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也不例外,有效的设计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传统教学的教案或教学设计大多是为教师讲课或组织教学所作的设计。这样的设计(尤其是公开课)导致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过度追求教学艺术(或表演艺术),看似教学过程环环相扣,行云流水;实则教学效果低或不尽如人意。
究其原因,是传统教学设计有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教学时空的局限。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但学生完整的学习过程还应该包含课前和课中。如果教学设计只关注课堂,课后只布置作业和练习,就会让学生陷入无效的题海战术而不能自拔。二是学习主体的错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只有通过参与和体验才能有所收获。教师是设计的主体,负责课程的整体规划、实施和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组织者、引导者。
翻转课堂经由可汗学院创始人萨尔曼·可汗在TED的著名演讲传遍全球。自2012年传入我国以来,它已经成为大家共同关心的教育主题和热点话题。金陵先生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本土化创新,重新定义翻转课堂,并基于对微课程本质的把握创生了微课程教学法,即翻转课堂本土创新的理论和方法,它是在云计算环境下,以宏观课程微观组织、三大模块、参与式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法。
基于微课程教学法的设计是系统的、全面的、立体的。它包含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数字化配套学习资源和课堂学习任务单,合称为“三剑客”,形成翻转课堂的三大模块。这样的设计能突破课堂和教室的时空局限,关注学生学习的全时空和全过程;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有效的支架,实现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新路径和新境界。具体的微课程教学法系统设计路线图如图1所示。下面,我以苏教版语文三下《恐龙》一课的翻转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进行系统设计。
《恐龙》是一篇知识性的说明文,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恐龙的喜爱之情。在学习课文之前,学生已经通过多种途径对恐龙有了较多的认识,形成了良好的知识储备。如果教师不加注意,很有可能上成一堂知识介绍性质的自然课。
自主学习任务单是教师指导学生课前在家自主学习的方案(以下简称“任务单”)。问题导向、任务驱动是“任务单”设计的核心。微课程教学法认为,“问题导向要求教师把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其他知识点转化为问题,并且梳理出任务之间的进阶关系,使原本难以下手的自主学习变得可以操作,使学生带着问题探究,在探究中发现知识,从而带来学习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完成同化和顺应”。在长期的微课程教学法实践中,我发现设计“任务单”时,只要坚持目标管理,秉承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的原则,并给予有效的方法和资源,就会让每位学生都能自主学习,并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达成学习目标。
1.精准的达成目标
学习达成目标是学习的方向,也是评价的依据;是学习的起点,也是学习的终点。目标不清、不准、不精,是学习效率低下的“罪魁祸首”。通过深入研读教材,我将自主学习的达成目标设定为:①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畏、型、形、匕首、利剑等字词的含义,正确书写亿、漫、吊、剑、型、畏、猛、齿、匕、谜等字。②能用关键词说出每个自然段表达的主要意思。③能说出课文介绍的恐龙及其特点,理解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目标设定的依据:一是立足课时。作为第一课时的自主学习任务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脉络,了解课文写了什么,都是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的,这些也是第一课时必须达成的知识性学习目标。二是紧扣文体。朗读课文、识字解词是所有阅读教学的共性目标。如果不关注本文说明文文体的特点,就失去了“这一篇”的独特教学价值。通过多种说明方法生动地介绍恐龙的特点是本文最大的文本价值,设定理解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的目标是对文本核心教学价值的有力挖掘。
