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底,素有着“油城”之称的山东东营市,在申报“智慧城市”的过程中,以全省第一的名次被推荐到了住房城乡建设部。最终,经过国家的严格评审,东营市被列为了第一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其后,借助建设智慧城市的新契机,东营市开启塑造新形象之路,给城市的转型发展带来了新气息。
记者近日从东营市政务服务中心及市住建委了解到,目前《智慧东营创建规划》、《智慧东营顶层设计》、《东营智慧城市实施方案》等编制工作已陆续展开。东营市正全力推进城市的公共资源数据库、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平台的全面升级,积极开展东营市智慧交通、智慧养老以及智慧农业等领域的建设,全力打造“智慧东营”。
智慧东营从“云”开始在东营建设智慧城市进程中,不得不提到黄河三角洲云计算中心。作为新兴城市,东营一直非常注重信息化的未来城市建设,这无疑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经验。早在2009年9月,东营市政府就与lBM共同签署了“黄河三角洲云计算中心战略合怍协议”。在该协议中,lBM将为东营市提供全球领先的云计算产品,帮助其建立黄河三角洲云计算中心,助力东营成为“石油之城、数字之城和生态之城”。
“对于东营来说,黄河三角洲云计算中心项目的启动,不仅为构建‘智慧东营’打下坚实的基础,还意味着东营开始跟国际最先进的技术接轨,而这明显将为其吸引优秀企业入驻东营带来好处。”东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温晓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东营作为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拥有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一方面为东营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更新的机遇,另一方面也对我们城市化的信息建设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
近年来,东营市正在从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型政府转型以及生态环境建设三个方面逐步诠释着新时代的城市发展之道。
随着东营石油装备产业的迅速发展壮大,东营己初步形成了集研发、制造、服务、内外贸于—体的产业体系,被业界命名为首个“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而伴随着产业分工越发细化,东营的石油产业链迅速扩张。黄河三角洲云计算中心的建立,将通过强大的开发测试平台,便于东营石油产业开发出更多的创新应用服务,从而向世界级“石油之城”迈进。此外,黄河三角洲云计算中心还将对东营的旅游业产生积极的影响,利用它的云计算平台来支持东营生态旅游区等项目的开发和应用,进而提升东营的整体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同时,建设新型电了政务服务是东营市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重要环节。随着该市政府网站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以及网站内容的日趋多媒体化,该市政府迫切需要发展高可扩展性的IT基础架构深化各类应用。而由于对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逐渐深入,数据大集中以及信息交换对lT计算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云计算凭借其高可扩展性和灵活性,能够满足东营市政府网站不断攀升的用户数量以及计算能力需求,为东营市民提供透明而便捷的服务平台,使东营市政府转型成为信息高度共享、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数字之城”。
此外,东营市正大力提倡要让当地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今天的东营产业及城市发展不再沿袭“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模式,而是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主,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据统计,使用云计算的企业将比从前节省70%的能耗。通过对IT资源的集中管控和灵活分布,云计算将帮助东营市成为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之城”。
伴随着IBM云计算方案的逐步实施,东营市将以建在“云端”的“智慧城市”形象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所熟悉。
