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事农村教育工作已经有20年,担任班主任工作也有十几年了,本人认为要搞好农村小学的教育,注重班级管理非常重要。本文谈谈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对策
随着教育改革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为了一切孩子、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理念的提出,对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不少管理中都提出了要“以人为本”,明确指出了人的作用乃是管理的根本。作为班主任,不仅要求学生去做,而更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不断超越自我,展示自我,完善自我,体现生命的价值。
本人认为,班主任的管理失范存在两种极端行为:一是放弃管教的责任,采取不闻不问的方式。二是班主任对学生的问题过于敏感,动辄大加训斥,甚至滥用惩罚,学生抵制班主任导致行为失范。究其原因是班主任在学生面前表现出一种权威,自己高于学生,结果使学生产生了反感,甚至漠视班主任的行为。因此班主任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班主任与时俱进的要求。
二、班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农村小学班级的现状
现在农村小学的大多数学生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完成学习上的任务,但还有少部分学生如果不好好管理,将会对班级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现在不少的农村小学生娇惯脆弱,受不得点滴委屈,心理容易偏激。很多家长外出打工,孩子一般由不识字的爷爷奶奶带,这种隔代教育对孩子影响很大,学生们跟着爷爷、奶奶养成了一些坏习惯。如:生活不能自理,缺乏自觉性,学习马虎、劳动观念弱、纪律松散,甚至学会了打架、喝酒、抽烟、赌博等。
(2)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班级管理随意化
目前不少班主任将班级管理定位于学生的应试成绩,围绕取得良好的应试成绩而开展班级管理。过分重视智育,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的要求统一化、模式化,即成绩好的学生就是好学生,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内在潜能,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班级管理的随意化,导致了学生思想素质下降,心理素质差,法制观念淡薄,也人为地造成了学生的两极分化。
②班级管理内容片面化
第一、注重常规管理,忽视能力培养
当今社会对其成员应具备的素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即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交往能力、生存能力等,当代小学生这几方面的能力都比较欠缺。在目前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往往仅重视维持班级运转的常规管理,如考勤、清洁、纪律、学习、行为规范的管理,忽视了能力培养。
第二、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习指导
学习方法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好的学习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好的学习方法意味着事倍功半,劳而无功。在学习管理中,一些班主任常常以学习要求代替学习指导,以管理学习秩序代替学习管理,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有效指导。
③权威绝对化
大部分班主任处于班级管理的绝对权威地位,从班规的制定,班委的确立,管理的实施,监督的进行,到学生的评价,都由班主任说了算。这样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遏制了学生的个性、情感、意志品格的发展,造成多数学生只会服从和循规蹈矩,缺乏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
④工作方法简单化
班主任教育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和成果。有的班主任做了很多工作,但效果并不好,出现事倍功半的状况。这主要是教育方法过于简单。
⑤评价学生主观化
学生评价是就学生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价值判断的活动,它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导向、激励、矫正、甄别等作用。目前对学生的评价存在着评价内容狭窄化、方式主观化、观点固定化等问题。一方面班主任常常以成绩好不好、是否听话、是否遵守纪律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另一方面,班主任仅以学生现有的表现评判学生。认为好的学生总是好学生,差学生不会变好。用这种“固定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的长处和特点,他们的内在积极性和创造力都可能被泯灭。
三、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的措施
(1)制定“合情”规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常见的规范都以“一视同仁”为根本依据。然而,“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中应因人而异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规范。如,班规分“上学”、“做操”、“上课”、“活动”、“文明礼仪”这五个方面。除了大家遵守的共同的内容外,还可针对每位学生的实际状况,分别对以上规范进行变通,如在“上课”一栏,对性格外向的孩子提出遵守课堂纪律,不影响别人,发言热烈等要求;对性格内向的孩子提出上课发言过一、两次即为优秀等要求;对学困生提出从最基础的知识学起。这样有了因人而异的规范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2)设立“合理”目标
目标是前进的方向,也是前进的动力。在“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中应设立“合理”的目标。对学生个体来说,设立个人目标的主要途径是进行“自我教育”,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向成功的彼岸。对班级来说,设立集体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利用校内外的各项活动进行。如:学校的班级量化评比、运动会、篮球比赛等等。抓住这些契机,一起向既定目标努力,这样的管理活动有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3)运用“赏识”管理
表扬是班级管理的常用策略。对学生要善于表扬,只要表现良好,不论多么细小的琐碎之事,都要加以表扬。表扬可以带来价值感和荣誉感,可以使人更加发奋地工作。问题较多、难管的學生,往往性格孤僻,但这些人重义气,于是我采用交朋友的方式,接近他,时刻关注他的行为,直到把我认作朋友。
(4)实现群体决策
班级作为一个小组织,班主任在管理中也要运用教育决策实施有效的管理。如:开学初,组织学生开展“三个一”活动:每人为搞好班风学风建设出一个好点子;每人设计一套课外集体活动的好方案;每人给任课老师提一条好建议等。另外诸如班级的出勤、纪律、卫生、文体等各方面的管理,都可以下放给学生,从而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班风建设的积极性。
总之,作为班主任必须树立“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观念,给学生开辟自主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调动其内在需要,最终达到班级管理的最高层次,真正体现出管理的效果。
