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後不久,南斯拉夫成为紧随苏联之後在欧洲出现的第二个社会主义国家,铁托自然也就成了斯大林在东欧国家领导人中最得力、最可靠的盟友。然而到1948年初,斯大林与铁托之间,却发生了严重分歧,双方势不两立,剑拔弩张,最终导致了苏南两国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公开冲突。这种裂变曾一度给社会主义阵营投下了可怕的阴影。
铁托为何要对斯大林说“不”
二战以後,为了挫败美国杜鲁门政府的“和平演变”政策,斯大林加速了东欧的革命进程。1947年9月,他派日丹诺夫和马林科夫组建了共产党情报局,以便统一东欧共产党的行动。同时,斯大林对东欧各国实行了戒严,并通过苏匈、苏罗和苏保等联合股份公司等特殊机构,控制了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和波兰等国的经济。这些国家被迫向苏联运去煤、机器、铝土矿、石油和小麦,或是作为赔偿,或是作价很低,而这些国家的人民却非常贫穷,生活日益困难。一时间,苏联的势力覆盖窒息了任何抗议的呼声和怨言,苏联的行政官员和技术人员监督着东欧一些国家的工业,苏联的将军指挥着他们的某些军队,苏联的警察管理着他们的保安部队。这些国家的共产党领导人对苏联的做法都是敢怒而不敢言。
然而不久,斯大林的权威却受到了南斯拉夫共产党领袖铁托的抵触和挑战。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曾于1935年2月由南共中央委员会派遣到莫斯科,作为共产国际南共代表团的代表参加了巴尔干书记处的工作。他同斯大林有着较好的私交。1937年8月,随着苏联境内“肃反”扩大化,殃及到在共产国际工作的别国共产党人,南斯拉夫共产党的前领导人别扬兹维奇被“清洗”处决後,追随斯大林的铁托顺理章地成为了南共的领导人。
铁托和斯大林一度成了小兄弟与老大哥般的友好伙伴。但当二战结束以後,斯大林对南斯拉夫等国的势力侵袭,使具有深厚民族主义思想的铁托越来越感到不满。他和南斯拉夫人民对斯大林的政治和经济政策深为反感。在国内,他们对表现傲慢的斯大林特使和将军们敬而远之,抗议苏军在南斯拉夫的不规矩行为。特别当铁托发现斯大林的间谍机关正在南斯拉夫军队和警察中征募间谍时,不禁勃然大怒。于是,他开始对斯大林说“不”了。
铁托要走“多中心的共产主义”道路
在二战後的世界力量组合中,南斯拉夫选择了同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结盟的道路,把加速经济建设的计划建立在同这些国家合作关系的基础上,但铁托认为: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支援必须同相互尊重国家主权相一致。这是同当时苏联政府对南斯拉夫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进行渗透的政策相抵触的。
在铁托的领导下,南斯拉夫共产党和政府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和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解,对苏联的经济方式提出了强烈的质疑和批评。铁托宣称:“我们要走一条多中心的共产主义道路!”“我们要走自己的路!”
