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毛乌素大沙漠的南缘,陕北靖边县北端无定河上游支流红柳河北岸,曾经依天耸立过一座赫赫有名的古城遗址,它,就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在鄂尔多斯高原建立的大夏国的京都--统万城;它,就是唐诗宋词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片孤城万仞山、沙头牧马孤雁飞、风沙满眼堪断魂之塞外;它,就是曾经西风萧萧、旌旗猎猎、刀剑纵横、烽火连天之古战场;它,就是强弩、硬弓、铁马、胡笳、羌笛、日中鸣镝、夜半刁斗之匈奴民族最后的绝唱;它,就是热血男儿横刀立马、马革裹尸、大小千战、皓首封侯、纪功凌烟之建功立业之地。
沧桑桑田,斗转星移。千百年以来,这座中国历史上最完整、最雄伟、最坚固的少数民族都城、匈奴民族仅存的一座古城垣,就像是一骑充满着悲情色彩的绝尘,不仅消失在了茫茫的沙海大漠之中,更消失在了无边无无垠的时间里。
一团突如其来的冷空气,让原本就显得“湖沙莽茫茫”的毛乌素沙漠,变得更加荒凉而凄茫。仿佛一夜功夫,原野、山涧、沟壑、沙丘上的植被,均被一种颓废色的枯黄与残红所替代,远远望去,就像无数团狼烟烽火,在焦灼岁月沧桑的同时,也在焦灼着那份冷却在大漠中的记忆。
车在沙漠中一条狭窄的泥沼小路上踽行着,前程一片浑浊、苍茫,黄色的沙尘从车窗边呼啸而过,又呼啸而来,卷不走的是沉沦在大漠中的那轮孤日,以及苍白在孤日后的那个用金戈铁马淬砺而成的匈奴帝国――大夏国。
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然而,当我们的车转上一道山沟时,却发现,山左是莽茫茫的戈壁沙漠,山右是坦荡荡的红土高原及扑朔迷离的红柳河谷,而山前除了绝壁、深渊外,已无路可走。难道大夏国都城――统万城,真的与远去了的匈奴民族一样,沉寂在浩瀚无际的大漠之中?正当我们惘然质疑之时,一辆满载着玉米杆的牛车,从沙漠边缘的沙棘丛中晃晃悠悠地向我们走来。急忙上前向赶车的老汉打听有关匈奴大夏国都城的方向。“统万城啊,穿过前面的沙丘,一直往北走就能看到了。”老汉侧过身,用鞭子一指他背后沙尘飞扬的大漠,然后又晃悠晃悠地驾着他的牛车往山下而去了。
沉沦在大沙漠中的铁塔尼克号
我们翻沙丘、穿沙荆、过红柳丛,在大漠的苍凉、雄浑中,寻找着一个遥远而神秘的梦境。这个梦境不仅属于我们这些后来的寻梦人,同时也属于1500多年前的那个名曰赫连勃勃的匈奴人。公元418年,正是这个野心勃勃的寻梦人,在这梦境之地发出了一声“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行,吾行地多矣,未有若斯之美”的感叹后,一个“统一天下,君临万方”帝国之梦――统万城,就在这个“身长八尺五寸,腰带十围,性辩慧,美凤仪”的匈奴大夏国国王的心空中拔地而起。从此,“美哉斯阜”之地狼烟四起,兵锋直抵长安,赫赫战功整整灼热了一段历史。
村落、田野、山峦、树木渐渐地消失了,扑面而来的是一望无际的沙海大漠,以及不时从沙荆丛中惊恐而出的野兔、沙鸟及蜥蜴。站在光秃秃的沙丘上,极目远眺,天低野阔,黄沙蓬卷,既没有万仞山的孤城,也没有落日圆的长河,曾经连天的烽火、猎猎的旌旗、剽悍的民族,“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景,早已被无情的黄沙所淹没。梦境中的繁华都城,似乎与我们的憧憬越来越遥远。难道曾经显赫一时的大夏国统万城就是在这漫漫黄沙中崛然而起的吗?面对荒芜人烟的大漠,我有些惘然若失。
