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蔬菜产业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来源 :山东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cam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澄迈、临高、琼中、万宁、文昌、儋州6县54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详细分析了海南省蔬菜产业发展及其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结果表明,蔬菜产业已经成为海南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调研样本中65%的农户种植蔬菜,种植面积以0.03~0.67 hm2为主,蔬菜收入占家庭收入比例较高,且规模化蔬菜生产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但是不同地区、不同规模蔬菜种植户之间收益差异较大,建议政府在蔬菜生产规模化、组织化等方面提高扶持力度,以促进农民增收。
  关键词:海南;蔬菜;农民;收入
  中图分类号:S-05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5)01-0149-04
  作为生态旅游岛,海南农民收入主要依靠农业和旅游业。海南是我国唯一全属于热带海洋气候的省份,年均气温22~26℃,年降雨量1 500~2 300 mm,特殊的地理区位、气候以及季节优势,对于冬季蔬菜种植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1]。近年来,海南蔬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持续增长,蔬菜生产规模逐渐扩大。据统计,2005~2012年间,海南蔬菜种植面积从17.24万公顷增加到22.95万公顷,增长33.12%;蔬菜总产量从312.16万吨增加到532.13万吨,增产70.5%。同时,海南冬季北运蔬菜基地功能逐年完善,80%以上的冬季瓜菜北运销往170多个国内大中城市以及东亚、港澳等国际市场,已成为支撑国家冬季瓜菜基地生产体系的主要支柱产业,也已成为帮助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2,3]。但海南蔬菜种植分散,农户对蔬菜生产决策与管理能力不尽相同,不同规模、不同品种的蔬菜生产者,其蔬菜生产成本相差较大,蔬菜种植收益相差较远[4]。因此,本文以澄迈、临高、琼中、万宁、文昌和儋州等六地蔬菜种植农户为研究对象,对农民种植蔬菜及其收益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农民收入来源的调查数据,研究蔬菜产业发展对不同类型农民收入的贡献和影响,探讨如何通过发展蔬菜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以期为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决策提供依据。
  1 数据和样本
  1.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用数据主要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农业监测预警研究课题组2013年12月7~15日对海南省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研究样本的选取基于分层抽样的原则进行,根据海南省18个县(市)的收入水平分组,最终抽取了澄迈、文昌、万宁、儋州、临高、琼中6个县为样本县,其中澄迈和文昌代表高收入县,万宁和儋州代表中等收入县,临高和琼中代表低收入县。每个县根据收入水平选取3个乡(镇)(高、中、低收入各1个),每个镇选取3个村(高、中、低收入各1个),每个村选取10个农户,组成540个农户样本。
  1.2 样本说明
  调查采取研究人员与农民面对面问卷访谈形式进行,有关蔬菜生产和收入的调研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2013年农户家庭的基本情况(如人口、耕地面积、外出务工劳动力数等);二是农户全年蔬菜的生产情况,包括种植品种、种植面积、总产量、销售价格、收益等;三是蔬菜种植过程中种子、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土地租赁和雇工费用等生产投入情况;四是农户家庭总收入及构成,包括总收入、工资性收入、农业生产性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考虑到农村居民可能会种小面积的蔬菜用于自己食用,因此,界定蔬菜种植面积为0.03 hm2以上的农户才认为是菜农,即他们需要有一定的蔬菜用于市场销售。在540个有效样本中,蔬菜种植户343户,非蔬菜种植户197户。
