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创设生动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儿童最喜欢听老师讲童话故事,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将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编到故事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轻松地掌握知识。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故事情境,就是通过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以直观、生动的动画刺激学生的感官,以趣味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积极地投身到学习活动中来,从而引导他们很好地理解学习内容。
生字教学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我在教学人教课标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在家里》一文时,考虑本课识字量大,学生又不感兴趣。于是我利用多媒体资源的一些素材,制作了一个“小青蛙找妈妈”动画情境——有只小青蛙特别贪玩。一次,他离开妈妈独自出去玩,走得很远很远,结果回家时迷了路,被一座迷宫挡住了。迷宫里有很多道关口,每个关口都有一个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把关。小青蛙只要全部认识了这些生字,关口就会自动打开,就可以回家见到妈妈了。可是小青蛙由于平时贪玩,不专心学习,根本认识不了几个字,怎么办呢?请问同学们能帮帮它吗?要想帮它,只有我们自己先学会了,才能教小青蛙呀。喜欢小动物是小学生的天性。这个故事情境一下子激发起了学生的兴趣,纷纷投入到学习生字帮小青蛙的活动中来了。当同学们通过学习认识了本课生字,帮助小青蛙回到家见到妈妈后,老师及时表扬他们,还给他放了一段小青蛙回家的音乐,同学们脸上都露出了成功的喜悦。
二、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通常是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当一个人感到需要弄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时候,他就会把自己的思维发动起来。思维因问题而发动,因问题而深入,并以问题的最终解决为目的。在问题情境中,保证学生自由想象的时间和空间,促使他们边看、边听、边思、边议,点燃了思维的火花。
如我在教学人教课标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动手做做看》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通过自主实践,解决问题,我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情境:一位科学家在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里,放进一块木头,水漫了出来。接着这位科学家又准备把一条鱼放进另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里,画面到此戛然而止,教师提出问题,这时放入的不是一块木头而是一条鱼,水还会漫出吗?有的学生说会,有的说不会,还有的说不知道。“到底会不会呢?”教师再问了一次,学生先是茫然、然后充满了好奇。就是这一有趣的问题情景,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要想知道结果,我们就只有动手做做看。”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但不知用来做什么的材料,兴致勃勃地做起实验。当通过实验,都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时,同学们的脸上充满着兴奋,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再现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要善于根据他们的心理特征、生活体验、知识积累等多方面的情况,将富有生活气息的内容引进课堂,创设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再现儿童熟悉的生活情境,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回归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我在教学人教课标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一文时,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利用多媒体资源制作了一个有风声、雷声、雨声的雷雨场景。上这课时是第三节课,一上课我说:同学们在前两节课的学习中肯定有点累了吧,累了就趴在桌子上歇会儿吧。当学生趴在桌上闭上眼时,我打开课件,控制好音量,只听其声,不见画面,渐渐地,风声、雷声好像从远方传来,越来越近,越来越大,趴着的同学们都不由自主地认真听起来,还在小声地说:“要下雨了,要下雨了。”轰隆隆,一阵闷雷,哗哗哗,下起了大雨。同学们的声音也越来越大,“下雨了,下雨了……”,“唉,没下雨呀,外面晴着的呀。”同学们都很惊讶,“这是怎么了?”一个个都满面疑惑,这时我打开电视画面,同学们才知道是老师播放的课件,都笑了起来。恰是这个时候,我及时地抛出问题:“同学见过这样的情境吗?能说说自己看见过的雷雨情形吗?”正是有了这个情境,再现了学生的生活情境,激起了学生想表达自己生活经历的欲望。
四、创设实践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创设便于操作的实践情境,能引导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去理解、内化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很好地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五彩池》一文时,我为了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并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于是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了一个学生不出校园就能参与的实践情境。一上课老师就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们学习《五彩池》,帮老师一个忙好吗?老师有一个朋友刚到旅行社当导游,想带几位游客到五彩池去,他听说今天我们要学习《五彩池》这篇课文,想请同学们当回导游,先带他去看看,给他介绍介绍五彩池的美景,同学们有兴趣吗?同学们都说有。我又对同学们说,咱们既然是帮别人的忙,就得把忙帮好,介绍五彩池的特点可不能乱说,得说准,说清楚,据我所知同学们都没去过五彩池,那怎么办?同学们都说:可以通过认真学习课文,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呀。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多种方式,认真地学习了课文,并归纳出了五彩池的特点。创设的实践情境该出场了,这时,我按课文内容及时出示五彩池的美景图片和录像,要求学生根据画面进行解说。同学们分组上场,开始有的同学不大胆,在老师的引导下,一组比一组解说得好,也渐渐地进入了角色。这样同学们在实践情境中去体验,去感悟,激发了学习兴趣,理解了课文内容,培养了实践能力。
当然,利用多媒体资源,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还可以创设思维情境、发现情境、对比情境等等。情境教学有其独特的魅力,但教学过程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和可接受性出发,从教材的实际内容出发,创设恰如其分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实现“学有所乐”,最终达到“学有所获”。
