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选举日:“克林顿”成最大赢家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xd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5日晚间,紧绷了半年之久的弗吉尼亚州州长角逐终于落下帷幕,现年56岁的民主党候选人特里·麦考利夫以47.9%比45.5%的微弱优势战胜了“茶党”青睐的共和党人肯·库辛尔利,在时隔四年之后将州府权杖夺回到民主党手中。同样令民主党欣喜的是,在纽约市市长的选战中,比尔·德布拉西奥获得七成以上选票的压倒性胜出,成为被誉为“世界之颠”纽约市20年来的首位民主党籍市长。而在同日的另一个焦点战场新泽西州州长选举的角逐中,共和党人克里斯·克里斯蒂的稳获连任也为保守阵营带来了些许慰藉。
  客观而言,2013年这个选举日的结果基本在意料之中,驴象两党在平分秋色的基础上,民意的钟摆略向民主党一方回调。而当我们细致打量这三位赢家之时,或许会突然冒出这么个结论:这个选举日的最大赢家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克林顿。这里的“克林顿”,既指至今仍旧人气爆棚的前总统,也指卸任国务卿不久、对2016大选跃跃欲试的希拉里。
  “师爷”走上前台
  今年年初,一本被译名为《国王制造者》的传记书在被冠以“全球政经界必读”的包装字样后,登上了中国大陆书店的货架。事实上,这本原名为《如此一个党》的政治回忆录在2007年出版后的几周内就登上过《纽约时报》畅销书榜的前五名。而彼时,该书的作者特里·麦考利夫正积极投身到希拉里·克林顿2008年白宫之战的筹备之中。
  作为民主党党内的资深竞选经理人,麦考利夫的政治机缘发端自1979年的佛罗里达。在那里,他偶然结识了正在为卡特连任募集捐款的律师理查德·斯旺。在斯旺(后来成其岳父)的指导下,麦考利夫逐渐告别了从事多年的金融业,转身热衷起了竞选的经理与运营,后来他遇到了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比尔·克林顿。两人虽然相差十岁,但却十分投缘,很快就建立了深度信任。更为重要的是,麦考利夫强大的募款运作能力是克林顿所急需的。其后,麦考利夫得以在克林顿1992年和1996年两次总统竞选中扮演关键角色,甚至俨然成了“国王制造者”。
  2001年2月即克林顿时代谢幕不久,麦考利夫被选为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其任期直至小布什进入第二任期的2005年。这一时段的美国,经历着9.11的伤痛、反恐的狂热、以及对战争的反思,在多数时间里民主党皆不占据上风。但即便如此,麦考利夫仍旧筹集到了大量的捐款,使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的账目第一次实现了盈余,进而为2006年民主党在国会众议院实现翻盘预留了丰厚的财力储备。这一次的成功,令麦考利夫对政治前程充满渴望,于是,他在2009年尝试竞选了弗吉尼亚州州长。虽然他已久居弗州,但却有点“墙内开花墙外香”之感,最终在民主党初选中惜败给了在地方长期深耕的州参议员克雷格·迪兹。
  在过去半年来的竞选中,前总统克林顿曾多次不遗余力地为麦考利夫背书站台,除了有“报答”老部下的意味,同时也再次彰显了其毫不褪色的民意号召力。更为关键的是,克林顿的高调助选,也是为希拉里“白宫之路”的谋篇布局。试想,如果2016年希拉里参选,在关键战场州弗吉尼亚坐镇的是与他们家族关系甚密的麦考利夫,这自然是再有利不过的局面。而在弗吉尼亚州州长任期四年而不得谋求连任的罕见制度安排下,2016年时的麦考利夫也该规划他2017年到任之后的去向,无论是进入内阁还是竞选参议员,克林顿家族重返白宫显然也是他最希望看到的。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比尔·德布拉西奥身上。这位从纽约市市政底层打拼而上的德意后裔,正是在1996年才盼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折。1996年,35岁的德布拉西奥被时任总统克林顿看重,出任了住房与城市发展部负责纽约、新泽西两州区域事务的高级主管。克林顿卸任后,德布拉西奥返回纽约市,并很快被选入了市议会,在2010年还当选了在纽约市仅次于市长地位的公共利益倡导官。2000年,在第一夫人希拉里尝试转型、投身纽约州国会参议员选举之时,旧臣德布拉西奥责无旁贷地领衔了她的竞选团队。
  有趣的是,由于参与本次市长选举的候选人中云集了太多与“克林顿”沾亲带故的人,克林顿夫妇并没有公开支持德布拉西奥,但这一缺席绝不会对他们将近十几年的交情带来任何影响。
  对手裂痕加深
  麦考利夫和德布拉西奥的胜出,得益于他们在克林顿时代的积累,更是克氏阵营政治人物得势的明确标志,无疑为希拉里冲刺2016大选营造了更为和谐的政治氛围。相比于克林顿政治资本的发酵,共和党在弗吉尼亚和新泽西两州州长选举中的一胜一负则可能导致党内阵营裂痕的加深,从两党对决意义上希拉里至少是民主党阵营的胜算。