智慧交通助力安全出行
从GPS智能导航、道路救援到车载信息娱乐、多媒体交互系统,再到车辆调度、视频监控、货物防损防窃……近年来,东营市智慧交通建设如火如荼,成为“智慧东营”建设的又一大亮点。在这当中,东营联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下,东营联通已经从数据通信传输能力的提供者向呼叫中心、相关服务的提供者或合作伙伴不断演化,助力城市“智慧交通”的大发展。
如在智能公交方面,东营联通与东营公交签订了“3G公交视频监控”信息化项目合作协议,在565辆公交车上安装了车载数据卡,成功实现了视频监控、GPS定位等智能化管理功能,有效解决了规范驾驶人员行为、投币安全、司乘纠纷、车厢治安等“老大难”问题。同时,东营公交公司还投入较大资金,在其调度管理中心购置安装了大型视频监控显示屏,进一步提升了“智能公交管理平台”的规模和档次,并与东营公安llO指挥中心联动,实现了公交车内外音频、视频信号的实时传送和共享。
在智能出租方面,东营联通又将“出租车监控管理系统”接入“智能公交管理平台”,在出租车上加装GPS定位设备,对全市近3000辆出租车实行统一管理,逐步实现车辆定位、图像回传、对讲、叫车服务等多项功能。
而在智能物流方面,东营市已建立“危化品运输车辆安全监控管理平台”,并顺利通过相关部门的测试,成功为东营部分物流企业的35辆油罐车安装了3G视频监控设备,路测情况良好,并已完全具备了在全市物流企业推广应用的条件。目前,已完成了对300多辆油罐车的安装调试工作。监控平台的使用不但可以起到忠于未然的作用,还能减少事故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影响,从而吸引更多的危化品企业到当地来投资。
在智能长运方面,东营联通也积极配合长途客运中心部署长途客车的GPS安装,并启动车载DVR视频远程监控系统的应用。据悉,现已在50辆长途客车上安装“3G视频监控”设备和GPS装置。
智慧社区推动居民联动
东营市成功入选“智慧城市”试点,对居民来说,就是日常生活“智能化”。在该市的东营区,有30个城市社区正逐步试点“智能化”服务,其中包括了居家养老、日常事务办理等多个方面。
从东营市的整体情况来看,尽管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年轻城市,但因其特殊的人口结构,已经迈入人口老龄化的城市行列,老龄化程度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数据,养老形势严峻。有数据显示,目前该市老年人口数量已达31.5万人,预计到2015年,该市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37.92万,占总人口数的19.9%。 家有老人的居民普遍反映,“老人上年纪后,很不放心把他们自己留在家中,很想有个人帮着观察老人的一举一动。”今天,随着“智慧社区”的成功建成,这种顾虑将会止步。
东营区社区管理办公室正在逐步把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身体状况、子女情况等信息录入呼叫系统,通过三维地理信息确定老人的居住位置,设立无线通呼叫援助系统。当老人呼叫时,系统将第一时间把信息反馈给社区、老人子女、“llO”指挥中心、“120”指挥中心等人群及服务机构。
据介绍,整个呼叫系统是依托数字化援助服务系统、数字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关爱通”电子保姆,引入于机式的电子遥控器,根据呼叫需求,提供紧急救助、家政服务、医疗卫生、心理疏导等服务。
而在东营市的利津县和胜利油田胜东社区,正在推出的社区G3关爱平台试点建设,也为广大老人带来了安全和便利,实现了便民服务、救助呼叫、位置定位等功能。据悉,该平台后期的服务功能将扩展至各个社区的居民日常需求。
显然,这些地区创新养老模式的成功推行为全市养老模式创新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然而,除了解决居民养老的问题外,如何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也很重要,“居民办房产证,交水电费费,领退休金等业务,需要跑遍社区和一些职能部门,很麻烦。”因而,如何破解这些难题成为了居民心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为此,东营区社区管理办公室还专门建立了“社区信息化服务系统平台”,让居民个人信息都可以从该平台迅速找到,包括户籍信息、工作信息、家庭状况、家庭住址、家庭成员,联系方式、组织成员、房屋所有者信息等。“社区和服务部门掌握了这些数据,我们办理业务就方便、快捷了。”东营区社区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为了方便管理,工作人员还会将信息进行分类,如按照小孩、老人、特殊群体,或者其它标准分类。居民间还能通过这个系统沟通信息,增进邻里间的联系。
目前,东营区已在30个城市社区进行试点,待试点成功后将进入正式运行阶段。
物联网助力东营智慧农业
去年12月15日,第二届山东省物联网应用技能大赛在东营市圆满落幕,来自山东省38所职业学院的76个物联网技术参赛队参加了本次比赛,其中包括东营市的两支队伍。
大赛期间,东营职业学院的参赛队伍在比赛现场通过物联网硬件安装调试、无线网络的配置和测试、嵌入式应用软件开发、PC应用软件开发等竞赛内容成为了大赛的焦点。
