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外出露营来放松身心,外出露营总是需要带一堆行李,并且,帐篷的搭建和收合也很麻烦,但市场上却并没有相对应的帐篷设计,在这种情况下我萌发了设计一款创意帐篷的想法。
那么,如何设计一款帐篷呢?我大体上将总体的帐篷设计的构思过程分成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为调查的构思环节,调查与帐篷设计相关的一系列资料。第二个环节是设计构思环节,根据调查环节的结果开始初步的设计,最后一个环节是具体的实现构思,根据设计的草图来寻求实现方法。当然,环节的区分不是一定明确的,因为,以往常的经验来说,这三个环节之间是不断补充的。
首先,我只是露营过几次,对帐篷并不是很了解,于是,我认为要先通过网絡和书籍对帐篷的历史起源和发展现状进行查阅,当然,仅仅是了解这些还不够,要想设计好帐篷,还得对帐篷的相关的制作工艺和材料以及目前市场上的品牌进行调查,同样,对露营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现状进行一定程度的查阅。
通过查阅,我对帐篷和露营文化有一定了解,于是,开始进入具体的设计调查。如何开始调查?要调查哪些内容呢?我是这样构思的,首先,作为一个产品,我要确定我的设计是给谁用的,不同的受众,对产品的审美和要求也不一样。我把帐篷的主要的受众定为青年人群,因为根据根据之前的网上的市场销售数据来看,青年人群更喜爱外出露营。所以,帐篷的外观、材料和功能将以青年人群喜好来设计,确定了主要的针对人群,我开始将市场上针对青年人群的帐篷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新手不容易搭建帐篷、帐篷不容易收合、行李和帐篷杂乱、收拾搬运麻烦等。列举完这些缺陷,觉得可以进一步调查购买者的喜好,因此,根据造型、材料、颜色等因素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并在市场上邀请一些符合条件的购买者来填写一定数量的问卷,同时邀请他们对问卷进行补充。这样,我就得到了一份设计数据,我将这些数据做成图表,根据图表简明的得出大致的风格和材料颜色以及购买者的想法。
做完上面的调查,我开始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因为,我观察出来的问题以及购买者反应的问题不一定是真的问题。也许,这些问题已经存在了比较好的解决方案了呢?带着这样的想法,我再次进行了调查。由于之前已经对品牌性帐篷的调查并没有发现具体针对性的设计,于是,我觉得进入露营爱好者的交流群,与露营爱好者交流询问也许能找到自己的答案。在这种想法下,我开始对一定数量的经验丰富的驴友进行问卷式的问答采访,将之前的问题与资深驴友反应的问题进行对照,并将新出现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然后将列出来的总的问题列成一张表,按照问题重复率的高低排列下来。
针对问题表,排处一些重复率较低的问题,比如:有些问题在抱怨帐篷提供的某些功能不够完善,而这些问题其实是需要进一步购买相关产品的,而这些产品已经提供了成熟又简单的解决方案。将诸如此类的小问题进行排除,并将这些好的解决方案记录下来,这样,我就得到了一张精炼的主要问题清单。
调查完毕,开始进入设计环节,按着这份清单,我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类,将存在的功能问题分成一组,空间设计问题分成一组,外观问题分成一组,以及结构问题分成一组。因为实现帐篷的基本功能是本次设计的基础,所以解决功能问题才是首要问题,根据问题清单,存在的功能问题主要和是帐篷的搭建和收合功能,帐篷的搬运和行李的收纳问题,针对这几个问题,一边观看之前搜集的大量与帐篷功能相关的资料,一边思考,最终,我确立了将行李箱与帐篷功能相结合起来设计帐篷的想法,有了这个主要的想法后开始正式进行设计。