2.匹配的学习任务
有了精准的达成目标后,教师要善于给出与目标匹配的学习任务,并把学习任务转化成一个个问题。根据三条达成目标,我相应地给出了四个学习任务: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朗读课文,完成任务一、二,主要是书写生字,理解词语,掌握易错难解的生字词,对应达成目标一;通过默读课文,完成任务三,用关键词在流程图中写写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对应达成目标二;通过观看教学视频,阅读课文,借助表格填写课文介绍恐龙的种类、特点及说明方法,对应达成目标三。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还在每个任务完成后设计了家长评星的激励措施,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创造了亲子互动的机会。
当学习者处于问题情境时,他们的脑活动会变得异常活跃。由于困惑与挑战能引起复杂的感官输入,从而导致神经冲动,并且这个神经冲动能激活大脑的神经细胞,脑细胞的相互作用使神经细胞的“树突”快速增长,由此形成神经元通路。因此,问题解决也意味着“智力的增长”。
3.有效的学习方法
如果说达成目标是学海的彼岸,学习任务是前往彼岸的舟楫,那么学习方法就是泛舟学海的策略。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让学习事半功倍。根据学段特点和任务需要,我在任务单上给出的学习方法建议是:查字典、以一带串、画面比较等字词学习法,图表归纳要点法。三年级仍是识字的关键学段,学会查字典、养成查字典的习惯是学生学习生字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培養自主识字能力的有效途径。词串学习是苏教版教材的一大特色,它以关联理论为指导,旨在通过一个词带出一串词,帮助学生识记,丰富语言积累。文中辨析“型”和“形”的异同,均可以通过以一带串的学习方法深入全面学习。画面比较也是学习字词常用的方法,如什么是“匕首”,什么是“利剑”,通过画面比较,能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图表归纳要点法能够清晰可视化地展示课文的要点,帮助学生从文中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特别适合像本文这样条理清楚、结构化的知识性说明文的学习。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表明,知识是容易遗忘的,但掌握知识的方法却是一生受益。如果每次“任务单”都能根据相应的学习任务提出有效的学习方法建议,那么这不仅能指导学生顺利地自主学习,还能使其在一个个方法的指导下形成伴随终身的学习能力,并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树立只要有方法,任何困难都能迎刃而解的价值观。
4.清晰的课堂预告
“课堂学习形式预告”是“任务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以流程图的形式呈现了课堂学习的四个环节,这样的形式结构清晰,逻辑性强,便于学生阅读,这也是在向学生展示如何提炼要点,条理表达,让他们在潜移默化的阅读中获得学习和熏陶。“检测课前学习成果”能让学生了解今日所学,明日必测,而检测的内容就是课前所学的内容;能让学生了解在家自主学习与课堂学习的关系,产生一定的紧张感,从而更好地完成“任务单”。“利用图表介绍第二自然段”“运用说明方法介绍一种动物”都能让学生了解课前的自主学习是在为课堂学习做铺垫,只有课前学习达成目标,课堂学习才能表现出色,从而促使学生更加明确课前学习的意义,增强课前学习的成效。
高质量的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是首要条件,与之相配套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是关键。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是教学视频。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遇到困难,有了需求后,再观看相应的教学视频,能依据个人情况自定进度进行个性化学习,直至达到精熟学习。通过对“任务单”中任务难易度的把握,以及学生学习的需求,我开发了两个教学视频。
1.针对易错难解生字词学习的视频开发