“一部智能手机,一台电脑,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就可以轻松管理百余亩的农场。”这在常人看来,或许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但在东营职业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学科牵头人周连兵的眼中,却是一段段的程序编码,缺的只是一个实验调试的过程。“这不过是物联网技术中的一个分支,要实现并不难。现在农村大都是小规模种植,市场需求较小。”周连兵说,今年东营职业学院开设了物联网工程专业,帮助学生成为企业所需人才。
东营职业学院专门开设此类专业无疑为当地企业输送物联网技术人才提供了坚强的后盾。作为比赛主办方代表,山东省电子产品监督检验所副总工程师李宁宁对东营市的物联网技术市场前景颇为看好。“东营作为一个新兴城市,信息化产业发展比较快,当地政府和经信委一直比较重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可以说,作为新一代的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在东营已经扎根很深。”李宁宁说,胜利油田衍生的许多企业也需要大量的物联网技术复合型人才,这对东营物联网技术来说,是一座“市场金矿”。
事实上,早在2011年,东营市为积极推广物联网技术和应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便在全市开展“应用物联网技术,建设数字企业”活动,从2011年到2013年的三年间,应用物联网技术建设了600家数字企业。
据了解,在这些“数字企业”的建设推广过程中,东营市将优先选择本地优质中小企业,以提升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为指引,全面提升物联网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科学化、网格化和智能化,推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东营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无线网络打造百姓“智慧生活”
在东营的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中国移动东营分公司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无线网络基础设施、智慧校园以及车联网建设,部为东营市民尽享智慧城市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捷。
目前,东营移动大力加强东营网络建设力度,每年投资2个多亿进行网络建设,通过3G网络、WLAN(高速无线宽带)、现有2G网络的建设优化,网络覆盖范围和网络质量不断提高。当前,各类基站总数达到1600多个,2.4万多个无线宽带接入点,覆盖该市近1000多个热点区域。众所周知,无线网络被称为一个城市继水、电、气、路之后的第五公共设施,是建设无线“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东营作为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东营移动将在近两年建设超过400个4G基站,为“智慧东营”建设提供高速、快捷、安全的无线网络支撑。
据悉,东营还会建立一个公共服务平台,将信息遂过物联网从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发送给个人,市民不仅可用手机方便地查询到家庭水电煤气使用情况,以及社保卡、医保卡账户余额以及公交换乘、路况等信息,还可通过手机操作轻松完成各种缴费。而这其中,无线网络都将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然,在“智慧东营”的推进中,智慧教育也是一大重点内容。东营不断加大校园信息化的开发及扶持力度,为东营市近60家学校近7万名学生提供信息化服务。
东营以东营市技师学院为试点开展了智慧校园工程建设,建立了有线融合无线的网络体系,实现了校园一卡通、综合通讯服务、网站托管、移动办公和学校网的整体信息化。同时,通过东营移动的校讯通业务平台,家长可随时通过短信了解孩子上下学时间、在校表现、作业情况、考试成绩、教师点评等个性化信息,并随时随地与教师进行无障碍交流,充分实现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家长、老师与学生间全方位的沟通互动,让教育实现“家校统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校讯通平台年信息互动条数超过1300万条,在线学习平台的参与人次达到12万次。
此外,东营还将无线网应用于车联网领域,通过在车辆内安装一个简易的GPS,实现对车辆安全的远程监控。如果遇到意外情况的发生,传感器便可把信息传送至智能终端,车主电可在第一时间接到报警短信。而对于生活在都市里饱受堵车困扰的车主来说,有了车联网服务后,开车时就能通过午载屏幕了解到各个堵点的现场情况。