首先,我对造型外观进行头脑风暴,怎么样才能将这两种功能协调在一起呢?我先用笔画出最初的各种草图,这一阶段,尽可能的发散自己的思维,不深入具体的方案实现,只是简单的将各种造型展示出来。起先,我将帐篷的形态和行李箱的形态进行简单的组合,尝试各种组合方式,这样形成了一系列最初的形态,形态只是简单的功能叠加,然后开始思索改变这些形态,从各种方面寻求灵感。比如:有的从生物获得仿生性外观灵感,有的从科技产品上获得了一些科技化的外观灵感,还有的从一些流行的玩具上获得了一些外观灵感,将这些灵感及时通过草图展现出来。我的想法是这些草图的外形不仅要符合之前调查的青年人群的爱好,也得保留帐篷自己的独特风格,来与当前市场上的产品形成明显区别。
设计了约将近20多种草图后,我开始对草图进行深化。并且为了轻巧和方便收纳,我觉得将帐篷直接设计在行李箱上是个不错的解决方法,行李箱本身方便搬运,收纳物体也更容易,那么如何有效的展开和收纳帐篷呢?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帐篷布为弧状曲线,收纳起来很容易和支架卷在一起,显得一团糟,于是,我觉得可以将支架和帐篷布分离开来,从行李箱两侧设计支架,为了便于收纳,支架最好可以折叠或者伸缩,然后,帐篷布可以采用另外的装置收纳起来,帐篷布的收纳装置应该能实现自动收纳,当使用者按下按键时即可自行收纳帐篷布。关于空间设计,根据之前的调查,对于帐篷最主要的空间问题是扩展性太差,一顶帐篷,由于外帐大多为弧形,导致不容易扩展新的空间,于是,我产生了将侧面设计成截面的想法,这样,两个帐篷侧面就可以相互组合形成大空间,当众多年轻人一同出游时便可通过组合迅速将帐篷拼搭成娱乐场所。在这些想法下,草图逐渐变化成一个个方案。
最后,进入具体实现构思环节。针对以上的诸多深化方案,开始思索如何实现?行李箱两侧的伸缩杆如何伸缩才能符合设计的形体?帐篷布料如何自动收纳呢?展开的帐篷如何固定,针对不同的问题开始细致的思考,有的要需要根据形体自行设计结构,有的则可以运用现有的构件产品,比如:伸缩架,我设计的是向上伸缩后再展开,合适的伸缩的结构想了很久,最终发现三脚架的伸缩结构既轻巧也实用,于是便将这种原理稍作变化运用在伸缩架上。伸缩的问题的改变了,展开的结构又成了问题,我想既然想要轻巧展开就可以在顶部设置旋转轴,轴在旋转到固定角度卡住就行,在这样的一步步构思下,许多问题慢慢解开。
设想仅仅在纸上展开依然是不够的,于是,我将这些深化的方案用3D软件建成模型,通过模型进一步细致观察,不少方案从图纸向实物转变时都会遇到各种问题,这就需要之前对于设计的构思要非常细致才行,一般而言,要在设计之初就设想它的三维图像,这样才不会出大面积的错误,将方案建成模型后,对于材料和方案的进一步探索也就变得顺利起来。
在确定运用何种材料之前,我的想法是:先将之前调查的与材料相关资料梳理下,一边回顾之前调查的目前市场的国际材料标准,一边对比材料的成本以及新旧材料的差别。这样的原因是我认为一味的运用目前市场上的主流材料只会落后于潮流,大胆尝试新材料才会走在潮流前线。
材料的运用过程就像一幅勾完线的画的填彩,在服务于设计的整体风格的前提下,对材料不停的进行尝试,有的材料可以运用自身材质所具有的色泽,也有的需要另外喷漆进行搭配,这一步都是在电脑上上完成的,所以,这一步构思过程更有点像机械的实验过程。
材料敲定过后,我开始设计帐篷布,年青人喜爱追随时尚,而帐篷图案最好简约为好,这也是市场上帐篷外帐大多为原色的原因,于是,我想通过点线的简单组合,在大面积纯色的色块映衬下,使得帐篷布显得简约而时尚。
最后,便是方案的选择,我出于成本和实用性的原则选择了我认为最为成熟而又简单的一个方案。按照这个方案来进行3D打印,填充上布料,于是,一个帐篷便从最初的设想成为一个实物模型。
