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夏天(二则)

来源 :辽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95879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泥,本名,张凤玉。作家,编辑,居沈阳。在《福建文学》《山东文学》《黄河文学》《鸭绿江》《中国铁路文艺》《红豆》《牡丹》《海燕》等文学期刊、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小说评论等100余万字,部分作品收入年选和选刊。
  2018年,我曾在小说《藏在尘世的那道光》里有过这样的描写:马路对面的街心公园一览无余,公园的红砖围墙已经老旧,上面的十字花洞斑斑驳驳。我熟悉这公园里每一條小路,每一片树林,每一个犄角旮旯,它见证了我的童年和学生时代。那是我第一次将兴华公园写进小说。其实这个位于铁西区中部的街心花园也是有来历的,它始建于1939年,原名叫嘉应公园,1946年改名为兴华公园。
  2020年元月5日,我在同学聚会上讲起了兴华公园的往事,那时应该是小学四五年级,我和一帮同学踏着厚厚的积雪,穿过兴华公园去上学。记不得是谁带的头,猴子一样灵巧地爬上碗口粗细的杨树,咔吧一声撅下一段大拇指粗的树枝,然后拿在手里嗖嗖地挥舞。大家见了便纷纷爬上树,咔吧咔吧的声音在寂静的树林中此起彼伏,以致引来了公园的管理员,一个胡子拉碴的老大爷,他叫骂着赶来了,我们一哄而散,在公园的东南角翻过围墙跑掉了。
  过了一会儿,那个公园的老大爷出现在我们班教室里,原来同学王军被他抓住了,王军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症,所以没跑过老大爷。老大爷站在教室门口喊:“谁叫张凤玉?”那时还没到上课时间,同学们都在乱哄哄地玩闹,大爷一嗓子让教室安静下来。我见躲不过,就硬着头皮上前指着一个空座位说:“大爷,张凤玉就是这座位的,他回家了,你回去吧。”大爷说:“我哪也不去,就在这等他,祸害树木我一定得抓住他。”
  这时班主任佟老师就来了,问清原委后指着我说:“他就是张凤玉,大爷说你还敢骗我。”佟老师批判了我,让我给大爷好好道歉。具体道歉内容我已经记不起来了,只记得大爷后来高兴了,笑呵呵地说:“我也姓张,以后你帮我看着他们点儿,不能祸害树木。”后来我问王军:“为什么把我供了出去。”王军说:“大爷掐住我胳膊不让走,我就把你们的名字都说了,不知道他为什么单单记住了你。”现在想来也许是冥冥中的缘分。经此事后,每次在公园里相遇,大爷都会扯着嗓子喊:“张凤玉你上学去呀!”一帮同学,他只和我打招呼。
  四十载光阴倏忽而过,兴华公园还在,我那帮同学里的三位,以及那个看公园的大爷也已离开。但我听说天堂比人间温暖,这样想着便心安了许多。
  元月初,同学于炳宽给我打来电话说:“同学张罗聚会,你想参加不?”我们过去一直有往来,后来我去外地做生意,就鲜有联络了。我当时有些麻木,近年来在人际交往上一直做减法,只和一些有共同志趣的作家、诗人朋友偶尔聚聚,聊些文学写作的事情。
  后来高国强同学通过朋友查到了我的电话,把我拉进了同学群里,多年未见的同学开始打招呼。孙成顺说:“你是我高中时代最好的朋友,我非常想念你。”我听了心头一热,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孙成顺是我从小学一直到高中的同学,1980年,我们一起送班长甄孝志去参军的情景历历在目。在我之后入群的是女生谭春贤,在我印象里小时候谭春贤长着一双大眼睛,高鼻梁,娇小玲珑。那时候我经常去她们那院玩儿,老能看到她。我说:“谭春贤,我对你印象极深,你也住在灯泡厂宿舍。”她说:“对。”接着她又说:“你画画特好。”在聚会上我说:“春贤,你那句话感动我了,四十年了,你竟然还记得这样的细节。你的话抹平了我们四十年的分离,原来大家都没有忘记,我们一直都在彼此的记忆里。”
