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住宅行业产业化发展已经成为了不可抵挡的趋势,虽然现在仍旧不是特别成熟,但是随着我国的发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对于住宅行业中问题的不断解决,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长足的发展,并且逐渐趋于完善。
关键词:住宅产业化;问题;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287文献标识码: A
一、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
住宅产业对国民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住宅产业的发展会带动房地产、建筑、轻工、冶金、农林、建筑设备、机械、家电、家具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带动金融保险、财政、中介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社会稳定繁荣。住宅产业化通过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可以用较少的投入实现住宅的高产出,以大量优质适价的住宅满足居民的需要,提高住宅建设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有助于住宅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从住宅目前的供求来看:一方面,由于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的改变以及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必然会产生巨大的住宅需求;另一方面,我国落后的住宅生产方式和服务体系,又使得我国住宅的供给远远满足不了住宅的需求。要想解决住宅供求之间的矛盾,根本出路在于实行住宅产业化,惟有做到住宅开发定型化、标准化、建筑施工部件化、集约化,以及住宅投资专业化、系列化,生产经营一体化,将住宅建设全过程的建筑设计、构配件生产、住宅建筑设备生产供应、施工建造、销售及售后服务等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从根本上提高住宅产品的品质。
二、我国住宅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1、房地产企业支持力度过小
虽然住宅产业化被提出很多年,但目前采用产业化的方式建造房屋的开发商及项目并不多。这是因为住宅产业化还尚未形成规模,导致产业化住宅的成本远远高于传统住宅。开发商不愿冒着增加技术和提高额外成本的风险去开发产业化住宅,面对新技术、新材料可能导致的成本的增加、风险的加大,大多数开发商仍然抱着犹豫、观望,甚至“坐享其成”的心态。住宅产业化是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光凭着某一个地产公司的力量是做不起来的。并且我国目前的房地产产品性能低下,工程质量低劣,还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住宅质量需求。
2、消费者对产业化住宅持怀疑态度
我国目前尚未大力推广产业化住宅,作为一种新型的建造模式和经营方式,住宅产业化还未深入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消费者对住宅产业化的概念还很模糊,对其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成果还不了解,而且也没有切身体会到产业化住宅所带来的好处。消费者对产业化住宅持怀疑态度。这就不利于住宅产业化的发展。
3、政府的推广力度不够
3.1 政府在制定土地、财税、金融、技术等相关政策上的失职
目前,我国在土地、财税、金融、技术等方面还缺少完善的优惠政策,这就导致了开发商不愿全身心投入到住宅產业化的浪潮中来,使住宅产业化在我国难以推广。而国际经验证明,住宅产业化的推进得益于适当的金融和财政政策的支持。只有政府的经济政策支持做保障,才能更好的推动住宅产业化的发展。
3.2 政府的宣传力度不够
消费者是市场需求的载体,只有让消费者真正地认识到产业化住宅的优势所在,才能保证住宅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而提升消费者对住宅产业化的信心是与政府的宣传力度息息相关的。
3.3 政府在推进住宅技术标准的过程中存在职能缺失
目前,配套政策法规和机制不完善;产业链不成熟,缺乏整合配套,各自探索发展分散;标准和技术体系不健全,技术单一,无论是结构的预制组装技术、接口安装技术、部品集成技术,还是施工技术、性能认定技术、节能技术,都没有形成一个集成化的体系。而标准化体系的建立是住宅产业化的基础,只有加快建立住宅的标准规范体系,才能建立住宅产业技术保障体系,从而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降低住宅价格。然而,我国政府在推进住宅技术标准的过程中存在着职能缺失。目前我国住宅产业市场的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比较混乱,在使用审批的部分新材料之后出现了住宅产业化进程中几个基本环节的研究问题,但此时政府却不能提供技术支持。新材料的开发和新技术的应用都遭遇到了障碍。与此同时,国内在引入一部分在国外已经相当完善的产业化技术之后,却面临着无标准可依的局面,这就妨碍了先进建筑体系和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因此,发展住宅产业化,政府首先应当推动技术标准的制定,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的推广、建设和改革新型材料以及新型结构体系。
三、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对策
1、各级政府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进住宅产业化的发展