以上,便是我作为一名工业设计师“完成”了的一次设计,虽然它还只是模型,但在将来,它将成为一个惊艳的产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
那么,如何设计一款帐篷呢?我大体上将总体的帐篷设计的构思过程分成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为调查的构思环节,调查与帐篷设计相关的一系列资料。第二个环节是设计构思环节,根据调查环节的结果开始初步的设计,最后一个环节是具体的实现构思,根据设计的草图来寻求实现方法。当然,环节的区分不是一定明确的,因为,以往常的经验来说,这三个环节之间是不断补充的。
首先,我只是露营过几次,对帐篷并不是很了解,于是,我认为要先通过网絡和书籍对帐篷的历史起源和发展现状进行查阅,当然,仅仅是了解这些还不够,要想设计好帐篷,还得对帐篷的相关的制作工艺和材料以及目前市场上的品牌进行调查,同样,对露营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现状进行一定程度的查阅。
通过查阅,我对帐篷和露营文化有一定了解,于是,开始进入具体的设计调查。如何开始调查?要调查哪些内容呢?我是这样构思的,首先,作为一个产品,我要确定我的设计是给谁用的,不同的受众,对产品的审美和要求也不一样。我把帐篷的主要的受众定为青年人群,因为根据根据之前的网上的市场销售数据来看,青年人群更喜爱外出露营。所以,帐篷的外观、材料和功能将以青年人群喜好来设计,确定了主要的针对人群,我开始将市场上针对青年人群的帐篷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新手不容易搭建帐篷、帐篷不容易收合、行李和帐篷杂乱、收拾搬运麻烦等。列举完这些缺陷,觉得可以进一步调查购买者的喜好,因此,根据造型、材料、颜色等因素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并在市场上邀请一些符合条件的购买者来填写一定数量的问卷,同时邀请他们对问卷进行补充。这样,我就得到了一份设计数据,我将这些数据做成图表,根据图表简明的得出大致的风格和材料颜色以及购买者的想法。
做完上面的调查,我开始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因为,我观察出来的问题以及购买者反应的问题不一定是真的问题。也许,这些问题已经存在了比较好的解决方案了呢?带着这样的想法,我再次进行了调查。由于之前已经对品牌性帐篷的调查并没有发现具体针对性的设计,于是,我觉得进入露营爱好者的交流群,与露营爱好者交流询问也许能找到自己的答案。在这种想法下,我开始对一定数量的经验丰富的驴友进行问卷式的问答采访,将之前的问题与资深驴友反应的问题进行对照,并将新出现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然后将列出来的总的问题列成一张表,按照问题重复率的高低排列下来。
针对问题表,排处一些重复率较低的问题,比如:有些问题在抱怨帐篷提供的某些功能不够完善,而这些问题其实是需要进一步购买相关产品的,而这些产品已经提供了成熟又简单的解决方案。将诸如此类的小问题进行排除,并将这些好的解决方案记录下来,这样,我就得到了一张精炼的主要问题清单。
调查完毕,开始进入设计环节,按着这份清单,我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类,将存在的功能问题分成一组,空间设计问题分成一组,外观问题分成一组,以及结构问题分成一组。因为实现帐篷的基本功能是本次设计的基础,所以解决功能问题才是首要问题,根据问题清单,存在的功能问题主要和是帐篷的搭建和收合功能,帐篷的搬运和行李的收纳问题,针对这几个问题,一边观看之前搜集的大量与帐篷功能相关的资料,一边思考,最终,我确立了将行李箱与帐篷功能相结合起来设计帐篷的想法,有了这个主要的想法后开始正式进行设计。