南苏矛盾因此日益尖锐。南斯拉夫人虽然仍旧忠于斯大林,在贝尔格莱德大街上,以及各种场合仍然悬挂着“老大哥”领袖的画像,但他们坚决捍卫自己的民族尊严,抗议苏联人对他们的渗透。铁托本人,由于他蔑视莫斯科而更加受到人民的拥戴。在他的领导下,南斯拉夫开始成为战後经济发展的国家之一。
南共领导人的行为鼓励了东欧其他国家的共产党人,他们纷纷效仿,对斯大林表现出的不满甚至超过了铁托。这些国家的领导人都希望能够坚持自己的民族尊严,使本国的人民不再把他们看成苏联的傀儡。即使在斯大林自己的随从中,也不乏对南斯拉夫的“犯上”行为表示同情的人。
斯大林想让铁托“完蛋”
铁托不愿俯首听命于苏联的态度激怒了高傲的斯大林。
这位至高无上的“老大哥”十分自信地说:“我只消动一个指头,铁托就得完蛋。”于是,斯大林和共产党情报局先是开动宣传机器,说铁托是英国情报机构雇用的代理人、目中无人的“侏儒”、“华尔街的行吟诗人”。大批克格勃特务纷纷潜入南斯拉夫,制造暴乱,并欲谋杀铁托,杀手轮番出击,好几次都差点让铁托“完蛋”。幸亏南斯拉夫情报、保安部门和警卫人员的精心保护,铁托才屡次化险为夷。
同时,苏联等国家还对南斯拉夫实行了严格的经济制裁,苏联军队14万人由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率领,云集于南斯拉夫边境,准备待南斯拉夫发生民众暴动时,就采取军事行动,伺机大打出手。斯大林还动员东欧各国在南斯拉夫边界进行威胁性的军事演习,欲指使他们对“叛逆者”来个大围剿。一时间,颇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气势。
但国际上的巨大压力并没有使铁托屈服。他认为:“任何一种军事占领,即便是由红军占领,都包含着固有的非社会主义因素,从而使民族压迫和奴役不可避免,一切平等统统丧失,只好无条件地屈从于占领者。”
1951年7月,铁托在贝尔格菜德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更是斩钉截铁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们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鲜血,但如果必要的话,我们决心再次用鲜血来浸透它,而它将仍然属于我们。南斯拉夫绝不会被征服,除非它的各族人民都已战死在疆场上。”
在铁托和最高统帅的部署下,南斯拉夫人民游击队20余万人集结于边境,随时准备同入侵者进行一场血战。
斯大林担心“铁托主义”的传播,他宣称:共产党人如果对“铁托主义”表示同情和跟贝尔格莱德保持联系,就算是叛变。斯大林更使出了他的拿手戏一“大清洗”,从1949年9月到1951底,共产党情报局先後将同情铁托的匈牙利共产党领袖拉伊克、保加利亚共产党领袖科斯托夫,以及俄罗斯联邦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罗吉昂诺夫、苏军上将库兹涅佐夫等120多人,秘密逮捕,并处决。直到1952年下半年,斯大林病入膏肓,这场被世人关注的南苏“同室操戈”的冲突,才渐渐画上了句号。
暗杀铁托,斯大林的未遂计划
1949年12月,共产党情报局干脆宣布铁托等南斯拉夫领导人是帝国主义的“间谍”、“特务”和十恶不赦的“杀人犯”。斯大林开始是号召和鼓励南斯拉夫共产党内的“健康力量”起来,取铁托而代之,但由于铁托在南斯拉夫的崇高威望和地位,而未能如愿以偿。
据苏联国家安全部的一份报告显示:“(1949年)苏联国家安全部请求批准由非正式特工马科斯着手准备一次针对铁托的恐怖行动”。根据这份报告,马科斯在得到了暗杀行动的最初指令之後,就持哥斯达黎加护照去了意大利。将他派往意大利的目的,是要让他取得那里人们的信任,以便混入在意大利的南美外交人员以及知名的哥斯达黎加政客和商人圈子。 通过这种巧妙的迂回的手段,再加上苏联国家安全部神通广大的安排,短短两年时间,马科斯便被哥斯达黎加政府任命为驻意大利和南斯拉夫的特命全权大使了。在他任职以後,仅1952年下半年,他就已经两次成功地前往南斯拉夫,并与铁托周围最亲密的战友打得火热。他甚至得到了对铁托进行私^拜访的权利。于是,马科斯的上司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了。为此,1953年2月初,苏联安全部门有关负责人把马科斯召到维也纳,秘密地就如何对铁托采取恐怖行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马科斯提供了几种对铁托个人采取行动的有效手段。
作为维也纳秘密讨论的结果,苏联国家安全部归纳了对铁托采取一次恐怖行动的几种选择方案,呈报斯大林批准:
一、马科斯要求安排一次与铁托的私人会面,会见期间,通过藏在马科斯衣服中的一种无声装置,释放出大剂量的可以引起肺部感染的细菌。安全部确信,这种细菌肯定可以使铁托和所有在场的人死亡。只是,报告称:“至于这种细菌的效能将不告知马科斯本人,但为了挽救他的生命,他可以得到一种先进的抗感染血清”。
二、在铁托预定的近期对伦敦进行访问的过程中,派马科斯到那里去,利用他的官方身份,以及与南斯拉夫驻英国大使弗拉基米尔?维列彼特的良好私人关系,弄到一张南斯拉夫大使馆以铁托名义举行的招待会的请柬。然後,在招待会上,用无声手枪完成暗杀行动,与此同时释放催泪瓦斯,在人群中引起混乱,以便马科斯能在消灭一切痕迹後,逃离现场。
三、利用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的一次邀请外交使团出席的正式招待会,由马科斯依照第二项计划的方法实施暗杀。
此外,苏联国家安全部的负责人还指示马科斯再设计一种更为可靠的办法,即安排一名哥斯达黎加代表送给铁托一个装满珠宝,但暗藏毒气的盒子。当铁托打开珠宝盒时,就会吸入从盒子的夹层里释放出来的可以即时致命的毒气。
参加秘密会晤的苏联国家安全部人员还要求马科斯进一步对这一暗杀行动做全面研究,提出一种他能够实施的最有效的行动方式。最後他们规定了今後进行联系的方法,并表示将给马科斯发出进一步行动的指令。
在给斯大林的这份报告中,苏联国家安全部除说明了上述情况以外,还明确表示,马科斯是执行这次针对铁托的恐怖行动的最适当人选,因为“马科斯的个人品质和间谍经验使他适合于完成这样的任务”。报告请求斯大林批准采取行动。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就在苏联国家安全部将这份报告呈上去不足一个月後,斯大林便一命呜呼了,这一行动也就随即终止了。
忘愿军冻死不弃阵地
美军官受震撼向遗体敬礼
1950年冬,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的第20军、第27军和第26军与美国海军陆战1师狭路相逢,惨烈交手,史称“长津湖战役”。
这是一场在超出了人类生存极限的恶劣环境下、武器装备对比悬殊的非常规战役:双方因冻伤造成的伤亡均超过了战斗伤亡。中国人穿着单薄的服装,拿着简陋的武器,饥肠辘辘,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中,无休无止地冲锋,冒着美国人猛烈的轰炸和密集的弹雨,勇往直前。
这是一场“中美两国都不愿提及的血战”,虽也曾在一些关于朝鲜战争的历史书、回忆录中出现过,但大都是一笔带过,济南军区创作室专业创作员王筠的《长津湖》可能是国内第一部全面还原了这段历史的作品。他在书中写道——
风停雪住,曙光再次降临在长津湖。
苍白无力的日头慢慢升起到群山上以後,里兹伯格的部队开始往1081高地运动。昨夜的风雪彻底扫荡了长津湖地区所有的崇山峻岭,使得整个山区的面貌发生了显而易见的变化。
原有的积雪被狂风吹得无影无踪,而前进的道路又被新的积雪所覆盖,陆战队走走停停,用了很长时间才到达1081高地的山脚下。高地上静悄悄的,寒冷的阳光洒在雪原上,视野之中是一片阴森森的银白。没有枪声,没有喊声,也没有黄蜂般飞舞的手榴弹弹雨,大地上一片安详。
1950年11月打响的长津湖战役,中美两军都面临极度严寒的考验,双方因冻伤造成的伤亡均超过了战斗伤亡。
里兹伯格团长有点莫名其妙,因为这种安详过于反常,中国人的无声无息也nq他摸不着头脑。以基本常识来判断,中国人不可能不向1081这个最後的关隘派出阻击部队。他想:也许会有不同寻常的事情要发生吧。里兹伯格命令他的陆战队员加倍小心占领山头上的阵地。
当美国人小心翼翼爬上山头後,他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积雪覆盖的堑壕之中,是一具具中国军人僵硬的身体,他们一个挨着一个趴在自己的战斗位置上,有百十号人,都是据枪而待,枪口全都指向下面的道路,那是陆战队将要经过的地方。这些中国人的衣着都非常单薄,没有大衣,多数人还戴着单帽、穿着单鞋。冰雪在他们的脸上凝结成了寒霜,每个人的眉毛胡子上都挂着密集的细小的冰凌,微风拂过,铮铮有声。
阵地上的中国人都好像是睡着了,他们就那样趴卧着,每个人的武器都已冻结在自己的手中,而每个人脸上又是那样的神态端详。
里兹伯格听到陆战队的报告以後,也爬上了1081高地,他被深深地震撼了。这就是与他们鏖战了20多天的中国军队吗?就是层层包围着他们、一波又一波不断向他们进攻的中国人吗?就是这些人,他们宁愿冻死也决不放弃自己的阵地。这是些什么人阿?他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他们为什么如此顽强,为什么具备着这样非同寻常的意志力?
