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低碳城市是在保证高质量生活水平的基础上,通过转变生活行为方式和消费理念,有效减少碳排放和降低人类活动碳足迹的城市发展模式。本文阐述低碳城市的概念和建设低碳城市的意义,探讨了低碳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设计。
关键词:低碳城市;概念;意义;城市设计
Abstract: low carbon cities is guaranteed to high quality life level, and on the basis of life by changing behavior and consumption idea, effectively reduce carbon emissions and reduce human activities of the carbon footprint mode of city developmen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cept of low carbon cities construc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low carbon cities,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concept of low carbon cities in the urban design.
Keywords: low carbon cities; Concepts; Meaning; Urban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人口的膨胀, 全球经济体的不断扩张和生活方式的粗放、 无节制, 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越来越大, 其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地球所能承载的程度,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任务迫在眉睫。能源生产和保障系统面临巨大压力, 城镇化与机动化将极易形成美国式的过渡郊区化, 将导致城市消耗 80%以上的能源, 产生 80%的有害气体, 并使得耕地急剧减少, 由此而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将严重威胁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在这种情形下, 粗放的城市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 而当我们反思传统的城市建设理念和发展模式,并尝试探索一种符合中国国情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城市科学发展道路的时候, 一种低碳的, 符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城市发展模式正在兴起。
一、低碳城市的概念
“低碳” 是近年来极受关注的概念, 特别是对于中国的城市,低碳是城市能否永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也是城市能否永续发展的精神支撑。所谓低碳城市, 就是通过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在保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 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式。这个定义虽然简单, 但是明确了低碳城市发展的基本特点。首先, 低碳城市发展决不是牺牲发展换取环境的模式, 而是将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来综合考虑发展的方式和可能性的一种发展模式; 其次, 低碳城市的建设最终要依赖于城市治理者和居民消费理念及生活方式的转变才能发生。特别是从低碳城市治理的角度而言,当前理论和地方实践都在不断尝试, 试图为未来的城市发展提出新的, 适应经济和环境需要的治理模式。
二、 建设低碳城市的意义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减少浪费,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提倡低能耗、低污染的低碳经济,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目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快速城市化的发展使中国同样面临了气候变暖和能源短缺问题,而低碳城市是缓解能源压力和气候变暖的重要途径,因此处于这一时期的中国需更加坚定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走低碳发展之路。
三、低碳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设计探索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转移,城市蔓延,内部功能转变,城市的空间形态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而导致了生活就业范围扩大,交通出行需求日益增长,能源消耗增高等问题。低碳城市理念的提出在实践中影响着城市设计,从城市形态和城市空间结构上,笔者认为紧凑城市、混合功能和公共交通主导有利于城市的生态和可持续发展。
1、紧凑城市
紧凑而灵活的城市空间结构有助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城市的各部分紧密联系,拥有界定清晰的城市空间。紧凑城市可以减少出行,达到低碳发展的目的。查理德?罗杰斯是这样描述紧凑城市的:“城区按照密度的高低以同心圆环的形式组织,高密度地段围绕公共交通节点(铁路、巴士和地铁站台),低密度地段的联系性较弱。这种紧凑布局的效果是建立清楚的城市边界,限制城市扩散并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近年来的城市设计实践不断证明紧凑的城市形态能够提高公共空间的利用效率,减少交通出行的能源消耗。
出于对城市蔓延的忧虑及在中国城市发展应走紧凑型道路的共识,规划方面通过典型绿环或绿带边界的控制来使城市空间更紧凑。由于人和发展的不确定性,绿环绿带的增长控制方式使得外围发展更倾向于选择新城或是卫星城。然而,由于孤立的新城与中心城实际空间距离增大不利于组织公共交通,结合前文叙述的以道路网为主的弱控制的区域发展模式,将最终促进小汽车的使用。
更值得鼓励的是以绿楔间隔的公共交通走廓型的城市空间扩张方式,将新的开发集中于公共交通枢纽,有利于公共交通的组织,实现有控制的紧凑型疏解,实现低碳城市的目标。并且可以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在走廊方向进行分段分时序的开发。墨尔本在1960年代后期就开始推进“绿楔规划”。这种发展模式可以较好地适应人口增长的不确定性,鼓励公共交通的发展和实现城乡发展的协调。
2、混合功能
