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学生谈话交往,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谈话,不但能够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探究学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而且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和谐。因此,能否正确、合理、充分地运用好谈话这一形式,并掌握谈话的技能、技巧,对能否收到满意的教育效果是至关重要的。如何选择谈话的艺术技巧,既达到教育目的,又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语言是真诚的,充满感情和爱心的呢?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我认为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一、要有针对性
谈话的目的是把个人的正确观点和看法,说明给对方,使之理解并接受。谈话的方式和态度有多种多样,要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班主任就必须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环境运用不同的语言进行有针对性的谈话,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一)因人施言
1.根据学生学习成绩差异,选用不同的语言
学生学习成绩往往分成上、中、下三个档次。要对三种学生进行教育,就要把握三种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心智条件好,学习勤奋,学习能力强,但不好的特征是骄傲,偏科,只顾分数而不愿参加文体活动等,应针对其易于把自己估价太高的心理,明确指出其缺点及在与其他同学交往中应注意的事项,使其意识到差距和自己的不足;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存在一些消极的心理因素,诸如厌学、自暴自弃、与老师对立等,这是最可怕的心理因素,对这类学生的谈话就要针对其自卑的心理,充分肯定其优点和长处,为其指明走出自卑误区的道路,帮助其寻找改进学习方法的途径。同样与不同爱好、不同年级的同学谈话时,也要做到因人而异。
下面是一位老师和一个差生的交谈的部分记录。
师:最近这次物理考试,你觉得成绩怎么样?
生:不够好!
师:怎么?不是进步了吗!
生:是进步了一点,但有的题没答好,公式不够熟悉,运用不够自如。
師:(十分高兴地)哎呀!你这次提高了十多分,太好了,我看還有潜力啊!
(学生看到老师已承认了他的进步,很受感动)
生:老师,走着瞧吧!
如果谈话到此结束,只能说教师善于鼓励,然而教师并未结束谈话。
师:其实,没有什么难的,若是每天记一个公式,训练一两道题,一个多月可以解决了吗?
生:一个月差不多能记下来。
师:一个月?不算太长,你肯定可以!
生:好,老师!
教师抓住学生有进一步提高的愿望这一积极因素去指导,谈话又是那么中肯,那么简单,这就是谈话的艺术力量所在。
2.注意学生性格、气质,选用不同的语言
在性格方面,有的自信,有的自卑;有的认真负责,有的敷衍了事;有的沉着坚定,有的怯懦脆弱…在气质方面,有的直率热情,有的孤僻敏感;有的精力旺盛,有的萎靡不振;有的反应迅速,有的反应迟缓,有的喜欢文学,有的喜欢音乐……。班主任在和学生谈话时,应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采用适当的表达方式,如与爱好文学的同学谈诗歌、散文、诸子百家,与爱好书法的同学谈书法历史、书法欣赏、书法创作。
(二)因时施言
要抓住引发学生思想转变的时机,见机而言,因势利导,以求事半功倍之效。班主任找学生谈话,要注意看火候,抓时机,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情绪状态,选择最容易发生作用,最有效的时刻,这是取得谈话成功的不可忽视的一环。一是根据班主任和学生双方感情和信任程度,对平时相处较好、感情和谐融洽,情绪又比较平和,能听得进班主任意见的同学,可以立即与其交谈;对情绪比较激动,与班主任有对立情绪的学生,则需要先做一些促使谈话时机到来的工作,比如,可以先通过学生熟悉又较信任的老师或同学去做调解工作,也可以通过个人之间的逐渐交往来缓和矛盾,增进感情,等有了谈话基础再说。二是根据解决问题的紧迫程度。问题紧迫又具有一定谈话基础的应及时谈;不那么紧迫或一时情况不明,不便立即表态的,应间隔一段时间,等准备成熟了再谈。三是根据学生的情绪,一般情况下,只要不属于爆发性错误,非解决不可的,而学生又处于冲动状态,则不宜立即谈话,可冷却一个阶段,等学生情绪有所缓和再谈。
(三)因地施言
