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的秀才,成了长征队伍中的一名“老兵”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da_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素园,名培艺,贵州毕节人,清末秀才。1910年,周素园加入同盟会,参与领导贵州辛亥革命,11月3日,陆军学生起义,贵州宣布独立,成立军政府,周素园被推定为七位枢密员之一,后又被军政府推为行政总理(主办全省民事)、云贵川总司令部秘书长、政务厅长和省政府秘书长等要职。不久,由于贵州军政府被滇黔军阀勾结推翻,周素园便流亡京、汉、沪、渝等地。这期间,他先后任北京参政院秘书,西北边防军司令部秘书、定黔军总司令部秘书长等职。
  经过十余年的奔波,周素园并没有找到救国救民之路。他所看到的,是旧军阀的混战,新军阀的独裁。他为此思想苦闷,一气之下,脱离了政界,1925 年回家乡毕节闲住。他闭门读书,遍读历史和中外资产阶级先驱思想家的名著,认真研究马列主义,探索人生道路。
  
  一、“大土豪”加入了红军队伍,就任“抗日救国军”司令
  
  1936年2月初,贺龙、任弼时、王震等人率领的红二、六军团来到毕节,毕节的土豪劣绅闻讯后纷纷逃走,人们也劝周素园赶快逃走,但他断然拒绝了。
  红军进城后,按照惯例是选择富户打土豪,由于周素园的住宅豪华,也成了红军打土豪的目标。当一队红军走进他的院子抄没他的家产时,突然发现他的书架上摆有许多马列主义的书籍,大家感到非常奇怪,立即向六军团政委王震作了汇报。
  一位去抄家的红军指导员向王震报告说:“今天我们去打土豪,捉住了一个大土豪,名叫周素园。他顽固的很,明明有深宅大院,还不承认自己是土豪。我们问他:‘你的这些家产都是从哪里来的?’他说是祖辈留下来的。我们问:‘你有没有剥削?’他说有少许剥削,但不属土豪。我们看他顽固,就把他押到他家对面的天主教堂审问。但奇怪的是,他的书架上摆满了马列主义的书。我们弄不清他是个什么人物,不知怎样处置,就来向您汇报。”
  王震问:“你们对他用刑没有?”
  这位指导员说:“没有。”
  这时,红军干部邓止戈走来了。邓止戈是当地人,王震就向他了解周素园的情况,邓止戈说:“周素园是进步人士,在当地老百姓中口碑很好。”接着,他又把周素园以前的经历说了一遍。
  王震听后,立即带着邓止戈去见周素园。
  王震等人来到天主教堂,见一个干部正在审问一位老者。王震忙令那位干部退下,然后问老人:“您就是周素园周老先生么?”
  老人一怔:“是的,卑人便是周素园。”
  王震说:“您是贵州辛亥革命的元老,原先没有调查清楚,现在把你带到这里,真是委屈您了。我代表红军向您赔礼道歉!”说完,就向他行了一个军礼。
  周素园顿觉一股暖流涌过全身。这时,邓止戈向他介绍说:“这就是红六军团的王震政委!”
  “噢,是王将军!”周素园对于王震这个名字,是非常熟悉的。因为他从敌人的报纸上看到过:“匪首王震毙命,肖克被俘,匪六军团溃不成军……”不久,他又看到传单:“捉拿住王震者,赏银两万。”他对敌人的报纸虽然不相信,但也从这几则消息中得知红军中有个王震将军,而且王震的头价格十分昂贵,这表明王震的领导地位十分重要。没想到,王将军竟如此谦逊,和蔼可亲。
  接下来,王震又说:“您是毕节乃至贵州革命的中坚,以后,我们许多事要向您请教,请您帮忙的。今天,惊扰您了,改日一定登门拜访。”
  第二天,王震就到周素园家拜访,并如数退还周家被搜走的财物。当王震从《素园文存》上看到他写的:“军事常为政治之工具,必须加强军队的政治工作,必须使武力与人民结合,使武力化为人民之武力。军队无意志,必以民众之意志为意志;军队无利益,必以民众利益为利益!”这段话时,便拍手叫好,说:“周先生不仅是辛亥革命的元老,还是民族解放的先锋呢!”