风沙越来越大,沙丘也越来越陡滑。为了减少无为的消耗,我们尽量避免翻越沙丘,而专找有沙荆、红柳、骆驼草的地方行走。当我们诚惶诚恐地(红柳丛中蜥蜴、小蛇很多)从一片的红柳丛中落荒而出时,一道白色的眩光出现在地平线尽头的沙荆中。“一定是白子城!”在同行们的欢呼雀跃中,我爬上了一座沙丘。沐浴在深秋朗日下的统万城,高耸、赤裸、雄浑、大气,乳白色的身姿在沧桑中透着一份别样的坚强,远远望去,就像是一艘沉沦于茫茫沙海之中的泰坦尼克号。尽管千年的风沙雪雨,已将它的显赫、威严、奢华消蚀贻尽,但属于它的那份旧梦往事,却依然在风沙中夕阳下,无声地述说着一个在岁月沧桑之远的神话。
白骨堆砌而成的白城子
据史书载,统万城的土色白而坚固,因而被当地百姓俗称为“白城子”。
沿着干涸的护城河底缓缓而行,瑟瑟的秋风从古城裸露的脊背翻卷而过,纷扬而起的沙尘,就像一千五百年前笼罩在这里的那片白色恐怖。公元413年,赫连勃勃为了实现其“统一天下,君临万方”之宏愿,命叱干阿利为将作匠,征发岭北夷夏10万,在“朔方水北,黑之指南“,修筑其帝国之都。于是,中国城池建筑史上最独特也最残酷的一幕拉开了:被赫连勃勃任命为将作大匠的叱干阿利,不仅是一个“性尤工巧”的能工巧匠,同时也是一个“残忍刻暴”的军人。为了让城墙达到“坚可砺斧”的目的,叱干阿利一方面采取了蒸土筑城的办法(所谓蒸土筑城,即:用当地的大砂、粘土、石灰混合放在锅里蒸,经发酵后板筑夯实而成的),另一方面以非常极端的验收方法确保工程的质量,每筑完一段墙,叱干阿利即令士兵用锥子往城墙里刺,凡推不进去者有奖,如能刺进一寸,那么负责建造此段工程的工匠们都得被砍头,然后拆掉重筑,将被砍头的工匠们的尸首一并筑入城墙。因此,这座历时五年、周长达5公里多的城堡,与其说是用蒸土一层一层筑建而成,还不如说是用成千上万的白骨堆垒而成,这其中到底有多少工匠的冤魂埋筑其中,又有多少孟姜女呼天抢地于此,似乎没人知道,也没有记录。
风又起,城墙上白尘飞扬、白光迷离。抚摸着那一块块冰冷而苍白的残垣断壁,感觉就好像是在触摸一段血淋淋的历史,恐慌、窒息之感油然而生。我不知道,当年威风八面的赫连勃勃是用怎样的一种姿态登上城墙的?面对脚下的一堆堆白骨,他又是用怎样的一种心态来俯视着他的军队和臣民的?一个由白骨堆砌而成的城堡,一个终日笼罩在白骨与冤魂中的帝王,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即便是“固可砺斧”的统万城,即便是固若金汤的铁壁铜墙,也无法避免被破城化为白骨的命运。公元425年,赫连勃勃去世。仅仅七年光阴,笼罩在统万城上的那轮光环就被堆堆白骨所消散。公元428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几乎是没用什么摧毁之力就攻破了“固可砺斧”的统万城。公元994年,宋大臣吕蒙正以为夏州“深在沙漠”,为防止党项人“据城自雄”,奏准朝廷下令毁城,迁其民二十万人于今横山、米脂、绥德一带居住。从此,有六百年历史的统万城渐渐人烟稀少,日益沦为废墟,最终销声匿迹在一望无垠的沙海之中,不为世人所知。
走进神话走进统万城
一方上刻着“大夏国都统万城遗址”的石碑,就像是一块横恒于前尘与今世之间的界碑。走过去,前尘的风云、沧桑便扑面而来。白色的尘埃、血红的沙柳、褐黄的胡杨,恍若隔世的大夏国都城,就这样一揽无遮地袒露在了大漠的风尘里。它,既没有富丽堂皇的宫殿楼宇,也没有车水马龙的街景及巷道,有的只是满目疮痍的断墙残壁,有的只是亘古不变的风沙与落日。曾经不可一世的统万城,曾经繁华喧闹的大夏国都城,似乎早已成了过眼云烟,销蚀在茫茫的戈壁大漠之中。真可谓是“茫茫沙漠广,渐远赫连台”了。
在西城的西南角有一墩台,为原城角楼的遗址,非常壮观。为了一睹角楼的雄风,我们沿着残垣裸露的脊背往统万城的腹地而去。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在统万城当年城市的腹地中,除了有一处是赫连勃勃宫殿的基址外,竟然还有牛、羊等家畜在城垣中穿梭,路边、沙棘丛中,各种旧时的砖瓦、瓦当、陶器碎片、残破石雕触目皆是。