  细数眼前有可能角逐2016大选的共和党人,大体资历为参议员或者州长。就参议员而言,罗恩·保罗、马尔科·卢比奥要在大选年面临是冲刺白宫、还是谋求连任的抉择,这将直接拖累选情。从历史上看,两党上次提名当年为改选年的国会参议员竞选总统的还是1964年共和党提名的巴里·戈德华特。从这个逻辑出发,到2018年才面临改选的泰德·克鲁兹更具空间,但其在此前政府关门危机中所奠定的“茶党”领袖形象,显得过于极端,在民意支持意义上是一把双刃剑。就州长部分而言,被寄予很大期待的威斯康星州州长斯考特·沃克要在2014年面临改选。这就意味着,从2013年连任开始到2014年中期选举期间,毫无压力的新泽西州州长克里斯蒂将轻而易举地掌握共和党阵营的绝对话语权。如果他能够充分利用这段大概一年的时间,在目前一些联邦层次的关键议题上发挥驱动作用,主动掌控议程,就很可能将优势延续到2014年之后、甚至是2016年之前。
  从共和党党内的态势看,克里斯蒂相对温和的中间派立场可能难以充分团结目前影响力不断扩大、满意度却屡创新低的“茶党”势力。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预计克里斯蒂为首的温和派将与“茶党”势力展开激烈的党内竞争。当然,克里斯蒂如有机会获得总统候选人提名,其选择的副手多半会是“茶党”人士。但在实现这一必然妥协安排之前,共和党党内的内耗应该是不可避免的。相比之下,如果希拉里宣布参选后,民主党阵营可以在短时间内达成一致、迅速实现整合的话,就会更为有效地筹备2016,胜算自然增加。   希拉里的机会到底有多大
  9月13日,希拉里·克林顿现身苏格兰的圣安德鲁大学,领取该校的荣誉博士学位。在颁奖仪式上,一名宾客直截了当地问她会否参与2016年美国总统竞选,希拉里起初的回应是“我还没有拿定主意”,其后又连忙补充说,“我有这个打算”。几乎所有人都清楚,希拉里当然会有“这个打算”,但如此明显的表达仍旧震动了美国政坛。
  就在选举日的前三天即11月2日,国会参议院民主党党团主席查克·舒默公开喊话,敦促希拉里明确表态参选。这位曾与希拉里共事八年的资深参议员是院会党团的第三号人物,并被始终视为接替哈里·里德出任民主党领袖的不二人选。到2016年里德已是77岁高龄,极可能选择退休,舒默顺利接位应在情理之中。而此刻将自己标签化为未来总统的早期支持者,应当是有助于其在党内巩固领导地位的信号。从这个侧面也可以看出,民主党高层对希拉里所保有的持续不减的强烈期待。同时,根据多个预测民调数据,如果希拉里参与2016大选,她不但可以在党内初选中获得六成以上的支持,而且在与任何一位目前可知的共和党对手比较中均以10%到20%的优势大幅度胜出,其民意渴望度也极其可观。
  不过,对于希拉里而言,2016的选择仍旧存在着众多不确定性。最为严峻的就是希拉里的代际问题。奥巴马执政将近五年虽足以证明经验不足的弊端,但其在2008年的历史性当选已将美国政治带入了新的世代。从总统政治的一般规律看,美国有史以来只有过两次继任总统比卸任总统年长10岁以上的代际回调,最近的一次是69岁的里根取代57岁的卡特,还从未出现过希拉里接替奥巴马的这种跨越将近20年的回调。换言之,虽然眼前的精英和民意都对希拉里情有独钟,但一旦选战拉开帷幕,希拉里是否能迎合时代需求、吸引足够多的年轻选民,一定是个棘手的问题。同时,由于希拉里亲历了从1992年到2012年整整20年的联邦政治,涉足领域极多,交友与树敌都在所难免。这些背景极可能成为曝出丑闻或被人攻击的源头。
  当然,要讨论和预判希拉里的政治前景,应当先回答的一个问题是:精英和民意对希拉里的期待,到底是因为她本人的资质与能力,还是由于除了希拉里以外再没有合适的人选呢?客观而言,与希拉里相比,其他可能的人选的确都有些黯然失色,况且,在所谓的“后奥巴马时代”,也根本没有办法预期刚出道四年的政治人物入主白宫的传奇再现。即便如此,在任何可能都会发生的情况下,虽然2013年选举日为希拉里铺垫好了白宫之路的起点,但未来如何发展,还需要克林顿家族谨慎而为。
  美国选举日
  美国法定的普选公职官员的日子,通常在十一月第一个星期一后的第一个星期二举行。通常而言,美国正副总统、国会两院议员、多数州州长等职务的选举按照不同的任期周期在偶数年的选举日举行。不过,美国也有五个州的州层次选举在单数年进行,即弗吉尼亚和新泽西两州在总统选举年后一年,密西西比、肯塔基以及路易斯安那等三州在总统选举年之前一年举行。此外,美国许多城市政府的官员如市长、市议员等也会在单数年进行选举,比如今年选举日就有纽约市、底特律市等多个大城市进行的改选。
其他文献
2013年12月,土耳其政府与伊拉克北部库尔德地方自治政府签署了一系列能源贸易合同,按照合同约定,库尔德自治政府将通过土耳其境内连接欧亚的油气管线向外界输出石油和天然气。由于本项协议是土耳其方面越过伊拉克中央政府而与库尔德地方自治政府直接签署的,因此有评论认为,伊拉克中央政权和北部库族地方自治机构一直在行政统辖区划和石油收益分配方面存在争议,土耳其此举极有可能会激怒巴格达政府,进而使本已渐趋紧张的
“下一次恐怖袭击将发生在网络空间”,将会使美国遭受毁灭性后果。面对恐怖分子花样不断翻新的恐怖手段,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纷纷做出这样的断言。互联网上“暗流涌动”,恐怖组织与国家之间的较量有愈演愈烈之势。    “圣战士们”的“互联网运动”    “我们正经历一场战斗,而这场战斗的大部分是在媒体上进行的。我们正处在一场争夺人心的媒体战中。”这是“基地”组织的二号人物扎瓦西里对新形势的判断。信息通信技术的