儿童最喜欢听老师讲童话故事,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将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编到故事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轻松地掌握知识。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故事情境,就是通过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以直观、生动的动画刺激学生的感官,以趣味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积极地投身到学习活动中来,从而引导他们很好地理解学习内容。
生字教学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我在教学人教课标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在家里》一文时,考虑本课识字量大,学生又不感兴趣。于是我利用多媒体资源的一些素材,制作了一个“小青蛙找妈妈”动画情境——有只小青蛙特别贪玩。一次,他离开妈妈独自出去玩,走得很远很远,结果回家时迷了路,被一座迷宫挡住了。迷宫里有很多道关口,每个关口都有一个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把关。小青蛙只要全部认识了这些生字,关口就会自动打开,就可以回家见到妈妈了。可是小青蛙由于平时贪玩,不专心学习,根本认识不了几个字,怎么办呢?请问同学们能帮帮它吗?要想帮它,只有我们自己先学会了,才能教小青蛙呀。喜欢小动物是小学生的天性。这个故事情境一下子激发起了学生的兴趣,纷纷投入到学习生字帮小青蛙的活动中来了。当同学们通过学习认识了本课生字,帮助小青蛙回到家见到妈妈后,老师及时表扬他们,还给他放了一段小青蛙回家的音乐,同学们脸上都露出了成功的喜悦。
二、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通常是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当一个人感到需要弄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时候,他就会把自己的思维发动起来。思维因问题而发动,因问题而深入,并以问题的最终解决为目的。在问题情境中,保证学生自由想象的时间和空间,促使他们边看、边听、边思、边议,点燃了思维的火花。
如我在教学人教课标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动手做做看》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通过自主实践,解决问题,我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情境:一位科学家在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里,放进一块木头,水漫了出来。接着这位科学家又准备把一条鱼放进另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里,画面到此戛然而止,教师提出问题,这时放入的不是一块木头而是一条鱼,水还会漫出吗?有的学生说会,有的说不会,还有的说不知道。“到底会不会呢?”教师再问了一次,学生先是茫然、然后充满了好奇。就是这一有趣的问题情景,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要想知道结果,我们就只有动手做做看。”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但不知用来做什么的材料,兴致勃勃地做起实验。当通过实验,都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时,同学们的脸上充满着兴奋,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再现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要善于根据他们的心理特征、生活体验、知识积累等多方面的情况,将富有生活气息的内容引进课堂,创设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再现儿童熟悉的生活情境,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回归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我在教学人教课标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一文时,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利用多媒体资源制作了一个有风声、雷声、雨声的雷雨场景。上这课时是第三节课,一上课我说:同学们在前两节课的学习中肯定有点累了吧,累了就趴在桌子上歇会儿吧。当学生趴在桌上闭上眼时,我打开课件,控制好音量,只听其声,不见画面,渐渐地,风声、雷声好像从远方传来,越来越近,越来越大,趴着的同学们都不由自主地认真听起来,还在小声地说:“要下雨了,要下雨了。”轰隆隆,一阵闷雷,哗哗哗,下起了大雨。同学们的声音也越来越大,“下雨了,下雨了……”,“唉,没下雨呀,外面晴着的呀。”同学们都很惊讶,“这是怎么了?”一个个都满面疑惑,这时我打开电视画面,同学们才知道是老师播放的课件,都笑了起来。恰是这个时候,我及时地抛出问题:“同学见过这样的情境吗?能说说自己看见过的雷雨情形吗?”正是有了这个情境,再现了学生的生活情境,激起了学生想表达自己生活经历的欲望。
四、创设实践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创设便于操作的实践情境,能引导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去理解、内化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很好地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五彩池》一文时,我为了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并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于是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了一个学生不出校园就能参与的实践情境。一上课老师就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们学习《五彩池》,帮老师一个忙好吗?老师有一个朋友刚到旅行社当导游,想带几位游客到五彩池去,他听说今天我们要学习《五彩池》这篇课文,想请同学们当回导游,先带他去看看,给他介绍介绍五彩池的美景,同学们有兴趣吗?同学们都说有。我又对同学们说,咱们既然是帮别人的忙,就得把忙帮好,介绍五彩池的特点可不能乱说,得说准,说清楚,据我所知同学们都没去过五彩池,那怎么办?同学们都说:可以通过认真学习课文,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呀。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多种方式,认真地学习了课文,并归纳出了五彩池的特点。创设的实践情境该出场了,这时,我按课文内容及时出示五彩池的美景图片和录像,要求学生根据画面进行解说。同学们分组上场,开始有的同学不大胆,在老师的引导下,一组比一组解说得好,也渐渐地进入了角色。这样同学们在实践情境中去体验,去感悟,激发了学习兴趣,理解了课文内容,培养了实践能力。
当然,利用多媒体资源,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还可以创设思维情境、发现情境、对比情境等等。情境教学有其独特的魅力,但教学过程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和可接受性出发,从教材的实际内容出发,创设恰如其分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实现“学有所乐”,最终达到“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