  分别四十年,同学变成了温暖又陌生的词。我们在十几岁时遇见,分开半生,再相逢已经面部全非,唯有名字轻抚着斑驳的记忆。每张面孔都是亲切的,一声声问候冲去了所有的疏离感,仿佛我们昨天刚离开校门。我曾在心里做过一个勾连,如果把我们同学家住址(指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连成线,最终的交汇点一定会是兴华公园,这里是一个节点。那时我们居住的地方大都冠以一个单位名称,如:轧钢厂宿舍、灯泡厂宿舍、信号厂宿舍、机床一厂宿舍、机床三厂宿舍,鼓风机厂宿舍等等……我们在那里度过了难忘的童年时光。
  我们成长在被称作“东方鲁尔”的铁西工业区,当时建设大路以北有九百多家工厂,产业工人近四十万,那时的天空耸立着森林般的大烟囱。每天早上,数以万计的工人潮水般地涌过建设大路去工厂上班,人群里有我们的父母,在他们的背影里我们找到了自己的身份认同——我们是工人的孩子,冥冥中,我们血脉相连,工业印记则是我们的情感节点。
  午夜梦回,我梦到的永远都是老院儿场景,从来不会是其他地方。我问过许多朋友,他们也有同感,当下东西走不进我们的潜意识。现在,承载着原生家庭情感记忆的工厂、学校、老院儿都消失了,也包括我的父母,他们因消失而弥足珍贵,因消失而成为我们一生也走不出去的精神家园。
  此刻,窗外在静静落雪,对面鳞次栉比的屋顶一片银白,远处的卫工河也结了冰,河畔的树木显得毛茸茸的,让我一下又怀念起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那些时光,那时我们的父母都还不老,哥哥姐姐也还年轻……时间带走了一切。
  学生时代像一片雪花,悄无声息地飘进时光深处。生活里有不少乐子,但也有令人心碎的生离死别。唯有祈愿,愿当下的疫情早早过去,愿同学们保持初心,保重身体。学生时代是夏天的样子,那夏天又是什么样子呢?我想,应该是眼泪的样子,亮晶晶的,闪在我们心里。.
  卫工河
  老铁西人都知道,卫工河北源起新开河,流经皇姑区,纵贯铁西区,一路南下最终流入浑河。它过去主要功能是,排泄沿岸各大工厂排出的废水和雨水,后来经过十余年的整治改造,现在已成为这个城市环城水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说一条排污运河,已经变成了风景秀丽的景观河。那个小楼自然也成了这条河上的风景。小楼在每天下午的时候最好看,那时,隔河望去,坐拥在垂柳和灌木中的小楼,衬着蓝天白云倒映在锦缎般的河面上,简直就像是一幅印象派风景画。
  卫工河上有十四座道桥,建设大路以北这段较为偏僻,其它区段的大型工厂都搬走了,取而代之的是成片新开发的住宅小区,唯独热电厂因为是民需而留了下来,这也使河段因此得以保留了卫工河畔原貌。那些巨大的管道和钢梁,那两座比楼房还高的,据说底座有一百多米粗的双曲线型水泥冷却塔,无声地诉说着铁西重工业时代的过往。   我是在这条河边长大的,熟悉这儿的一草一木。二十年前,卫工河两岸林立着无数的大烟囱和厂房,浓墨重彩地凸显着这个北方工业重镇的分量。那时还没有环保概念,工业废水及居民生活污水统统排放到卫工河,使河水终日散发着刺鼻的腥臭味儿。那时的河水呈酱油的颜色,水面不时漂过一滩滩的油花,那些油花有的巴掌大小,有的锅盖大小,中间蓝汪汪的,边缘则湿乎乎烂唧唧的,远看,像漂了一河的癞蛤蟆皮。
  河水浑浊,河边的植物却长得异常茂盛。蓖麻杆疯长出一人高,叶子大如斗笠;打碗花缠着爬山虎,拧麻花似的爬到几丈高的树冠上。附近住的孩子们,终日在密不透风的蓖麻林子里穿梭。他们网蜻蜓,捉蝼蛄,躲猫猫,或掐着木枪带着草圈,把蓖麻林当成了青纱帐……
  我记忆深刻的是,和小伙伴们经常玩的“拣儿子”游戏。那时节,从乡下往城里运送农副产品的马车络绎不绝。马铃铛声随风传送,孩子们听了立刻雀跃起来,从蓖麻林中鱼贯而出,奔上桥头,自桥栏下整齐地蹲成一排,远看似蹲了一溜猴子。满载着茄子土豆的马车哒哒地驶来,在十字路口即将拐弯的一刹那,孩崽子们一起大叫:
  “我儿子是谁呀?”