赫连勃勃宫殿的基址是一座圆弧顶长方型的白色断壁,坐落在一片白土之中,四周黄杨、红柳相拥,远远地望去,耸立在蓝天下的宫殿基址,就好像古罗马遗址中的某道浪漫的风景,在苍凉中透着一丝别样的凄美。
见到游人的踪迹,几个当地的农民便向我们围拢而来,推销起他们的“宝贝”――从统万城遗址中挖掘出来的陶器、瓦罐及大夏国的钱币。为了摆脱他们的纠缠,我们拐进了宫殿基址西边的一片红柳丛中。匆忙间一抬头,一座雄浑、苍茫的“角楼”出现在了红柳丛的尽头。尽管千年的风雨已将它销蚀得面目全非,但它那傲然耸立的身姿,却如同一艘从浩渺的沙海中突兀而出的巨轮。无论它行或止,即便是搁浅,历史的长河是它惟一的选择。
作为战略防御的制高点,角楼坚硬如石,“攻凿不能入”,用指甲也抠不下土粒。城垣外面筑有马面。据文史记载:“马面极长且密……若马面长则可反射城下攻者,兼密则矢石相及,敌人至城下,则四面临之。”就此可见,角楼的马面在整个统万城战略防御中的作用。角楼高是目前统万城遗址中的最高点,中间又一洞门,两侧堡、楼相连,城墙时断时续,墙体上窑洞密布,为当年大夏国民的住宅,而如今这些窑洞有的已成为了拾荒者的遮阴之处,有的已成为了当地农民圈养羊马的羊圈与马厩。
登楼远眺,天低野阔,秋风瑟瑟,夕阳如火,被秋色层染了的远山就像一队队飞沙扬尘的铁骑,化石般地被凝固在了天涯尽头的那一抹辉煌之中。而镶嵌于大漠之中的白色城垣,就像一条绵延于岁月之中的石环玉带,将统万城的昨天、今天以及明天紧紧地围裹在了它的历史及沧桑之中。
当飞鸟从我的瞳孔中惊掠而过的时候,夕阳也终于依着角楼的沧桑而落了。我们搭乘着马车依依告别统万城的时候,听到了一个有关大夏国“狼来了”的故事:相传镇守统万城的是一对兄妹,姐姐守南门,弟弟守北门,两门之间有地道相通,并设有响铃。两人相约,有敌情以铃声为号。弟弟觉的好玩,按了铃,姐姐急奔而来相救,弟弟却嬉皮笑脸地说好玩。过了几天姐姐又听到铃声,又是急奔而去,结果又是弟弟骗姐姐玩。到真有敌人来时,弟弟无论怎样摇铃姐姐都没来,就这样,统万城被敌人攻破了,大夏国就在“狼来了”的故事中消亡了。
旅游资讯:
地理位置:
统万城位于陕西省榆林市下的靖边县北约60公里的毛乌素沙漠内。
交通:
去统万城应先到榆林。再由榆林至靖边。榆林至靖边,走高深约2小时的车程,车费70元。
从靖边去统万城,没有班车。可找一位熟悉当地路线的司机前去,否则会有迷路的危险。包车费用约70元。
气候:
沙漠的天气变化无常,风大、日照强烈,防风、防晒的物品一定要携带齐全,特别是在秋冬季,更要注意气温的变化。
住宿:
统万城荒芜人迹,因此住宿只能住在靖边。城中有夏都宾馆、夏都酒店,标准间一般在100-150之间。
饮食:
荞面饸饹面、羊羔肉、塞上香哪、小米粥与羊肉泡馍。
景观:虽然统万城的城墙均已倒塌和风化,但遗迹保存完好,东、南、西、北四大门楼遗址尚在,特别是北、东两座门楼遗址非常雄浑,城中腹地有王宫遗址及当时的军营、仓库、店铺的遗址,两道城外有民居遗址,保存比较完好。
周边风光:统万城外有红柳河谷,风光非常漂亮。是当年赫连勃勃发出"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行,吾行地多矣,未有若斯之美"之地。
提醒:城内腹地均被沙漠所覆盖,间有红柳丛,丛内蛇、蜥蜴、沙鸟很多,故在穿越时要注意安全。
购物:统万城内有许多居民在兜售从古城内挖掘出来的古董,如瓷器、陶罐、钱币等,但在购买时千万谨慎。
沧桑桑田,斗转星移。千百年以来,这座中国历史上最完整、最雄伟、最坚固的少数民族都城、匈奴民族仅存的一座古城垣,就像是一骑充满着悲情色彩的绝尘,不仅消失在了茫茫的沙海大漠之中,更消失在了无边无无垠的时间里。
