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摘要:随着历史长河的继续推进,文化在不断的变迁中交替着人类的使命。我国的个人消费文化也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流,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了我国个人消费文化的变迁,笔者从个人消费模式的不断变化、个人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个人消费注重自我意识和人本的思想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消费文化;变迁;现代化;经济发展
一、文化变迁对消费文化的影响
李鹏程在《论文化转型与人的自我意识》中认为文化转型“首先是人对自己的生命存在的最终意义的重新设定,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重新形成新的人性规定和人格形象,重新形成新的理论准则和心的道德规范,重新形成人对物质事象世界一级文化实体结构世界的崭新关系,从而形成新的世界图景和新的社会思想”[1]。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打开国门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以及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开放力度所采取的实施,例如扩大内需来拉动消费,社会转型已经势不可挡的成为我国的历史选择。但是当我们提起文化转型时,人们往往容易提及到的是传统文化向先现代文化转型。根据许多学者提出传统文化包括了旧传统文化,也包括了旧传统文化在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形成的新传统文化,即传统文化包涵了新旧两种传统文化,并且新传统有时候更容易左右着人们的思维、思想、观念以及行为。[2]从旧传统文化走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到社会主义初期的计划经济,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等思潮都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化建设、意识形态以及消费观念。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的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把全国人民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把市场经济引入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引导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和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的更高层次的追求。从这个历史性的转折点起始,社会形态的变化、中外文化的冲突、新旧文化的碰撞、观念的相互冲击、不同思想的交融、个性的扩张,共同生存在祖国的广阔土地上,旧有的生活模式在新价值观的产生中遭到新的生活模式的挑战,并在中外文化的冲击下鼓励以大众利益为主的旧有模式受到鼓励充分发挥、尊重个性的张扬的新的生活模式替代,致使原有的个人的消费模式开始受到了挑战。在政府鼓励市场百花齐放、放权于市场、服务社会、以内需拉动消费等措施加剧了个人消费模式变化的烈度。在进入科技化、工业化、信息化的今天,个人消费模式的变化显而易见了。
二、个人消费文化变迁的主要体现
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了我国个人消费文化的变迁。也就是说,改革放开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促成了个人消费文化的变迁。
(一) 个人消费文化模式的不断更新与发展
纵观我国历史文化,从旧有的消费传统模式中,可以看到宣传的价值精神都以艰苦朴素为主,崇尚节俭节约,反对标新立异,节俭更是我国消费文化的核心内容。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在我国建国后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这个时期施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基础约束着我国的个人的消费模式,欧阳卫学者在所著的《中国消费经济思想史》中指出“在中国消费思想史中,讲得最多、最久、最深刻的问题是奢俭问题。奢俭论,是中国消费思想的核心”,[3]过于强调、宣传的消费价值观念强烈的影响着人们的消费理念。民国初年上海有人发气成立“俭徳会”,强调“救贫之本,诚非导民以俭不为功”。节俭被视为我国的传统美德,对于生活没有太高的最求。
改革开放让我们意识到封闭自守的生产消费模式阻碍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过度节俭也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文化的发展,它不仅仅抑制了消费者的视野和劳动者全面素质的提高,并且阻碍了以消费拉动生产,而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现代消费社会中,摆脱了耐用型产品、配给型的消费模式后,人们的自主选择消费得到充分发展,“能挣会花”已经成为现代人的消费理念,并表现出对精神文化消费品的渴望和追求。人们不再避讳的谈钱,对于金钱的追求也不再掩盖,而是赤裸裸的对金钱表现出热烈的追求,认为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认为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就可以花钱买新潮。