本文要求识写亿、漫、吊、剑、型、畏、猛、齿、匕、谜等十個生字,如果每个生字都在教学视频中逐一呈现讲解,势必把教师课堂中的“满堂灌”变成教师视频中的“满堂灌”。学生学习不是零起点,已经会了的不教,自己能学会的不教,而自己学不会经过教师指导就能掌握的知识才是教学视频中的知识点。因此,我重点选择分辨“匕首”和“利剑”,辨析“型”和“形”,理解“望而生畏”,正确识写“畏”。通过出示“匕首”和“利剑”的图片,分辨两者的异同,明白剑有长短之分,其中短而锋利的剑或者刀就称为“匕首”;通过出示圆脸、方脸等不同类型的脸和轻型飞机、重型飞机等飞机的图片,形象直观地理解“型”指类型的意思;通过出示“畏”的会意字,让学生明白上面的“田”在古时候,人们用它表示“鬼的脸”,下面部分表示“老虎的爪子”,鬼脸虎爪的样子,你肯定会“害怕”;指导写好“畏”,一横写得舒展些,从横中线下方起笔,到横中线上方收笔。我自始至终都让学生感受汉字的魅力,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2.针对说明方法学习的视频开发
阅读是对某一特定体式、特定文本的理解、解释、体验、感受。阅读是一种文体思维。本文是学生学习的第一篇文体为说明文的课文,理解和解释说明方法、初步体验和感受其表达效果是教学的应有之义。根据“任务单”中任务四的需要,我开发了一个针对说明方法学习的视频。在教学视频中,我先以文本中的语句为例,并辅以形象化的图片,配以生动的讲解,让学生理解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方法,使其感受到使用说明方法能够让语言更形象生动,让说明对象的特点更突出(如图2)。然后分别出示课外运用说明方法的十句话,让学生以进阶的形式判断用了何种说明方法,写出了什么特点,并根据教师的答案自我评价。最后完成“任务单”中的任务四。
“任务单 配套学习资源”的课前自主学习,保证了学生在家学习知识的质量。在此基础上,我把课堂上内化知识、拓展能力、发展核心素养的达成目标设定为:①能借助图表复述第二自然段。②通过对比明白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的作用。③能运用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介绍一种动物。因为翻转课堂有别于传统教学学习知识在课内,内化知识、拓展能力在课外的结构安排,当学生已经充分掌握知识之后,就倒逼课堂教学必须创新。我运用微课程教学法创新的四步法,即自学检测、自主练习、合作探究、展示评价,让学生基于课前自学进行检测反馈,基于最近发展区进行进阶提升,基于真实情境开展微项目学习,基于展示评价开展深度学习,让他们在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参与学习、发现学习,让学习在每一位学生身上发生。
1.自学检测:小试牛刀长自信
课堂伊始,根据课前知识学习的目标,精心设计检测问题,题量不宜多,难度与课前达成目标一致。例如,关于生字词的检测,我只设计了一道选择题,却整合了对必须掌握的重点字词音、形、义的考查(如图3)。由学生独立完成,小组成员全部完成后,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对一对、议一议、改一改,统一答案后,由组长拿一份交给教师检查,确认无误后在黑板上为小组加一颗星。小组协作评价有不同意见时,举手求助老师。如此,学生现场作答,协作评价,减轻了教师批阅的负担,即时评价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质量。通过自学检测,学生既巩固了课前知识的学习,又提升了学习的自信心,还杜绝了课前随意学习的可能性。
2.自主练习:进阶提升再发展
自主练习贵在为学生搭建“脚手架”。所谓“脚手架”,简言之,就是建构主义者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出发,将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比喻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搭建的支架。在一个个“脚手架”的支持下,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新的提升和发展。在自主练习环节,我设计了三个任务。任务一:观看虚拟现实的霸王龙视频,对比描写霸王龙的两段话,辨析哪段写得比较好。在形象的动画演示中,学生能够快速阐述运用了说明方法的文字更生动,画面感更强。有了这样的理性认识后,再完成任务二:以“我是××恐龙”开头,抓住主要特点和说明方法,先自己练习介绍课文中的一种恐龙,再挑选一位学生上台依次复述课文中所有的恐龙。通过第一人称复述,学生的代入感强,更添趣味性;每人复述一种再分工合作复述,既能分解学习的难度,又能提高学生表达的积极性。有了任务二的经验和方法后,再完成任务三:借助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中任务四的表格复述第二自然段,小组代表全班展示。每一个任务都是下一个任务的“脚手架”,这样的学习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是拾级而上的,犹如缓慢爬坡,不知不觉中已渐入佳境。 3.合作探究:项目学习破难关
