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校内开放性实验室平台为依托,建设校内生产实习基地,采用校内外生产实习基地结合的新型实习方式,能有效解决新时期校外生产实习基地不断减少、实习环境弱化的实际问题,通过近两年的具体实践,获得了良好的实习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产实习;实验室;教学;实习基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217-02
一、建设校内实习基地的客观必要性
生产实习是工科院校学生结合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训练自身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所必须的一种实践活动,是培养工程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而实习基地则是高等院校学生进行生产实践的重要场所,是保证实践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条件。实习基地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实习教学的质量。数十年来,武汉科技大学本科学生的生产实习活动基本上在一些校外企业单位进行,这些企业单位本身具备完善的设施装备和强大的技术力量,是学校长期固定的外部实习基地。然而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在校学生人数成倍增长,以及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入,实际情况较以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点。
1.生产实习单位不愿接收学生实习。生产实习地点即公司工厂,基于效益、安全、保密等考虑,拒绝高校本科学生去实习,即使厂家勉强同意,也达不到教学效果,甚至大打折扣。我校是一个工科学校,许多专业和专业工厂紧密相连,学生到工厂进行生产实习,大都是观看、参观、走马观花,只看到表面,不能了解内容实质,不能亲自动手,得不到深入的实践体会和感性认识。理论和实际不能完好结合,达不到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要求。
2.生产实习费用较高,学校难以承受。学生到工厂实习,需要工人师傅指导,需要在工厂住宿,还要消耗一定的材料,这些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是全部免费的。而现在,工厂是要将这些计入生产成本的。按照现有的费用,学生只能在工厂实习一周,其余时间只得自行安排。
3.实习工厂无法接待大量学生。近年来本科生大量扩招,有些专业以前只招一个班的学生,现在都招两个甚至三个班四个班的学生,而且每个班的学生由原来的30人增加到40~50人。由于场地和设备的限制,工厂在同一时间无法接待这么多学生。如果一个班一个班的轮换进行实习,学生的课堂教学又难以安排。
4.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是需要学生进行热处理工艺和掌握冶金产品质量的检验方法及分析质量问题原因的实践,动手操作环节多,能够全面运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然而,近几年来,同意接收金属材料专业学生进行实习的厂家越来越少,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学生去机械和冶金工厂实习反响很大,认为只能看,不能动手,收效不大,没有必要在工厂实习那么长时间。学生没有实习的积极性,老师也没有办法指导实习,消极地应付几周就回学校了。
5.生产实习的质量不能保证。目前,许多学校只能利用传统关系在某些工厂进行走马观花式的象征性实习;有些学校苦于联系不着生产实习地点,就由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地点,写出实习报告,就等于完成生产实习环节;还有的学生找不着实习场所,就弄虚作假,从网上摘抄部分内容写出实习报告,应付实习环节,完全不能保证生产实习质量。
为了解决这种尴尬的现状,保证实习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从而获得生产实习应有的效果,建设校内实习基地势在必行[1]。
二、建设校内实习基地的可行性及实施过程
近年来武汉科技大学大力开展学科建设活动,校内各学科实验室建设发展迅速。以金属材料系为例,实验室场地不断扩大,先进实验设备日渐完善,同时实验室教学机制也在发生重大的转变,从以往传统的照本宣科式的实验教学逐渐向开放式实验教学方式转变,实验教学不再单纯的以实验指导书上的经典实验项目为主,而是提供开放性的实验环境,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方向进行探索性的试验研究。很多开放性的实验项目来源于指导教师所承担的科研课题,和生产一线的实际问题结合很紧密。因此依托校内实验室完善的实验设备,模拟企业生产一线的工作流程,可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生产实习平台。在实际操作中,主要从两方面着手进行了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2]。首先,借助开放性实验室建设的契机,按照实习内容的要求,加强实验室硬件建设,引进与生产现场相同的实验设备、实验材料,营造出与现场相同的工作环境;同时,重点加强了实习带队师资队伍建设。针对这种情况,青年教师带领生产实习之前,要像课堂教学一样,必须认真备课,查阅相关的书籍和资料,熟悉与企业生产实践相关的理论知识,并且要主动深入企业第一现场,熟悉生产现场工作状况以及设备运转情况,虚心向现场工人师傅学习,不耻下问,学习他们处理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弥补自身实际技能的缺乏和理论基础知识的不足,才能尽快提高自己的工程素质和指导生产实习的能力。