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历史课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yang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初中历史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为推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历史教学 综合素质 培养
  
  一、良好品格的培养
  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阶段,他们在这一阶段规划着自己的未来。此时,最需要有正面效法的对象,以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坚持为理想奋斗的勇气。在历史课中,历史人物的教育,最能深化学生的情感,以古今中外历史名人为典范,促使学生找出自己内心最崇敬、愿意立志仿效的对象,从而激发起他们“有为者亦若是”的豪情壮志,塑造优秀的思想品格。
  1,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
  历史课道德情感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有效的方式。远在先秦时代的人们对这一问题已经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周易·大蓄》说:“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即强调人需要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来培养道德情操。在历史篇章中,介绍了大量优秀的历史人物,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孙中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等的事迹。这些人物的事迹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生动材料,他们的行为和价值取向是后人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当代中学生如何做人树立了光辉典范。在教学中注重这些方面的教育开发,可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培养学生的品德,使其领悟人生的真谛。
  2.顽强意志的培养
  中学历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在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能比拟的优势。在教学中,通过讲授汉代司马迁笑傲生死,以顽强的意志拼搏,获得了生命的升华,以及美国罗斯福总统面对大萧条时,仍坚信自由资本主义不是已经失败,而是尚未经受考验,对国家充满了自信等内容,培养学生坚持目标、矢志不移的顽强意志和品质精神;列举鲁迅在21岁时就表达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决心,要当人民的孺子牛,为实现救国救民的理想,几次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入军校、学矿业、攻医学,最后选择文学创作的道路,用战斗的笔来唤醒民众被麻痹了的心灵,即使面对国民党的子弹,也毫不畏惧,战斗不息,成为一代思想巨人、文坛泰斗的历史史实,培养学生的自强品格。
  3.民族自豪感的培养
  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图片加配音的形式,渲染气氛,讲述中华民族5000年悠久的文明史和光辉灿烂的四大发明,以及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结晶的万里长城,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感染,建立民族自豪感。又可以让学生利用各种手段收集知识,利用历史知识去反映历史本质,举例指出梁启超抨击经学者的主张“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通过这些历史资料的自主研究,学生懂得我国不仅拥有悠久的科技文化,更拥有无与伦比的思想与哲学文化,自然而然地产生民族自豪感。
  4.人文素质的培养
  历史教育要发挥培养学生的人文品质的作用。比如,针对工业文明中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引导学生认识“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人与自然之间要交融与交流”;针对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冷漠,人与社会的疏离,培育学生的关爱情怀,使其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关系;针对历史上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制的演变过程,使学生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制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断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针对古代文明乃至近现代文明不断发生的暴力冲突,引导学生认识文明的交往所追求的目标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和谐,是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平等互利,是对自己文明的自尊、欣赏和对异域文明的尊重、宽容、欣赏,要抱着爱其所同、敬其所异的宽广胸怀,去追求人类共同美好的理想等。
  5.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培养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刻了解,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同时又是一部抗争史和探索史,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救亡图存,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从“君主立宪制”到“民主共和制”;从“民主、科学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到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在探索中,中国终于找到一条正确的路。孙中山,为“求中国之自由平等”,为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进行不懈努力: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反对张勋复辟、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运动……屡败屡战,全心全意地为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精力,真正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的生命很宝贵,但谭嗣同却为改革而勇于牺牲。从提到的历史人物的身上,学生感受到一种为人民谋幸福而奋斗一生的高尚情操,对人的信仰、生存意义(即人生价值观)的认识和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各项能力的培养
  1.想象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为学生营造“走入”历史的场景的手法,与他们共同交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如在学习《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时,可以通过假设,让学生们“生活”在宋代,从而引发学生充分想象。学生通过学习生产、生活的历史资料和现代生活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不同之处和相似之处,想象“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衣、食、住、行、节日等有什么不同等。这些问题对十三、四岁的孩子来说,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符合他们的心理特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而他们通过解决问题可丰富想象力,折射出智慧,并进一步发展智力,且在教师的赞扬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2.反思能力的培养
  在讲课中,要告诉学生只记住一些时间、地点、事件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用历史思维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事件背后的东西。如讲到“鸦片战争的原因”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自己表达。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在书上就能轻而易举地找到答案:中国的禁烟运动的消息传到英国,英国政府决定发动对中国战争。可见因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得不够,所以才会出现致命的错误。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假如没有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来中国了吗?英国为什么会来中国?我们反思国弱遭欺的事实及原因所在,不失时机地和学生一起探讨,比直接地说教更有效。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思维品质能在反思过程中得到优化。学生逐渐会发现,真正的历史是有趣的,因为真正的历史总是充满细节,一如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解决问题的。
  3.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通过历史教材的启示,培养学生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教材具体写出了革命的原因、革命的经过和结果。原因是十六七世纪英国资本主义广泛深入地发展;革命过程包括苏格兰人民起义,克伦威尔议会军战胜王军成立共和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又发动宫廷政变,推翻封建复辟王朝,结果建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分析,学生了解到资产阶级革命前夕君权神授下的英国,封建的生产关系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所以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通过对这一历史内容的讲解,学生不仅认识到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而且培养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进而作出正确的历史结论的能力。
其他文献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0年12月28日发布了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术语》、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BG/T 1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 业绩改进指南》三项
曾经与基层锻炼的大学毕业生座谈,他们在基层工作所付出的艰辛工作令我感动,他们当中相当部分在大学毕业前,生在城市、长在城市,农村啥样子都还不清楚,可是大学毕业后,选择了
苏·蒙克·基德被誉为“美国当代集经典与畅销与一身的著名女作家”。2014年,她的第三部小说《创造翅膀》一经发表,便立即在美国文坛引起轰动,并位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
大庆人在创业之初就提出,人要有一股气。发展至今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历经了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洗礼,被赋予了新的定义。今天,这个文化丰碑已不单单指战斗在石油行列的精
病了几年,我很少出门,要出门也是打的或是朋友们的车接送。乘公交车在印象中是件恐怖的事,而且长沙人好像不爱谦让,尤其是男士,奋力挤车时可以把人一把拨开。而我,不要说与人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当前,国有企业的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进入攻坚阶段,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集中暴露出来。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
本刊讯 8月26日,记者从全国人事系统办公室主任会议获悉,“十一五”期间,人事系统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建设“三网一库二平台”,即设立完善各级人事部门内部局域网,开通人事系
毛泽东先生曾高度强调,“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中国古建筑就是其中一种优秀的艺术遗产。因为它融合了多种古色古味的建筑元素,包括渗入历史长河的人文理念
题记 :在经历近年来国家几次对信托业的大整顿后 ,传统意义上的信托业在资信、业务拓展上都受到了极大冲击 ,然而华盛信托证券却依托其证券业务做出了令业内人士瞩目的大文章
福建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福建省企业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1月1日正式施行。这部法规是采纳福州代表团省人大代表刘若兰等人的议案,针对企业女职工在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