布鲁姆知识领域六个层次的目标从低到高依次是识记、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和课堂学习的前两个环节能较好地完成识记和理解的目标,那么如何达成運用、分析、评价和创造更高级别的目标呢?微课程教学法提出,由协作探究或协作创作 展示活动(陈述、质疑、阐释)构成的微项目学习,是课堂教学创新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发展能力、提升素养的关键。
例如,我校曾经有一条流浪狗,人称“黄教授”,深受学生喜爱,后来经自愿认领,学校审核后,被爱心家长领养。时隔半年,多日不见的“黄教授”成了学生们一直的牵挂。我抓住这个契机,与“黄教授”的主人联系,拍摄并制作“黄教授”的影像视频,让学生仔细观察“黄教授”现在的样子,抓住特点,用上说明方法,写一段介绍“黄教授”的话,让全校关心“黄教授”的学生从文字中就能感觉到像亲见了它一样,课后还可以配上图画。由此学生兴趣浓厚,都像富有使命感似的完成这项特殊的任务。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曾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由于创作的内容来自学生的生活,解决的是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所以学生有情可述,有话乐写。
4.展示评价:质疑释疑再发展
每位学生满心欢喜地完成创作后,必定是充满期待地与人分享。展示评价环节正是基于学生学习的心理诉求而设计。为了能够代表小组在全班展示,学生们不停地读,不停地改;为了小组代表能够在全班精彩展示,小组各成员协作评价,各抒己见,共同修改。陈述环节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勇气;质疑环节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释疑环节深化了认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旁观者,学生自始至终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不时地会出现针锋相对、思维碰撞的课堂高潮。
王荣生教授曾指出,“传统课堂教学有两种怪现象:教师‘教的活动’比较有结构、完整;而学生‘学的活动’非常零散、没有结构。教师‘教的活动’相对丰富、多样;而学生‘学的活动’非常机械、单调”。微课程教学法的系统设计让教师的作用潜藏于“三剑客”的设计中,看似与学生没有直接联系,却能在问题和任务的背后与学生产生情感连接和思维冲击,让学生在踩着“脚手架”完成富有逻辑关系的任务和真实的问题中经历完整的学习过程。这样的教学才是翻转课堂本土创新的最佳路径。
究其原因,是传统教学设计有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教学时空的局限。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但学生完整的学习过程还应该包含课前和课中。如果教学设计只关注课堂,课后只布置作业和练习,就会让学生陷入无效的题海战术而不能自拔。二是学习主体的错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只有通过参与和体验才能有所收获。教师是设计的主体,负责课程的整体规划、实施和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组织者、引导者。
翻转课堂经由可汗学院创始人萨尔曼·可汗在TED的著名演讲传遍全球。自2012年传入我国以来,它已经成为大家共同关心的教育主题和热点话题。金陵先生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本土化创新,重新定义翻转课堂,并基于对微课程本质的把握创生了微课程教学法,即翻转课堂本土创新的理论和方法,它是在云计算环境下,以宏观课程微观组织、三大模块、参与式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法。
基于微课程教学法的设计是系统的、全面的、立体的。它包含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数字化配套学习资源和课堂学习任务单,合称为“三剑客”,形成翻转课堂的三大模块。这样的设计能突破课堂和教室的时空局限,关注学生学习的全时空和全过程;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有效的支架,实现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新路径和新境界。具体的微课程教学法系统设计路线图如图1所示。下面,我以苏教版语文三下《恐龙》一课的翻转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进行系统设计。
《恐龙》是一篇知识性的说明文,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恐龙的喜爱之情。在学习课文之前,学生已经通过多种途径对恐龙有了较多的认识,形成了良好的知识储备。如果教师不加注意,很有可能上成一堂知识介绍性质的自然课。