  2 海南农民的蔬菜种植规模及其收益分析
  2.1 种植规模分析
  蔬菜是海南省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蔬菜种植户占较高比重。整体看,调研样本中63.52%为蔬菜种植户,且高收入样本县(市)蔬菜种植户比例明显高于中低收入样本县(市),澄迈、文昌蔬菜种植户比例分别为94.44%和85.56%,比蔬菜种植户比例最低的低收入样本县琼中分别高出66.66和57.78个百分点(表1)。
  海南省的蔬菜生产仍以小规模家庭经营为主,种植面积0.67 hm2以下的占绝大多数。根据农户蔬菜种植面积大小,将蔬菜种植户分为[0.03,0.33)、[0.33,0.67)、[0.67,1.33)、[1.33,+∞)hm2四个组,其中在0.67 hm2以下的蔬菜种植户占全部蔬菜种植户的81.42%,0.67 hm2及以上的仅占18.58%(表2)。这与我国农业生产的小规模家庭经营模式密切相关。
  2.2 种植收益分析
  在种植规模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蔬菜总产量、销售价格、销售金额等信息计算蔬菜种植收益;根据种子、化肥、农药、农膜和农业机械等物质投入以及雇工支出和土地租赁费用计算蔬菜生产成本;依据蔬菜的总收益和总成本计算净收益。由表3可以看出,种植规模越小的种植户单位面积收益越高,[0.03,0.33)、[0.33,0.67)hm2蔬菜种植户分别为7.18万、6.61万元/hm2,超过其他两个规模较大组。
  尽管蔬菜种植规模小的农户单位面积收益高于种植面积大的农户,但是受规模效益影响,种植规模大的农户人均蔬菜收入还是要高于种植规模小的农户(表4)。
  3 蔬菜种植收益对海南农民收入的贡献分析
  蔬菜是海南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从六县平均看,人均蔬菜收入为3 573 元,占总收入的30.83%。不同样本县(市)蔬菜生产对农民收入存在较大差异。蔬菜种植较多的文昌和万宁人均蔬菜收入均在6 400 元以上,占农户家庭总收入50%左右。而蔬菜种植相对较少的临高和琼中,农村居民种植蔬菜的人均收入均在1 400 元以下,占农户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在20%以下,琼中仅为9.50%(表5)。
  蔬菜收入占海南农村居民农作物收入的比重较大。根据表6可以看出,蔬菜种植较多的文昌、万宁、澄迈农户的蔬菜收入占农作物收入比例75%以上的农户均超过七成,文昌这一比例达到了91.76%。即使在蔬菜种植较少的儋州、临高和琼中,蔬菜收入占农作物收入比例75%以上的农户比例也在17%以上,儋州这一比例为36.14%(表6)。   种植蔬菜较多的样本县蔬菜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超过五成。从蔬菜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的分布结构看, 蔬菜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大于50%的农户占到调研样本的27.08%。在文昌和万宁两个蔬菜种植较多的地区,这一比例均超过了50%,分别达到了61.17%和51.85%(表7)。
  蔬菜种植明显改善了海南省的农户收入状况,蔬菜种植户人均收入明显高于非蔬菜种植户。从6个县的平均水平看,蔬菜种植户的人均纯收入为13 588元,非蔬菜种植户的人均纯收入仅为8 116元,蔬菜种植户人均纯收入比非蔬菜种植户高5 472元。从各个县的情况下来看,除临高外(主要是种菜农户少,且以小规模为主),其它样本县的蔬菜种植户的人均纯收入水平均高于非蔬菜种植户(表8)。
  随着蔬菜种植面积的增加,农户家庭的人均纯收入呈明显增加趋势。蔬菜种植面积小于0.33 hm2的种植户的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1 225元,蔬菜种植面积≥1.33 hm2的种植户
  为19 797元,存在8 572元的差距。从各样本县的调研数据来看,除个别数据异常外,蔬菜种植规模越大,农户人均纯收入也越高(表9)。
  4 结论与建议
  4.1 主要结论
  4.1.1 蔬菜种植农户比例较高,但地区差异较大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蔬菜生产逐渐成为海南农业的主要产业,种植群体逐渐扩大,约有65%的农户种植的蔬菜可用于市场销售。这其中,以澄迈种植比例最高,达到了94.44%;文昌和万宁种植比例较高,达到85%左右;儋州、临高和琼中较低,基本在40%以下。菜农在海南农户中的比例较高,但不同的市县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