目前我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主要的生产实习项目为“典型钢种的热加工工艺实习”,这个实习中用于指导实践的专业基础知识非常多,如常见的热处理设备、常见钢种的热处理工艺,工艺—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等。如果实习指导教师对这些知识不是很熟悉或不了解,那么,在生产实习中,就难以做到答疑解惑的作用,因此就难以保证实习的质量。因此青年教师应该本着刻苦钻研、努力进取、精益求精的态度。在实习前除了要重温专业课要学的与实习相关的知识外,还要查阅相关的书籍资料,并且要经常深入生产一线,了解典型钢种的生产处理现状以及实际操作规范,充实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此外,当今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企业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这就要求青年教师时刻关注企业最新动态,以保证实习教学水平的与时俱进、不断提高。
三、校内外基地结合的生产实习方式相辅相成
即使建设了校内的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也不能放弃。因为校内实习基地只是企业生产现场的简单模拟,无法营造出真实的企业大生产环境。目前我校具体的操作措施是选择校内、外实习基地结合的方式进行,学生分批轮流在校内外基地进行实习。在校外实习基地以认识参观为主,可使学生身临实际生产环境,树立企业大生产的观念,了解企业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培养安全生产以及严把质量关的产品质量意识,从工人师傅身上学习到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这种效果单凭校内实习基地是无法达到的;在校内实习基地以实际动手操作为主,校外实习基地实际动手操作机会不足的缺陷可在校内实习基地得到弥补。学生在校内实习基地,可以放手操作设备,模仿实际生产现场对来自生产现场的样品进行处理,得到充分的亲自动手锻炼的机会。经过近两年的实践证明,校内外基地结合,两者相辅相成,互补性强,行之有效,教师、学生普遍反映良好。
当然,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是长期的过程,如何充分发挥其优势,更好的服务于实习教学活动有待于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小宁.高等学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6):85-86.
[2]景丽洁.改革生产实习教学,加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J].化工高等教育,2004,(2):46-48.
关键词:生产实习;实验室;教学;实习基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217-02
一、建设校内实习基地的客观必要性
生产实习是工科院校学生结合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训练自身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所必须的一种实践活动,是培养工程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而实习基地则是高等院校学生进行生产实践的重要场所,是保证实践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条件。实习基地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实习教学的质量。数十年来,武汉科技大学本科学生的生产实习活动基本上在一些校外企业单位进行,这些企业单位本身具备完善的设施装备和强大的技术力量,是学校长期固定的外部实习基地。然而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在校学生人数成倍增长,以及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入,实际情况较以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点。
1.生产实习单位不愿接收学生实习。生产实习地点即公司工厂,基于效益、安全、保密等考虑,拒绝高校本科学生去实习,即使厂家勉强同意,也达不到教学效果,甚至大打折扣。我校是一个工科学校,许多专业和专业工厂紧密相连,学生到工厂进行生产实习,大都是观看、参观、走马观花,只看到表面,不能了解内容实质,不能亲自动手,得不到深入的实践体会和感性认识。理论和实际不能完好结合,达不到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要求。
2.生产实习费用较高,学校难以承受。学生到工厂实习,需要工人师傅指导,需要在工厂住宿,还要消耗一定的材料,这些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是全部免费的。而现在,工厂是要将这些计入生产成本的。按照现有的费用,学生只能在工厂实习一周,其余时间只得自行安排。
3.实习工厂无法接待大量学生。近年来本科生大量扩招,有些专业以前只招一个班的学生,现在都招两个甚至三个班四个班的学生,而且每个班的学生由原来的30人增加到40~50人。由于场地和设备的限制,工厂在同一时间无法接待这么多学生。如果一个班一个班的轮换进行实习,学生的课堂教学又难以安排。