  周素园兴奋而庄重地道:“前几日,亲朋好友都劝我逃避一下,躲一躲红军,免遭皮肉之苦。卑人相信共产党和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救国救民的中流砥柱。红军一来,果然军纪严明、秋毫无犯,令人钦佩。倘若王政委不嫌弃老朽,卑人实愿为救国救民效微薄之力。”
  王震一听,很高兴,说,“我有个初步想法,就是想借助周老先生的声望,建一支武装队伍,叫‘抗日救国军’,把地方武装组织起来,如何?”
  周素园笑道:“让他们投身于革命洪流,为祖国效力,建功立勋,当是高明之举!”
  接下来,贺龙、任弼时、夏曦等红军领导人又相继登门拜访,经过交谈,周素园进一步了解了我党的主张、红军的宗旨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同时,贺龙、王震都觉得周素园远非一般知识分子可比,因此,他们经过商议最后决定,请周素园出任抗日救国军司令。周素园慨然承应。
  抗日救国军司令部就设在周素园家里。党派邓止戈任抗日救国军参谋长,下辖三个支队:第一支队司令员席大明,第二支队司令员周质夫,第三支队司令员阮俊臣,共约一千余人。
  王震在周素园家中,接见了席大明、周质夫和阮俊臣。“抗日救国军”的领导人都很兴奋,他们第一次见到王震,便觉得他精明而威严,热情而慷慨。
  “你们过去都是绿林好汉,都是杀富济贫的英雄!”王震亲切地说,“你们过去想为民除害,除不掉,就是没有团结在一起。往后扭成一团,敌人和一切害人虫就害怕你们了!你们作战勇敢,敌人和反动派都要败在你们的脚下了!”
  席大明说:“这几年打仗,我性子都打野了,总想打大仗,可弹药不足,请拨给我们一些,行么?”
  “为了抗日救国,红军全力支援你们,满足你们的一切要求!”王震说。
  周素园确实有号召力。在他的影响下,一大批开明的上层人士开始支持红军。许多青年也纷纷参军。人们都说:“周老先生都投奔红军了,咱们也投奔!”“周老先生是见过世面的人,他的眼光没错!”仅20多天,参加“抗日救国军”的就达5000多人。
  
  二、周素园坚决要求跟随红军长征。他说:“我就是死也要死在红军的队伍里!”
  
  1936年3月初,红二、六军团离开毕节进行长征。长征开始时,贺龙、任弼时、王震、萧克等领导人考虑到周素园已年近花甲(已57岁),身体情况又不好,表示愿意出些钱让他去香港暂避,并做一些抗日统一战线工作。周素园却说:“我在黑暗社会里摸索了几十年,想为中国做些贡献却到处碰壁。现在参加了红军,才找到了光明。我周素园就是死也要死在红军的队伍里!”王震把这些话告诉了贺龙,贺龙一拍手说:“好!我就欣赏这种人,即使抬也要把他抬走!”
  长征路上,有无数艰难险阻,除国民党的大军围追堵截外,还要翻越雪山,过草地。为摆脱国民党军的围堵,长征途中,周素园给滇军纵队司令孙渡写信,揭露蒋介石利用滇军打红军是一箭双雕之计,劝他不要上当,并晓以民族大义。孙渡接信后,态度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他一面提兵南下静观态势,一面“火速呈送龙云”。红军向云南嵩明进军时,卢汉奉龙云之命,令孙渡在普渡河夹击红军,孙渡却对卢汉说:“普渡一条小河,不会成为红军通过的障碍。即使不能通过,也只能促使共军多兜几个圈子,拖我们的部队多跑些路而已,不会收什么歼灭之效,但我尽力去做就是。”事后孙渡也没有去普渡河夹击红军。为保存实力,他采用了与红军消极对抗的办法。
  在长征途中,由于周素园年纪大,过去也没有徒步行军的锻炼,所以屡屡生病,有时两腿还流脓水,但他仍以坚强的毅力随部队继续前行。5月3日,周素园在红军战士的搀扶下,翻越了格罗湾到小中甸之间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随后又穿过中甸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接着又翻越了一座大雪山。5月12日,他随队伍进入西康(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6月22日到达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在甘孜以前的行程中,周素园一直是与王震同吃同住,有时还同床而卧。王震对他照顾得非常周到。