问题导向,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
自主学习任务单是教师指导学生课前在家自主学习的方案(以下简称“任务单”)。问题导向、任务驱动是“任务单”设计的核心。微课程教学法认为,“问题导向要求教师把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其他知识点转化为问题,并且梳理出任务之间的进阶关系,使原本难以下手的自主学习变得可以操作,使学生带着问题探究,在探究中发现知识,从而带来学习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完成同化和顺应”。在长期的微课程教学法实践中,我发现设计“任务单”时,只要坚持目标管理,秉承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的原则,并给予有效的方法和资源,就会让每位学生都能自主学习,并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达成学习目标。
1.精准的达成目标
学习达成目标是学习的方向,也是评价的依据;是学习的起点,也是学习的终点。目标不清、不准、不精,是学习效率低下的“罪魁祸首”。通过深入研读教材,我将自主学习的达成目标设定为:①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畏、型、形、匕首、利剑等字词的含义,正确书写亿、漫、吊、剑、型、畏、猛、齿、匕、谜等字。②能用关键词说出每个自然段表达的主要意思。③能说出课文介绍的恐龙及其特点,理解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目标设定的依据:一是立足课时。作为第一课时的自主学习任务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脉络,了解课文写了什么,都是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的,这些也是第一课时必须达成的知识性学习目标。二是紧扣文体。朗读课文、识字解词是所有阅读教学的共性目标。如果不关注本文说明文文体的特点,就失去了“这一篇”的独特教学价值。通过多种说明方法生动地介绍恐龙的特点是本文最大的文本价值,设定理解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的目标是对文本核心教学价值的有力挖掘。
2.匹配的学习任务
有了精准的达成目标后,教师要善于给出与目标匹配的学习任务,并把学习任务转化成一个个问题。根据三条达成目标,我相应地给出了四个学习任务: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朗读课文,完成任务一、二,主要是书写生字,理解词语,掌握易错难解的生字词,对应达成目标一;通过默读课文,完成任务三,用关键词在流程图中写写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对应达成目标二;通过观看教学视频,阅读课文,借助表格填写课文介绍恐龙的种类、特点及说明方法,对应达成目标三。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还在每个任务完成后设计了家长评星的激励措施,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创造了亲子互动的机会。
当学习者处于问题情境时,他们的脑活动会变得异常活跃。由于困惑与挑战能引起复杂的感官输入,从而导致神经冲动,并且这个神经冲动能激活大脑的神经细胞,脑细胞的相互作用使神经细胞的“树突”快速增长,由此形成神经元通路。因此,问题解决也意味着“智力的增长”。
3.有效的学习方法
如果说达成目标是学海的彼岸,学习任务是前往彼岸的舟楫,那么学习方法就是泛舟学海的策略。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让学习事半功倍。根据学段特点和任务需要,我在任务单上给出的学习方法建议是:查字典、以一带串、画面比较等字词学习法,图表归纳要点法。三年级仍是识字的关键学段,学会查字典、养成查字典的习惯是学生学习生字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培養自主识字能力的有效途径。词串学习是苏教版教材的一大特色,它以关联理论为指导,旨在通过一个词带出一串词,帮助学生识记,丰富语言积累。文中辨析“型”和“形”的异同,均可以通过以一带串的学习方法深入全面学习。画面比较也是学习字词常用的方法,如什么是“匕首”,什么是“利剑”,通过画面比较,能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图表归纳要点法能够清晰可视化地展示课文的要点,帮助学生从文中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特别适合像本文这样条理清楚、结构化的知识性说明文的学习。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表明,知识是容易遗忘的,但掌握知识的方法却是一生受益。如果每次“任务单”都能根据相应的学习任务提出有效的学习方法建议,那么这不仅能指导学生顺利地自主学习,还能使其在一个个方法的指导下形成伴随终身的学习能力,并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树立只要有方法,任何困难都能迎刃而解的价值观。