有效的经济政策支持是推进住宅产业化的重要保障。针对目前房地产开发商等对住宅产业化不感兴趣的现状,各级政府推进住宅产业化的力度不应仅停留在号召、出台几条相关的意见以及专家研讨等方面。推进住宅产业化,由于加大了科技含量,完善了住宅功能,在现阶段可能会增加成本,这也是开发商所顾虑的主要因素。政府对住宅产业化的支持要落实到税收等具体问题上,以此解决开发商的后顾之忧。对率先进行住宅产业化的企业要优先扶持,给予开发成品房的开发商和施工企业税收减免待遇,并促成开发商和有能力的部品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对住宅产业化的部品体系、建筑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给予在税收、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才能对住宅产业化的推进工作产生良好的激励作用。
2、提高住宅产业的科技含量
住宅产业化的核心目标是提高住宅性能。保证住宅性能除了依靠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外,主要依赖于科技进步。全国各地的大专院校、科研、设计单位要利用自己的科研、技术优势,加强住宅技术保障体系、建筑体系、部品体系、质量控制体系、住宅性能认定体系以及建筑节能、节水、节地、环保、住宅一次装修到位等经济、政策、技术的研究,鼓励和引导住宅新型建材、住宅部品和成套技术的开发,推进技术创新和成套技术集成的应用,使科技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更好地促进住宅产业化的发展。
3、加强住宅产业的标准化工作
标准化体系的建立是住宅产业化的基础,没有标准化,很难降低成本。标准化的重要手段就是建立模数制度。只有建立了住宅体系及部品、构配件的模数协调制度,加快建立住宅的标准规范体系,才能建立住宅产业技术保障体系,指导有关人员在设计住宅体系及选用部品部件时遵守模数化要求。才能保证组成住宅的部品、构配件都按标准化的原则制作和生产,使各种住宅部品都能准确无误地安装到指定的部位。并且不同企业生产的部件可以互换,以便构配件生产厂家和施工单位针对标准构配件的应用情况组织生产和施工,形成规模效益,进而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降低造价。
4、通过举荐制度实现住宅部品的标准化、通用化
住宅建设涉及到建筑材料、钢铁、化工、电子、机械等多个部门和行业的不计其数的部品与产品。它们的生产厂家往往是各自独立的企业,甚至可能不属于同一地区、同一行业。如果不约束和协调建筑的尺度关系,很难达到简化构件类型、提高施工效率的目的。
建筑部品的生产应该标准化、系列化、规模化,并向通用化发展,这一点可以通过部品举荐制度来逐步推广。通过建立住宅部品和构配件的淘汰、认证和推荐制度,可以逐步废弃现有的不符合模数的产品,推动产品的更新换代,使住宅的上下游产品向着标准化和通用化发展,确保部品和构配件的先进性。
结束语
住宅产业化是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住宅品质、推动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新形势下智能化技术、节能技术、以及核心竞争力较强的住宅建筑技术都取得全面发展,更加有利于住宅出纳员花的发展,并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通过引导住宅产业化结构的调整,满足市场需求,遵循市场规律,推动国家经济和住宅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金长宏;;对安徽省住宅产业化发展的思考[J];科技和产业;2011年03期.
[2]林武生;彭鸿亮;陈佳明;;住宅产业化案例分析与思考[J];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1年04期.
[3]马红军;住宅产业化的研究与实践[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关键词:住宅产业化;问题;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287文献标识码: A
一、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
住宅产业对国民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住宅产业的发展会带动房地产、建筑、轻工、冶金、农林、建筑设备、机械、家电、家具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带动金融保险、财政、中介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社会稳定繁荣。住宅产业化通过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可以用较少的投入实现住宅的高产出,以大量优质适价的住宅满足居民的需要,提高住宅建设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有助于住宅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从住宅目前的供求来看:一方面,由于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的改变以及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必然会产生巨大的住宅需求;另一方面,我国落后的住宅生产方式和服务体系,又使得我国住宅的供给远远满足不了住宅的需求。要想解决住宅供求之间的矛盾,根本出路在于实行住宅产业化,惟有做到住宅开发定型化、标准化、建筑施工部件化、集约化,以及住宅投资专业化、系列化,生产经营一体化,将住宅建设全过程的建筑设计、构配件生产、住宅建筑设备生产供应、施工建造、销售及售后服务等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从根本上提高住宅产品的品质。
二、我国住宅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1、房地产企业支持力度过小
虽然住宅产业化被提出很多年,但目前采用产业化的方式建造房屋的开发商及项目并不多。这是因为住宅产业化还尚未形成规模,导致产业化住宅的成本远远高于传统住宅。开发商不愿冒着增加技术和提高额外成本的风险去开发产业化住宅,面对新技术、新材料可能导致的成本的增加、风险的加大,大多数开发商仍然抱着犹豫、观望,甚至“坐享其成”的心态。住宅产业化是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光凭着某一个地产公司的力量是做不起来的。并且我国目前的房地产产品性能低下,工程质量低劣,还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住宅质量需求。
2、消费者对产业化住宅持怀疑态度
