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wei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是思维活动的起点,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心脏。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好的问题设计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中职学生具有个性解放、争强好胜、虚荣心强、偏执和叛逆等心理特点,教师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必须切入中职教学实际、学生实际和教材实际。
   一、中职语文教学问题设计现状
   (一)教学问题设计没有考虑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提问分层性不够,针对性不强,不能激发全体学生的有意注意和学习兴趣;要么问题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仅以单纯的判断性提问形式:“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要么问题过难,对学生只启不发。这种做法只图课堂表面热闹,而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收不到什么教学效果。
   老师在课上问题设计过多,过于琐碎。学生根本没有多少时间思考,导致“碎问碎答”。 这样一堂课下来,没有一个明确的课堂教学中心,学生盲目地被牵着鼻子走,在云里雾里中疲惫不堪,不仅思维受到压抑,而且收获甚少,仅走过场而已。
   (二)教学问题设计脱离中职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
   1.问题设计空乏,难度大,没有考虑中职生的实际特点。这类问题问的范围过大,或者问得过深、过难,学生不知从何答起只能无言以对,最后只好老师自己回答。虽然这完成了提问的形式,但只是在学生陪衬下表演了老师的高明。这种问题,很容易让本身基础就是薄弱的中职学生的思维陷入一种茫茫然不知所以然的境地,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了学生的挫败感。
   2.问题雷同,毫无新意。如:这篇课文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中心思想是什么?老是那几问,千篇一律。这类问题抑制学生的思维,導致本已不太爱学习的中职学生更加厌学。
   3.问题不分主次轻重,过于繁琐。如: “满堂灌”变成“满堂问”,嘻嘻笑笑,热热闹闹,学生什么也学不到。这种问题混淆了教學重点,耽误了学生的学习时间。
   二、提高课堂问题设计有效性应遵循的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调动、激励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积极性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显然“问题”的设计也离不开这个目标。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积极创设情境,做到善问、巧问,同时又要启发学生敢问,爱问、善问,以改变课堂上往往是教师“问”学生“答”的现状。
   (二)挑战性原则
   “挑战性”问题不仅符合中职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还可以开发学生智力、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三)延展性原则
   课堂教学的容量是有限的,不可能解决存在于每个学生心中的一切疑问和难点。因此,教师在教学问题设计过程中要提出一两个能使学生继续思考的延展性问题,并就这些问题让学生在课后自选合适的方式求解。这种做法,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工作自然地延伸到课后,贯彻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三、提高教学问题设计有效性的途径
   (一)依托文本
   讨论需要资本,对话需要资本。课堂问题的设置必须从文本出发,在学生对课文具有一个第一印象即原始印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化理解,即产生学生的后续理解。日本教育家池田大作曾说过:“每句话里都有一颗心。”让学生在教师设置的话题多次从语言文字中去了解作者的这颗心,岂不就是语文阅读的本意吗?
   (二)把握适度
   话题要精炼、适度,不能像冰糖葫芦似的一串,而是错落有致,井然有序地适时出示,将问题进行预设,选择时机提出。过多过繁,就会成为满堂灌,学生最容易懈怠;过少过疏,或不提问,则不启不发,成死水一潭。所以,话题密度要适中
   (三)注重层次
   课堂提问要以学生为本,兼顾全体学生。所谓深者得之深,浅者得之浅,均有所收获。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求在筹划课堂提问时必须抓住教材的整体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使提出的问题按知识点的难易级差递升,体现一定的坡度和有序性。
   为了使问题呈现一定的坡度,要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诊断,了解学生相关的知识储备,以使问题能和学生独特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而把一个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各个小问题之间的坡度,要让学生明白这样分解的理由,并能自然地把各个阶段的解决策略串联起来,从而解决原问题。此外,还应了解学生的个性,对不同个性的学生提不同的问题,做到因人施教。
   (四)追求艺术
   “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卢梭《爱弥儿》)贺拉斯也有?“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的著名论断。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不仅要考虑提问形式的灵活多样,还要考虑提问内容的新颖有趣,真正做到提问的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使课堂提问达到艺术化境界。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编排的“读一读,写一写”的环节,目的是加强学生对字、词等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储备力度。但很多教师没有注意到,“读一读,写一写”列出来的字词不仅是课文中的生字、难字,还有常见的表现力强的优美词语。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贯穿三维目标,注重听说读写相结合,进行立体化教学,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自由自在地写   在理解“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的基础上,教师从中挑选出三五
期刊
【摘 要】作文指导是一个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必须通过下列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的内在潜质,为学生搭建快乐写作的桥梁,引导学生乐于写作善于写作,逐步提高作文水平:一、游戏激趣,快乐入门;二、借助范文,读写结合;三、体验生活,积累素材;四、体验成功,分享快乐。  【关键词】搭建;学生;快乐写作;桥梁   我国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
期刊
【摘 要】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村小学面临的困境:在校学生逐年减少,办学规模日趋萎缩;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农村小学教师的业务水平不高,教育、教学观念落后;教师工作负担重,责任心不强;办学条件差等原因。提出了农村小学走出困境的相应对策:;加强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乡村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保证农村师资队伍稳定和扩充,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以政府投入为主,改善农村小学办学条件,加强对农村小学教学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推行,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方法也势必会有所改进。因此新课标理念下高中美术教师要积极转变思想,积极更新观念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和学习方法。本文主要针对新课标理念下开展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以此提出了一些提升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方法策略,以应对新时代的教育变化。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美术;课堂教学   高中美术教学是
期刊
【摘 要】父母的离异给子女带来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经过对学生的调查分析,发现农村小学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逐渐凸显为自卑、孤僻、怯懦和粗暴等特征,对凸显出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农村小学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特征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以遏制这些心理问题发展漫延。  【关键词】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产生原因;教育对策   离异家庭子女是指父母婚姻破裂,从而导致家庭解体后出现的一种与正常家庭环
期刊
【摘 要】在英语教学中,写作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可是,很多学生都怕写作,这就要求我们农村英语教师要针对教材和农村中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对语言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写作;语言表达   一、英语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能力和品质,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   首先,教师要具有高尚的师德,热爱教育事业,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像春风随风潜入夜,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价值多元化快速发展,由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极端恶性事件屡屡发生。面对新的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面临“旧药难治新症”等困境。从人际互动角度,尤其是师生人际互动角度就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幾点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学生;心理健康;人际互动;教育   一、当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社会关注度大,但解决问题的理论缺乏系统创新和有效评估。从古至今
期刊
【摘 要】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从在我国第一次提出这一概念至今已有十五年左右的时间了。这种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目的在于使学生以实践为学习背景,以问题研究为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开放性的思维模式,在探索研究中使学生增进对所学知识的了解提高知识运用能力,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就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的应用做了以下研究。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研究性学习  
期刊
【摘 要】情境教学盛行的新课程时代,我们是否还需要课堂铺垫?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本文着重通过教学实例探讨了铺垫在新时代的必要性与具体的操作策略,并对教学中的铺垫进行了意义上的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铺垫;迁移;知识生长点   课程改革多年,数学教学的很多理念得到了较好落实,但在欣喜之余,我们不无遗憾地地看到部分教师由于过份追求形式上的“新理念”而以“新旧”论“好坏”的现象,比如认为
期刊
【摘 要】小学是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语文教学则是小学教育阶段核心内容,更是必考科目,在小学生人文精神、文学素养、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并不理想,基本停留在传统单一教育模式中,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想要转变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应构建新型教育模式,弥补传统教学缺陷,进行模式改革创新。本文将针对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