回归山水林田村一体的生态秩序。
  (2)山水村空间整合与修复
  针对老村被新村包围导致山水村割裂的问题,规划通过改造村内主要道路及新建山水绿道等方式打造内外衔接的绿道体系,使其成为人居空间与山林生态空间有机过渡的网络。环村水系由水渠串联多个池塘形成“塘链”形态环绕古村外围,是反映村民与水相互依存的重要空间。针对侵水建设导致水系格局破坏的情况,规划依据古村历史水系格局通过拆除恢复,暗渠联通,覆盖展示,整治提升等多种手法修复环村水系统,此外通过景观场所营造将滨水空间打造成为村民日常交往的重要场所(见图8)。
  3.4.2生产空间修复
  规划在村域层面开展土地综合整治,通过“化零为整”“化劣为优”等方式优化农业生产空间,使其更加适应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在保护农田耕作层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入旅游观光功能,采用低影响、立体化的方式实现旅游观光与农业生产的融合,包括将旅游休闲活动所需的栈道、驿站等休闲设施架空于农田之上建设,利用林上空间建设探索小型树屋、眺望台等。


  村庄内部层面,规划建议村集体通过对一户多宅回收、闲置农房回租等方式梳理村内闲置资源,收归集体后进行改造提升进而出租给村内及周边的红木企业、制糖企业等,为村庄特色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低成本的空间。
  3.4.3宗族空间修复
  规划在对村落宗祠建筑进行保护修缮的基础上,将村落内四处宗祠作为空间核心,严格控制周边建设,强化宗祠空间对景关系,对超过宗祠建设高度的建筑进行降层或拆除,对建筑风格色彩不协调的建筑进行整治改造,以恢復宗祠建筑在空间上的核心地位。在功能上,规划对朱氏宗祠,东山公祠等四处祠堂进行功能提升,其中朱氏宗祠进行扩建,在保留集会议事的基础上,增加了家族名人展示、朱氏治学、朱氏传统技艺展示等功能,使其成为村落公共活动的中心及朱氏文化传承发展的核心场所。其他三处分祠则通过植入农耕学堂、忠义展示等朱氏文化内涵的展示,打造为展示和传播朱氏文化的节点。
  3.4.4生活空间修复
  规划从以街市为核心的市井生活空间,以及以塘畔、村口等为载体的乡土交往空间两方面进行修复,以回归传统“街、市、塘”为核心的乡村公共生活。
  (1)市井生活空间
  依托村内旅游发展及村民日常生活需求规划提出了“一街一市”的空间体系。“一街”为雅致街古道商贸街,也是村落历史演变的重要轴线。规划在对街道整体保护的基础上,通过对沿街一户多宅闲置房屋统一回收为集体所有,并依托村内成立的旅游开发公司进行统一经营,引入雅治街村特色的手工作坊、小型特色商业、文化创意及民宿等功能发展,以小规模点状激活的方式重点打造五个街道文化节点,以此激发街道活力,复兴雅治街商业文化。“一市”为雅治集市,规划利用村口低效用地改造,新建集市一处,以满足村民日常购物需求及未来乡村工艺品展销的产业发展需求,也为义乌乡村地区赶集的习俗提供了空间场所。
  (2)乡土生活空间
  根据村民交往习惯与行为特征,规划依托树下、塘畔、祠堂及街角等重要节点,形成一个分散化、就近化、小尺度的交往空间网络,以满足村民之间高频率的交通需求(见图9)。
  3.5场所精神修复
  规划提出了重现历史场景、传承空间记忆及在地营建创新三种方式对村落传统空间的精神内涵进行修复。
  3.5.1重现历史场景


  历史场景是承载村落文脉、叙述村落故事的核心空间,由于村落历史场景的消失,村落的场所精神也逐渐流失。规划结合村民文化演绎需求及滨水休闲需求,原址恢复村落古戏台,强化池塘滨水环境整治及滨水空间营造,并结合部分滨水空间引入商业休闲功能打造滨水商业活力节点,恢复村民记忆中村口看戏,塘畔交往的历史场景,激发乡村空间活力提神(见图10)。
  3.5.2传承空间记忆
  规划充分保留利用残垣断壁、残砖破瓦等空间记忆要素,并融入到场所营造中,打造多处具有空间记忆感的场所,实现空间记忆的传承。如残垣广场空间营造中,规划保留了一处倒塌房屋的地基及一处破损墙体,通过加固及景观营造打造为街角的一处景观节点,通过残垣断壁的空间特征记录该场所的历史信息。


  3.5.3在地营建创新
  场所精神的修复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复原,更是对传统记忆的在地创新。规划在村口游客服务中心(拱桥博物馆)的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村内古月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村民最为骄傲的历史遗存之一)的造型进行演绎并结合当地的木工技艺以木构的形式进行营造,形成与村落历史空间交相辉映的现代空间场所(见图11)。   4结语
  传统村落不仅是物质空间的历史遗存,更反映了古人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复杂关系的基本逻辑和宝贵经验,这些物质空间背后所蕴藏的空间逻辑是支撑传统村落空间的生命力所在。因此本文提出的空间逻辑视角能有助于建立起空间逻辑与村落空间的相互关系,在空间逻辑回归与传承下对传统村落进行更为系统的空间保护与修复,使得传统村落空间真实性与逻辑性得以保护与传承。
  在未来,传统村落空间仍然将处于始终演变发展的动态过程中,但我们希望这种变化发生在其空间逻辑的延长线上。


