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风先生在《收藏界》2003年第6期发表《这是澄泥砚吗?》,对拙文《雨过书润,风来砚香》(见2002年第12期《收藏界》)提出批评,阅后很是感动,在此对夏先生的善意相教表示衷心感谢。对夏先生文中提出的问题,谨答辩如下。
其一,我首先要说明的是,我原文发表的这方砚是民间砚,这个定位是我们探讨这方砚所有问题的出发点。此砚六面皆有款,根据砚的布局、砚边阴刻线的深浅与刻字的深浅一致、用笔笔法、笔锋轨迹、字口与阴线口的磨损等几方面来看,此砚所刻字体为一人所为(我原文发表的照片比实物模糊和变形)。砚的整体布局、线框划分、题款内容、字体大小的安排,都是一气呵成、相互照应。很抱歉无法将实物让夏先生过目,使得夏先生只能凭感觉来认识此砚,不免得出脱离实际的结论。就笔意分析来说,夏先生用“汉字楷书运笔的八种基本法则”和“颜真卿的风范”来要求一个民间艺人用“竹笔(或竹刀)”写(刻)出规范的法帖来,多少有些强人所难了。同时把老祖宗说成是“肇事的新手”,委实冤枉了辛勤劳作的先人。
其二,砚上的“戍”字,我以为是古人笔误了。不要忘了,这是一方民间砚,夏先生千万不要用现代学者的眼光要求古代民间的“文化人”和土财主。我宁可相信现代“肇事”者的文化水平比古代民间艺人高,如果是“肇事”者所为,难度大的题款内容尚且不错(笔者藏有其他有款石砚、瓷砚为证,还可参考广西美术出版社《瓷砚赏析》),一个简单的“戌”字如何错得成“戍”字?至于主人对错字的熟视无睹,文化发达的今天亦是司空见惯的,一些书法家也曾题写过错字招牌。另外,中国古代民间各种陶器、瓷器题款中,类似笔误“戌”为“戍”的例证比比皆是,难道这些古人都跑到现代来“肇事”了吗?为夏先生推荐一本书: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中国历代陶瓷题记》,看看古人是如何“熟视无睹”错别字的(如误“戊”为“戍”)。
其三,关于澄泥砚的材质,夏先生引经据典介绍了“绛县人”(引文有误,实为“绛州人”)缝制绢袋水中取泥的做法。殊不知中国古代制澄泥砚的不只是绛州一个地方,其他地方还有不同的制法,澄泥粗细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我以为,夏先生接受的是正规的普及性教育,所接触的以代表中国古代最高水平的范本为多。那么在这里我推荐几本介绍古代民间澄泥砚的著作,请夏先生不妨一读,会对古代民间澄泥砚有一个新的认识。陕西旅游出版社《寿石斋藏砚集》,湖北美术出版社《古砚拾零》、《新见唐宋砚图说》,海潮出版社《铁砚斋藏砚》,均有“粗”澄泥砚标本。著名澄泥砚学者、制作者石可在青岛出版社《鲁柘澄泥砚》一书和当代澄泥砚泰斗徐文达在山西人民出版社《徐氏澄泥砚》一书中,对澄泥砚的制法和澄泥的粗细问题均有论述。甚至徐氏还介绍了泽州有罗土制澄泥砚之法,所得之砚比较粗糙。所以请夏先生站在地大物博的角度,重新审视一下中国古代的澄泥砚,就会更加理解哲学教科书中的经典论述:客观事物的无限多样性,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千差万别的现象。
其四,夏先生认为砚池“实应是柿蒂纹”。实际上,此类砚池纹样并无定论,多数“业内人士”认为此类砚池为如意纹或海棠花纹(见湖北美术出版社《端砚的鉴别和欣赏》、海潮出版社《铁砚斋藏砚》),我倾向其为如意云纹。至于夏先生提出的此类砚池为柿蒂纹,我是第一次听说,经向其他玩友请教,也都未曾耳闻。关于砚上的窑变“晕圈”,夏先生决然地认为“此‘日晕圈’现象绝不叫‘窑变’”,并且“科学”地指出“据陶瓷‘窑变’的条件必须胎上施釉”云云,夏先生可能专攻钧瓷窑变,疏忽了澄泥砚因窑变而出现的蟹壳青、虾头红、鳝鱼黄等著名品种。
作为“初学者”的我,在“初学之初”,因看过一两本书,也曾大胆妄言。今再陈愚见,仍是诚惶诚恐向夏先生求教,仅仅是学习和交流,绝无“无牙也要笑出牙来”之意,更不敢“对拆过招”。对夏先生的热心忠告,我是非常感谢的。
