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洋溢着生活的气息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生活应用。作文教学同样如此,老师应为生活应用而教,学生应为生活应用而学。因此,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关键词】 生活化;作文;教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是当代教育的重中之重。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应当十分重视。引领学生置身广袤的社会生活中,让他们尽情开掘写作资源,寻觅写作素材,催生写作激情,是《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新理念。从近年的高考作文试题来看,命题人都在试图引导考生将作文转向生活,直面社会和自身,抒写性灵,阐发自己对人生感悟和体验。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生活应用。作文教学同样如此,老师应为生活应用而教,学生应为生活应用而学。因此,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教学要真实地展现学生生命的本色,要生活化。因为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生活进行写作,就如无米之饮,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有充分积累生活,思考生活,才能“下笔千言,一挥而就”,作文才声情并茂,感人至深,才能准确描摹,把握特征,才能合情合理,义正辞严。
  我们先来认真审视目前作文教学的现状,就不难发现一种“本末倒置”的现象,因为作文分值大,所以教师教、学生学都是围绕考试进行的,考试拿高分变成了作文教学的最高目标。在教学中强调追求高考作文模式,急功近利地进行应试技能训练,闭门造车,其结果是老师教得生硬,学生写得呆板,缺乏个性,写人千人一面,议论人云亦云,致使许多学生发出“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我心烦”的感慨。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材料单一、雷同,内容缺乏生活气息,编造痕迹明显;语言缺乏意蕴,华而不实;文体盲目求新,文言文增多,晦涩难懂,等等现象。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也是重模式,轻能力;重书面,轻口头;重指导,轻讲评;重课堂,轻生活;本来应该反映生活而作文,结果本末倒置,变成了为作文而编造生活,甚至伪造生活。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导致了学生作文目标的错位,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同时也湮灭了学生写作的兴趣。据资料显示,中学生喜欢写作文的仅占15%,而害怕写作文的却达到61.2%。因此,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走出这种怪圈,把“作文”与“生活” 联系结合起来,以人为本,为情而文,让生活成为作文的源头活水。
  课堂是灵动的,中学作文教学并不是要将“作文”与“生活”割裂开来,而是要创造性地解决好学生已有的认识(生活的积累)向写作(美好的表达)转化的难题。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发挥教学机智,善于捕捉生活化信息,有效地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化情境中去,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性,使学生能结合自己生活例子和经验,畅所欲言,流露真情,实现作文教学由课堂向课外的自然延伸。
  创新命题,找准中学生生活的热点、焦点,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教师要在作文命题上有所创新,就是要不断从生活中获得灵感,贴近生活,从生活提取。再生动的材料经过多次使用也会变得陈旧,使写作者失去新鲜感和写作兴趣。因此在选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选择经验有时代感的,或者让学生参与命题,给学生写作的自主权。写他们自己想写的东西,能有效地消除学生厌倦作文的心理负担,为作文教学添注动力与活力。这样才能使文章的内容显得生动活泼,写出来的作文才有真实性可言,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一听到写作文就用唉声叹气或者用沉默来应付,对作文产生了畏难和讨厌情绪。后来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如果把同学们带入生活情境中写作文就完全不同了。
  自由为文,积极创设一种自由倾吐的作文氛围。让学生有事便写,有情便抒,尽情挥洒,自由释放。文章可长短不拘,格式不限,鼓励学生张扬个性,砥砺思想。久而久之,作文便可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最愉快的一部分,让学生对作文本身感兴趣,在写作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快乐感、成就感,这是作文进入学生生活的关键。如:我在高一、高二都坚持让学生写“看图评事”,这一项作业学生都乐意完成,就是要求他们先从报纸、杂志上剪下一幅图,然后自由评论,有感而发,不拘一格。这类作文为同学们搭建自由写作的平台,让他们畅所欲言的表达所感知的生活,学生在这种思想自由、心灵自由的状态下,反而能写出真情实感、更富有生活气息的作文。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广泛搜集、积累素材,还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更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观察世态,留意身边之事。作文就是要从社会生活中、从实践中、从阅读中寻“源”累“材”,才能引来源源不断的作文之“活水”。作文教学应该走进生活,把孩子的视野引向学校、家庭、社会及大自然,让他们去发现、去感悟、去体验,让生活走进作文。生活中到处存在着写作的资源,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孩子语文的资源。是的,生活是我们作文教学的源泉,生活中到处存在着写作素材,关键是靠学生去仔细捕捉。