随着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新技术融合步伐的逐渐加快,“智慧东营”的建设正在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记者近日从东营市政务服务中心及市住建委了解到,目前《智慧东营创建规划》、《智慧东营顶层设计》、《东营智慧城市实施方案》等编制工作已陆续展开。东营市正全力推进城市的公共资源数据库、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平台的全面升级,积极开展东营市智慧交通、智慧养老以及智慧农业等领域的建设,全力打造“智慧东营”。
智慧东营从“云”开始在东营建设智慧城市进程中,不得不提到黄河三角洲云计算中心。作为新兴城市,东营一直非常注重信息化的未来城市建设,这无疑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经验。早在2009年9月,东营市政府就与lBM共同签署了“黄河三角洲云计算中心战略合怍协议”。在该协议中,lBM将为东营市提供全球领先的云计算产品,帮助其建立黄河三角洲云计算中心,助力东营成为“石油之城、数字之城和生态之城”。
“对于东营来说,黄河三角洲云计算中心项目的启动,不仅为构建‘智慧东营’打下坚实的基础,还意味着东营开始跟国际最先进的技术接轨,而这明显将为其吸引优秀企业入驻东营带来好处。”东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温晓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东营作为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拥有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一方面为东营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更新的机遇,另一方面也对我们城市化的信息建设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
近年来,东营市正在从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型政府转型以及生态环境建设三个方面逐步诠释着新时代的城市发展之道。
随着东营石油装备产业的迅速发展壮大,东营己初步形成了集研发、制造、服务、内外贸于—体的产业体系,被业界命名为首个“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而伴随着产业分工越发细化,东营的石油产业链迅速扩张。黄河三角洲云计算中心的建立,将通过强大的开发测试平台,便于东营石油产业开发出更多的创新应用服务,从而向世界级“石油之城”迈进。此外,黄河三角洲云计算中心还将对东营的旅游业产生积极的影响,利用它的云计算平台来支持东营生态旅游区等项目的开发和应用,进而提升东营的整体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同时,建设新型电了政务服务是东营市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重要环节。随着该市政府网站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以及网站内容的日趋多媒体化,该市政府迫切需要发展高可扩展性的IT基础架构深化各类应用。而由于对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逐渐深入,数据大集中以及信息交换对lT计算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云计算凭借其高可扩展性和灵活性,能够满足东营市政府网站不断攀升的用户数量以及计算能力需求,为东营市民提供透明而便捷的服务平台,使东营市政府转型成为信息高度共享、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数字之城”。
此外,东营市正大力提倡要让当地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今天的东营产业及城市发展不再沿袭“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模式,而是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主,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据统计,使用云计算的企业将比从前节省70%的能耗。通过对IT资源的集中管控和灵活分布,云计算将帮助东营市成为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之城”。
伴随着IBM云计算方案的逐步实施,东营市将以建在“云端”的“智慧城市”形象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所熟悉。
智慧交通助力安全出行
从GPS智能导航、道路救援到车载信息娱乐、多媒体交互系统,再到车辆调度、视频监控、货物防损防窃……近年来,东营市智慧交通建设如火如荼,成为“智慧东营”建设的又一大亮点。在这当中,东营联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下,东营联通已经从数据通信传输能力的提供者向呼叫中心、相关服务的提供者或合作伙伴不断演化,助力城市“智慧交通”的大发展。