美国宇航局(NASA)日前发布消息称,在火星上首次发现了存在液态水的“强有力”证据。  此前有评论认为,火星表面如有流动水,可能意味着火星地下也有水。如果最终得到确认,无论对寻找外星生命,还是人类移民火星,这一发现都具有不同凡响的意义。今年7月23日,美国宇航局宣布,天文学家通过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迄今最接近“另一个地球”的系外行星Kepler-452b,其比地球大60%,允许液态水在表面存在。这
被炸的大使馆还在吗?它还有哪些后续故事?中国人还记得“5.8事件”吗?    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有一个地方留给中国人民刻骨铭心的痛,这种痛至今让人难以释怀。这个地方就是中国原驻南联盟大使馆。在北约轰炸南联盟的时候,美军轰炸机发射的三枚导弹严重损毁了中国大使馆馆舍,夺去了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三位中国记者的生命,另有多人受伤。十多年过去了,这座被炸的大使馆还在吗?它还有哪些后续故事?中国人还记
讨论战后国际秩序变化这个话题,是为了揭示现在的国际秩序是在什么样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人们常说,现有的国际秩序就是二战以后形成的秩序。但是,现有秩序都是从二战结束后形成并发展到今天的吗?其实当时设计的国际秩序并未真正实现过,而现有的一些秩序却并不是产生于二战终结本身。现在人们常常谈论维护战后国际秩序,但却把概念上的和运作中的两种秩序混为一谈了。如果最初设计的战后秩序并不存在,我们要维护的是什么?战
在停止了超过50年后,美国与古巴间的渡轮服务很快就将重启。目前,美国方面已经批准从佛罗里达出发的有关服务。  自上世纪60年代美国对古巴实行贸易制裁以来,双方的类似服务也随之中止。但从去年年底开始,奥巴马政府与古巴开始缓和外交关系。目前,美国政府已经终止了禁令,两家渡轮公司说他们已经获得了运营执照。此前,美国的航空公司JetBlue还宣布了从纽约始发古巴的新包机业务。  然而,尽管美国开启了新航班
8月26日,不信任案投票后硬挺了将近三个月的日本首相菅直人宣布辞职,并以此换得《公债发行特例法案》和《再生能源特别措施法案》在日本参议院的通过。四天后,经过紧张的两轮投票,曾任菅直人内阁财政大臣的野田佳彦战胜之前一直更被人们看好的前原诚司和海江田万里,当选日本执政党民主党的新党首,得到参众两院的认可后,于9月2日正式就任日本第95届、第62位日本首相。  按说,像日本这样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国家,其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近日公布了一项研究结果称,人们对自己外表感觉差的“罪魁祸首”是社交网络,特别是对30岁到40岁之间的女性而言。  奥克兰大学学者萨曼莎·斯特朗在最新研究中说,人们沉浸在社交网络的时间不断增加,导致朋友、家人和网友在网络上互相攀比各自形象。斯特朗的调查结果显示,不论男女,社交网络“打击”人们对外表的自信程度,其中“受害”最深的就是中年女性。  斯特朗在新西兰全国范围随机调查超过1.1
嘉 宾/章百家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前副主任  徐 步 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汪文斌 外交部政策规划司副司长  贾庆国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  秦亚青 外交学院院长  张宇燕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  姚云竹 军事科学院中美防务关系中心主任  时殷弘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刘江永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  陶 坚 国
1986年10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问中国一周,下榻修缮一新的钓鱼台18号楼。离开时,女王要身边人员给钓鱼台写信道:“女王和爱丁堡公爵感到再也没有什么地方比这里住得更舒服了。”  女王要身边人员写这样的信,难道仅仅是出于礼貌吗?笔者认为,作为英国元首,女王对外说话是认真的和郑重的。女王对钓鱼台给予赞扬,是出于以下原因:一是中国改革开放之父邓小平在养源斋宴请了女王,两人在典雅幽静、具有高超东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