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音乐课程标准强调:“音乐教师要勇于从传统的角色中跳出来,变教书匠为设计师、指导师、合作伙伴,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宽松,融洽的环境。”经过长时间在音乐教学教研中的反思与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希望和大家分享。
一、 激发兴趣,情感交流
著名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说过:“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只有学生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有学习音乐的动力,只有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音乐中,有了自身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才会激发并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音乐课堂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使学生更深一不理解,体会,感受音乐。要使学生感兴趣,音乐教师必须有严谨而周密的教学构思,有形象生动的语言语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每节课都有新鲜感。如在欣赏《奥林匹克号角》这一乐曲时,我利用网络充分的备课,了解各种体育项目以及体育明星和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八年级的学生对明星的崇拜要高于欣赏音乐作品。课上我不急于给学生灌输奥运知识,而是从现在的体育明星和他们聊起,聊他们的贡献 ,聊各种体育项目,各抒己见,在这个时候给他们播放振奋人心的《奥林匹克号角》,使他们为之震撼,在这个时候欣赏不仅能够使他们在情感得到升华,而且他们的注意力也凝聚到了音乐上。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具有创造性才能的人,音乐教育最能体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音乐欣赏中潜移默化的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展开无限的想象和联想,进行音乐的创作和开发,获得音乐所表现的思想和意境。在欣赏《心想唱歌就唱歌》的创编活动中,运用歌曲的旋律,创始创编新的歌词,并以对各的形式进行表演。孩子们用他们知道的谜语进行创编,还有的用校园里的一些不文明行为等进行创编,孩子们的积极性都非常的高。其实,一些简单的创编游戏活动不仅能够活跃学生的创作热情,还能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想到:原来音乐很好学,也很有意思。中学阶段的孩子是在玩中学,学中玩,我们又不是培养音乐家,没有必要把音乐知识音乐创作弄得那么高深,学生会觉得很乏味。
三、和谐互动,展现自我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通过信息的传递和转化,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过程。《音乐课程标准》强调了音乐教学中的师生和谐互动,“和谐”是师生之间互尊互爱,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用美妙的童心和赤诚的爱心,搭建起师生情感的桥梁,使学生以愉悦、积极主动的情绪,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去。“互动” 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特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展现自我增加自信,中学生的不自信在音乐课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比如不敢有感情的演唱,不敢在同学面前表现表演。音乐教学需要师生共同来塑造、表现、创造音乐美,创设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环境,在教学双向互动中才会焕发活力。如在音乐课《地道战》的情景剧教学中,师生共同研究讨论每个人物的性格,形象地塑造。让他们在音乐活动中大胆表达,善于交流,领略合作的愉快。通过赏、画、唱、奏、舞,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展示了学生的音乐才能,激发了学生对美的追求,达到了师生和谐共振、和谐互动。
四、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作为教师,不仅要吃透教学内容,而且要熟悉不同班级、不同类型的学生,不能将同一个过程、教法贯穿所有班级。教师要熟悉班级特征,要熟悉班级中的学生,各个班级的学生自身素质不同,对音乐旋律的反映、感受、理解也不同,学生的个性也有很大差异。我在《青春舞曲》的教学中,同一种教学过程在两个班运用,教学效果截然不同,一个平时比较活跃的班级,无论是歌曲的学习还是律动的表演,都能积极主动的完成,甚至还能大胆编排;而另一个平时比较安静的班,在歌曲学习上还能顺利完成,但到表演律动时,学生则你推我让,谁也不愿意动,更别说大胆创编了。针对这样的现象,我积极进行了反思,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进行分析,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班级差别、学生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效果良好。
在《青春的旋律》的教学中,我们两位音乐教师会在一起合作,将两个班的学生带到空气清新、场地开阔的户外,利用教师易携带的手风琴和教师的舞蹈特长,与学生共同完成了一节别开生面的户外音乐课,吸引了众多教师前来听课,得到学生和教师的广泛赞誉。而这也是我在教学中反思的结果。教师不能被教材所束缚,不能只限于“教教材”,要充分利用音乐及教师的技能、特长,要用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激发学生,让他们“爱”上音乐课。
五、教学评价要准确、真实,发自教师内心
教学评价是对教育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它广泛地存在于各种教育实际活动中,是教学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在音乐教学中,它为科学地评价音乐教学质量提供了标准,对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重大作用,对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树立学生良好的自信有着深远的意义。教学评价的分类及相关内容在这里我不做过多的阐述,就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我进行了一些反思。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要让学生真正感觉到教师是发自内心的、准确的、赞赏的,而不是简单的应付,从而使学生有充分自信心和成就感。有几次我在听音乐课的过程中发现,对于教师的提问,无论学生回答的深与浅,准确不准确,教师都千篇一律的用“非常好”、“你回答的不错”等简单的评价,一方面给学生造成知识理解上的偏差,另一方面让学生觉得教师没有用心听。我认为,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理解知识的程度,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会有各种各样的答案,教师要将这些答案很快的认真思索后,用合适的语言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评价。教师的评价要以教学目标为基础,以科学、公正、准确为依托,要有实效,要可信,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只有全方位的体现和运用评价的价值和功能,才会有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课堂上让他们得到更宽松的表现自我的空间,行使自评和互评的权利,这样才能构成真实、民主的课堂,促进学生个性的成长。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创造性思维,审美情趣,身心健康等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良好素质形成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培养和塑造。作为音乐教师肩上的担子则更重要,我们只有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提高对新课程的学习和认识,不断的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更好的服务到音乐教学中来。