如在智能公交方面,东营联通与东营公交签订了“3G公交视频监控”信息化项目合作协议,在565辆公交车上安装了车载数据卡,成功实现了视频监控、GPS定位等智能化管理功能,有效解决了规范驾驶人员行为、投币安全、司乘纠纷、车厢治安等“老大难”问题。同时,东营公交公司还投入较大资金,在其调度管理中心购置安装了大型视频监控显示屏,进一步提升了“智能公交管理平台”的规模和档次,并与东营公安llO指挥中心联动,实现了公交车内外音频、视频信号的实时传送和共享。
在智能出租方面,东营联通又将“出租车监控管理系统”接入“智能公交管理平台”,在出租车上加装GPS定位设备,对全市近3000辆出租车实行统一管理,逐步实现车辆定位、图像回传、对讲、叫车服务等多项功能。
而在智能物流方面,东营市已建立“危化品运输车辆安全监控管理平台”,并顺利通过相关部门的测试,成功为东营部分物流企业的35辆油罐车安装了3G视频监控设备,路测情况良好,并已完全具备了在全市物流企业推广应用的条件。目前,已完成了对300多辆油罐车的安装调试工作。监控平台的使用不但可以起到忠于未然的作用,还能减少事故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影响,从而吸引更多的危化品企业到当地来投资。
在智能长运方面,东营联通也积极配合长途客运中心部署长途客车的GPS安装,并启动车载DVR视频远程监控系统的应用。据悉,现已在50辆长途客车上安装“3G视频监控”设备和GPS装置。
智慧社区推动居民联动
东营市成功入选“智慧城市”试点,对居民来说,就是日常生活“智能化”。在该市的东营区,有30个城市社区正逐步试点“智能化”服务,其中包括了居家养老、日常事务办理等多个方面。
从东营市的整体情况来看,尽管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年轻城市,但因其特殊的人口结构,已经迈入人口老龄化的城市行列,老龄化程度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数据,养老形势严峻。有数据显示,目前该市老年人口数量已达31.5万人,预计到2015年,该市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37.92万,占总人口数的19.9%。 家有老人的居民普遍反映,“老人上年纪后,很不放心把他们自己留在家中,很想有个人帮着观察老人的一举一动。”今天,随着“智慧社区”的成功建成,这种顾虑将会止步。
东营区社区管理办公室正在逐步把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身体状况、子女情况等信息录入呼叫系统,通过三维地理信息确定老人的居住位置,设立无线通呼叫援助系统。当老人呼叫时,系统将第一时间把信息反馈给社区、老人子女、“llO”指挥中心、“120”指挥中心等人群及服务机构。
据介绍,整个呼叫系统是依托数字化援助服务系统、数字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关爱通”电子保姆,引入于机式的电子遥控器,根据呼叫需求,提供紧急救助、家政服务、医疗卫生、心理疏导等服务。
而在东营市的利津县和胜利油田胜东社区,正在推出的社区G3关爱平台试点建设,也为广大老人带来了安全和便利,实现了便民服务、救助呼叫、位置定位等功能。据悉,该平台后期的服务功能将扩展至各个社区的居民日常需求。
显然,这些地区创新养老模式的成功推行为全市养老模式创新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然而,除了解决居民养老的问题外,如何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也很重要,“居民办房产证,交水电费费,领退休金等业务,需要跑遍社区和一些职能部门,很麻烦。”因而,如何破解这些难题成为了居民心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为此,东营区社区管理办公室还专门建立了“社区信息化服务系统平台”,让居民个人信息都可以从该平台迅速找到,包括户籍信息、工作信息、家庭状况、家庭住址、家庭成员,联系方式、组织成员、房屋所有者信息等。“社区和服务部门掌握了这些数据,我们办理业务就方便、快捷了。”东营区社区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为了方便管理,工作人员还会将信息进行分类,如按照小孩、老人、特殊群体,或者其它标准分类。居民间还能通过这个系统沟通信息,增进邻里间的联系。
目前,东营区已在30个城市社区进行试点,待试点成功后将进入正式运行阶段。
物联网助力东营智慧农业
去年12月15日,第二届山东省物联网应用技能大赛在东营市圆满落幕,来自山东省38所职业学院的76个物联网技术参赛队参加了本次比赛,其中包括东营市的两支队伍。
大赛期间,东营职业学院的参赛队伍在比赛现场通过物联网硬件安装调试、无线网络的配置和测试、嵌入式应用软件开发、PC应用软件开发等竞赛内容成为了大赛的焦点。