  4.1.2 蔬菜种植规模仍偏小 海南蔬菜种植主体以农户为主,其种植规模仍显较小。从调查结果来看,0.03~0.33 hm2的种植规模占多数,占到了46.12%,0.33~0.67 hm2的种植规模次之,约占35%,0.67 hm2以上的种植户约为19%,整体蔬菜种植规模仍偏小。
  4.1.3 蔬菜是海南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 随着近年来海南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蔬菜生产已经成为海南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整体看,海南人均蔬菜收入达到3 573元,占总收入的比重超过30%。特别是在蔬菜种植较多的文昌和万宁,蔬菜收入分别为6 749元和6 411元,分别占总收入的52.85%和48.33%。海南菜农收入普遍高于非菜农,且收入与种植规模呈正比关系。
  4.2 建议
  4.2.1 加强蔬菜产业市场信息服务建设 加强市场信息服务建设是提高蔬菜生产、销售能力以及蔬菜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从调研结果看,海南蔬菜产业的市场信息服务仍显不足,多数的农户希望获得生产技能、农资资讯、栽培技术、市场销售等的信息服务。因此,应加强蔬菜产业的市场信息服务建设,通过政府农业管理部门、农机推广机构、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机构组织,及时、便捷的向蔬菜生产者提供信息服务,指导海南蔬菜生产、流通与消费。
  4.2.2 推动蔬菜产业化发展 产业化经营可有效化解蔬菜生产过程中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提升农户在蔬菜生产活动中的话语权。从对农户参加合作社或蔬菜合作组织的调研结果来看,海南菜农参加蔬菜专业组织的比例不到15%。因此,通过政府鼓励、企业示范等手段,不断推行“科研院所+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农户”等多种组织形式,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发展标准化生产、发展订单农业、参加海南冬交会等多种形式,与菜农建立稳定、高效的产销关系,完善企业与菜农的利益联接机制,使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提高蔬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4.2.3 加快海南蔬菜的品牌建设 目前,海南蔬菜已广泛销售到国内大中城市港澳以及东亚市场,成为海南省主要产业之一,但海南蔬菜在品牌建设上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一方面,积极开展蔬菜的质量认证工作,要把开展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有机蔬菜的认证作为海南蔬菜产业发展的有力抓手,不断提高海南蔬菜内在的品质;另一方面,加大对现有品牌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博览会、展销会等平台,组织有实力、有潜力的品牌参与展示、展销,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和网络等各类媒体树立良好的蔬菜品牌形象,扩大社会影响,提高品牌效应。
  参 考 文 献:
  [1]唐少霞,赵志忠,毕华,等.海南岛气候资源特征及其开发利用[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1(3):343-346.
  [2]海南蔬菜生产流通调查报告[EB/OL].http://www.hainan.gov.cn,2012-03-21.
  [3]卫龙宝.国家北运蔬菜生产基地(海南省)冬季瓜菜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EB/OL].http://www.hq.xinhuanet.com,2010-12-13.
  [4]肖日新,周曼.海南安全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C]//南方蔬菜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06.
  [5]徐家鹏,李崇光.蔬菜种植户产销环节紧密纵向协作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2(4):2-13,92.
  [6]夏春萍,刘文清. 蔬菜生产效益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湖北省黄梅县小池口镇为例[J]. 统计与决策,2012(12):113-116.