  “喔!喔!”(我!我!)车把式摇鞭收缰,嘴里回应似地吆喝道,一问一答竟衔接得不差分毫。孩子们立即夸张地哈哈大笑起来。车把式谙熟城里孩崽子的勾当,大都不作理会,知道这帮孩崽子越搭理越来劲。也有脾气不好的,“嘎”地一声拉死车闸,翻身跳下马车,擎着三米多长的鞭子,大步流星赶来,嘴里吼:
  “我打死你们这帮小瘪犊子!”
  这就正中孩子们的下怀,他们呼啦下投入蓖麻林,嬉笑声伴着蓖麻林唰拉唰拉的摇曳此起彼伏:
  “哪有儿子打爹的!哪有儿子打爹的!”
  车把式怒火中烧,把蓖麻叶子抽打得漫天纷飞,却伤不着孩子们半根毫毛。这些事就像发生在昨天,就一晃的工夫。
  我觉得卫工河是认得我的,这样想着,眼见河水响应似的欢快了許多。水面,白蒙蒙的雾气,绵绵不绝,腾空之际,露出许多拧成麻花劲的暗流,暗流激起的水花暴露了这条河的秘密——看似凝滞的河水,其实一直在暗中遒劲地奔流着,不经意间裹走了许多东西。
  今年春天姗姗来迟,进入四月依然干燥无雨,这一点,我行走在卫工河畔的时候感受尤其强烈。踩在草地上,脚下发出的是咔嚓咔嚓的声音,昔日柔软的小草,如干枯凋落的秋叶,一声声地粉身碎骨。这个时候就盼着能来那么一场透雨,滋润一下草木,也滋润了焦渴的人心。这让我想起去年的情形,和现在也是差不多的,后来一场雨让卫工河生机盎然。
  那场雨是四月里的一天下起来的,整个卫工河都笼罩在一片烟雨朦胧中,仿佛能听到大地和草木发出欢快的喘息声。也许直到此刻,我们才在心底感叹,春天真的来了。如同魔术师挥洒的魔粉,卫工河两岸瞬间变了颜色。先是桃花和迎春花,用水粉和明黄点缀了河岸,紧接着便是樱桃。樱桃也叫莺桃,蔷薇科落叶乔木,花色比普通桃花深,叶片层次丰富娇美,花期也较长。当樱桃也渐渐枯萎之际,另一种灌木乔木榆叶梅就粉墨登场了。我起初并不认识榆叶梅,是园林工人告诉我的,他们说,榆叶梅又叫小桃红,因酷似梅花而得名。榆叶梅气味芬芳,它的美与樱桃又是不同,它的枝条是紫褐色的,花瓣多为重瓣,浓粉色,一串串,密密麻麻的拥满枝头。卫工河畔的甬道上变成了粉色的花廊,沿河望去,花丛映在水中,如诗如画。人们看了,心里立即湿润起来,纷纷说,你们看,你们看,今年的桃花开得多美呀!
  榆叶梅灿烂绽放,引得许多路人纷纷驻足拍照留念,这是春天赠与人们的珍贵礼物,无端地让人想起胡兰成的佳句:岁月静美,现世安稳。
  另一场细雨中我执伞于雨中行走,榆叶梅上落满晶莹剔透的水珠,宛如幻境。记起前几日收到作家王祥夫先生寄来的一幅水墨画,画面上是一条斜贯的竹枝,六七片竹叶,留白处是一首韩愈的诗:
  莫道盆池作不成,藕稍初种已齐生。
  从今有雨君须记,来听萧萧打叶声。
  王祥夫是著名作家,也是文人画大师,此刻,我于四月的细雨里,忽然领略了他极简画面的意境。聆听周遭簌簌细雨打叶之声,一丝温情涌上心头:在这如诗如画的日子里,祥夫先生您此刻可好。
其他文献
硬到让春天般的梦境还没有燃燒  就化为灰烬  硬到让现实的铁锤  绷紧所有的雄心  硬到只轻轻一碰  黑夜便会浆果般炸裂  多么希望啊  我就是那枚钉子
期刊
我一眼就能瞄见  花草树木为一场雨水互不谦让  母亲佯装无可奈何  木棍竹竿支起立体棚架  足够的空间留给按捺不住的任性  黄瓜秧偏要攀上豆角架  葡萄秧和蜗牛友好且目標一致  樱桃树的枝桠探过红砖墙头  村子里的孩子们  有事没事常从我家门口走过  一不留神红樱桃不见了  青葡萄所剩无几  父亲的旱烟味夹杂青稞味  纳鞋底的母亲一下下拽着麻绳  门窗洞开,天气逐渐热了起来
期刊