我国目前尚未大力推广产业化住宅,作为一种新型的建造模式和经营方式,住宅产业化还未深入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消费者对住宅产业化的概念还很模糊,对其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成果还不了解,而且也没有切身体会到产业化住宅所带来的好处。消费者对产业化住宅持怀疑态度。这就不利于住宅产业化的发展。
3、政府的推广力度不够
3.1 政府在制定土地、财税、金融、技术等相关政策上的失职
目前,我国在土地、财税、金融、技术等方面还缺少完善的优惠政策,这就导致了开发商不愿全身心投入到住宅產业化的浪潮中来,使住宅产业化在我国难以推广。而国际经验证明,住宅产业化的推进得益于适当的金融和财政政策的支持。只有政府的经济政策支持做保障,才能更好的推动住宅产业化的发展。
3.2 政府的宣传力度不够
消费者是市场需求的载体,只有让消费者真正地认识到产业化住宅的优势所在,才能保证住宅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而提升消费者对住宅产业化的信心是与政府的宣传力度息息相关的。
3.3 政府在推进住宅技术标准的过程中存在职能缺失
目前,配套政策法规和机制不完善;产业链不成熟,缺乏整合配套,各自探索发展分散;标准和技术体系不健全,技术单一,无论是结构的预制组装技术、接口安装技术、部品集成技术,还是施工技术、性能认定技术、节能技术,都没有形成一个集成化的体系。而标准化体系的建立是住宅产业化的基础,只有加快建立住宅的标准规范体系,才能建立住宅产业技术保障体系,从而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降低住宅价格。然而,我国政府在推进住宅技术标准的过程中存在着职能缺失。目前我国住宅产业市场的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比较混乱,在使用审批的部分新材料之后出现了住宅产业化进程中几个基本环节的研究问题,但此时政府却不能提供技术支持。新材料的开发和新技术的应用都遭遇到了障碍。与此同时,国内在引入一部分在国外已经相当完善的产业化技术之后,却面临着无标准可依的局面,这就妨碍了先进建筑体系和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因此,发展住宅产业化,政府首先应当推动技术标准的制定,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的推广、建设和改革新型材料以及新型结构体系。
三、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对策
1、各级政府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进住宅产业化的发展
有效的经济政策支持是推进住宅产业化的重要保障。针对目前房地产开发商等对住宅产业化不感兴趣的现状,各级政府推进住宅产业化的力度不应仅停留在号召、出台几条相关的意见以及专家研讨等方面。推进住宅产业化,由于加大了科技含量,完善了住宅功能,在现阶段可能会增加成本,这也是开发商所顾虑的主要因素。政府对住宅产业化的支持要落实到税收等具体问题上,以此解决开发商的后顾之忧。对率先进行住宅产业化的企业要优先扶持,给予开发成品房的开发商和施工企业税收减免待遇,并促成开发商和有能力的部品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对住宅产业化的部品体系、建筑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给予在税收、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才能对住宅产业化的推进工作产生良好的激励作用。
2、提高住宅产业的科技含量
住宅产业化的核心目标是提高住宅性能。保证住宅性能除了依靠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外,主要依赖于科技进步。全国各地的大专院校、科研、设计单位要利用自己的科研、技术优势,加强住宅技术保障体系、建筑体系、部品体系、质量控制体系、住宅性能认定体系以及建筑节能、节水、节地、环保、住宅一次装修到位等经济、政策、技术的研究,鼓励和引导住宅新型建材、住宅部品和成套技术的开发,推进技术创新和成套技术集成的应用,使科技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更好地促进住宅产业化的发展。
3、加强住宅产业的标准化工作
标准化体系的建立是住宅产业化的基础,没有标准化,很难降低成本。标准化的重要手段就是建立模数制度。只有建立了住宅体系及部品、构配件的模数协调制度,加快建立住宅的标准规范体系,才能建立住宅产业技术保障体系,指导有关人员在设计住宅体系及选用部品部件时遵守模数化要求。才能保证组成住宅的部品、构配件都按标准化的原则制作和生产,使各种住宅部品都能准确无误地安装到指定的部位。并且不同企业生产的部件可以互换,以便构配件生产厂家和施工单位针对标准构配件的应用情况组织生产和施工,形成规模效益,进而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降低造价。
4、通过举荐制度实现住宅部品的标准化、通用化
住宅建设涉及到建筑材料、钢铁、化工、电子、机械等多个部门和行业的不计其数的部品与产品。它们的生产厂家往往是各自独立的企业,甚至可能不属于同一地区、同一行业。如果不约束和协调建筑的尺度关系,很难达到简化构件类型、提高施工效率的目的。
建筑部品的生产应该标准化、系列化、规模化,并向通用化发展,这一点可以通过部品举荐制度来逐步推广。通过建立住宅部品和构配件的淘汰、认证和推荐制度,可以逐步废弃现有的不符合模数的产品,推动产品的更新换代,使住宅的上下游产品向着标准化和通用化发展,确保部品和构配件的先进性。
结束语
住宅产业化是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住宅品质、推动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新形势下智能化技术、节能技术、以及核心竞争力较强的住宅建筑技术都取得全面发展,更加有利于住宅出纳员花的发展,并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通过引导住宅产业化结构的调整,满足市场需求,遵循市场规律,推动国家经济和住宅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金长宏;;对安徽省住宅产业化发展的思考[J];科技和产业;2011年03期.
[2]林武生;彭鸿亮;陈佳明;;住宅产业化案例分析与思考[J];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1年04期.
[3]马红军;住宅产业化的研究与实践[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