(二) 个人消费结构的变化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饮食方面的消费比例不断降低,用于科学教育、文化娱乐、文化服务的消费比例在不断增长,消费质量逐年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外来文化冲击着我国的传统文化,西方的消费文化是其一,例如西方的提前消费模式近年来影响着我国广泛的消费人群。外来的商业文化强烈的冲击着我国传统的消费模式,例如享乐主义挑战勤俭节约、提前消费挑战艰苦朴素等等,外来的商业文化中的利己主义、以利益为中心、理性人的的理念深刻的影响了我们这一辈人。并且商业文化带来了例如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电脑的普及等等进入了普通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众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使人们的消费对象、消费内容、消费方式、消费行为开始发生了巨变。尽管在现代个人的收入、支出表现出了不同的高低层次,但是在不同层次的群体中,人们对文化内容的消费含量和比重在增高,对服务性的消费需求也在逐步的扩大,而在对生活中的主食的消费比例在降低。
消费结构的变化不仅体现在不同种类的消费的变化,还体现在同一种类里的不同变化。在饮食文化方面,以人的健康、食物颜色搭配等外形美观为前提,根据科学知识搭配营养均衡和多样化,提倡卫生,健康有益的饮食文化已成主流。从粮食类食品逐渐减少,动植物消耗量上升,近几年来,出现大量的素食者,提倡杜绝煮食动物类。在人们生活用品方面,电视、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音响、空调、洗衣机、影碟机、健身器材、摩托车、汽车等物质条件,已经越来越成为个人解放自我,享受人生的内容,鞋子品牌、衣服品牌、手表品牌等追求品牌成为个人的地位象征和对美丽事物的追求,旅游不再是很难完成的事情,而是成为越来越多人轻而易举能达成的人生“目标”。消费结构的变化表现出,美化环境、美化生活、美化自身、美化心灵、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人们消费模式的重心,人们追求的是更高质量的生活和科学的生活方式。
(三) 个人消费重视自我意识和人本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使个人消费从单一节俭的模式中走出来,形成了越来越追求个性的发展以及标新立异的形态变化,消费文化日趋重视个性化、消费档次的高级化、消费能力的多极化,消费选择的多样化等变化,也就是说,和谐的社会氛围、丰富的文化生活,多样的休闲方式,使人们的自主意识得到了张扬,个人的行为选择的自由度不断增大。换句话说,在人们的消费文化中,以个人的价值追求为核心、以个人的利益为标准、以个人的需求为目的消费手段日益得到社会的尊重和发展,以人为本,提高生活品味和质量成为个人消费模式的追求文化转型就如“随着人对自己的全新的形象的塑造,人同时也就给自己提出构建一个全新世界的任务,于是,人和他的世界就一起被崭新化了”。①以改革开放之前的消费文化相比,公众的消费价值已明显不同,个人消费的合理化和科学化日益明显,当代社会生活的模式被青年大众广泛认同。消费文化的转型是适应外界环境的变迁的需要发生改变,又是人们不断创造外在物质条件的需要。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媒体价值宣传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当代人的生活价值观和消费习惯,以及一些显性文化和潜性文化的影响,都使人的心理品质发生了改变,思想文化素质越高,自我需求和实现程度也越高。
参考文献:
[1]贺卫.网络购物中的消费文化景观[D].中南民族大学,2014.
[2]林晓珊.网络消费与当代青年消费文化的变迁[J].青年探索,2011
注解:
①李鹏程.论文化转型与人的自我意识[J].哲学研究,1994(06).
摘要:随着历史长河的继续推进,文化在不断的变迁中交替着人类的使命。我国的个人消费文化也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流,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了我国个人消费文化的变迁,笔者从个人消费模式的不断变化、个人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个人消费注重自我意识和人本的思想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消费文化;变迁;现代化;经济发展
一、文化变迁对消费文化的影响
李鹏程在《论文化转型与人的自我意识》中认为文化转型“首先是人对自己的生命存在的最终意义的重新设定,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重新形成新的人性规定和人格形象,重新形成新的理论准则和心的道德规范,重新形成人对物质事象世界一级文化实体结构世界的崭新关系,从而形成新的世界图景和新的社会思想”[1]。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打开国门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以及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开放力度所采取的实施,例如扩大内需来拉动消费,社会转型已经势不可挡的成为我国的历史选择。但是当我们提起文化转型时,人们往往容易提及到的是传统文化向先现代文化转型。根据许多学者提出传统文化包括了旧传统文化,也包括了旧传统文化在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形成的新传统文化,即传统文化包涵了新旧两种传统文化,并且新传统有时候更容易左右着人们的思维、思想、观念以及行为。[2]从旧传统文化走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到社会主义初期的计划经济,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等思潮都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化建设、意识形态以及消费观念。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的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把全国人民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把市场经济引入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引导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和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的更高层次的追求。从这个历史性的转折点起始,社会形态的变化、中外文化的冲突、新旧文化的碰撞、观念的相互冲击、不同思想的交融、个性的扩张,共同生存在祖国的广阔土地上,旧有的生活模式在新价值观的产生中遭到新的生活模式的挑战,并在中外文化的冲击下鼓励以大众利益为主的旧有模式受到鼓励充分发挥、尊重个性的张扬的新的生活模式替代,致使原有的个人的消费模式开始受到了挑战。在政府鼓励市场百花齐放、放权于市场、服务社会、以内需拉动消费等措施加剧了个人消费模式变化的烈度。在进入科技化、工业化、信息化的今天,个人消费模式的变化显而易见了。