多功能混合是可持续发展城市设计的重要指标,低碳城市的应该是多功能混合的。多样性和多种功能的混合能够实现短路径的城市,减少出行距离,降低能源消耗。城市生活的优势在于工作场所、购物场所、教育、社交与娱乐场所彼此靠近,无论是街道还是社区,人们总愿意靠近那些他们日常需要使用的服务。混合功能的社区能够鼓励乘坐公共交通,鼓励人们步行,更好地利用各种市政设施,维持全天候的活力。简•雅各布斯关于一个健康城市的秘方是“一个错综复杂又富有条理的多样化土地使用,使得彼此间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社会中都不断地相互扶持”。这里应当注意的是现在仍在延用的传统的功能分区方法,这一方法无疑容易导致一种误读,即每一个功能区的单一用地性质。另一个应当注意的问题是多功能混合的目标是增加短路径出行,虽然表面上是各种功能混合,但是有时候仍不能保证避免从居住至工作地点的长距离出行,所以应提倡“有效混合”的概念,尤其是为了减少长距离的工作出行。
关于城市地块尺度,我国城市中的大街坊,大马路的建设模式更倾向于产生小汽车导向的街区。土地的多功能混合使用应当与合理的地块尺度相结合,合理的尺度为提供更多的步行和自行车捷径提供了可能性。大量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能够大大减少小汽车行驶,有效地减少平均出行距离,降低能源消耗。
3、公共交通主导
低碳城市不能是一个由汽车主宰的,而应该是由公共交通、自行车和行人为主导的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交通土地利用规划的一般法则是:减少出行的需求和出行距离,支持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限制小汽车。我国提出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国家政策,但是应当明确的是,公共交通的优先应首先保证在重要的交通走廊上的优先,全面的公交优先是难以实现的。针对目前我国城市发展状况,城市建设要首先有利于步行和自行车的使用,大力发展高性价比的公共交通,同时要注意改善城市的形象和控制小汽车的发展。自行车交通在我国主要城市中的重要作用在世界上都是少见的,中国城市必须坚持推动自行车的使用,特别是如何在城市空间规划中保持自行车使用的环境(如小尺度街区,土地的混合使用),而不仅仅是“给出路”的单一自行车通道建设。放弃自行车就是放弃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当城市的交通方式与交通网络得到基本确定,也就确定了城市不同区域公共交通可达性的强弱。以公共交通导向的城市结构鼓励大型城市公共设施集中的城市区域中心与公交枢纽的结合。改变以传统中心地理论指导的城市结构,转向多极网络嵌套理论。以公共交通的可达性水平来确定开发强度,减少高能耗的出行方式和严重的交通拥挤。
综上所述,低碳城市是在保证高质量生活水平的基础上,通过转变生活行为方式和消费理念,有效减少碳排放和降低人類活动碳足迹的城市发展模式。首先,低碳城市不是以发展为代价换取保护环境的模式,而是把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置于同等重要地位来综合考虑的城市发展模式;其次,低碳城市的实现最终还要通过城市经营和居民生活方式以及消费理念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李斌, 宴清峰, 包晓兵. 低碳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设计[J]. 中华建设, 2011,(06)
[2] 韩冰, 凌莉, 张轶群, 荣耀. 密集立体型城市与循环生长型城市的理念和应用——关于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启动区城市设计的思考[J]. 规划师, 2006,(05)
[3] 黄晓光. 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与设计[J]. 广东科技, 2009,(14)
[4] 刘备. 城市设计•和谐社会[J]. 知识经济, 2010,(06)
关键词:低碳城市;概念;意义;城市设计
Abstract: low carbon cities is guaranteed to high quality life level, and on the basis of life by changing behavior and consumption idea, effectively reduce carbon emissions and reduce human activities of the carbon footprint mode of city developmen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cept of low carbon cities construc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low carbon cities,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concept of low carbon cities in the urban design.
Keywords: low carbon cities; Concepts; Meaning; Urban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人口的膨胀, 全球经济体的不断扩张和生活方式的粗放、 无节制, 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越来越大, 其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地球所能承载的程度,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任务迫在眉睫。能源生产和保障系统面临巨大压力, 城镇化与机动化将极易形成美国式的过渡郊区化, 将导致城市消耗 80%以上的能源, 产生 80%的有害气体, 并使得耕地急剧减少, 由此而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将严重威胁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在这种情形下, 粗放的城市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 而当我们反思传统的城市建设理念和发展模式,并尝试探索一种符合中国国情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城市科学发展道路的时候, 一种低碳的, 符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城市发展模式正在兴起。
一、低碳城市的概念
“低碳” 是近年来极受关注的概念, 特别是对于中国的城市,低碳是城市能否永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也是城市能否永续发展的精神支撑。所谓低碳城市, 就是通过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在保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 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式。这个定义虽然简单, 但是明确了低碳城市发展的基本特点。首先, 低碳城市发展决不是牺牲发展换取环境的模式, 而是将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来综合考虑发展的方式和可能性的一种发展模式; 其次, 低碳城市的建设最终要依赖于城市治理者和居民消费理念及生活方式的转变才能发生。特别是从低碳城市治理的角度而言,当前理论和地方实践都在不断尝试, 试图为未来的城市发展提出新的, 适应经济和环境需要的治理模式。