里兹伯格不由自主地立正站好,并拢了手指,并抬起了手臂,对着那些静静趴卧在阵地上的中国军人行了个庄重的军礼……
张宁据《军情观察》整理
铁托为何要对斯大林说“不”
二战以後,为了挫败美国杜鲁门政府的“和平演变”政策,斯大林加速了东欧的革命进程。1947年9月,他派日丹诺夫和马林科夫组建了共产党情报局,以便统一东欧共产党的行动。同时,斯大林对东欧各国实行了戒严,并通过苏匈、苏罗和苏保等联合股份公司等特殊机构,控制了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和波兰等国的经济。这些国家被迫向苏联运去煤、机器、铝土矿、石油和小麦,或是作为赔偿,或是作价很低,而这些国家的人民却非常贫穷,生活日益困难。一时间,苏联的势力覆盖窒息了任何抗议的呼声和怨言,苏联的行政官员和技术人员监督着东欧一些国家的工业,苏联的将军指挥着他们的某些军队,苏联的警察管理着他们的保安部队。这些国家的共产党领导人对苏联的做法都是敢怒而不敢言。
然而不久,斯大林的权威却受到了南斯拉夫共产党领袖铁托的抵触和挑战。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曾于1935年2月由南共中央委员会派遣到莫斯科,作为共产国际南共代表团的代表参加了巴尔干书记处的工作。他同斯大林有着较好的私交。1937年8月,随着苏联境内“肃反”扩大化,殃及到在共产国际工作的别国共产党人,南斯拉夫共产党的前领导人别扬兹维奇被“清洗”处决後,追随斯大林的铁托顺理章地成为了南共的领导人。
铁托和斯大林一度成了小兄弟与老大哥般的友好伙伴。但当二战结束以後,斯大林对南斯拉夫等国的势力侵袭,使具有深厚民族主义思想的铁托越来越感到不满。他和南斯拉夫人民对斯大林的政治和经济政策深为反感。在国内,他们对表现傲慢的斯大林特使和将军们敬而远之,抗议苏军在南斯拉夫的不规矩行为。特别当铁托发现斯大林的间谍机关正在南斯拉夫军队和警察中征募间谍时,不禁勃然大怒。于是,他开始对斯大林说“不”了。
铁托要走“多中心的共产主义”道路
在二战後的世界力量组合中,南斯拉夫选择了同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结盟的道路,把加速经济建设的计划建立在同这些国家合作关系的基础上,但铁托认为: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支援必须同相互尊重国家主权相一致。这是同当时苏联政府对南斯拉夫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进行渗透的政策相抵触的。
在铁托的领导下,南斯拉夫共产党和政府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和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解,对苏联的经济方式提出了强烈的质疑和批评。铁托宣称:“我们要走一条多中心的共产主义道路!”“我们要走自己的路!”
南苏矛盾因此日益尖锐。南斯拉夫人虽然仍旧忠于斯大林,在贝尔格莱德大街上,以及各种场合仍然悬挂着“老大哥”领袖的画像,但他们坚决捍卫自己的民族尊严,抗议苏联人对他们的渗透。铁托本人,由于他蔑视莫斯科而更加受到人民的拥戴。在他的领导下,南斯拉夫开始成为战後经济发展的国家之一。
南共领导人的行为鼓励了东欧其他国家的共产党人,他们纷纷效仿,对斯大林表现出的不满甚至超过了铁托。这些国家的领导人都希望能够坚持自己的民族尊严,使本国的人民不再把他们看成苏联的傀儡。即使在斯大林自己的随从中,也不乏对南斯拉夫的“犯上”行为表示同情的人。
斯大林想让铁托“完蛋”
铁托不愿俯首听命于苏联的态度激怒了高傲的斯大林。
这位至高无上的“老大哥”十分自信地说:“我只消动一个指头,铁托就得完蛋。”于是,斯大林和共产党情报局先是开动宣传机器,说铁托是英国情报机构雇用的代理人、目中无人的“侏儒”、“华尔街的行吟诗人”。大批克格勃特务纷纷潜入南斯拉夫,制造暴乱,并欲谋杀铁托,杀手轮番出击,好几次都差点让铁托“完蛋”。幸亏南斯拉夫情报、保安部门和警卫人员的精心保护,铁托才屡次化险为夷。
