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儿童的学习而言,解决问题的意义不应仅仅停留在能够解决某一类问题,获得某一类问题的结论和答案上,而应基于解题的经历和形成的相应经验、技巧、方法,从而把握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现在的人教版教材在编写“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时,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题材选择更开放,信息资源更丰富,表达形式更生动活泼。为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探索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将生动活泼的现实情境展现给学生,如何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提炼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力得到培养,数学素养得到提高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新课程强调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已成为解决问题教学的着力点。教学中应利用学生身边丰富的解决问题的资源,提供真实的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选择恰当的方式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观察、发现、收集数学信息,并根据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由于新的数学问题学生第一次接触,有的学生可能提出原来学习过的数学问题,对此教师不要轻易给予否定,可以让学生马上解决,对提出的正确问题,以板书的形式出现,以突出重点,最后选择例题进行研究。例如在上三年级下册求“平均数”时我这样处理:将书中的主题图与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课前组织学生开展收集矿泉水瓶的活动,并将本组收集的数据以简洁的方式记录下来。上课时以统计图的形式出示某组同学收集的数据,引导学生观察:从统计图中你能发现什么信息?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谁收集的最多?谁收集的最少?他们一共收集了多少个?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等等),再让学生分析讨论哪个问题提得最好,最终确定要研究的问题。这样让每个学生自己发现、收集数学信息,而后提出问题,自然热情高涨,上课积极性高,又能提高分析能力。
二、分析关系,寻求策略
在新教材中,没有数量关系和线段图的教学内容,数量关系成为学生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知识,因为缺乏对情境的提炼和概括。然而分析数量关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我们要创设情境,处理好生活联系与分析数量的关系,不要因为教学改革而出现“因噎废食”的现象,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1.尝试解决、主动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学生交流意见,以达到全体参与的目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采用独立分析、动手操作、画线段图、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交流算法,优化方法。请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在学生完成后,适时组织交流。特别注意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讨论交流,学生清楚地了解了每种方法解决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方法,了解各种方法的特点,为学生选择简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打下基础。这样可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过程和方法的理解,而且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乐于学习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3.确定算法,解决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方法,切实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列式算出结果。
4.自我评价,检验成果。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对自己的全部思维成果进行检验,让检验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系统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过程。例如三年级下的“求平均数”,可以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学具摆一摆,交流怎样摆,初步感知什么是平均数。再引导学生想一想:如果不摆学具,能不能想办法算出平均数是多少?在学生试算的基础上组织交流不同的算法,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并筛选出最好的算法(先求总数,再除以人数)。然后请学生用这种方法实际算一算,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每步算式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最后请学生回顾整个解题思路,验算得数是否正确。
三、巩固内化,形成技能
本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在应用过程中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产生策略,提高认识,发展思维,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学生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会表现出应用知识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同时也会暴露出學习的不足和疏漏,对比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加强点拨指导,引导学生诊断矫正。如教学三年级下的“求平均数”后,先请学生回顾整理什么是平均数,平均数有什么用,我们是怎样求平均数的等,再让学生完成课本第44、45页的第2、5题,求平均温度和平均路程,使学生掌握一节课的基础知识。
四、实践运用,拓展训练
可利用教室等学生非常熟悉的地方,创设出一个个现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依据这些材料解决问题,并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还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现实生活中蕴涵大量的数学信息,感受到现实世界中有广泛的应用。也可以通过改变条件或问题,把一道题改编成几道不同类型的问题,让学生弄清算理,加以辨析,从而形成知识链,提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例如三年级下的“求平均数”,可以让学生调查本年级学生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求出每班参加兴趣小组的平均人数,并谈谈看到这种现象有什么想法。这样使学生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培养了能力,激活了思维。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我认为这些教学策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还能较好地帮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抽取并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决类似问题的一般方法,同时还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及能根据需要筛选和处理信息、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特别是这种教学策略的运用促进了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反思等学习品质的养成,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离不开数学,较好地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一、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新课程强调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已成为解决问题教学的着力点。教学中应利用学生身边丰富的解决问题的资源,提供真实的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选择恰当的方式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观察、发现、收集数学信息,并根据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由于新的数学问题学生第一次接触,有的学生可能提出原来学习过的数学问题,对此教师不要轻易给予否定,可以让学生马上解决,对提出的正确问题,以板书的形式出现,以突出重点,最后选择例题进行研究。例如在上三年级下册求“平均数”时我这样处理:将书中的主题图与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课前组织学生开展收集矿泉水瓶的活动,并将本组收集的数据以简洁的方式记录下来。上课时以统计图的形式出示某组同学收集的数据,引导学生观察:从统计图中你能发现什么信息?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谁收集的最多?谁收集的最少?他们一共收集了多少个?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等等),再让学生分析讨论哪个问题提得最好,最终确定要研究的问题。这样让每个学生自己发现、收集数学信息,而后提出问题,自然热情高涨,上课积极性高,又能提高分析能力。
二、分析关系,寻求策略
在新教材中,没有数量关系和线段图的教学内容,数量关系成为学生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知识,因为缺乏对情境的提炼和概括。然而分析数量关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我们要创设情境,处理好生活联系与分析数量的关系,不要因为教学改革而出现“因噎废食”的现象,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1.尝试解决、主动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学生交流意见,以达到全体参与的目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采用独立分析、动手操作、画线段图、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交流算法,优化方法。请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在学生完成后,适时组织交流。特别注意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讨论交流,学生清楚地了解了每种方法解决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方法,了解各种方法的特点,为学生选择简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打下基础。这样可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过程和方法的理解,而且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乐于学习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3.确定算法,解决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方法,切实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列式算出结果。
4.自我评价,检验成果。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对自己的全部思维成果进行检验,让检验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系统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过程。例如三年级下的“求平均数”,可以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学具摆一摆,交流怎样摆,初步感知什么是平均数。再引导学生想一想:如果不摆学具,能不能想办法算出平均数是多少?在学生试算的基础上组织交流不同的算法,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并筛选出最好的算法(先求总数,再除以人数)。然后请学生用这种方法实际算一算,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每步算式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最后请学生回顾整个解题思路,验算得数是否正确。
三、巩固内化,形成技能
本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在应用过程中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产生策略,提高认识,发展思维,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学生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会表现出应用知识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同时也会暴露出學习的不足和疏漏,对比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加强点拨指导,引导学生诊断矫正。如教学三年级下的“求平均数”后,先请学生回顾整理什么是平均数,平均数有什么用,我们是怎样求平均数的等,再让学生完成课本第44、45页的第2、5题,求平均温度和平均路程,使学生掌握一节课的基础知识。
四、实践运用,拓展训练
可利用教室等学生非常熟悉的地方,创设出一个个现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依据这些材料解决问题,并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还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现实生活中蕴涵大量的数学信息,感受到现实世界中有广泛的应用。也可以通过改变条件或问题,把一道题改编成几道不同类型的问题,让学生弄清算理,加以辨析,从而形成知识链,提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例如三年级下的“求平均数”,可以让学生调查本年级学生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求出每班参加兴趣小组的平均人数,并谈谈看到这种现象有什么想法。这样使学生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培养了能力,激活了思维。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我认为这些教学策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还能较好地帮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抽取并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决类似问题的一般方法,同时还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及能根据需要筛选和处理信息、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特别是这种教学策略的运用促进了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反思等学习品质的养成,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离不开数学,较好地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