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次麻醉对儿童行为表现的影响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hong4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单次麻醉对儿童行为表现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择期实施腺样体或者扁桃体切除术的60例患儿开展研究,分为参照组(30例,多次麻醉)与实验组(30例,单次麻醉),对比手术前后两组患儿的苏醒期躁动评分(PAED)、行为量表评分(PHBQ)。结果:术后,PHBQ评分高于参照组,PAED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的第1周的行为适应不良现象显著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实施单次麻醉对儿童的行为的影响较小,不会引起太多的术后行为适应不良现象。
  关键词:单次麻醉;儿童行为表现;影响
  【中图分类号】R2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7-108-01
  对于儿童而言,围术期是一个特殊的经历,儿童的因身体疾病带来痛苦,而儿童自身的认知能力与自控能力都有限,当处于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焦虑情绪,麻醉后容易产生苏醒期躁动现象,且手术之后很容易导致行为适应不良现象产生。有研究发现,年幼动物采取麻醉药物会导致神经毒性,出现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与异常行为[1]。本研究分析儿童采取单次麻醉是否会出现神经认知与行為等不良行为,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择期实施腺样体或者扁桃体切除术的60例患儿开展研究,分为参照组(30例)与实验组(30例)。参照组:男童16例,女童14例,年龄5岁到12岁,平均年龄(7.59±3.53)岁;实验组:男童16例,女童14例,年龄5岁到12岁,平均年龄(7.59±3.53)岁。所有入选儿童的精神、智力都发育正常。两组儿童的基本资料比较P>0.05,能够开展研究。
  1.2方法
  患儿入室后,开通外周静脉,常规监测生命体征,开始麻醉诱导:给予阿托品0.01mg/kg iv(生产企业:湖南洞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0586),咪达唑仑(生产企业:江苏恩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025)0.1mg/kg iv,舒芬太尼(生产企业: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3653)0.3μg/kg iv,丙泊酚(生产企业:四川蜀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079)2-3mg/kg iv,维库溴铵(生产企业: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116)0.1mg/kg iv,面罩辅助通气,患儿意识消失,下颌完全松弛后行气管插管,并机械通气,设置合适的呼吸参数使呼气末二氧化碳维持在35-45mmHg。术中以七氟醚(MAC 1.3)维持麻醉。手术结束之后,将患儿护送至PACU,等待患儿苏醒拔管。手术结束前5min连接镇痛泵行镇痛治疗。镇痛泵配方:舒芬太尼2μg/kg,右美托咪定(生产企业: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0085)2μg/kg、格拉司琼(生产企业:太极集团四川太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61)0.04-0.1mg/kg,将上述静脉药物配到100ml的电子镇痛泵中(爱朋),以2ml/h速度为患儿持续泵注进行镇痛,并随访。
  1.3观察指标
  1.3.1在手术之后采取苏醒期躁动评分(PAED)评定儿童的躁动情况,量表包含5个项目,总分是20分,其内容包含认知改变、意识紊乱等,分值越高表示儿童的苏醒期躁动倾向性越强。
  1.3.2分别在术前1小时、术后1周、1个月采取行为量表(PHBQ)评估两组儿童的行为情况,量表包含睡眠焦虑、整体焦虑、分离焦虑、冷漠退缩、饮食障碍、攻击性等6大范畴,总共包含项目27项,分值1~27分,分值越高表示产生的术后行为适应不良现象越多。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资料以t、X2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不同时间段的PHBQ评分比较
  术前1小时,两组PHBQ评分相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实验组的PHBQ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儿术后的PAED评分比较
  术后,实验组的PAED评分为(7.77±2.23)分,参照组的PAED评分为(13.23±3.23)分,两组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t=7.6192,P=0.0000)。
  2.3两组术后行为改变情况比较
  手术后1周、1个月,实验组出现的行为适应不良现象的概率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中枢神经系统(CNS)在人类出生时还没有完全发育,人类在宫内发育最后的三个月与出生后的几年之内,特别是出生后的三个月之内被称作大脑发育突进期或者突触发生期,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网络与数亿突触连接的一个关键阶段,会受到神经递质的调控,特别是受到谷氨酸、y-氨基J酸等的严密调控,这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与认知功能发展的基础[2]。临床研究证明,在人类的突触发生期,如果进行多种静脉治疗或者吸入全麻药物,均有可能导致人体的GABA、谷氨酸的神经递质平衡遭受破坏,对人体细胞骨架的稳定性产生干扰,导致细胞膜结构与脂质组成等出现异常,使得人类发育中的神经元大量的调亡。目前,已有大量的动物实验发现,全麻药物会导致幼年动物(包括非人灵长类)的神经功能发生退化,影响它们的学习和行学能力,这些影响可能和麻醉暴露的方式、药物种类、复暴露次数等相关。有研究指出,如果小儿(小于3岁)或者,妊娠晚期的妇女重复实施全身麻醉、麻醉时间超过3小时,会影响小儿的脑发育,因此除非必须,对于3岁以下儿童实施手术,应当推迟年幼儿童的择期手术。
  本研究分析单次麻醉对儿童行为表现的影响,结果发现,相较于多次麻醉,儿童实施单次麻醉,对儿童的行为的影响均较小,术后也不会导致儿童出现太多的术后行为适应不良现象,麻醉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邓城旗,李萌萌,杨静,等.手术麻醉对学龄前儿童发育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9,6(3):5-6.