同时,苏联等国家还对南斯拉夫实行了严格的经济制裁,苏联军队14万人由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率领,云集于南斯拉夫边境,准备待南斯拉夫发生民众暴动时,就采取军事行动,伺机大打出手。斯大林还动员东欧各国在南斯拉夫边界进行威胁性的军事演习,欲指使他们对“叛逆者”来个大围剿。一时间,颇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气势。
但国际上的巨大压力并没有使铁托屈服。他认为:“任何一种军事占领,即便是由红军占领,都包含着固有的非社会主义因素,从而使民族压迫和奴役不可避免,一切平等统统丧失,只好无条件地屈从于占领者。”
1951年7月,铁托在贝尔格菜德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更是斩钉截铁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们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鲜血,但如果必要的话,我们决心再次用鲜血来浸透它,而它将仍然属于我们。南斯拉夫绝不会被征服,除非它的各族人民都已战死在疆场上。”
在铁托和最高统帅的部署下,南斯拉夫人民游击队20余万人集结于边境,随时准备同入侵者进行一场血战。
斯大林担心“铁托主义”的传播,他宣称:共产党人如果对“铁托主义”表示同情和跟贝尔格莱德保持联系,就算是叛变。斯大林更使出了他的拿手戏一“大清洗”,从1949年9月到1951底,共产党情报局先後将同情铁托的匈牙利共产党领袖拉伊克、保加利亚共产党领袖科斯托夫,以及俄罗斯联邦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罗吉昂诺夫、苏军上将库兹涅佐夫等120多人,秘密逮捕,并处决。直到1952年下半年,斯大林病入膏肓,这场被世人关注的南苏“同室操戈”的冲突,才渐渐画上了句号。
暗杀铁托,斯大林的未遂计划
1949年12月,共产党情报局干脆宣布铁托等南斯拉夫领导人是帝国主义的“间谍”、“特务”和十恶不赦的“杀人犯”。斯大林开始是号召和鼓励南斯拉夫共产党内的“健康力量”起来,取铁托而代之,但由于铁托在南斯拉夫的崇高威望和地位,而未能如愿以偿。
据苏联国家安全部的一份报告显示:“(1949年)苏联国家安全部请求批准由非正式特工马科斯着手准备一次针对铁托的恐怖行动”。根据这份报告,马科斯在得到了暗杀行动的最初指令之後,就持哥斯达黎加护照去了意大利。将他派往意大利的目的,是要让他取得那里人们的信任,以便混入在意大利的南美外交人员以及知名的哥斯达黎加政客和商人圈子。 通过这种巧妙的迂回的手段,再加上苏联国家安全部神通广大的安排,短短两年时间,马科斯便被哥斯达黎加政府任命为驻意大利和南斯拉夫的特命全权大使了。在他任职以後,仅1952年下半年,他就已经两次成功地前往南斯拉夫,并与铁托周围最亲密的战友打得火热。他甚至得到了对铁托进行私^拜访的权利。于是,马科斯的上司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了。为此,1953年2月初,苏联安全部门有关负责人把马科斯召到维也纳,秘密地就如何对铁托采取恐怖行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马科斯提供了几种对铁托个人采取行动的有效手段。
作为维也纳秘密讨论的结果,苏联国家安全部归纳了对铁托采取一次恐怖行动的几种选择方案,呈报斯大林批准:
一、马科斯要求安排一次与铁托的私人会面,会见期间,通过藏在马科斯衣服中的一种无声装置,释放出大剂量的可以引起肺部感染的细菌。安全部确信,这种细菌肯定可以使铁托和所有在场的人死亡。只是,报告称:“至于这种细菌的效能将不告知马科斯本人,但为了挽救他的生命,他可以得到一种先进的抗感染血清”。
二、在铁托预定的近期对伦敦进行访问的过程中,派马科斯到那里去,利用他的官方身份,以及与南斯拉夫驻英国大使弗拉基米尔?维列彼特的良好私人关系,弄到一张南斯拉夫大使馆以铁托名义举行的招待会的请柬。然後,在招待会上,用无声手枪完成暗杀行动,与此同时释放催泪瓦斯,在人群中引起混乱,以便马科斯能在消灭一切痕迹後,逃离现场。
