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气口服液治疗胃肠型感冒暑湿证的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来源 :中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usi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藿香正气口服液治疗胃肠型感冒暑湿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将全国20个中心确诊为胃肠型感冒暑湿证的240例患者,随机分为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及安慰剂组,每组80例.高剂量组口服藿香正气口服液,每次20 ml,每日2次;低剂量组口服藿香正口服气液10 ml/次+藿香正气口服液模拟剂10 ml/次,每日2次;安慰剂组口服藿香正气口服液模拟剂,每次20 ml,每日2次.各组疗程均为5天.观察主要疗效指标(第3天痊愈率及疾病痊愈时间)、次要疗效指标(胃肠型感冒症状总积分、中医症状总积分及证候有效率、中医单项症状消失率)及不良反应. 结果 高、低剂量组与安慰剂组第3天痊愈率分别为72.00%、37.33%、14.2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效检验比较,组间痊愈率率差的95% CI下限均大于0,优效成立.各组中位疾病痊愈时间分别为2.0天、4.0天、5.0天;治疗3天后胃肠型感冒症状总积分分别为(1.04±1.70)分、(2.70±2.50)分、(3.69±2.65)分;治疗5天后中医症状总积分分别为(0.45±0.96)分、(0.69±1.46)分、(1.39±2.15)分;治疗5天后中医证候有效率分别为100.00%、100.00%、90.91%,以上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中医单项症状恶心或/和呕吐、肢体困重消失率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各组均未出现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藿香正气口服液可改善胃肠型感冒暑湿证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且安全性良好.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超声造影的影像学特点及其意义。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临汾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80例,依据免疫组化分为Luminal型、Her-2过
近年来,众多境内优秀企业到海外资本市场融资上市,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共有81家企业实现海外上市,共筹资204.9亿美元,2006年分别增加到86家和440亿美元。这些企业实现海外融资或上市的方法不外乎两种模式,一是H(N)股模式,二是红筹模式。所谓H(N)股模式是指境内企业将其全部或控制性权益留在中国境内(法律管辖权意义上的境内),在上市地以境外企业的身份
医学人类学是关于健康、疾病和医疗系统的跨文化研究,具有重视人的生物性及文化性的特点,是不同医学之间沟通的桥梁,并且能从多方面助益跨文化健康服务.它与中医学在方法学上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髹漆经穴人像(简称“漆人”)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模型,对于研究经络理论的形成、发展、演变历程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对漆人手少
《汤液经法》一书的相关记载首见于《汉书·艺文志》,目前学术界认为《汤液经法》为《伤寒杂病论》之源头,且为一部经方类著作.通过梳理《伤寒杂病论》与《汤液经法》的关系,
王新志教授治疗情志病从整体观出发,同时整体结合局部,总结出情志病实为机体受到过激情志刺激后,气机升降失常引起的一系列脏腑功能改变,并提出“情志-气机-脏腑-气机”的病
介绍吴旭教授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经验.认为本病多属先天禀赋不足,病位在心、脑,病机为心神失养,脑神欠明,但与中焦脾胃升降无序、后天生化乏源关系密切.治疗上主张“调肠治神
周仲瑛教授在辨治急难病症时提出了“伏毒”学说,认为“伏毒”是指内外多种致病邪毒潜藏人体某个部位,具有伏而不觉、发时始显的病理特征.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是一种自身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