“教育是人与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这种接触要慎重选择环境、场合,使师生之间的感情得以真实地交流。不同的语言环境能影响学生情绪的变化,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于谈话的成功,促使学生思想的转化。办公室是班主任经常跟学生谈话的地方,在办公室里谈话,给人的感觉是比较严肃、正经、认真。如给个别学生布置班上的工作,了解班里的情况,研究某个问题,这些都不是一两句话能讲清楚的,需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对那些严重违反校规、班纪的同学,如打架斗殴、故意破坏公共设施等,谈话时需要严肃,可以叫到办公室里来谈话,进行批评教育,会让他无形中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从而有助于他认识错误。像这些情况比较适合在办公室里进行交谈。而一些持续犯错误,如上课精神不振、同学之间不和睦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班主任需要接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想办法掏出学生的真心话,那么在办公室里交谈就不大合适,学生总会感受到一定压力和一定程度的束缚,心理得不到放松。特别是还有其他老师在场,更会影响他把心里的话说出来。如果是在校园里的小路上,树荫下、操场上等场所,学生就不会感到拘束与紧张,而感觉轻松自然,这样,学生的思想才能充分地袒露。教师才能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对症下药,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要讲究技巧
教育有法,却无定法,班主任与学生谈话是一门实践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艺术。与学生谈话要注意谈话的技巧,要讲究谈话的艺术性,使之成为学生前进道路上欢快的乐声、驱除苦闷的良药。
(一)赞扬法
喜欢听赞美的话是人的一种天性,当来自他人的赞美使其自尊心、荣誉感得到满足时,人便会情不自禁地感到愉悦和鼓舞,并对赞美者产生亲切感,这时彼此的心理距离就会因赞美而缩短、靠近,便会焕发出学习的干劲。这种办法尤其适用于那些自卑心重但表面又装作满不在乎的后进生,这些学生终日被斥责、冷落和处罚,往往会摆出对一切都满不在乎的样子,但内心却是极希望得到老师、班主任和同学的赞美和承认的,对这类学生假如教师懂得欣赏他们的优点,尊重他们的人格,多给予肯定和称赞。如“你这想法很好”,“你这长处是别人所没有的”,“这样做并没有错”等。久而久之,他们便会卸下冷漠的面具而开诚布公地与你交朋友,自尊心、自信心倍增,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但运用赞扬时,赞扬别人要真诚、有益、热情、具体,要挖掘不明显的优点加以赞扬,赞扬行动和品性而非本人,同时要适可而止。也可以用他途赞扬的方式,即是班主任想赞扬某一个人,可以找他的知心朋友、同桌、家长,将被称赞者称赞一番,相信很快这种赞扬的信息就能传递到被赞扬者那里。 (二)批评法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又何况是思想单纯不谙世事的学生呢?当学生一旦犯错,作为班主任对其进行必要的批评,这是无可厚非的,也是班主任的职责所在,但为人师者,要明白我们批评学生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过错,鼓励他们成为一个懂事、有责任心的孩子。故批评学生旨在教育、鼓励,而不是用惩罚来显示自己的权力和师道尊严,把自己的某方面意志强加在学生的头上,只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感到厌恶,产生反抗、蔑视、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而且批评人还要看人,中小学生涉世未深,思想上不成熟,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过失,是难免的,即使曾经多次指出,他本人也表示愿意改掉老毛病,稍不注意又会重犯,对他们进行批评,最好语重心长地直接指出,不宜拐弯抹角,含含糊糊,使其误解了批评的意图,而批评个性倔强的学生,宜以退为进,先肯定其一定的优点,再言归正题,指出其缺点过失,对于自觉性较高,而所形成的过失、错误又会伤及自尊心及隐私时,宜选择适当的时机、场合,略加提醒或旁敲侧击,就火候已到,没有必要唠叨过多。如某报上曾列举了这样的真实的例子,同样是两个学生拿了同学的十元钱,他们遇到两位不同的老师和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第一个孩子的班主任把他叫到办公室当着另外两个同学的面,将他拉到墙边,残忍地用锥子在他的左面颊上刺了个“贼”字,以“字”训诫。事发后,这位班主任被派出所拘留了。