  到达甘孜后,周素园奉命随红军总政治部行动,离开了红二方面军。在由甘孜到阿坝的18天行程中,行前每人领的15天干粮早已吃完,周素园也与大家一道靠啃青草充饥。离开阿坝后,周素园抱病行军,过草地时,周素园掉在队伍后头,贺龙同志专门让警卫员跑了许多路,给他送去一小袋酥油烙的青稞饼。整个行军途中,红军指战员们对他扶上扶下,嘘寒问暖,关爱备至。12月2日,这位年近花甲的老人跟随红军,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走完了举世闻名的长征,到达陕北保安(今志丹县)。
  周素园到达陕北后,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多次接见。不久,中共中央安排周素园到红军大学去当历史教员。在任历史教员期间,他给红军大学撰写了《洪宪叛国始末》等教材,很受学员们欢迎。此外,他还担负着做国民党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
  西安事变后,为了促成事变的和平解决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遵照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周素园先后给何应钦、张学良、吴忠信、朱绍良、王伯群、冯玉祥、张道藩、张继等数十人写信,希望他们以民族利益为重,联共抗日。并且代表朱德起草致刘湘、致某师长的信,希望他们以民族大义为重,逼蒋抗日。在这一时期,他为我党的统战做了大量工作。
  
  三、脚病久治不愈,致生活不能自理的周素园不愿成为共产党的“累赘”,回到贵州,继续为党工作
  
  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周素园被任命为八路军高级参议。周素园盼望已久的全民族抗战终于开始了,他无比兴奋、激动,同时又作好了为抗日战争而牺牲的思想准备。1937年8月,他在准备随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前,给家人写了一封类似遗嘱的信,表达了他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他在信中写道:“余本不欲写信,国家民族、生死存亡,已迫近最后五分钟。区区家庭及个人之事,实无谈说之必要。嗣后如随军移动情事,再函告。否则最多只打算每月写一信,聊报平安而已。人人都知道国事危急,人人都觉得这不干我的事,天塌下来有长汉子顶着。有的人甚至开演讲,写文章,说得义愤填膺,责无旁贷,枪声还没响,他早藏到安全地带去了。我希望,我亲爱的人,保持着健康的身体,充满着积极的精神,安居能自食其力,困难时执戈以从,这算是我最后的赠言。”
  周素园在延安时期,党组织和同志们对他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贺龙夫人和肖克夫人经常去看他,帮助他缝补洗涮。组织上在物质奇缺的情况下,给予他生活上的各种优待。但由于他年事已高,体质很弱,从1937年8月起,两足红肿,流血流水,不能着地,生活亦不能自理。由于延安的医疗条件差,虽然医护人员悉心护理治疗,但却久不见好。周素园感到自己不仅不能工作,反而“坐享优待”,成了组织上的累赘,于是产生了回贵州继续为党工作的念头。他把自己的想法写信告诉了毛泽东。
  1937年10月6日,毛泽东给他回了信:
  素园老先生:
  我们觉得你是我们的一个十分亲切而又可尊敬的朋友与革命同志,并不觉得你是“坐享优待”。先生的行止与工作,完全依照先生的健康、兴趣来决定,因为先生是老年人了,不比年轻人,这一点不但我们应顾到,先生自己也应顾到的。只有比较更适当的条件与环境之中,健康更有保证些,工作才会更好些。先生提出回黔并工作的计划,如果已下决心并认为这样更好的话,我是全部同意的。路费拟赠300元,不知够不够,请你自己计算一下告我。将来我们经费较充裕的时候,可以每月帮助先生一点生活费,大体上等于在延安生活一样。这完全因为先生是一个奋斗的人,丝毫也不是为了别的。临走时请留下通讯处,并告我。何时走,我来看你。
  敬礼!