  [2]李嘉欣, 菅敏钰, 董佳,等. 儿童前期麻醉暴露对神经系统功能发育影响的临床研究进展[J].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 41(1):58-62.
  作者简介:浦艳英(1986-12-),女,汉族,本科,云南宣威人,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小儿麻醉。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骨科手术中运用椎管内麻醉的成效以及安全度。方法:从我区人民医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外科收治的老年患者中抽取60人,均选择进行手术治疗,再根据不同方式分为M组与N组各30人,再以最后手术各项结果进行评估。结果:从此次最终分析看出,M组运用全身麻醉的药物剂量大于N组,患者精神状态恢复时间、药物持续麻醉时间等等方面均长于N组。结论:临床外科中对老年人进行骨科手术时,为保证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烧伤患者的细菌分布、耐药性和伤口感染的变化,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从2019年5月到2020年5月,对65例烧伤患者进行回顾性检查,通过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1)病原菌分离:共检出407种病原菌,其中革兰氏球菌206种(50.6%),革兰氏杆菌190种(46.7%),真菌11种(2.7%)。这些细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114(28%)、鲍曼不动杆菌63(15.5%)、表皮
期刊
摘要:目的:对樟脑酚和氢氧化钙治疗慢性牙髓炎的临床效果及疼痛评分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00例慢性牙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模式,实验组采用樟脑酚和氢氧化钙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牙髓炎的治疗过程中使用樟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辨证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抽取60例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方法,观察组联合中药辨证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达到了96.67%,对照组为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20.00%,观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卵圆孔未闭与偏头痛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3月~12月在本院诊断为卵圆孔未闭并且尚在治疗初期的患者2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时间段已处在康复阶段的患者2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头痛频率、持续时间、NRS评分和HIT-6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头痛频率、持续时间、NRS评分、HIT-6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圆孔未闭与偏头痛存在明显相关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胃镜下止血治疗急诊消化道溃疡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36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采用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胃镜下止血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康复时间。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8.9%,常规组总有效率为66.7%,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止血时间、大便潜血阴性时间均显著短于
期刊
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创伤骨科患者实施外固定架治疗干预后,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控制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创伤骨科患者共94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外固定架治疗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内固定架治疗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7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控制情况。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创伤骨科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差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肝炎肝硬化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所有受检者清晨空腹静脈血检测肝功能生化指标。比较两组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以及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结果 对照组ALB、CHO和CHE水平高于观察组,TBA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
期刊
摘要:目的:本次以孕产妇妊娠结局为研究导向,分析孕期保健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需要選取门诊检查的孕妇(328例),孕妇均自愿参与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研究周期为6个月,具体时间为2020年1月~2020年6月。为保证研究数据精准性,将观察组(164例)、对照组(164例)为研究组分别展开分析,分别运用常规保健、孕期保健措施,将两组孕妇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妊娠期高血压、产后出血以及糖尿病发生率作为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和归纳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以期能够为医护人员规避相关风险带来一些帮助。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心内科和神经内科静脉溶栓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人数为41人,本次实验在2020年5月初开始实施,正式结束时间为2021年5月。所选患者在静脉溶栓后接受头颅CT检查,研究人员应依据患者是否出现出血转化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均无出血转化,研究者患者出现出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