而另一个学生的班主任却是到班上不慌不忙地说,“我已经知道钱是怎么不见的,是讲台拿了这10元钱!”,接着让每位学生对着讲台说一句话,提醒它改正缺点,最后班主任总结说,“讲台已经知道自己不对了,相信明天它一定会把钱放回原处。”第二天丢钱的同学果然在书包里发现了那十元钱。虽然同一件事,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都让学生记住了自己的过错,但前一个学生在记住过错的同时也肯定会记住班主任的凶残和周围同学怀疑的眼光,丧失了自尊心,内心充满耻辱,将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后一个学生在记住过错的同时肯定记住班主任的关心、宽容和爱护,会努力上进。从这件事说明,作为班主任应有一颗宽容的心,要以成长的眼光看待学生,掌握灵活而有“度”的批评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认同法
对于那些反抗心理极强的后进生。你说向东他往西,你说立正他稍息,你说,“不好好读书升不了大学”,他说,“早点出去能赚大钱”;你说,“早恋会影响学习”,他说,“爱情是推动学习的巨大动力”。这样的“刺头”学生,反抗心理形成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认为家长教师不理解他们,不懂得他们的思想感情,没有他们的生活经历,只会说“耶稣”(说数),只会批评,对这類学生,改变其逆反心理最好多表示理解,辅導时使用认同法会为沟通双方的精神世界铺平道路。如班主任找某个抽烟的学生单独谈话时,可以在适当时这样说,“我在你这样的年龄也想试着学抽烟,那时觉得抽烟很有男子汉的派头……”对早恋的学生,也可适当“泄露”一些自己当年的“经历”,我读中学时,也有过“递纸条”的事情……后来我想通了,就冻结了这种关系。这样,学生会因为你“曾有过”与他同样的行为和同样感受而把你和一般老师区别开来,觉得你是理解他的,可以对话的。
当然,无论采取何种语言艺术,都要对学生充满爱。知名的教育家丁有宽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确实,关心爱护学生,这是为师者的天性。师爱有时该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点滴渗透,沁人心脾。有时该如当头棒喝、振聋发聩、翻然悔悟、痛改前非。惠及后进生,应是雪中送炭,暖人心扉,催人奋进。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这种爱要发挥效果,一是强调理性之爱,要时时处处为学生的明天着想,关注他们长远的前途和命运,能理智、冷静地对待,持公平、公正的态度,既能急人之所急,又能忍人之所不能忍。二是塑造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必须互相尊重,为师者不要作为长者、老者的姿态出现,不要故作深沉,更不要以成人的眼光打量学生,要做到,当学生们一见到你,就想与你交流,与你亲切,与你对话,并且与学生每一次交流就像是一次倾诉,学生既把你当成师长,更把你当成朋友、同伴,真正做到用心感动心,用爱唤起爱。
一、要有针对性
谈话的目的是把个人的正确观点和看法,说明给对方,使之理解并接受。谈话的方式和态度有多种多样,要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班主任就必须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环境运用不同的语言进行有针对性的谈话,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一)因人施言
1.根据学生学习成绩差异,选用不同的语言
学生学习成绩往往分成上、中、下三个档次。要对三种学生进行教育,就要把握三种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心智条件好,学习勤奋,学习能力强,但不好的特征是骄傲,偏科,只顾分数而不愿参加文体活动等,应针对其易于把自己估价太高的心理,明确指出其缺点及在与其他同学交往中应注意的事项,使其意识到差距和自己的不足;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存在一些消极的心理因素,诸如厌学、自暴自弃、与老师对立等,这是最可怕的心理因素,对这类学生的谈话就要针对其自卑的心理,充分肯定其优点和长处,为其指明走出自卑误区的道路,帮助其寻找改进学习方法的途径。同样与不同爱好、不同年级的同学谈话时,也要做到因人而异。
下面是一位老师和一个差生的交谈的部分记录。
师:最近这次物理考试,你觉得成绩怎么样?
生:不够好!
师:怎么?不是进步了吗!
生:是进步了一点,但有的题没答好,公式不够熟悉,运用不够自如。
師:(十分高兴地)哎呀!你这次提高了十多分,太好了,我看還有潜力啊!
(学生看到老师已承认了他的进步,很受感动)
生:老师,走着瞧吧!
如果谈话到此结束,只能说教师善于鼓励,然而教师并未结束谈话。
师:其实,没有什么难的,若是每天记一个公式,训练一两道题,一个多月可以解决了吗?
生:一个月差不多能记下来。
师:一个月?不算太长,你肯定可以!
生:好,老师!
