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土木工程建筑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就是混凝土。混凝土材料强度比较高,能够满足现实工程需求,同时混凝土结构持久耐用,再加之,原料易得,因此并不需要花费过高的成本,但是混凝土结构却有致命的劣势,即裂缝问题。因此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必须加以注意。本文首先对土工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介绍,其次对其改进措施进行了研究,仅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混凝土结构具有很多的优势,比如整体性强,可以按照一定的形状进行浇筑,同时也有一定的耐久性以及耐火性。但是其也有一定的缺陷,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抗拉强度弱,如果不加以注意,裂缝就会出现,而且如果是改造工程,新旧混凝土之间难以连接,因此土工工程建筑修复起来都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之,混凝土既不能隔热,同时也不能隔声。基于此,施工人员都会慎重选择混凝土结构。
1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混凝土结构虽然应用已经十分普遍,但是其施工技术依然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1 材料方面
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得以保证的关键性要素就是材料,但是在其施工期间,施工单位所采购的原材料性能、规格等都不达标。比如混凝土材料中所应用的辅助材料,通常都要求含有适度的水量,但是很多土木工程建筑所应用的砂石骨料却不含有一定的水量或者含水量不达标,这必然会影响到施工质量。所以,施工人员在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施工时,务必对其材料性能、规格等各方面进行认真的检查,没有达到标准要求,不允许进场。
1.2 技术规范方面
直至目前,针对混凝土结构,我国有关行业依然没有制定相关的行业技术规范,因此其技术标准不统一。某些施工企业为了能够尽快完成工程目标,通常所应用的工艺技术并不达标,尽管看似短期效果很好,但是长期效果却不佳。但是尽管很多施工企业都十分了解,却依然采取相同的策略。这与国家缺乏统一的标准有着直接的关系。比如混凝土结构中,配比问题十分重要,但是国家并没有对其做出统一规定,因此现实生活中,配比差异性十分明显,使得混凝土结构质量大受影响。
1.3 检测手段的方面
目前我国所使用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缺乏完善的监督、检测机制,因此很多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都未得到检测或者实时监督,这就无法实现技术标准规范,建筑质量也时常出现问题。目前我国针对混凝土结构所使用的检测手段有电磁原理以及声学原理,这两种检测方法都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声学检测方法,无法对投影重合的钢筋进行检测,而电磁检验手段则无法对磁骨料混凝土展开检测,同时施工后期阶段,因为水位、角度等改变,这两种方法都无法对建筑基础、壳体等比较重要的混凝土构件进行研究。为此,混凝土结构施工中,还需要应用更多的检测手段,以此解决上述两种检测手段的局限性。
2 土工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改进措施
因为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存在着很多不足,严重影响了施工质量,因此需要有关人员有针对性的采取改进措施,以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水平。
2.1 混凝土方面
首先,材料的选择上。在材料的选择上,主要是指水泥的选择。因为水泥内含有的矿物成分不同,在混合搅拌中释放的温度以及速度也就不同。因而,在水泥的选择上,应该按照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发热量和发热速度合适的水泥。其中也要多加运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以减少水泥的用量。
其次,温度控制上。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温度对工程的质量有很重要的影响,因而,在施工中,必须根据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在温度控制包括:(1)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例,减少水泥的用量。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粉煤灰,降低因水泥水化而引起的内部高温,还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密度,提高混凝土的抗渗能力,使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增加。(2)可以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加水,或先用水冷却石料,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3)利用浇筑层面的天然散热功能,选择在热天浇筑,还可以减少浇筑的厚度来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4)在寒冷的天气中,要注意对混凝土采取保温措施。规定好拆模的具体时间,避免温度骤降引起的混凝土表面产生急剧降温梯度。
