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是思维活动的起点,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心脏。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好的问题设计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中职学生具有个性解放、争强好胜、虚荣心强、偏执和叛逆等心理特点,教师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必须切入中职教学实际、学生实际和教材实际。
一、中职语文教学问题设计现状
(一)教学问题设计没有考虑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提问分层性不够,针对性不强,不能激发全体学生的有意注意和学习兴趣;要么问题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仅以单纯的判断性提问形式:“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要么问题过难,对学生只启不发。这种做法只图课堂表面热闹,而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收不到什么教学效果。
老师在课上问题设计过多,过于琐碎。学生根本没有多少时间思考,导致“碎问碎答”。 这样一堂课下来,没有一个明确的课堂教学中心,学生盲目地被牵着鼻子走,在云里雾里中疲惫不堪,不仅思维受到压抑,而且收获甚少,仅走过场而已。
(二)教学问题设计脱离中职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
1.问题设计空乏,难度大,没有考虑中职生的实际特点。这类问题问的范围过大,或者问得过深、过难,学生不知从何答起只能无言以对,最后只好老师自己回答。虽然这完成了提问的形式,但只是在学生陪衬下表演了老师的高明。这种问题,很容易让本身基础就是薄弱的中职学生的思维陷入一种茫茫然不知所以然的境地,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了学生的挫败感。
2.问题雷同,毫无新意。如:这篇课文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中心思想是什么?老是那几问,千篇一律。这类问题抑制学生的思维,導致本已不太爱学习的中职学生更加厌学。
3.问题不分主次轻重,过于繁琐。如: “满堂灌”变成“满堂问”,嘻嘻笑笑,热热闹闹,学生什么也学不到。这种问题混淆了教學重点,耽误了学生的学习时间。
二、提高课堂问题设计有效性应遵循的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调动、激励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积极性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显然“问题”的设计也离不开这个目标。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积极创设情境,做到善问、巧问,同时又要启发学生敢问,爱问、善问,以改变课堂上往往是教师“问”学生“答”的现状。
(二)挑战性原则
“挑战性”问题不仅符合中职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还可以开发学生智力、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三)延展性原则
课堂教学的容量是有限的,不可能解决存在于每个学生心中的一切疑问和难点。因此,教师在教学问题设计过程中要提出一两个能使学生继续思考的延展性问题,并就这些问题让学生在课后自选合适的方式求解。这种做法,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工作自然地延伸到课后,贯彻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三、提高教学问题设计有效性的途径
(一)依托文本
讨论需要资本,对话需要资本。课堂问题的设置必须从文本出发,在学生对课文具有一个第一印象即原始印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化理解,即产生学生的后续理解。日本教育家池田大作曾说过:“每句话里都有一颗心。”让学生在教师设置的话题多次从语言文字中去了解作者的这颗心,岂不就是语文阅读的本意吗?