4.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是需要学生进行热处理工艺和掌握冶金产品质量的检验方法及分析质量问题原因的实践,动手操作环节多,能够全面运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然而,近几年来,同意接收金属材料专业学生进行实习的厂家越来越少,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学生去机械和冶金工厂实习反响很大,认为只能看,不能动手,收效不大,没有必要在工厂实习那么长时间。学生没有实习的积极性,老师也没有办法指导实习,消极地应付几周就回学校了。
5.生产实习的质量不能保证。目前,许多学校只能利用传统关系在某些工厂进行走马观花式的象征性实习;有些学校苦于联系不着生产实习地点,就由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地点,写出实习报告,就等于完成生产实习环节;还有的学生找不着实习场所,就弄虚作假,从网上摘抄部分内容写出实习报告,应付实习环节,完全不能保证生产实习质量。
为了解决这种尴尬的现状,保证实习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从而获得生产实习应有的效果,建设校内实习基地势在必行[1]。
二、建设校内实习基地的可行性及实施过程
近年来武汉科技大学大力开展学科建设活动,校内各学科实验室建设发展迅速。以金属材料系为例,实验室场地不断扩大,先进实验设备日渐完善,同时实验室教学机制也在发生重大的转变,从以往传统的照本宣科式的实验教学逐渐向开放式实验教学方式转变,实验教学不再单纯的以实验指导书上的经典实验项目为主,而是提供开放性的实验环境,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方向进行探索性的试验研究。很多开放性的实验项目来源于指导教师所承担的科研课题,和生产一线的实际问题结合很紧密。因此依托校内实验室完善的实验设备,模拟企业生产一线的工作流程,可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生产实习平台。在实际操作中,主要从两方面着手进行了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2]。首先,借助开放性实验室建设的契机,按照实习内容的要求,加强实验室硬件建设,引进与生产现场相同的实验设备、实验材料,营造出与现场相同的工作环境;同时,重点加强了实习带队师资队伍建设。针对这种情况,青年教师带领生产实习之前,要像课堂教学一样,必须认真备课,查阅相关的书籍和资料,熟悉与企业生产实践相关的理论知识,并且要主动深入企业第一现场,熟悉生产现场工作状况以及设备运转情况,虚心向现场工人师傅学习,不耻下问,学习他们处理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弥补自身实际技能的缺乏和理论基础知识的不足,才能尽快提高自己的工程素质和指导生产实习的能力。目前我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主要的生产实习项目为“典型钢种的热加工工艺实习”,这个实习中用于指导实践的专业基础知识非常多,如常见的热处理设备、常见钢种的热处理工艺,工艺—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等。如果实习指导教师对这些知识不是很熟悉或不了解,那么,在生产实习中,就难以做到答疑解惑的作用,因此就难以保证实习的质量。因此青年教师应该本着刻苦钻研、努力进取、精益求精的态度。在实习前除了要重温专业课要学的与实习相关的知识外,还要查阅相关的书籍资料,并且要经常深入生产一线,了解典型钢种的生产处理现状以及实际操作规范,充实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此外,当今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企业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这就要求青年教师时刻关注企业最新动态,以保证实习教学水平的与时俱进、不断提高。
三、校内外基地结合的生产实习方式相辅相成
即使建设了校内的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也不能放弃。因为校内实习基地只是企业生产现场的简单模拟,无法营造出真实的企业大生产环境。目前我校具体的操作措施是选择校内、外实习基地结合的方式进行,学生分批轮流在校内外基地进行实习。在校外实习基地以认识参观为主,可使学生身临实际生产环境,树立企业大生产的观念,了解企业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培养安全生产以及严把质量关的产品质量意识,从工人师傅身上学习到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这种效果单凭校内实习基地是无法达到的;在校内实习基地以实际动手操作为主,校外实习基地实际动手操作机会不足的缺陷可在校内实习基地得到弥补。学生在校内实习基地,可以放手操作设备,模仿实际生产现场对来自生产现场的样品进行处理,得到充分的亲自动手锻炼的机会。经过近两年的实践证明,校内外基地结合,两者相辅相成,互补性强,行之有效,教师、学生普遍反映良好。
当然,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是长期的过程,如何充分发挥其优势,更好的服务于实习教学活动有待于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小宁.高等学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6):85-86.
[2]景丽洁.改革生产实习教学,加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J].化工高等教育,2004,(2):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