最后,混凝土的养护上。为了防止早期混凝土表面失水,帮助水泥水化的进行,就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在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地面施工经常出现塑性收缩裂缝。 如果由于混凝土泌水量大,因而需要先进性二次收浆,然后再开始养护;如果是由于温度高或者风大的原因造成的塑性收缩裂缝,应该在混凝土终凝前再次抹面以达到闭合裂缝的目的。 为了加强混凝土的养护,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还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外加剂,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因为混凝土中存在大量的毛细孔道,在水分蒸发以后,混凝土就会出现干缩变形的情况,但是降低毛细孔道的张力又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因而,需要添加外加剂,以防止混凝土的表面干缩和开裂状况的发生。添加外加剂还可以减少混凝土的碳化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性,增加混凝土的耐久性[4]。
2.2 技术规范方面
国家有关部门以及相关行业应该制定标准的施工技术规范,以便施工单位在进行混凝土结构施工时,能够有所参照,不会出现混乱。而且制定标准的技术规范之后,有关检测部门也有检测的依据,这对促进建筑行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应该依据现实需求尽快颁布技术标准规范。
2.3 在检测手段方面
必须发挥工程检测部门的行业主导作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合适的、完善的技术环境及法律法规环境。在施工过程中,每以个步骤、每以个细 节都应该进行检测,特别是建筑中的重点部位,必须严格检测,以保证建筑的质量。另外,现有的检测手段单一,不能够满足建筑施工中的检测要求,应该加大建筑施工检测设备的研发以及检测体系的完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建筑最为常见的一种建筑结构,此种建筑结构既有一定的优势,又有一定的劣势。表面上看,混凝土结构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裂缝,但是裂缝的产生归根结底是技术规范不统一引起。因为没有统一的施工技术规范,施工单位完全依据自身的需求进行搅拌、配比等,其施工质量的确难以保证。土木工程建筑虽然随着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其施工质量已经显著提升,但是其有关的施工技术问题还需要解决,不能有所懈怠。
参考文献
[1]顾锐.土木工程建筑中的节能减排教育[J].考试周刊,2012(94).
[2]许甲寅,赵若旭.土木工程建筑实现绿色节能的措施研究[J].门窗,2013(9).
[3]贺丽媛.对新时期土木工程建筑以及安全的几点思考[J].城市建筑,2013(20).
[4]陈信良.浅谈土木工程建筑施工[J].江西建材,2014(8).
[5]谢朝阳.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7).
作者简介:龙云,身份证号:452601196705280017。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混凝土结构具有很多的优势,比如整体性强,可以按照一定的形状进行浇筑,同时也有一定的耐久性以及耐火性。但是其也有一定的缺陷,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抗拉强度弱,如果不加以注意,裂缝就会出现,而且如果是改造工程,新旧混凝土之间难以连接,因此土工工程建筑修复起来都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之,混凝土既不能隔热,同时也不能隔声。基于此,施工人员都会慎重选择混凝土结构。
1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混凝土结构虽然应用已经十分普遍,但是其施工技术依然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1 材料方面
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得以保证的关键性要素就是材料,但是在其施工期间,施工单位所采购的原材料性能、规格等都不达标。比如混凝土材料中所应用的辅助材料,通常都要求含有适度的水量,但是很多土木工程建筑所应用的砂石骨料却不含有一定的水量或者含水量不达标,这必然会影响到施工质量。所以,施工人员在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施工时,务必对其材料性能、规格等各方面进行认真的检查,没有达到标准要求,不允许进场。
1.2 技术规范方面
直至目前,针对混凝土结构,我国有关行业依然没有制定相关的行业技术规范,因此其技术标准不统一。某些施工企业为了能够尽快完成工程目标,通常所应用的工艺技术并不达标,尽管看似短期效果很好,但是长期效果却不佳。但是尽管很多施工企业都十分了解,却依然采取相同的策略。这与国家缺乏统一的标准有着直接的关系。比如混凝土结构中,配比问题十分重要,但是国家并没有对其做出统一规定,因此现实生活中,配比差异性十分明显,使得混凝土结构质量大受影响。
1.3 检测手段的方面
目前我国所使用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缺乏完善的监督、检测机制,因此很多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都未得到检测或者实时监督,这就无法实现技术标准规范,建筑质量也时常出现问题。目前我国针对混凝土结构所使用的检测手段有电磁原理以及声学原理,这两种检测方法都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声学检测方法,无法对投影重合的钢筋进行检测,而电磁检验手段则无法对磁骨料混凝土展开检测,同时施工后期阶段,因为水位、角度等改变,这两种方法都无法对建筑基础、壳体等比较重要的混凝土构件进行研究。为此,混凝土结构施工中,还需要应用更多的检测手段,以此解决上述两种检测手段的局限性。