一、 激发兴趣,情感交流
著名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说过:“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只有学生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有学习音乐的动力,只有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音乐中,有了自身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才会激发并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音乐课堂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使学生更深一不理解,体会,感受音乐。要使学生感兴趣,音乐教师必须有严谨而周密的教学构思,有形象生动的语言语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每节课都有新鲜感。如在欣赏《奥林匹克号角》这一乐曲时,我利用网络充分的备课,了解各种体育项目以及体育明星和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八年级的学生对明星的崇拜要高于欣赏音乐作品。课上我不急于给学生灌输奥运知识,而是从现在的体育明星和他们聊起,聊他们的贡献 ,聊各种体育项目,各抒己见,在这个时候给他们播放振奋人心的《奥林匹克号角》,使他们为之震撼,在这个时候欣赏不仅能够使他们在情感得到升华,而且他们的注意力也凝聚到了音乐上。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具有创造性才能的人,音乐教育最能体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音乐欣赏中潜移默化的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展开无限的想象和联想,进行音乐的创作和开发,获得音乐所表现的思想和意境。在欣赏《心想唱歌就唱歌》的创编活动中,运用歌曲的旋律,创始创编新的歌词,并以对各的形式进行表演。孩子们用他们知道的谜语进行创编,还有的用校园里的一些不文明行为等进行创编,孩子们的积极性都非常的高。其实,一些简单的创编游戏活动不仅能够活跃学生的创作热情,还能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想到:原来音乐很好学,也很有意思。中学阶段的孩子是在玩中学,学中玩,我们又不是培养音乐家,没有必要把音乐知识音乐创作弄得那么高深,学生会觉得很乏味。
三、和谐互动,展现自我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通过信息的传递和转化,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过程。《音乐课程标准》强调了音乐教学中的师生和谐互动,“和谐”是师生之间互尊互爱,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用美妙的童心和赤诚的爱心,搭建起师生情感的桥梁,使学生以愉悦、积极主动的情绪,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去。“互动” 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特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展现自我增加自信,中学生的不自信在音乐课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比如不敢有感情的演唱,不敢在同学面前表现表演。音乐教学需要师生共同来塑造、表现、创造音乐美,创设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环境,在教学双向互动中才会焕发活力。如在音乐课《地道战》的情景剧教学中,师生共同研究讨论每个人物的性格,形象地塑造。让他们在音乐活动中大胆表达,善于交流,领略合作的愉快。通过赏、画、唱、奏、舞,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展示了学生的音乐才能,激发了学生对美的追求,达到了师生和谐共振、和谐互动。
四、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作为教师,不仅要吃透教学内容,而且要熟悉不同班级、不同类型的学生,不能将同一个过程、教法贯穿所有班级。教师要熟悉班级特征,要熟悉班级中的学生,各个班级的学生自身素质不同,对音乐旋律的反映、感受、理解也不同,学生的个性也有很大差异。我在《青春舞曲》的教学中,同一种教学过程在两个班运用,教学效果截然不同,一个平时比较活跃的班级,无论是歌曲的学习还是律动的表演,都能积极主动的完成,甚至还能大胆编排;而另一个平时比较安静的班,在歌曲学习上还能顺利完成,但到表演律动时,学生则你推我让,谁也不愿意动,更别说大胆创编了。针对这样的现象,我积极进行了反思,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进行分析,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班级差别、学生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效果良好。
在《青春的旋律》的教学中,我们两位音乐教师会在一起合作,将两个班的学生带到空气清新、场地开阔的户外,利用教师易携带的手风琴和教师的舞蹈特长,与学生共同完成了一节别开生面的户外音乐课,吸引了众多教师前来听课,得到学生和教师的广泛赞誉。而这也是我在教学中反思的结果。教师不能被教材所束缚,不能只限于“教教材”,要充分利用音乐及教师的技能、特长,要用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激发学生,让他们“爱”上音乐课。
五、教学评价要准确、真实,发自教师内心
教学评价是对教育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它广泛地存在于各种教育实际活动中,是教学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在音乐教学中,它为科学地评价音乐教学质量提供了标准,对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重大作用,对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树立学生良好的自信有着深远的意义。教学评价的分类及相关内容在这里我不做过多的阐述,就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我进行了一些反思。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要让学生真正感觉到教师是发自内心的、准确的、赞赏的,而不是简单的应付,从而使学生有充分自信心和成就感。有几次我在听音乐课的过程中发现,对于教师的提问,无论学生回答的深与浅,准确不准确,教师都千篇一律的用“非常好”、“你回答的不错”等简单的评价,一方面给学生造成知识理解上的偏差,另一方面让学生觉得教师没有用心听。我认为,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理解知识的程度,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会有各种各样的答案,教师要将这些答案很快的认真思索后,用合适的语言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评价。教师的评价要以教学目标为基础,以科学、公正、准确为依托,要有实效,要可信,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只有全方位的体现和运用评价的价值和功能,才会有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课堂上让他们得到更宽松的表现自我的空间,行使自评和互评的权利,这样才能构成真实、民主的课堂,促进学生个性的成长。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创造性思维,审美情趣,身心健康等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良好素质形成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培养和塑造。作为音乐教师肩上的担子则更重要,我们只有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提高对新课程的学习和认识,不断的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更好的服务到音乐教学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