   毛泽东
   十月六日
  临离开延安之前,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设宴为周素园饯行。毛泽东说:“周先生,你虽然没有入党,总算红军一员。交情如此,不可以不知道历史,行前你可否简单的写一点给我。”次日,周素园将自己的自传送给毛泽东。周素园还应毛泽东之请,写下临时赠言:“政权一定是你们的。共产党是吃苦耐劳,国民党是贪污享乐,醉生梦死。共产党是命令贯彻;国民党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就拿这两点作比较,稍有常识的人,都能判断最终胜利属于谁。但我希望取得政权之后,共产党不要变质。”毛泽东看后欣喜而感慨地说:“先生参加红军前的历史已经很光荣了。以后的历史应该由我们来给你写。”
  1937年10月23日,周素园携带着毛泽东、朱德致国民党西南各省军政要员的亲笔函离开了延安。他以八路军高级参议的身份在重庆、成都、昆明、贵阳等地,向国民党当局者做了大量工作,要求他们切实履行第二次国共合作条款,释放政治犯,团结抗日。他通过广泛接触社会各界人士,宣传了共产党的抗战主张和八路军英勇杀敌的事迹,使一批知识青年奔赴延安,有力的支援了抗日前线。
  1938年1月,龙云两次电请周素园赴昆明。周素园到昆明后,在青年中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各界青年朋友络绎不绝地来访问周素园的,每日不下20人。周素园还将西安邮寄来的各种理论书刊,散发给进步青年。朱家壁等青年就是在周素园的鼓励和介绍下奔赴延安的。周素园还在昆明筹集“白药”两万盒,航空邮寄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转给前方抗日将士。周素园在昆明80天出色的工作,自然招致当局的猜忌,以至将其“礼送”出境。
  周素园回到贵州后,国民党贵州当局表面上对他优礼有加,让他担任贵州省政府参议,但在暗中仍监视他的活动,唯恐他给共产党做事。不久,又强令他“回原籍养病”。直到解放军打到毕节,他才获得自由。
  
  四、他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1949年11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毕节,周素园万分高兴,立刻致电给毛泽东,祝贺报喜。此时,他虽然有病在身,但仍担任毕节县和毕节地区支前委员会主任,抱病组织群众,支援向大西南进军的解放军。
  1950年1月,周素园在自己命名的《光明日记》的扉页上题词:“期待着光明,等候着光明,光明到来了。”不久,应五兵团苏振华政委和杨勇司令员的邀请,周素园来到贵阳,参与人民政权的建设工作。稍后,他被任命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
  1950年7月,周素园赴重庆参加西南军政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受到刘伯承、邓小平、贺龙等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请他担任贵州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他觉得自己年老病弱,婉言推辞。刘伯承说:“素老年高,我们会慎密考虑的,平常例会,你不必出席,重要事件再请你参加。”邓小平等领导同志也纷纷做工作。一席席推心置腹的坦言,深深打动了周素园的心,他没有理由再推辞了。
  在贵州省除担任人民政府副主席(1955年改任副省长)外,周素园还被推选为全国政协委员,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3年贵州文史馆成立,他又担任了第一任馆长。周素园以高昂的激情投入了建国初期恢复国民经济的工作之中,他曾说过,他愿当一座桥,沟通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人民群众也把他当作桥,通过他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要求。
  尽管周素园的身体很差,但他仍然带病工作。省领导十分关心他的健康,专门指示省军区医生为他看病。省领导常勉励他,并对他说:“你的存在,就是对贵州、对国家的贡献。”
  1951年10月,周素园到北京参加全国政协第二届全体会议时,受到毛泽东亲切接见。毛泽东单独与他畅谈达40分钟之久,临别时,还送了他一盒燕窝,叮嘱他好好保重。周素园回到住处,连夜给毛泽东写信,给政协写提案,就贵州发展交通、开发矿产资源、加强医疗卫生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的这些建议,全部被全国政协采纳。
  1958 年2 月1日周素园因病逝世,享年80岁。
其他文献
1941年6月,希特勒法西斯德国发动“巴巴罗萨”计划,突然向苏联发动了袭击。  “巴巴罗萨”计划主要内容是以一次快速的战役,在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打垮苏联。  由于苏联在战争初期几乎毫无准备,导致苏军溃败,损失惨重。希特勒扬言在当年圣诞节前攻下莫斯科。   战争初期,苏军失利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对德入侵时间没有搞清。  苏联情报局局长戈林科夫一直认为德军近期不会入侵,甚至在6月21日(德军入侵前一