2 土工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改进措施
因为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存在着很多不足,严重影响了施工质量,因此需要有关人员有针对性的采取改进措施,以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水平。
2.1 混凝土方面
首先,材料的选择上。在材料的选择上,主要是指水泥的选择。因为水泥内含有的矿物成分不同,在混合搅拌中释放的温度以及速度也就不同。因而,在水泥的选择上,应该按照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发热量和发热速度合适的水泥。其中也要多加运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以减少水泥的用量。
其次,温度控制上。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温度对工程的质量有很重要的影响,因而,在施工中,必须根据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在温度控制包括:(1)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例,减少水泥的用量。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粉煤灰,降低因水泥水化而引起的内部高温,还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密度,提高混凝土的抗渗能力,使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增加。(2)可以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加水,或先用水冷却石料,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3)利用浇筑层面的天然散热功能,选择在热天浇筑,还可以减少浇筑的厚度来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4)在寒冷的天气中,要注意对混凝土采取保温措施。规定好拆模的具体时间,避免温度骤降引起的混凝土表面产生急剧降温梯度。
最后,混凝土的养护上。为了防止早期混凝土表面失水,帮助水泥水化的进行,就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在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地面施工经常出现塑性收缩裂缝。 如果由于混凝土泌水量大,因而需要先进性二次收浆,然后再开始养护;如果是由于温度高或者风大的原因造成的塑性收缩裂缝,应该在混凝土终凝前再次抹面以达到闭合裂缝的目的。 为了加强混凝土的养护,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还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外加剂,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因为混凝土中存在大量的毛细孔道,在水分蒸发以后,混凝土就会出现干缩变形的情况,但是降低毛细孔道的张力又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因而,需要添加外加剂,以防止混凝土的表面干缩和开裂状况的发生。添加外加剂还可以减少混凝土的碳化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性,增加混凝土的耐久性[4]。
2.2 技术规范方面
国家有关部门以及相关行业应该制定标准的施工技术规范,以便施工单位在进行混凝土结构施工时,能够有所参照,不会出现混乱。而且制定标准的技术规范之后,有关检测部门也有检测的依据,这对促进建筑行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应该依据现实需求尽快颁布技术标准规范。
2.3 在检测手段方面
必须发挥工程检测部门的行业主导作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合适的、完善的技术环境及法律法规环境。在施工过程中,每以个步骤、每以个细 节都应该进行检测,特别是建筑中的重点部位,必须严格检测,以保证建筑的质量。另外,现有的检测手段单一,不能够满足建筑施工中的检测要求,应该加大建筑施工检测设备的研发以及检测体系的完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建筑最为常见的一种建筑结构,此种建筑结构既有一定的优势,又有一定的劣势。表面上看,混凝土结构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裂缝,但是裂缝的产生归根结底是技术规范不统一引起。因为没有统一的施工技术规范,施工单位完全依据自身的需求进行搅拌、配比等,其施工质量的确难以保证。土木工程建筑虽然随着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其施工质量已经显著提升,但是其有关的施工技术问题还需要解决,不能有所懈怠。
参考文献
[1]顾锐.土木工程建筑中的节能减排教育[J].考试周刊,2012(94).
[2]许甲寅,赵若旭.土木工程建筑实现绿色节能的措施研究[J].门窗,2013(9).
[3]贺丽媛.对新时期土木工程建筑以及安全的几点思考[J].城市建筑,2013(20).
[4]陈信良.浅谈土木工程建筑施工[J].江西建材,2014(8).
[5]谢朝阳.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7).
作者简介:龙云,身份证号:4526011967052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