4.清晰的课堂预告
“课堂学习形式预告”是“任务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以流程图的形式呈现了课堂学习的四个环节,这样的形式结构清晰,逻辑性强,便于学生阅读,这也是在向学生展示如何提炼要点,条理表达,让他们在潜移默化的阅读中获得学习和熏陶。“检测课前学习成果”能让学生了解今日所学,明日必测,而检测的内容就是课前所学的内容;能让学生了解在家自主学习与课堂学习的关系,产生一定的紧张感,从而更好地完成“任务单”。“利用图表介绍第二自然段”“运用说明方法介绍一种动物”都能让学生了解课前的自主学习是在为课堂学习做铺垫,只有课前学习达成目标,课堂学习才能表现出色,从而促使学生更加明确课前学习的意义,增强课前学习的成效。
因需而设,开发数字化配套学习资源
高质量的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是首要条件,与之相配套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是关键。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是教学视频。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遇到困难,有了需求后,再观看相应的教学视频,能依据个人情况自定进度进行个性化学习,直至达到精熟学习。通过对“任务单”中任务难易度的把握,以及学生学习的需求,我开发了两个教学视频。
1.针对易错难解生字词学习的视频开发
本文要求识写亿、漫、吊、剑、型、畏、猛、齿、匕、谜等十個生字,如果每个生字都在教学视频中逐一呈现讲解,势必把教师课堂中的“满堂灌”变成教师视频中的“满堂灌”。学生学习不是零起点,已经会了的不教,自己能学会的不教,而自己学不会经过教师指导就能掌握的知识才是教学视频中的知识点。因此,我重点选择分辨“匕首”和“利剑”,辨析“型”和“形”,理解“望而生畏”,正确识写“畏”。通过出示“匕首”和“利剑”的图片,分辨两者的异同,明白剑有长短之分,其中短而锋利的剑或者刀就称为“匕首”;通过出示圆脸、方脸等不同类型的脸和轻型飞机、重型飞机等飞机的图片,形象直观地理解“型”指类型的意思;通过出示“畏”的会意字,让学生明白上面的“田”在古时候,人们用它表示“鬼的脸”,下面部分表示“老虎的爪子”,鬼脸虎爪的样子,你肯定会“害怕”;指导写好“畏”,一横写得舒展些,从横中线下方起笔,到横中线上方收笔。我自始至终都让学生感受汉字的魅力,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2.针对说明方法学习的视频开发
阅读是对某一特定体式、特定文本的理解、解释、体验、感受。阅读是一种文体思维。本文是学生学习的第一篇文体为说明文的课文,理解和解释说明方法、初步体验和感受其表达效果是教学的应有之义。根据“任务单”中任务四的需要,我开发了一个针对说明方法学习的视频。在教学视频中,我先以文本中的语句为例,并辅以形象化的图片,配以生动的讲解,让学生理解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方法,使其感受到使用说明方法能够让语言更形象生动,让说明对象的特点更突出(如图2)。然后分别出示课外运用说明方法的十句话,让学生以进阶的形式判断用了何种说明方法,写出了什么特点,并根据教师的答案自我评价。最后完成“任务单”中的任务四。
螺旋上升,设计课堂学习任务单
“任务单 配套学习资源”的课前自主学习,保证了学生在家学习知识的质量。在此基础上,我把课堂上内化知识、拓展能力、发展核心素养的达成目标设定为:①能借助图表复述第二自然段。②通过对比明白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的作用。③能运用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介绍一种动物。因为翻转课堂有别于传统教学学习知识在课内,内化知识、拓展能力在课外的结构安排,当学生已经充分掌握知识之后,就倒逼课堂教学必须创新。我运用微课程教学法创新的四步法,即自学检测、自主练习、合作探究、展示评价,让学生基于课前自学进行检测反馈,基于最近发展区进行进阶提升,基于真实情境开展微项目学习,基于展示评价开展深度学习,让他们在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参与学习、发现学习,让学习在每一位学生身上发生。
1.自学检测:小试牛刀长自信