其他文献
摘要: 为了促进发酵床废弃垫料的循环利用,设计5种发酵床,以锯末稻壳发酵床为对照,在对照发酵床中分别以15%、45%的金针菇菌渣或15%、45%的杏鲍菇菌渣替代等比例的锯末,饲养生猪100 d后测定垫料的化学成分及0、50、100倍垫料稀释液对小麦种子发芽率、主根长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5种发酵床垫料中的氮、磷、钾、铜、铁、
期刊
摘要:通过田间定位小区试验,以淡水滴灌为对照,设置不同矿化度咸水滴灌处理,研究全地膜覆盖条件下,咸水滴灌棉田土壤水分和盐分的动态变化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咸水滴灌减少了棉花对土壤水分的吸收,HCO3--Na+型咸水矿化度对棉花根系吸水的影响要大于Cl--Na+型咸水。土壤水分受到前期灌溉水量和灌溉水盐分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整个生育期都存在。各种灌溉处理都使得0~100 cm土体剖面的土壤EC值增加,
期刊
摘要:为评价嘧菌酯在西瓜上使用的安全性,于2012、2013年在济南、杭州两地采用田间试验和气相分析方法研究了嘧菌酯在西瓜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结果表明:嘧菌酯在西瓜和土壤中的降解行为均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方程,其降解半衰期分别为2.2~4.7、10.0~13.7 d。嘧菌酯在西瓜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质量分数均小于最低检出限0.01 mg/kg,低于嘧菌酯在西瓜上的最高残留限量(MRL)1.0
期刊
摘要:为了探明夏谷生产中氮、磷、钾肥效应和最优施肥参数,本试验采用“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对夏谷高产新品种济谷16的氮、磷、钾肥料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氮、磷、钾肥增产效果显著,最高可达32.8%。氮、磷、钾肥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平衡施肥能显著提高谷子的产量和肥效,氮、磷、钾肥对产量的影响为氮>钾>磷。氮、磷、钾肥的偏生产力随着用量的提高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平均偏生产力钾>磷>氮。
期刊
摘要: 以双蒸水为溶剂,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蚕蛹虫草样品中虫草素和腺苷含量,并用该方法测定了19-3、17-3、MS、1-1以及1-Y等12种不同虫草菌株栽培的蚕蛹虫草、不同品质的蚕蛹虫草以及蚕蛹虫草不同组织中的虫草素和腺苷的含量。结果表明:1-Y菌株的虫草素和腺苷含量均最高,质量分数达15.45 mg/g和4.40 mg/g;不同品质的蚕蛹虫草中虫草素则以感染而未出草的僵蚕最高;蚕
期刊
摘要:针对鲁插1号存在扦插成活率不稳定的问题,本研究通过不同催根时间、不同物候期扦插2因素试验,探索影响扦插成活率的主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扦插时期对鲁插1号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以膨芽期最好;插穗采集时间对鲁插1号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差异显著,是影响扦插成活率的主因素,以休眠期末期至发芽前采集最为适宜。  关键词: 桑树;鲁插1号;催根时间;物候期;扦插成活率  中图分类号:S888.3+2 文
期刊
摘要:以发根农杆菌Accc10060菌株侵染地黄外植体,研究不同菌液浓度、不同侵染时间和不同共培养时间对地黄毛状根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发根农杆菌Accc10060菌株可成功诱导出地黄毛状根,PCR检测发现发根农杆菌Ri 质粒rolC基因已整合到地黄基因组中并得到表达;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在地黄毛状根的诱导过程中,诱导的最佳菌液浓度为OD600=0.6,最佳侵染时间为10 min,最佳共培养时间
期刊
摘要: 为了调查规模养殖场沙门氏菌中Ⅰ类整合子的流行情况,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了从贵州省规模养猪场分离的57株沙门氏菌中Ⅰ类整合子的携带率以及整合子中耐药基因盒的种类;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57株沙门氏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应用χ2检验检测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株与阴性菌株耐药性的相关性。结果显示,57株沙门氏菌中Ⅰ类整合子检出率为40.4%(23/57);耐药基因盒检出率为31.6%(18
期刊
摘要:利用济宁地区11个县站1970~2012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倾向估计,分析济宁地区主要热量资源的时间、空间变化趋势及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济宁近43 年作物生长季年平均气温整体呈阶段性上升趋势,增温速率为0.30℃/10a;≥0℃活动积温为5 222.1℃·d,增加速率为86.7℃·d/10a;≥10℃的积温为4 777.2℃·d,增温速率为77.4℃·d/10
期刊
摘要:采用三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通过番茄无土栽培试验,研究营养液中氮、磷、钾浓度对番茄产量及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番茄产量、番茄红素含量与氮磷钾浓度间的数学模型,并对主效应、单因素效应及二因素互作效应和单因素边际效应进行了分析。合理施肥可有效提高番茄产量和番茄红素含量,本试验条件下在氮浓度9.970~10.860 mmol/L、磷浓度1.364~1.635 mmol/L、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