“一部智能手机,一台电脑,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就可以轻松管理百余亩的农场。”这在常人看来,或许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但在东营职业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学科牵头人周连兵的眼中,却是一段段的程序编码,缺的只是一个实验调试的过程。“这不过是物联网技术中的一个分支,要实现并不难。现在农村大都是小规模种植,市场需求较小。”周连兵说,今年东营职业学院开设了物联网工程专业,帮助学生成为企业所需人才。
东营职业学院专门开设此类专业无疑为当地企业输送物联网技术人才提供了坚强的后盾。作为比赛主办方代表,山东省电子产品监督检验所副总工程师李宁宁对东营市的物联网技术市场前景颇为看好。“东营作为一个新兴城市,信息化产业发展比较快,当地政府和经信委一直比较重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可以说,作为新一代的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在东营已经扎根很深。”李宁宁说,胜利油田衍生的许多企业也需要大量的物联网技术复合型人才,这对东营物联网技术来说,是一座“市场金矿”。
事实上,早在2011年,东营市为积极推广物联网技术和应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便在全市开展“应用物联网技术,建设数字企业”活动,从2011年到2013年的三年间,应用物联网技术建设了600家数字企业。
据了解,在这些“数字企业”的建设推广过程中,东营市将优先选择本地优质中小企业,以提升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为指引,全面提升物联网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科学化、网格化和智能化,推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东营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无线网络打造百姓“智慧生活”
在东营的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中国移动东营分公司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无线网络基础设施、智慧校园以及车联网建设,部为东营市民尽享智慧城市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捷。
目前,东营移动大力加强东营网络建设力度,每年投资2个多亿进行网络建设,通过3G网络、WLAN(高速无线宽带)、现有2G网络的建设优化,网络覆盖范围和网络质量不断提高。当前,各类基站总数达到1600多个,2.4万多个无线宽带接入点,覆盖该市近1000多个热点区域。众所周知,无线网络被称为一个城市继水、电、气、路之后的第五公共设施,是建设无线“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东营作为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东营移动将在近两年建设超过400个4G基站,为“智慧东营”建设提供高速、快捷、安全的无线网络支撑。
据悉,东营还会建立一个公共服务平台,将信息遂过物联网从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发送给个人,市民不仅可用手机方便地查询到家庭水电煤气使用情况,以及社保卡、医保卡账户余额以及公交换乘、路况等信息,还可通过手机操作轻松完成各种缴费。而这其中,无线网络都将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然,在“智慧东营”的推进中,智慧教育也是一大重点内容。东营不断加大校园信息化的开发及扶持力度,为东营市近60家学校近7万名学生提供信息化服务。
东营以东营市技师学院为试点开展了智慧校园工程建设,建立了有线融合无线的网络体系,实现了校园一卡通、综合通讯服务、网站托管、移动办公和学校网的整体信息化。同时,通过东营移动的校讯通业务平台,家长可随时通过短信了解孩子上下学时间、在校表现、作业情况、考试成绩、教师点评等个性化信息,并随时随地与教师进行无障碍交流,充分实现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家长、老师与学生间全方位的沟通互动,让教育实现“家校统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校讯通平台年信息互动条数超过1300万条,在线学习平台的参与人次达到12万次。
此外,东营还将无线网应用于车联网领域,通过在车辆内安装一个简易的GPS,实现对车辆安全的远程监控。如果遇到意外情况的发生,传感器便可把信息传送至智能终端,车主电可在第一时间接到报警短信。而对于生活在都市里饱受堵车困扰的车主来说,有了车联网服务后,开车时就能通过午载屏幕了解到各个堵点的现场情况。
随着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新技术融合步伐的逐渐加快,“智慧东营”的建设正在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