课堂伊始,根据课前知识学习的目标,精心设计检测问题,题量不宜多,难度与课前达成目标一致。例如,关于生字词的检测,我只设计了一道选择题,却整合了对必须掌握的重点字词音、形、义的考查(如图3)。由学生独立完成,小组成员全部完成后,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对一对、议一议、改一改,统一答案后,由组长拿一份交给教师检查,确认无误后在黑板上为小组加一颗星。小组协作评价有不同意见时,举手求助老师。如此,学生现场作答,协作评价,减轻了教师批阅的负担,即时评价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质量。通过自学检测,学生既巩固了课前知识的学习,又提升了学习的自信心,还杜绝了课前随意学习的可能性。
2.自主练习:进阶提升再发展
自主练习贵在为学生搭建“脚手架”。所谓“脚手架”,简言之,就是建构主义者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出发,将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比喻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搭建的支架。在一个个“脚手架”的支持下,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新的提升和发展。在自主练习环节,我设计了三个任务。任务一:观看虚拟现实的霸王龙视频,对比描写霸王龙的两段话,辨析哪段写得比较好。在形象的动画演示中,学生能够快速阐述运用了说明方法的文字更生动,画面感更强。有了这样的理性认识后,再完成任务二:以“我是××恐龙”开头,抓住主要特点和说明方法,先自己练习介绍课文中的一种恐龙,再挑选一位学生上台依次复述课文中所有的恐龙。通过第一人称复述,学生的代入感强,更添趣味性;每人复述一种再分工合作复述,既能分解学习的难度,又能提高学生表达的积极性。有了任务二的经验和方法后,再完成任务三:借助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中任务四的表格复述第二自然段,小组代表全班展示。每一个任务都是下一个任务的“脚手架”,这样的学习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是拾级而上的,犹如缓慢爬坡,不知不觉中已渐入佳境。 3.合作探究:项目学习破难关
布鲁姆知识领域六个层次的目标从低到高依次是识记、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和课堂学习的前两个环节能较好地完成识记和理解的目标,那么如何达成運用、分析、评价和创造更高级别的目标呢?微课程教学法提出,由协作探究或协作创作 展示活动(陈述、质疑、阐释)构成的微项目学习,是课堂教学创新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发展能力、提升素养的关键。
例如,我校曾经有一条流浪狗,人称“黄教授”,深受学生喜爱,后来经自愿认领,学校审核后,被爱心家长领养。时隔半年,多日不见的“黄教授”成了学生们一直的牵挂。我抓住这个契机,与“黄教授”的主人联系,拍摄并制作“黄教授”的影像视频,让学生仔细观察“黄教授”现在的样子,抓住特点,用上说明方法,写一段介绍“黄教授”的话,让全校关心“黄教授”的学生从文字中就能感觉到像亲见了它一样,课后还可以配上图画。由此学生兴趣浓厚,都像富有使命感似的完成这项特殊的任务。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曾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由于创作的内容来自学生的生活,解决的是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所以学生有情可述,有话乐写。
4.展示评价:质疑释疑再发展
每位学生满心欢喜地完成创作后,必定是充满期待地与人分享。展示评价环节正是基于学生学习的心理诉求而设计。为了能够代表小组在全班展示,学生们不停地读,不停地改;为了小组代表能够在全班精彩展示,小组各成员协作评价,各抒己见,共同修改。陈述环节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勇气;质疑环节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释疑环节深化了认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旁观者,学生自始至终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不时地会出现针锋相对、思维碰撞的课堂高潮。
王荣生教授曾指出,“传统课堂教学有两种怪现象:教师‘教的活动’比较有结构、完整;而学生‘学的活动’非常零散、没有结构。教师‘教的活动’相对丰富、多样;而学生‘学的活动’非常机械、单调”。微课程教学法的系统设计让教师的作用潜藏于“三剑客”的设计中,看似与学生没有直接联系,却能在问题和任务的背后与学生产生情感连接和思维冲击,让学生在踩着“脚手架”完成富有逻辑关系的任务和真实的问题中经历完整的学习过程。这样的教学才是翻转课堂本土创新的最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