二、个人消费文化变迁的主要体现
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了我国个人消费文化的变迁。也就是说,改革放开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促成了个人消费文化的变迁。
(一) 个人消费文化模式的不断更新与发展
纵观我国历史文化,从旧有的消费传统模式中,可以看到宣传的价值精神都以艰苦朴素为主,崇尚节俭节约,反对标新立异,节俭更是我国消费文化的核心内容。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在我国建国后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这个时期施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基础约束着我国的个人的消费模式,欧阳卫学者在所著的《中国消费经济思想史》中指出“在中国消费思想史中,讲得最多、最久、最深刻的问题是奢俭问题。奢俭论,是中国消费思想的核心”,[3]过于强调、宣传的消费价值观念强烈的影响着人们的消费理念。民国初年上海有人发气成立“俭徳会”,强调“救贫之本,诚非导民以俭不为功”。节俭被视为我国的传统美德,对于生活没有太高的最求。
改革开放让我们意识到封闭自守的生产消费模式阻碍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过度节俭也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文化的发展,它不仅仅抑制了消费者的视野和劳动者全面素质的提高,并且阻碍了以消费拉动生产,而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现代消费社会中,摆脱了耐用型产品、配给型的消费模式后,人们的自主选择消费得到充分发展,“能挣会花”已经成为现代人的消费理念,并表现出对精神文化消费品的渴望和追求。人们不再避讳的谈钱,对于金钱的追求也不再掩盖,而是赤裸裸的对金钱表现出热烈的追求,认为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认为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就可以花钱买新潮。
(二) 个人消费结构的变化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饮食方面的消费比例不断降低,用于科学教育、文化娱乐、文化服务的消费比例在不断增长,消费质量逐年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外来文化冲击着我国的传统文化,西方的消费文化是其一,例如西方的提前消费模式近年来影响着我国广泛的消费人群。外来的商业文化强烈的冲击着我国传统的消费模式,例如享乐主义挑战勤俭节约、提前消费挑战艰苦朴素等等,外来的商业文化中的利己主义、以利益为中心、理性人的的理念深刻的影响了我们这一辈人。并且商业文化带来了例如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电脑的普及等等进入了普通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众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使人们的消费对象、消费内容、消费方式、消费行为开始发生了巨变。尽管在现代个人的收入、支出表现出了不同的高低层次,但是在不同层次的群体中,人们对文化内容的消费含量和比重在增高,对服务性的消费需求也在逐步的扩大,而在对生活中的主食的消费比例在降低。
消费结构的变化不仅体现在不同种类的消费的变化,还体现在同一种类里的不同变化。在饮食文化方面,以人的健康、食物颜色搭配等外形美观为前提,根据科学知识搭配营养均衡和多样化,提倡卫生,健康有益的饮食文化已成主流。从粮食类食品逐渐减少,动植物消耗量上升,近几年来,出现大量的素食者,提倡杜绝煮食动物类。在人们生活用品方面,电视、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音响、空调、洗衣机、影碟机、健身器材、摩托车、汽车等物质条件,已经越来越成为个人解放自我,享受人生的内容,鞋子品牌、衣服品牌、手表品牌等追求品牌成为个人的地位象征和对美丽事物的追求,旅游不再是很难完成的事情,而是成为越来越多人轻而易举能达成的人生“目标”。消费结构的变化表现出,美化环境、美化生活、美化自身、美化心灵、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人们消费模式的重心,人们追求的是更高质量的生活和科学的生活方式。
(三) 个人消费重视自我意识和人本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使个人消费从单一节俭的模式中走出来,形成了越来越追求个性的发展以及标新立异的形态变化,消费文化日趋重视个性化、消费档次的高级化、消费能力的多极化,消费选择的多样化等变化,也就是说,和谐的社会氛围、丰富的文化生活,多样的休闲方式,使人们的自主意识得到了张扬,个人的行为选择的自由度不断增大。换句话说,在人们的消费文化中,以个人的价值追求为核心、以个人的利益为标准、以个人的需求为目的消费手段日益得到社会的尊重和发展,以人为本,提高生活品味和质量成为个人消费模式的追求文化转型就如“随着人对自己的全新的形象的塑造,人同时也就给自己提出构建一个全新世界的任务,于是,人和他的世界就一起被崭新化了”。①以改革开放之前的消费文化相比,公众的消费价值已明显不同,个人消费的合理化和科学化日益明显,当代社会生活的模式被青年大众广泛认同。消费文化的转型是适应外界环境的变迁的需要发生改变,又是人们不断创造外在物质条件的需要。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媒体价值宣传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当代人的生活价值观和消费习惯,以及一些显性文化和潜性文化的影响,都使人的心理品质发生了改变,思想文化素质越高,自我需求和实现程度也越高。
参考文献:
[1]贺卫.网络购物中的消费文化景观[D].中南民族大学,2014.
[2]林晓珊.网络消费与当代青年消费文化的变迁[J].青年探索,2011
注解:
①李鹏程.论文化转型与人的自我意识[J].哲学研究,199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