期刊
被称为天下第一廉吏的清代名臣于成龙(1616~1684),字北溟,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他23岁考取贡生,45岁出仕,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所到之处,都有政声。他在23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和康熙赞誉,以“天下廉吏第一”而蜚声朝野。  初出仕时,他在广西罗城县任知县。当地
期刊
开封城内,有一座很奇特的古代建筑,每天都会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从世界各地前来瞻仰。  它的别致之处在于,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呈现在你眼前的都不是一个平面,而是一幅飞檐耸峙,峭拔秀丽,古朴厚重的艺术杰作。  它的名字叫“清心楼”,是为纪念曾在这里留下千古英名的“包青天”而修建的。  它之所以以“清心”为名,是取自包拯的一首言志诗《书端州郡斋壁》:“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
期刊
高丽末年,朝鲜统治者为了让官员和商人能够较快地学习和掌握汉语,编写了两部汉语教材,一为《老乞大》,一为《朴通事》。  《老乞大》是汉语初级本,记述了几个高丽人与一位姓王的中国辽阳人结伴去北京做买卖的全过程。《朴通事》则是汉语高级读本,讲的是两位中国文人拜会高丽秀才,向高丽秀才介绍中国文化方方面面的情况。  说这两部教材近乎是元明时期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毫不为过。   例如,中国以美食扬名世界。到了
期刊
一、朋友来了有好酒    1943年6月的一个夜晚,陈纳德飞虎队数架螺旋桨轰炸机从湖南衡阳机场升空,箭指武汉日伪军事基地。返航途中,大约在岳阳上空,其中一架轰炸机突发机械故障,像断线的风筝,漂浮到醴陵县泗汾乡上空,雷雨中迫降在陈家垅村的一块水田里。  歪躺着的飞机“嗯啦嗯啦”痛苦地哼了个通晚,四周农舍的人们不知“今夜外头发生什么事情”,盼着天亮冲出去看个究竟。  第二天一早,一群人围了上去,发现三
期刊
中共“一大”最年轻的代表、19岁的少年才俊刘仁静是李大钊的得意门生,遗憾的是,刘仁静后来接受了托洛茨基的思想,成为一名托派,继而又倒向国民党,倒向了三青团。  上海解放后,刘仁静向中共中央自请处分。后改名刘亦宇,被安排在人民出版社编辑部从事翻译工作。   “文革”中,刘仁静被公安部以“反革命”罪逮捕,关进秦城监狱。在毛泽东的指示下,刘仁静被从秦城监狱释放。不过,有关部门不敢把他放回家,怕革命群众仍
期刊
1949年,中共中央在西柏坡举行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会上,毛泽东发出警世之音:“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  刘青山、张子善不幸被言中。    一、在拿枪的敌人面前,刘青山、张子善不愧英雄的称号    刘青山,36岁,历任冀中任河县县委书记、八地委组织部长、
期刊
严格地说,毛泽东是中共的第八任领袖,但却是第一位成熟的领袖。  此前的七位分别是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王明(陈绍禹)、博古(秦邦宪)和张闻天。历经上述七位领导人的“一右三左”的严重错误路线之后,历史选择了毛泽东为中共第八任领袖,从此中国革命才一步步从胜利走向胜利。  综观毛泽东的早年历史,在三次“左倾路线”期间,他受到的各种处分共有20多次,其中大的处分有三次。   第一次:1927年1
期刊
1931年6月25日清晨,内蒙古兴安屯垦区东北军的第三团抓住了四个可疑的人,经审问,他们中两个是日本人,一个是白俄翻译,另一个是蒙古人,在中国从事间谍活动。弱国无外交,团长关玉衡决定不把日本间谍上交,秘密处决……    一、弱国无外交,关玉衡决定不把日本间谍上交,秘密处决     1931年6月25日清晨,内蒙古兴安屯垦区东北军的第三团防地突然闯进了四个可疑的人,他们骑着马,左顾右看,有一个
期刊
这里记录的,是那些从边远山区来到城市谋生的农民,他们处于城市的底层。人们对待他们的态度就像一块试金石,照见各种人心。一些人对他们视而不见或不屑一顾;一些人则对他们蔑视或厌恶;有学问的人把他们作为“边缘人”进行研究;有良心的人对他们施以怜悯和同情;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对他们加以关注并试图理解……无论城市怎样看待和对待他们,他们都从容地在这个陌生的世界中,创造着自己的生活。    一、 从“川军”入黔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