首先,我对造型外观进行头脑风暴,怎么样才能将这两种功能协调在一起呢?我先用笔画出最初的各种草图,这一阶段,尽可能的发散自己的思维,不深入具体的方案实现,只是简单的将各种造型展示出来。起先,我将帐篷的形态和行李箱的形态进行简单的组合,尝试各种组合方式,这样形成了一系列最初的形态,形态只是简单的功能叠加,然后开始思索改变这些形态,从各种方面寻求灵感。比如:有的从生物获得仿生性外观灵感,有的从科技产品上获得了一些科技化的外观灵感,还有的从一些流行的玩具上获得了一些外观灵感,将这些灵感及时通过草图展现出来。我的想法是这些草图的外形不仅要符合之前调查的青年人群的爱好,也得保留帐篷自己的独特风格,来与当前市场上的产品形成明显区别。
设计了约将近20多种草图后,我开始对草图进行深化。并且为了轻巧和方便收纳,我觉得将帐篷直接设计在行李箱上是个不错的解决方法,行李箱本身方便搬运,收纳物体也更容易,那么如何有效的展开和收纳帐篷呢?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帐篷布为弧状曲线,收纳起来很容易和支架卷在一起,显得一团糟,于是,我觉得可以将支架和帐篷布分离开来,从行李箱两侧设计支架,为了便于收纳,支架最好可以折叠或者伸缩,然后,帐篷布可以采用另外的装置收纳起来,帐篷布的收纳装置应该能实现自动收纳,当使用者按下按键时即可自行收纳帐篷布。关于空间设计,根据之前的调查,对于帐篷最主要的空间问题是扩展性太差,一顶帐篷,由于外帐大多为弧形,导致不容易扩展新的空间,于是,我产生了将侧面设计成截面的想法,这样,两个帐篷侧面就可以相互组合形成大空间,当众多年轻人一同出游时便可通过组合迅速将帐篷拼搭成娱乐场所。在这些想法下,草图逐渐变化成一个个方案。
最后,进入具体实现构思环节。针对以上的诸多深化方案,开始思索如何实现?行李箱两侧的伸缩杆如何伸缩才能符合设计的形体?帐篷布料如何自动收纳呢?展开的帐篷如何固定,针对不同的问题开始细致的思考,有的要需要根据形体自行设计结构,有的则可以运用现有的构件产品,比如:伸缩架,我设计的是向上伸缩后再展开,合适的伸缩的结构想了很久,最终发现三脚架的伸缩结构既轻巧也实用,于是便将这种原理稍作变化运用在伸缩架上。伸缩的问题的改变了,展开的结构又成了问题,我想既然想要轻巧展开就可以在顶部设置旋转轴,轴在旋转到固定角度卡住就行,在这样的一步步构思下,许多问题慢慢解开。
设想仅仅在纸上展开依然是不够的,于是,我将这些深化的方案用3D软件建成模型,通过模型进一步细致观察,不少方案从图纸向实物转变时都会遇到各种问题,这就需要之前对于设计的构思要非常细致才行,一般而言,要在设计之初就设想它的三维图像,这样才不会出大面积的错误,将方案建成模型后,对于材料和方案的进一步探索也就变得顺利起来。
在确定运用何种材料之前,我的想法是:先将之前调查的与材料相关资料梳理下,一边回顾之前调查的目前市场的国际材料标准,一边对比材料的成本以及新旧材料的差别。这样的原因是我认为一味的运用目前市场上的主流材料只会落后于潮流,大胆尝试新材料才会走在潮流前线。
材料的运用过程就像一幅勾完线的画的填彩,在服务于设计的整体风格的前提下,对材料不停的进行尝试,有的材料可以运用自身材质所具有的色泽,也有的需要另外喷漆进行搭配,这一步都是在电脑上上完成的,所以,这一步构思过程更有点像机械的实验过程。
材料敲定过后,我开始设计帐篷布,年青人喜爱追随时尚,而帐篷图案最好简约为好,这也是市场上帐篷外帐大多为原色的原因,于是,我想通过点线的简单组合,在大面积纯色的色块映衬下,使得帐篷布显得简约而时尚。
最后,便是方案的选择,我出于成本和实用性的原则选择了我认为最为成熟而又简单的一个方案。按照这个方案来进行3D打印,填充上布料,于是,一个帐篷便从最初的设想成为一个实物模型。
以上,便是我作为一名工业设计师“完成”了的一次设计,虽然它还只是模型,但在将来,它将成为一个惊艳的产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