  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告诉学生学会真实的写作首先是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留意身边之事。引导学生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寻找使人感动的东西,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留意身边之事的习惯。
  感悟生活,珍视独特感受。现实生活是五彩斑斓、生动具体、有血有肉的,是作文取之不尽的素材。绚丽多彩的生活,都能拨动学生心灵世界的心弦,都为学生开拓无比广阔的观察天地。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品味、感悟生活,发现生活之美,探索人生哲理。感悟人生也就是认识别人、认识自己。人与人的接触是社会生活的主流,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而人的性格各异,社会职业不同,居地有差别,因此人的交际和阅历是人生的财富。只有对人生有较深刻的体验,才能写出感人的文章。但由于学生大都很少留心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多去感悟生活,并从中获取独特的感受,从中提炼作文题材。
  只有将感情融入生活,才能产生深切的感受,才能真正体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才能看清人性的真、善、美。因此,我在指导学生向生活要作文的同时,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生活,激发他们对生活的兴趣,使他们对生活充满热情,尽情地体验生活,并把体验过程中产生的对生活的思考和感受写进作文中,真正实现让生活走进作文。从历年高考作文佳作来看,文章内容都是洋溢着生活气息,品味生活,热爱生活,发现生活之美,对生活有着独特的感受。
  关注社会,触摸时代的脉搏。现在的部分中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往往缺乏深度思考,提起笔来就感到没东西可写。他们的所见所闻往往只是从日常生活中猎取一两个镜头,很少能够满足完成一篇作文的需要。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畅谈自己的看法,把目光投向社会热点、焦点。
  社会是所大学校,它具有广阔的空间。因此,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事件,报刊、杂志上的热点、焦点问题值得我们引导学生去关注、提炼并勇于发表自己看法和见解比如:“汶川大地震”、“2008年奥运会”、“三鹿婴幼儿问题奶粉”、“全球经济危机”、“H1N1甲型流感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阿凡达”、“2012”、“西南旱灾”、“山西王家岭矿难”、“ 玉树地震”、“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话题,我拿到作文课上讨论,课堂气氛特别热烈,不少学生感觉原来身边材料这么多却被自己忽略了,有时我把作文的命题权和自主写作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用最喜爱的文体反映他们最关注最爱写的内容。如:素质教育、奥运圣火、热门电影、上海世博、环境保护、网络文化、玉树地震甚至贪污腐败、恐怖组织等社会的焦点和热点都进入了学生的视野,成为了学生写作的对象。“以我手写我心”,学生感到作文是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是一个表现自我的窗口,“痛苦写作”也就变为“快乐写作”了。
  综上所述,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主人,这是贯穿中学作文教学全过程的主线。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关注、多品味,多思考,不断拓宽学生生活的领域,从作文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是使中学生坚持写作“主动”作文的不竭源泉。
  总之,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语文教师在走进新课改的过程中应该利用一切时机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使他们知道生活中作文材料无处不在。学生只有在生活中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对客观事物有丰富而深刻的感受时,才谈得上写好作文,从而才能让作文洋溢着生活气息,让作文更好地表现生活。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来自学生的兴趣、意志和学习方法以及教师教学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从师生的情感出发,在兴趣的培养、教法学法的改进、评价方式的多样上积极改善,就能让广大的学生学好数学,并提高学困生的数学成绩。  【关键词】数学学困生 情感 兴趣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103-02   《课程标准(2011年版)
期刊