二、 建设低碳城市的意义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减少浪费,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提倡低能耗、低污染的低碳经济,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目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快速城市化的发展使中国同样面临了气候变暖和能源短缺问题,而低碳城市是缓解能源压力和气候变暖的重要途径,因此处于这一时期的中国需更加坚定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走低碳发展之路。
三、低碳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设计探索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转移,城市蔓延,内部功能转变,城市的空间形态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而导致了生活就业范围扩大,交通出行需求日益增长,能源消耗增高等问题。低碳城市理念的提出在实践中影响着城市设计,从城市形态和城市空间结构上,笔者认为紧凑城市、混合功能和公共交通主导有利于城市的生态和可持续发展。
1、紧凑城市
紧凑而灵活的城市空间结构有助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城市的各部分紧密联系,拥有界定清晰的城市空间。紧凑城市可以减少出行,达到低碳发展的目的。查理德?罗杰斯是这样描述紧凑城市的:“城区按照密度的高低以同心圆环的形式组织,高密度地段围绕公共交通节点(铁路、巴士和地铁站台),低密度地段的联系性较弱。这种紧凑布局的效果是建立清楚的城市边界,限制城市扩散并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近年来的城市设计实践不断证明紧凑的城市形态能够提高公共空间的利用效率,减少交通出行的能源消耗。
出于对城市蔓延的忧虑及在中国城市发展应走紧凑型道路的共识,规划方面通过典型绿环或绿带边界的控制来使城市空间更紧凑。由于人和发展的不确定性,绿环绿带的增长控制方式使得外围发展更倾向于选择新城或是卫星城。然而,由于孤立的新城与中心城实际空间距离增大不利于组织公共交通,结合前文叙述的以道路网为主的弱控制的区域发展模式,将最终促进小汽车的使用。
更值得鼓励的是以绿楔间隔的公共交通走廓型的城市空间扩张方式,将新的开发集中于公共交通枢纽,有利于公共交通的组织,实现有控制的紧凑型疏解,实现低碳城市的目标。并且可以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在走廊方向进行分段分时序的开发。墨尔本在1960年代后期就开始推进“绿楔规划”。这种发展模式可以较好地适应人口增长的不确定性,鼓励公共交通的发展和实现城乡发展的协调。
2、混合功能
多功能混合是可持续发展城市设计的重要指标,低碳城市的应该是多功能混合的。多样性和多种功能的混合能够实现短路径的城市,减少出行距离,降低能源消耗。城市生活的优势在于工作场所、购物场所、教育、社交与娱乐场所彼此靠近,无论是街道还是社区,人们总愿意靠近那些他们日常需要使用的服务。混合功能的社区能够鼓励乘坐公共交通,鼓励人们步行,更好地利用各种市政设施,维持全天候的活力。简•雅各布斯关于一个健康城市的秘方是“一个错综复杂又富有条理的多样化土地使用,使得彼此间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社会中都不断地相互扶持”。这里应当注意的是现在仍在延用的传统的功能分区方法,这一方法无疑容易导致一种误读,即每一个功能区的单一用地性质。另一个应当注意的问题是多功能混合的目标是增加短路径出行,虽然表面上是各种功能混合,但是有时候仍不能保证避免从居住至工作地点的长距离出行,所以应提倡“有效混合”的概念,尤其是为了减少长距离的工作出行。
关于城市地块尺度,我国城市中的大街坊,大马路的建设模式更倾向于产生小汽车导向的街区。土地的多功能混合使用应当与合理的地块尺度相结合,合理的尺度为提供更多的步行和自行车捷径提供了可能性。大量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能够大大减少小汽车行驶,有效地减少平均出行距离,降低能源消耗。
3、公共交通主导
低碳城市不能是一个由汽车主宰的,而应该是由公共交通、自行车和行人为主导的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交通土地利用规划的一般法则是:减少出行的需求和出行距离,支持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限制小汽车。我国提出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国家政策,但是应当明确的是,公共交通的优先应首先保证在重要的交通走廊上的优先,全面的公交优先是难以实现的。针对目前我国城市发展状况,城市建设要首先有利于步行和自行车的使用,大力发展高性价比的公共交通,同时要注意改善城市的形象和控制小汽车的发展。自行车交通在我国主要城市中的重要作用在世界上都是少见的,中国城市必须坚持推动自行车的使用,特别是如何在城市空间规划中保持自行车使用的环境(如小尺度街区,土地的混合使用),而不仅仅是“给出路”的单一自行车通道建设。放弃自行车就是放弃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当城市的交通方式与交通网络得到基本确定,也就确定了城市不同区域公共交通可达性的强弱。以公共交通导向的城市结构鼓励大型城市公共设施集中的城市区域中心与公交枢纽的结合。改变以传统中心地理论指导的城市结构,转向多极网络嵌套理论。以公共交通的可达性水平来确定开发强度,减少高能耗的出行方式和严重的交通拥挤。
综上所述,低碳城市是在保证高质量生活水平的基础上,通过转变生活行为方式和消费理念,有效减少碳排放和降低人類活动碳足迹的城市发展模式。首先,低碳城市不是以发展为代价换取保护环境的模式,而是把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置于同等重要地位来综合考虑的城市发展模式;其次,低碳城市的实现最终还要通过城市经营和居民生活方式以及消费理念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李斌, 宴清峰, 包晓兵. 低碳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设计[J]. 中华建设, 2011,(06)
[2] 韩冰, 凌莉, 张轶群, 荣耀. 密集立体型城市与循环生长型城市的理念和应用——关于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启动区城市设计的思考[J]. 规划师, 2006,(05)
[3] 黄晓光. 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与设计[J]. 广东科技, 2009,(14)
[4] 刘备. 城市设计•和谐社会[J]. 知识经济,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