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时评
有关上海音乐界质疑“外国作曲家写中国”,听到的传闻远比看到的文章火气大,许多说法那是相当的极端偏执,更具“攻击性”和“杀伤力”。思忖了半晌,忍不住插嘴。
意大利人的《马可波罗游记》,美国人斯诺的《西行漫记》……外国人写中国已有几百年历史,不新鲜;19世纪以来,俄国人格林卡、柴科夫斯基、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相继完成“马德里之夜”、“意大利随想”、“西班牙随想”,前后还有德国人门德尔松的《苏格兰》交响曲、《威尼斯船歌》、美国人格什温的《古巴序曲》、科普兰的《墨西哥沙龙》……外国人写外国也是由来已久,不稀罕。把我们的土特产《茉莉花》采去插进自己的歌剧,普契尼20世纪20年代就做过了;偏偏2007年春天“8个法国人在上海”,用《茉莉花》写中国,有三个家伙被上海市民挑出来,装走5万元美金后杳无踪影,黄浦江边骂声连天,人家压根儿就没听见。
这些年,外国人写、画、拍中国这些事,大大小小还真有人张罗了不少。好像事后没听到这么多、这么响的骂声,也没见有谁感觉人格屈辱愤懑不平。怎么“外国作曲家写中国”就惹出话来了呢?如果,中国向外国作曲家约稿是“卖国”行为,那中国作曲家接受外国约稿算什么?美国人请谭盾去写《秦始皇》、请郭文景去写《李白》;荷兰现代音乐节为中国作曲家办系列专场音乐会,又算什么?
实际上,正是某些慷慨激昂义正严词的中国人,没少拿外国人的钱给外国人写东西,在各个场合为自己又接了多少单欧美委约的活儿而夸夸其谈津津乐道,毫不掩饰其沾沾自喜之形色。更何况,即便把这次“外国作曲家写中国”前3名5万美元全部奖金送上门,某些“天价”中国作曲家,还不一定会心甘情愿接受为“上海之春”或2010上海世博会写部作品。
谈及首次“外国作曲家写中国”几部作品的写作水准和艺术价值难以服人,又另当别论。很有可能赛事条例有待商榷,谁都知道“命题文章”难做,何况还是生疏的命题。主人家难道不能以艺术家的气度和胸怀,表达一种真诚坦荡、热情善意?法国人会更乐意接受中国同行给这些不成熟、不完美的作品“对症下药”,提出精准的专业性、建设性的意见。
有关上海音乐界质疑“外国作曲家写中国”,听到的传闻远比看到的文章火气大,许多说法那是相当的极端偏执,更具“攻击性”和“杀伤力”。思忖了半晌,忍不住插嘴。
意大利人的《马可波罗游记》,美国人斯诺的《西行漫记》……外国人写中国已有几百年历史,不新鲜;19世纪以来,俄国人格林卡、柴科夫斯基、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相继完成“马德里之夜”、“意大利随想”、“西班牙随想”,前后还有德国人门德尔松的《苏格兰》交响曲、《威尼斯船歌》、美国人格什温的《古巴序曲》、科普兰的《墨西哥沙龙》……外国人写外国也是由来已久,不稀罕。把我们的土特产《茉莉花》采去插进自己的歌剧,普契尼20世纪20年代就做过了;偏偏2007年春天“8个法国人在上海”,用《茉莉花》写中国,有三个家伙被上海市民挑出来,装走5万元美金后杳无踪影,黄浦江边骂声连天,人家压根儿就没听见。
这些年,外国人写、画、拍中国这些事,大大小小还真有人张罗了不少。好像事后没听到这么多、这么响的骂声,也没见有谁感觉人格屈辱愤懑不平。怎么“外国作曲家写中国”就惹出话来了呢?如果,中国向外国作曲家约稿是“卖国”行为,那中国作曲家接受外国约稿算什么?美国人请谭盾去写《秦始皇》、请郭文景去写《李白》;荷兰现代音乐节为中国作曲家办系列专场音乐会,又算什么?
实际上,正是某些慷慨激昂义正严词的中国人,没少拿外国人的钱给外国人写东西,在各个场合为自己又接了多少单欧美委约的活儿而夸夸其谈津津乐道,毫不掩饰其沾沾自喜之形色。更何况,即便把这次“外国作曲家写中国”前3名5万美元全部奖金送上门,某些“天价”中国作曲家,还不一定会心甘情愿接受为“上海之春”或2010上海世博会写部作品。
谈及首次“外国作曲家写中国”几部作品的写作水准和艺术价值难以服人,又另当别论。很有可能赛事条例有待商榷,谁都知道“命题文章”难做,何况还是生疏的命题。主人家难道不能以艺术家的气度和胸怀,表达一种真诚坦荡、热情善意?法国人会更乐意接受中国同行给这些不成熟、不完美的作品“对症下药”,提出精准的专业性、建设性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