【摘要】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都深刻地体会到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光荣、艰巨而繁琐的工作,我们都摸索过、探求过、失败过,也成功过。一双眼睛看不住几十个学生,一颗爱心却可以拴住几十颗心。工作至今,我想我最大的体会就是--爱,终会换来爱!"缘分让我们分到一个班,一起相处六年。"孩子们也都很珍惜这份缘,集体荣誉感很强。孩子之间没有歧视,没有欺负,也没有班干部对同学的敲敲打打,有的,最多的,就是同学间最爱说的"加油
期刊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健美操特征与作用进行分析,试图使更多的人对健美操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参加健美操练习,不仅能够健身,塑造美的形体,激发人们参与创造美的训练活动,陶冶美的情操,抒发练习者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还能提高人的素质修养,提高人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从而满足人对美的高层次的追求。  【关键词】健美操特征作用  【中图分类号】G8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89-02   班级是学校教育系统中最基本的单位,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同时又是教育者实施有效管理的手段。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有效教育途径,运用一定的原理和科学有效的方法,对班级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关系和因素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和控制,实现学校和班级共同教育
期刊
镁及镁合金是目前工业应用中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具有低密度、高比强/比刚度、阻尼性能好、电磁屏蔽性能优良、易回收等优点,已在国防军工、航天航空、汽车零部件、3C通讯等领域得到了一定应用。但是由于镁合金的室温性能差,且变形易开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推广,因此开展镁合金强韧化研究对于推动镁合金及镁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大塑性变形通过累积高应变可以有效的细化晶粒,提升组织均匀性,调整织构、优化第二相分布,提高合金综合力学性能。
  本文以商用镁合金Mg-Al-Zn和稀土镁合金Mg-Gd-Y-Zn-Zr为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124-02   在新课改下,《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编入了一定分量的"历史题材"的内容。仔细研读课程标准,我们发现,在其中安排历史知识的真正目是让儿童通过对历史的感悟和体验,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可这些历史内容并不是按历史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编写的,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串联,将知识点分散到学生生
期刊
吸附技术因其成本低、操作简便、去除率高而被认为是水处理中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在已经报道的吸附剂中,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由于其具有可再生、可生物降解、廉价、易于提取等优点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世界上木质素的年产量可达5*1014t。通过添加一些酸化剂,可以从造纸废液黑液中提取大量木质素。但木质素反应性低,所以活性位点很少。其Zeta(ζ)电位为负,故也不能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含氧阴离子。因此,人们利用各种方法来对木质素进行改性以使木质素具备吸附能力。其中,木质素的电负性可以通过胺化改性而改变,使其对水中含氧阴离子具有
【中图分类号】G613.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126-02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两个幼儿教育指导性法规、文件的颁布,全国掀起了改革的浪潮,迎来了幼教改革的春天。笔者分别以"幼儿数学"、"幼儿数学教育"和"幼儿数学教育指导策略研究"为题名检索词,获得相关文献65篇。本文根据65篇研究文献,对我国幼儿数学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一、65篇研究文
期刊
文学类作品的阅读(散文、小说)在高中必修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历年高考试题中的分量也相当大。而答此类题的前提便是把握文章的主旨,若是把握不住文章的主旨,做题就漫无目的,也不可能准确作答。因此,快速把握文章的主旨就显得至关重要。若教学得法,必将真正影响学生对作品的有效阅读,获得阅读快感,并能从容应对阅读题的考查,甚至启发写作。  然而,对于高考中文学类作品的阅读,各种各样的方法充斥着学生和老师的视野
期刊
【摘要】 新课程改革中,出现了富有文化内涵的选修教材——《论语》,本文主要探讨在新课程的要求下加强《论语》课堂的人文思想的方法,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关键词】 论语;德育;渗透;探究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通过阅读和鉴赏,体味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