  参考文献:
  [1]郭妍.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思想及当代启示研究——以山西省晋中传统村落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2]曾卫,朱雯雯.传统村落空间营建的生态思想及智慧内涵[J].小城镇建设,2018,36(10):83-88,95.doi:10.3969/j.issn.1009-1483.2018. 10.013.
  [3]何峰,陈征,周宏伟.湘南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营建模式[J].热带地理,2016(4):580-590.
  [4]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9.
  [5]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附:拜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6]何依,孙亮,许广通.基于历史文脉的传统村落保护研究——以宁波市走马塘村保护规划实施导则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7,35(9):11-17.doi:10.3969/j.issn.1002-8439.2017.09.001.
  [7]杨贵庆,肖颖禾.文化定桩:乡村聚落核心公共空间营造——浙江黄岩屿头乡沙滩村实践探索[J].上海城市规划, 2018(6):15-21.
  [8]孙大章.中國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9]孙亮.家族社会视角下的传统村落空间修复研究——以宁波走马塘村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5.
  [10]盛吉.“织补”——历史街区复兴中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3.
  [11]朱先新.义乌雅治街村志[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8.
其他文献
对手疯狂进攻,A啤酒知道一味退缩不是办法,只有被迫加入资金的消耗战当中,大有壮士断臂之风范。但如果对手再注入资金、抬高价码,这些防御措施将在瞬间灰飞烟灭。  T市地处东北边陲,地貌复杂,地理条件决定了这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发轫于T市的A啤酒企业有着六十年的历史,年产量达十余万吨,是当地的龙头企业。  A啤酒的产品卖点独特,12度纯生啤酒在当地开启了差异化营销的先河,口感柔和、清爽,在当地认同度很
期刊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庄的发展和建设备受关注。传统的营造模式已无法满足村庄对活力提升的需求,而乡村活力正是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本文从“守护”与“添新”的辩证角度进行思考,通过对乡村中物质与非物质活力构成要素的梳理,在“空间格局”“人居环境”“建筑风貌”和“功能结构”等层面提出了活力植入的策略,并以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巨城镇西岭村振兴项目为例进行实践,探讨策略的实际可行性,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摊大饼”式粗放的建设模式使得城市向外围无序蔓延,形成了存在诸多问题的城市边缘区,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蔓藤城市”理念作为一种创新型、有机生长的规划理论,适合城市边缘区的规划建设。本文在“蔓藤城市”理念指导下编制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城南片区的概念规划,同时对编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再思考,以期为其他类似地区的规划提供借鉴。  关键词:“蔓藤城市”;城市边缘区;
期刊
摘要:城市边缘区是城市与乡村的过渡地带,人口、经济、用地和建成环境等均有别于城市或乡村,公共服务环境更为复杂,设施配置不均、建设标准缺失、服务资源浪费与缺位等现象同时存在。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边缘区榆林镇为例,将可服务于该地区的城市核心区和边缘区医疗卫生设施作为研究对象,从居民角度出发,以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GIS空间分析为基础,以层次分析法构建基础建设、设施规模、服务能力和外部环境为指标
期刊
摘要:由于传统空间资源自上而下的规划配置逻辑与实际诉求的不匹配,造成了建设用地高增长、低效率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国家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从现阶段城市空间资源利用效率普遍不高的问题来看,正是由于城市规划设计和实施成果的“供给侧”与公众的“需求侧”不匹配所造成。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文中简称“西苏”)为例,通过研究分析地域自然环境、社会意识、文化价值下“人”的行为活动特征,提
期刊
摘要:凱文·林奇开创的城市空间意象分析体系应用广泛,但乡镇层面的空间意象研究尚需拓展。本文采用认知地图的研究方法,以烟台市7个镇为例,采集了105份认知地图,尝试探析小城镇空间意象的构成要素和认知特征。研究表明:(1)小城镇空间的认知构成要素以道路和地标为主,区域、边界、节点不显著,道路、地标的频次差异与路网密度、地标功能相关;(2)城镇居民认知范围在村庄—镇区—镇域内混合,且受到镇区规模等因素的
期刊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村镇环境建设一种新的导向,生态理念为村镇环境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文章以山东省济南市仁里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村镇进行现场调研及问卷调查,发现其存在收入水平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房屋质量参差不齐和资源利用水平较低等问题,结合山东省乡村生态振兴发展理念,提出村镇产业转型发展、村镇设施空间规划、村镇建筑技术创新和生态资源格局调整等村镇宜居生态环境建设策略,加快村镇建设、提升村镇
期刊
摘要: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是新型城镇化时代的重要内容。过去,中部地区小城镇发展基础落后,在新时期小城镇空间发展面临新机遇。湖南省小城镇空间格局呈现等级规模格局明显、沿交通干线空间集聚性强、特色小城镇分布集中、生态空间格局分明四大特征。结合国土空间规划新要求,应从优化区域小城镇规模等级空间格局、分层引导特色产业空间、双重目标导向生态空间等方面,对湖南省小城镇空间规划格局体系优化。
期刊
摘要:过去单纯依赖城市资本驱动的乡村振兴对乡村社会生态的冲击较为严重,而社会生态低冲击视角可以从物质空间、社会秩序、意识形态三个层面助力乡村实现复兴。在社会生态低冲击视角下,乡村振兴的内涵在于从广义生态链中寻求可持续振兴路径,并且依托高度自治化的优势构建乡村社会生态系统,包括物质空间建设中的格局—过程—机理营造模式、被动城市化作用下的状态—响应—适应机制,以及文化生态的暴露—融合—创造体系。本文以
期刊
摘要:福建省晋江地区的农村工业化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塑造了高密度的半城市化建成环境。本文以其典型代表晋江市陈埭镇为例,从产业、村社、空间三者互动关系的视角,阐释了“晋江模式”下小城镇建成环境的成因机制。改革开放之初,陈埭镇本土的社会资本促成了自下而上的作坊工业兴起,奠定了以村民为主体的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了村企合一、家户开发的空间格局;1990年代至2010年,村社基层治理克服外部管制压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