(责编:石晓)
其一,我首先要说明的是,我原文发表的这方砚是民间砚,这个定位是我们探讨这方砚所有问题的出发点。此砚六面皆有款,根据砚的布局、砚边阴刻线的深浅与刻字的深浅一致、用笔笔法、笔锋轨迹、字口与阴线口的磨损等几方面来看,此砚所刻字体为一人所为(我原文发表的照片比实物模糊和变形)。砚的整体布局、线框划分、题款内容、字体大小的安排,都是一气呵成、相互照应。很抱歉无法将实物让夏先生过目,使得夏先生只能凭感觉来认识此砚,不免得出脱离实际的结论。就笔意分析来说,夏先生用“汉字楷书运笔的八种基本法则”和“颜真卿的风范”来要求一个民间艺人用“竹笔(或竹刀)”写(刻)出规范的法帖来,多少有些强人所难了。同时把老祖宗说成是“肇事的新手”,委实冤枉了辛勤劳作的先人。
其二,砚上的“戍”字,我以为是古人笔误了。不要忘了,这是一方民间砚,夏先生千万不要用现代学者的眼光要求古代民间的“文化人”和土财主。我宁可相信现代“肇事”者的文化水平比古代民间艺人高,如果是“肇事”者所为,难度大的题款内容尚且不错(笔者藏有其他有款石砚、瓷砚为证,还可参考广西美术出版社《瓷砚赏析》),一个简单的“戌”字如何错得成“戍”字?至于主人对错字的熟视无睹,文化发达的今天亦是司空见惯的,一些书法家也曾题写过错字招牌。另外,中国古代民间各种陶器、瓷器题款中,类似笔误“戌”为“戍”的例证比比皆是,难道这些古人都跑到现代来“肇事”了吗?为夏先生推荐一本书: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中国历代陶瓷题记》,看看古人是如何“熟视无睹”错别字的(如误“戊”为“戍”)。
其三,关于澄泥砚的材质,夏先生引经据典介绍了“绛县人”(引文有误,实为“绛州人”)缝制绢袋水中取泥的做法。殊不知中国古代制澄泥砚的不只是绛州一个地方,其他地方还有不同的制法,澄泥粗细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我以为,夏先生接受的是正规的普及性教育,所接触的以代表中国古代最高水平的范本为多。那么在这里我推荐几本介绍古代民间澄泥砚的著作,请夏先生不妨一读,会对古代民间澄泥砚有一个新的认识。陕西旅游出版社《寿石斋藏砚集》,湖北美术出版社《古砚拾零》、《新见唐宋砚图说》,海潮出版社《铁砚斋藏砚》,均有“粗”澄泥砚标本。著名澄泥砚学者、制作者石可在青岛出版社《鲁柘澄泥砚》一书和当代澄泥砚泰斗徐文达在山西人民出版社《徐氏澄泥砚》一书中,对澄泥砚的制法和澄泥的粗细问题均有论述。甚至徐氏还介绍了泽州有罗土制澄泥砚之法,所得之砚比较粗糙。所以请夏先生站在地大物博的角度,重新审视一下中国古代的澄泥砚,就会更加理解哲学教科书中的经典论述:客观事物的无限多样性,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千差万别的现象。
其四,夏先生认为砚池“实应是柿蒂纹”。实际上,此类砚池纹样并无定论,多数“业内人士”认为此类砚池为如意纹或海棠花纹(见湖北美术出版社《端砚的鉴别和欣赏》、海潮出版社《铁砚斋藏砚》),我倾向其为如意云纹。至于夏先生提出的此类砚池为柿蒂纹,我是第一次听说,经向其他玩友请教,也都未曾耳闻。关于砚上的窑变“晕圈”,夏先生决然地认为“此‘日晕圈’现象绝不叫‘窑变’”,并且“科学”地指出“据陶瓷‘窑变’的条件必须胎上施釉”云云,夏先生可能专攻钧瓷窑变,疏忽了澄泥砚因窑变而出现的蟹壳青、虾头红、鳝鱼黄等著名品种。
作为“初学者”的我,在“初学之初”,因看过一两本书,也曾大胆妄言。今再陈愚见,仍是诚惶诚恐向夏先生求教,仅仅是学习和交流,绝无“无牙也要笑出牙来”之意,更不敢“对拆过招”。对夏先生的热心忠告,我是非常感谢的。
(责编:石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