(二)把握适度
话题要精炼、适度,不能像冰糖葫芦似的一串,而是错落有致,井然有序地适时出示,将问题进行预设,选择时机提出。过多过繁,就会成为满堂灌,学生最容易懈怠;过少过疏,或不提问,则不启不发,成死水一潭。所以,话题密度要适中
(三)注重层次
课堂提问要以学生为本,兼顾全体学生。所谓深者得之深,浅者得之浅,均有所收获。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求在筹划课堂提问时必须抓住教材的整体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使提出的问题按知识点的难易级差递升,体现一定的坡度和有序性。
为了使问题呈现一定的坡度,要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诊断,了解学生相关的知识储备,以使问题能和学生独特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而把一个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各个小问题之间的坡度,要让学生明白这样分解的理由,并能自然地把各个阶段的解决策略串联起来,从而解决原问题。此外,还应了解学生的个性,对不同个性的学生提不同的问题,做到因人施教。
(四)追求艺术
“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卢梭《爱弥儿》)贺拉斯也有?“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的著名论断。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不仅要考虑提问形式的灵活多样,还要考虑提问内容的新颖有趣,真正做到提问的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使课堂提问达到艺术化境界。
一、中职语文教学问题设计现状
(一)教学问题设计没有考虑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提问分层性不够,针对性不强,不能激发全体学生的有意注意和学习兴趣;要么问题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仅以单纯的判断性提问形式:“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要么问题过难,对学生只启不发。这种做法只图课堂表面热闹,而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收不到什么教学效果。
老师在课上问题设计过多,过于琐碎。学生根本没有多少时间思考,导致“碎问碎答”。 这样一堂课下来,没有一个明确的课堂教学中心,学生盲目地被牵着鼻子走,在云里雾里中疲惫不堪,不仅思维受到压抑,而且收获甚少,仅走过场而已。
(二)教学问题设计脱离中职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
1.问题设计空乏,难度大,没有考虑中职生的实际特点。这类问题问的范围过大,或者问得过深、过难,学生不知从何答起只能无言以对,最后只好老师自己回答。虽然这完成了提问的形式,但只是在学生陪衬下表演了老师的高明。这种问题,很容易让本身基础就是薄弱的中职学生的思维陷入一种茫茫然不知所以然的境地,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了学生的挫败感。
2.问题雷同,毫无新意。如:这篇课文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中心思想是什么?老是那几问,千篇一律。这类问题抑制学生的思维,導致本已不太爱学习的中职学生更加厌学。
3.问题不分主次轻重,过于繁琐。如: “满堂灌”变成“满堂问”,嘻嘻笑笑,热热闹闹,学生什么也学不到。这种问题混淆了教學重点,耽误了学生的学习时间。
二、提高课堂问题设计有效性应遵循的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调动、激励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积极性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显然“问题”的设计也离不开这个目标。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积极创设情境,做到善问、巧问,同时又要启发学生敢问,爱问、善问,以改变课堂上往往是教师“问”学生“答”的现状。
(二)挑战性原则
“挑战性”问题不仅符合中职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还可以开发学生智力、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三)延展性原则
课堂教学的容量是有限的,不可能解决存在于每个学生心中的一切疑问和难点。因此,教师在教学问题设计过程中要提出一两个能使学生继续思考的延展性问题,并就这些问题让学生在课后自选合适的方式求解。这种做法,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工作自然地延伸到课后,贯彻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三、提高教学问题设计有效性的途径
(一)依托文本
讨论需要资本,对话需要资本。课堂问题的设置必须从文本出发,在学生对课文具有一个第一印象即原始印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化理解,即产生学生的后续理解。日本教育家池田大作曾说过:“每句话里都有一颗心。”让学生在教师设置的话题多次从语言文字中去了解作者的这颗心,岂不就是语文阅读的本意吗?
(二)把握适度
话题要精炼、适度,不能像冰糖葫芦似的一串,而是错落有致,井然有序地适时出示,将问题进行预设,选择时机提出。过多过繁,就会成为满堂灌,学生最容易懈怠;过少过疏,或不提问,则不启不发,成死水一潭。所以,话题密度要适中
(三)注重层次
课堂提问要以学生为本,兼顾全体学生。所谓深者得之深,浅者得之浅,均有所收获。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求在筹划课堂提问时必须抓住教材的整体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使提出的问题按知识点的难易级差递升,体现一定的坡度和有序性。
为了使问题呈现一定的坡度,要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诊断,了解学生相关的知识储备,以使问题能和学生独特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而把一个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各个小问题之间的坡度,要让学生明白这样分解的理由,并能自然地把各个阶段的解决策略串联起来,从而解决原问题。此外,还应了解学生的个性,对不同个性的学生提不同的问题,做到因人施教。
(四)追求艺术
“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卢梭《爱弥儿》)贺拉斯也有?“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的著名论断。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不仅要考虑提问形式的灵活多样,还要考虑提问内容的新颖有趣,真正做到提问的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使课堂提问达到艺术化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