一个梦醒了  身后留下一路颠簸  真的不是梦  眼前呈现一片绿色  为了一个传说  走进一个传说  在含羞的花丛之间  有三只跳舞的蝴蝶  遠古密林深处的目光  点亮盐滩一江渔火  玉皇大帝下凡的仙女  笑声织补人间春色  用神功护体的勇敢  为民除掉嚣张的黑龙恶魔  那深潜江底的沉没  留给桓仁一个永恒的传说  约会在萌情的季节  周身感到一阵燥热  书页与现实的即景  五女山最新的段落  在岁
期刊
这水声 一直都保持原乡的韵味  这是我接近它的理由  像聆听一个老者的讲述  一些故事总是从时光的间隙中  穿过又穿回  像烟火一样  从秋水的流逝中慢慢变老  而我年轻的样子  保存在巨大的落日里  那些镀金的铁  更像我支撑某些信念的骨骼  说是落日辉煌  其实我更喜欢最真实的水声  在盗取光阴的同时  还会留下飞鸟的痕迹  这很令人向往——  其实故乡也是飞鸟们的家  它们每一次的迁徙 都很
期刊
才回来一周,我对潜山的印象就开始变得模糊,有时我甚至怀疑自己是否去过,也许它只是一个梦,一种我向往的生活状态。  去潜山的第一天就下雪了,這是今年第一场雪。  这场雪不只落在潜山,我从朋友圈看,它落在许多城市,而从酒店418房间看出去,这场雪似乎只下给了我眼前的这座小城。它轻薄得让我陌生,在一个从小在北方长大的人眼里这实在算不上一场正经的雪,可它飘飘洒洒的架势仿佛又把我带回了北方。  几天后,天柱
期刊
吐着蛇信子 盘成围檐帽  听交通广播 前路未堵  不用着急 逆时针  过了回龙湾 上沱江桥  被风吹 山花在拱上  花藤在拱下  到了北大街再泊東城门  脸上红霞飞 掌鱼灯
期刊
其实“望热”是一种比较文雅的说法,我们那叫“看热”。伏天看热,是当地流传的一种风俗,不清楚传播的范围多广,去查百度,发现还真是个稀罕词儿,介绍的文字亦寥寥:“望热”一般是指女的去看婆婆,男的去看丈母娘。  这般解释倒像是专门针对未婚男女。我们那也确实有这情况,却又似乎没那么局限。中国人重情面,历来讲究礼尚往来,亲友间的互访是断不能少的。我们的“看热”就代表着大范围的走亲访友,七大姑八大姨家都得去。
期刊
暴风雨似乎离开了。从夜色里狂奔而出的雨水踢打着玻璃窗,直至凌晨三点,才渐渐远去,在雨声里浸泡了半宿的人们放下戒备,酣然入梦。  早起,小区甬路上留下一地乱红坠叶,凋零在一汪汪水洼里,别有一种凋零美,让人怜惜。  收拾好,和母亲对坐,煮一壶老白茶,守着一窗雾气,聊天说话。  打破这安静的,是楼上邻居家两个淘气小子,他们一蓝一红,跳棋子一般落到水洼里,使劲踩出一溜水花,再次溅湿躺在路上的红花绿叶。这样
期刊
那是怎样的一种呼唤,似久远的回声,穿越岁月的苍穹,至今还在我脑海回旋;这呼唤声如一枚重锤,敲打着我心的旷野,发出长久的悲鸣;这呼唤声如拍天巨浪,讓我心海每次都涌起波澜。  那年二十岁的我,一遍又一遍地读着李发模的叙事诗《呼声》。那“呼声”中有凄悲的泪水,有对未来的渺茫和对爱的期待。在绝路中,她呼唤爱情能把她挽留。在悬崖上,人们企盼那崖上的藤能扯住她跌落的脚步。这撕心裂肺的呼唤声却怎么也不能驱散遮挡
期刊
一位画家送了我一本他新出的书法作品集,这位画家不仅画得好,书法的功力也十分深厚,我把这本书顺手扔在餐桌上。当然,不是为了伴随着可口的午餐吃了它,它与食品还真有那么一些联系。现在,我要捡起来,省得夫人说我随处乱放东西。结果,封底上醒目的印章,再次映进我的眼帘,我觉着很有图书的装帧设计感。我随口问了夫人一句,你还记得李因吗?广东揭阳的李因。  夫人觉得奇怪,问我是怎么想到这个人的?她已经不大记得他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