三、利用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的一次邀请外交使团出席的正式招待会,由马科斯依照第二项计划的方法实施暗杀。
此外,苏联国家安全部的负责人还指示马科斯再设计一种更为可靠的办法,即安排一名哥斯达黎加代表送给铁托一个装满珠宝,但暗藏毒气的盒子。当铁托打开珠宝盒时,就会吸入从盒子的夹层里释放出来的可以即时致命的毒气。
参加秘密会晤的苏联国家安全部人员还要求马科斯进一步对这一暗杀行动做全面研究,提出一种他能够实施的最有效的行动方式。最後他们规定了今後进行联系的方法,并表示将给马科斯发出进一步行动的指令。
在给斯大林的这份报告中,苏联国家安全部除说明了上述情况以外,还明确表示,马科斯是执行这次针对铁托的恐怖行动的最适当人选,因为“马科斯的个人品质和间谍经验使他适合于完成这样的任务”。报告请求斯大林批准采取行动。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就在苏联国家安全部将这份报告呈上去不足一个月後,斯大林便一命呜呼了,这一行动也就随即终止了。
忘愿军冻死不弃阵地
美军官受震撼向遗体敬礼
1950年冬,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的第20军、第27军和第26军与美国海军陆战1师狭路相逢,惨烈交手,史称“长津湖战役”。
这是一场在超出了人类生存极限的恶劣环境下、武器装备对比悬殊的非常规战役:双方因冻伤造成的伤亡均超过了战斗伤亡。中国人穿着单薄的服装,拿着简陋的武器,饥肠辘辘,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中,无休无止地冲锋,冒着美国人猛烈的轰炸和密集的弹雨,勇往直前。
这是一场“中美两国都不愿提及的血战”,虽也曾在一些关于朝鲜战争的历史书、回忆录中出现过,但大都是一笔带过,济南军区创作室专业创作员王筠的《长津湖》可能是国内第一部全面还原了这段历史的作品。他在书中写道——
风停雪住,曙光再次降临在长津湖。
苍白无力的日头慢慢升起到群山上以後,里兹伯格的部队开始往1081高地运动。昨夜的风雪彻底扫荡了长津湖地区所有的崇山峻岭,使得整个山区的面貌发生了显而易见的变化。
原有的积雪被狂风吹得无影无踪,而前进的道路又被新的积雪所覆盖,陆战队走走停停,用了很长时间才到达1081高地的山脚下。高地上静悄悄的,寒冷的阳光洒在雪原上,视野之中是一片阴森森的银白。没有枪声,没有喊声,也没有黄蜂般飞舞的手榴弹弹雨,大地上一片安详。
1950年11月打响的长津湖战役,中美两军都面临极度严寒的考验,双方因冻伤造成的伤亡均超过了战斗伤亡。
里兹伯格团长有点莫名其妙,因为这种安详过于反常,中国人的无声无息也nq他摸不着头脑。以基本常识来判断,中国人不可能不向1081这个最後的关隘派出阻击部队。他想:也许会有不同寻常的事情要发生吧。里兹伯格命令他的陆战队员加倍小心占领山头上的阵地。
当美国人小心翼翼爬上山头後,他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积雪覆盖的堑壕之中,是一具具中国军人僵硬的身体,他们一个挨着一个趴在自己的战斗位置上,有百十号人,都是据枪而待,枪口全都指向下面的道路,那是陆战队将要经过的地方。这些中国人的衣着都非常单薄,没有大衣,多数人还戴着单帽、穿着单鞋。冰雪在他们的脸上凝结成了寒霜,每个人的眉毛胡子上都挂着密集的细小的冰凌,微风拂过,铮铮有声。
阵地上的中国人都好像是睡着了,他们就那样趴卧着,每个人的武器都已冻结在自己的手中,而每个人脸上又是那样的神态端详。
里兹伯格听到陆战队的报告以後,也爬上了1081高地,他被深深地震撼了。这就是与他们鏖战了20多天的中国军队吗?就是层层包围着他们、一波又一波不断向他们进攻的中国人吗?就是这些人,他们宁愿冻死也决不放弃自己的阵地。这是些什么人阿?他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他们为什么如此顽强,为什么具备着这样非同寻常的意志力?
里兹伯格不由自主地立正站好,并拢了手指,并抬起了手臂,对着那些静静趴卧在阵地上的中国军人行了个庄重的军礼……
张宁据《军情观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