(作者单位:广西合山市河里镇中心小学)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对策
随着教育改革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为了一切孩子、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理念的提出,对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不少管理中都提出了要“以人为本”,明确指出了人的作用乃是管理的根本。作为班主任,不仅要求学生去做,而更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不断超越自我,展示自我,完善自我,体现生命的价值。
本人认为,班主任的管理失范存在两种极端行为:一是放弃管教的责任,采取不闻不问的方式。二是班主任对学生的问题过于敏感,动辄大加训斥,甚至滥用惩罚,学生抵制班主任导致行为失范。究其原因是班主任在学生面前表现出一种权威,自己高于学生,结果使学生产生了反感,甚至漠视班主任的行为。因此班主任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班主任与时俱进的要求。
二、班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农村小学班级的现状
现在农村小学的大多数学生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完成学习上的任务,但还有少部分学生如果不好好管理,将会对班级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现在不少的农村小学生娇惯脆弱,受不得点滴委屈,心理容易偏激。很多家长外出打工,孩子一般由不识字的爷爷奶奶带,这种隔代教育对孩子影响很大,学生们跟着爷爷、奶奶养成了一些坏习惯。如:生活不能自理,缺乏自觉性,学习马虎、劳动观念弱、纪律松散,甚至学会了打架、喝酒、抽烟、赌博等。
(2)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班级管理随意化
目前不少班主任将班级管理定位于学生的应试成绩,围绕取得良好的应试成绩而开展班级管理。过分重视智育,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的要求统一化、模式化,即成绩好的学生就是好学生,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内在潜能,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班级管理的随意化,导致了学生思想素质下降,心理素质差,法制观念淡薄,也人为地造成了学生的两极分化。
②班级管理内容片面化
第一、注重常规管理,忽视能力培养
当今社会对其成员应具备的素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即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交往能力、生存能力等,当代小学生这几方面的能力都比较欠缺。在目前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往往仅重视维持班级运转的常规管理,如考勤、清洁、纪律、学习、行为规范的管理,忽视了能力培养。
第二、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习指导
学习方法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好的学习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好的学习方法意味着事倍功半,劳而无功。在学习管理中,一些班主任常常以学习要求代替学习指导,以管理学习秩序代替学习管理,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有效指导。
③权威绝对化
大部分班主任处于班级管理的绝对权威地位,从班规的制定,班委的确立,管理的实施,监督的进行,到学生的评价,都由班主任说了算。这样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遏制了学生的个性、情感、意志品格的发展,造成多数学生只会服从和循规蹈矩,缺乏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
④工作方法简单化
班主任教育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和成果。有的班主任做了很多工作,但效果并不好,出现事倍功半的状况。这主要是教育方法过于简单。
⑤评价学生主观化
学生评价是就学生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价值判断的活动,它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导向、激励、矫正、甄别等作用。目前对学生的评价存在着评价内容狭窄化、方式主观化、观点固定化等问题。一方面班主任常常以成绩好不好、是否听话、是否遵守纪律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另一方面,班主任仅以学生现有的表现评判学生。认为好的学生总是好学生,差学生不会变好。用这种“固定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的长处和特点,他们的内在积极性和创造力都可能被泯灭。
三、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的措施
(1)制定“合情”规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常见的规范都以“一视同仁”为根本依据。然而,“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中应因人而异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规范。如,班规分“上学”、“做操”、“上课”、“活动”、“文明礼仪”这五个方面。除了大家遵守的共同的内容外,还可针对每位学生的实际状况,分别对以上规范进行变通,如在“上课”一栏,对性格外向的孩子提出遵守课堂纪律,不影响别人,发言热烈等要求;对性格内向的孩子提出上课发言过一、两次即为优秀等要求;对学困生提出从最基础的知识学起。这样有了因人而异的规范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2)设立“合理”目标
目标是前进的方向,也是前进的动力。在“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中应设立“合理”的目标。对学生个体来说,设立个人目标的主要途径是进行“自我教育”,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向成功的彼岸。对班级来说,设立集体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利用校内外的各项活动进行。如:学校的班级量化评比、运动会、篮球比赛等等。抓住这些契机,一起向既定目标努力,这样的管理活动有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3)运用“赏识”管理
表扬是班级管理的常用策略。对学生要善于表扬,只要表现良好,不论多么细小的琐碎之事,都要加以表扬。表扬可以带来价值感和荣誉感,可以使人更加发奋地工作。问题较多、难管的學生,往往性格孤僻,但这些人重义气,于是我采用交朋友的方式,接近他,时刻关注他的行为,直到把我认作朋友。
(4)实现群体决策
班级作为一个小组织,班主任在管理中也要运用教育决策实施有效的管理。如:开学初,组织学生开展“三个一”活动:每人为搞好班风学风建设出一个好点子;每人设计一套课外集体活动的好方案;每人给任课老师提一条好建议等。另外诸如班级的出勤、纪律、卫生、文体等各方面的管理,都可以下放给学生,从而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班风建设的积极性。
总之,作为班主任必须树立“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观念,给学生开辟自主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调动其内在需要,最终达到班级管理的最高层次,真正体现出管理的效果。
(作者单位:广西合山市河里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