教师抓住学生有进一步提高的愿望这一积极因素去指导,谈话又是那么中肯,那么简单,这就是谈话的艺术力量所在。
2.注意学生性格、气质,选用不同的语言
在性格方面,有的自信,有的自卑;有的认真负责,有的敷衍了事;有的沉着坚定,有的怯懦脆弱…在气质方面,有的直率热情,有的孤僻敏感;有的精力旺盛,有的萎靡不振;有的反应迅速,有的反应迟缓,有的喜欢文学,有的喜欢音乐……。班主任在和学生谈话时,应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采用适当的表达方式,如与爱好文学的同学谈诗歌、散文、诸子百家,与爱好书法的同学谈书法历史、书法欣赏、书法创作。
(二)因时施言
要抓住引发学生思想转变的时机,见机而言,因势利导,以求事半功倍之效。班主任找学生谈话,要注意看火候,抓时机,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情绪状态,选择最容易发生作用,最有效的时刻,这是取得谈话成功的不可忽视的一环。一是根据班主任和学生双方感情和信任程度,对平时相处较好、感情和谐融洽,情绪又比较平和,能听得进班主任意见的同学,可以立即与其交谈;对情绪比较激动,与班主任有对立情绪的学生,则需要先做一些促使谈话时机到来的工作,比如,可以先通过学生熟悉又较信任的老师或同学去做调解工作,也可以通过个人之间的逐渐交往来缓和矛盾,增进感情,等有了谈话基础再说。二是根据解决问题的紧迫程度。问题紧迫又具有一定谈话基础的应及时谈;不那么紧迫或一时情况不明,不便立即表态的,应间隔一段时间,等准备成熟了再谈。三是根据学生的情绪,一般情况下,只要不属于爆发性错误,非解决不可的,而学生又处于冲动状态,则不宜立即谈话,可冷却一个阶段,等学生情绪有所缓和再谈。
(三)因地施言
“教育是人与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这种接触要慎重选择环境、场合,使师生之间的感情得以真实地交流。不同的语言环境能影响学生情绪的变化,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于谈话的成功,促使学生思想的转化。办公室是班主任经常跟学生谈话的地方,在办公室里谈话,给人的感觉是比较严肃、正经、认真。如给个别学生布置班上的工作,了解班里的情况,研究某个问题,这些都不是一两句话能讲清楚的,需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对那些严重违反校规、班纪的同学,如打架斗殴、故意破坏公共设施等,谈话时需要严肃,可以叫到办公室里来谈话,进行批评教育,会让他无形中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从而有助于他认识错误。像这些情况比较适合在办公室里进行交谈。而一些持续犯错误,如上课精神不振、同学之间不和睦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班主任需要接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想办法掏出学生的真心话,那么在办公室里交谈就不大合适,学生总会感受到一定压力和一定程度的束缚,心理得不到放松。特别是还有其他老师在场,更会影响他把心里的话说出来。如果是在校园里的小路上,树荫下、操场上等场所,学生就不会感到拘束与紧张,而感觉轻松自然,这样,学生的思想才能充分地袒露。教师才能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对症下药,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要讲究技巧
教育有法,却无定法,班主任与学生谈话是一门实践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艺术。与学生谈话要注意谈话的技巧,要讲究谈话的艺术性,使之成为学生前进道路上欢快的乐声、驱除苦闷的良药。
(一)赞扬法
喜欢听赞美的话是人的一种天性,当来自他人的赞美使其自尊心、荣誉感得到满足时,人便会情不自禁地感到愉悦和鼓舞,并对赞美者产生亲切感,这时彼此的心理距离就会因赞美而缩短、靠近,便会焕发出学习的干劲。这种办法尤其适用于那些自卑心重但表面又装作满不在乎的后进生,这些学生终日被斥责、冷落和处罚,往往会摆出对一切都满不在乎的样子,但内心却是极希望得到老师、班主任和同学的赞美和承认的,对这类学生假如教师懂得欣赏他们的优点,尊重他们的人格,多给予肯定和称赞。如“你这想法很好”,“你这长处是别人所没有的”,“这样做并没有错”等。久而久之,他们便会卸下冷漠的面具而开诚布公地与你交朋友,自尊心、自信心倍增,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但运用赞扬时,赞扬别人要真诚、有益、热情、具体,要挖掘不明显的优点加以赞扬,赞扬行动和品性而非本人,同时要适可而止。也可以用他途赞扬的方式,即是班主任想赞扬某一个人,可以找他的知心朋友、同桌、家长,将被称赞者称赞一番,相信很快这种赞扬的信息就能传递到被赞扬者那里。 (二)批评法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又何况是思想单纯不谙世事的学生呢?当学生一旦犯错,作为班主任对其进行必要的批评,这是无可厚非的,也是班主任的职责所在,但为人师者,要明白我们批评学生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过错,鼓励他们成为一个懂事、有责任心的孩子。故批评学生旨在教育、鼓励,而不是用惩罚来显示自己的权力和师道尊严,把自己的某方面意志强加在学生的头上,只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感到厌恶,产生反抗、蔑视、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而且批评人还要看人,中小学生涉世未深,思想上不成熟,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过失,是难免的,即使曾经多次指出,他本人也表示愿意改掉老毛病,稍不注意又会重犯,对他们进行批评,最好语重心长地直接指出,不宜拐弯抹角,含含糊糊,使其误解了批评的意图,而批评个性倔强的学生,宜以退为进,先肯定其一定的优点,再言归正题,指出其缺点过失,对于自觉性较高,而所形成的过失、错误又会伤及自尊心及隐私时,宜选择适当的时机、场合,略加提醒或旁敲侧击,就火候已到,没有必要唠叨过多。如某报上曾列举了这样的真实的例子,同样是两个学生拿了同学的十元钱,他们遇到两位不同的老师和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第一个孩子的班主任把他叫到办公室当着另外两个同学的面,将他拉到墙边,残忍地用锥子在他的左面颊上刺了个“贼”字,以“字”训诫。事发后,这位班主任被派出所拘留了。而另一个学生的班主任却是到班上不慌不忙地说,“我已经知道钱是怎么不见的,是讲台拿了这10元钱!”,接着让每位学生对着讲台说一句话,提醒它改正缺点,最后班主任总结说,“讲台已经知道自己不对了,相信明天它一定会把钱放回原处。”第二天丢钱的同学果然在书包里发现了那十元钱。虽然同一件事,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都让学生记住了自己的过错,但前一个学生在记住过错的同时也肯定会记住班主任的凶残和周围同学怀疑的眼光,丧失了自尊心,内心充满耻辱,将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后一个学生在记住过错的同时肯定记住班主任的关心、宽容和爱护,会努力上进。从这件事说明,作为班主任应有一颗宽容的心,要以成长的眼光看待学生,掌握灵活而有“度”的批评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认同法
对于那些反抗心理极强的后进生。你说向东他往西,你说立正他稍息,你说,“不好好读书升不了大学”,他说,“早点出去能赚大钱”;你说,“早恋会影响学习”,他说,“爱情是推动学习的巨大动力”。这样的“刺头”学生,反抗心理形成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认为家长教师不理解他们,不懂得他们的思想感情,没有他们的生活经历,只会说“耶稣”(说数),只会批评,对这類学生,改变其逆反心理最好多表示理解,辅導时使用认同法会为沟通双方的精神世界铺平道路。如班主任找某个抽烟的学生单独谈话时,可以在适当时这样说,“我在你这样的年龄也想试着学抽烟,那时觉得抽烟很有男子汉的派头……”对早恋的学生,也可适当“泄露”一些自己当年的“经历”,我读中学时,也有过“递纸条”的事情……后来我想通了,就冻结了这种关系。这样,学生会因为你“曾有过”与他同样的行为和同样感受而把你和一般老师区别开来,觉得你是理解他的,可以对话的。
当然,无论采取何种语言艺术,都要对学生充满爱。知名的教育家丁有宽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确实,关心爱护学生,这是为师者的天性。师爱有时该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点滴渗透,沁人心脾。有时该如当头棒喝、振聋发聩、翻然悔悟、痛改前非。惠及后进生,应是雪中送炭,暖人心扉,催人奋进。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这种爱要发挥效果,一是强调理性之爱,要时时处处为学生的明天着想,关注他们长远的前途和命运,能理智、冷静地对待,持公平、公正的态度,既能急人之所急,又能忍人之所不能忍。二是塑造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必须互相尊重,为师者不要作为长者、老者的姿态出现,不要故作深沉,更不要以成人的眼光打量学生,要做到,当学生们一见到你,就想与你交流,与你亲切,与你对话,并且与学生每一次交流就像是一次倾诉,学生既把你当成师长,更把你当成朋友、同伴,真正做到用心感动心,用爱唤起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