一团突如其来的冷空气,让原本就显得“湖沙莽茫茫”的毛乌素沙漠,变得更加荒凉而凄茫。仿佛一夜功夫,原野、山涧、沟壑、沙丘上的植被,均被一种颓废色的枯黄与残红所替代,远远望去,就像无数团狼烟烽火,在焦灼岁月沧桑的同时,也在焦灼着那份冷却在大漠中的记忆。
车在沙漠中一条狭窄的泥沼小路上踽行着,前程一片浑浊、苍茫,黄色的沙尘从车窗边呼啸而过,又呼啸而来,卷不走的是沉沦在大漠中的那轮孤日,以及苍白在孤日后的那个用金戈铁马淬砺而成的匈奴帝国――大夏国。
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然而,当我们的车转上一道山沟时,却发现,山左是莽茫茫的戈壁沙漠,山右是坦荡荡的红土高原及扑朔迷离的红柳河谷,而山前除了绝壁、深渊外,已无路可走。难道大夏国都城――统万城,真的与远去了的匈奴民族一样,沉寂在浩瀚无际的大漠之中?正当我们惘然质疑之时,一辆满载着玉米杆的牛车,从沙漠边缘的沙棘丛中晃晃悠悠地向我们走来。急忙上前向赶车的老汉打听有关匈奴大夏国都城的方向。“统万城啊,穿过前面的沙丘,一直往北走就能看到了。”老汉侧过身,用鞭子一指他背后沙尘飞扬的大漠,然后又晃悠晃悠地驾着他的牛车往山下而去了。
沉沦在大沙漠中的铁塔尼克号
我们翻沙丘、穿沙荆、过红柳丛,在大漠的苍凉、雄浑中,寻找着一个遥远而神秘的梦境。这个梦境不仅属于我们这些后来的寻梦人,同时也属于1500多年前的那个名曰赫连勃勃的匈奴人。公元418年,正是这个野心勃勃的寻梦人,在这梦境之地发出了一声“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行,吾行地多矣,未有若斯之美”的感叹后,一个“统一天下,君临万方”帝国之梦――统万城,就在这个“身长八尺五寸,腰带十围,性辩慧,美凤仪”的匈奴大夏国国王的心空中拔地而起。从此,“美哉斯阜”之地狼烟四起,兵锋直抵长安,赫赫战功整整灼热了一段历史。
村落、田野、山峦、树木渐渐地消失了,扑面而来的是一望无际的沙海大漠,以及不时从沙荆丛中惊恐而出的野兔、沙鸟及蜥蜴。站在光秃秃的沙丘上,极目远眺,天低野阔,黄沙蓬卷,既没有万仞山的孤城,也没有落日圆的长河,曾经连天的烽火、猎猎的旌旗、剽悍的民族,“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景,早已被无情的黄沙所淹没。梦境中的繁华都城,似乎与我们的憧憬越来越遥远。难道曾经显赫一时的大夏国统万城就是在这漫漫黄沙中崛然而起的吗?面对荒芜人烟的大漠,我有些惘然若失。
风沙越来越大,沙丘也越来越陡滑。为了减少无为的消耗,我们尽量避免翻越沙丘,而专找有沙荆、红柳、骆驼草的地方行走。当我们诚惶诚恐地(红柳丛中蜥蜴、小蛇很多)从一片的红柳丛中落荒而出时,一道白色的眩光出现在地平线尽头的沙荆中。“一定是白子城!”在同行们的欢呼雀跃中,我爬上了一座沙丘。沐浴在深秋朗日下的统万城,高耸、赤裸、雄浑、大气,乳白色的身姿在沧桑中透着一份别样的坚强,远远望去,就像是一艘沉沦于茫茫沙海之中的泰坦尼克号。尽管千年的风沙雪雨,已将它的显赫、威严、奢华消蚀贻尽,但属于它的那份旧梦往事,却依然在风沙中夕阳下,无声地述说着一个在岁月沧桑之远的神话。
白骨堆砌而成的白城子
据史书载,统万城的土色白而坚固,因而被当地百姓俗称为“白城子”。
沿着干涸的护城河底缓缓而行,瑟瑟的秋风从古城裸露的脊背翻卷而过,纷扬而起的沙尘,就像一千五百年前笼罩在这里的那片白色恐怖。公元413年,赫连勃勃为了实现其“统一天下,君临万方”之宏愿,命叱干阿利为将作匠,征发岭北夷夏10万,在“朔方水北,黑之指南“,修筑其帝国之都。于是,中国城池建筑史上最独特也最残酷的一幕拉开了:被赫连勃勃任命为将作大匠的叱干阿利,不仅是一个“性尤工巧”的能工巧匠,同时也是一个“残忍刻暴”的军人。为了让城墙达到“坚可砺斧”的目的,叱干阿利一方面采取了蒸土筑城的办法(所谓蒸土筑城,即:用当地的大砂、粘土、石灰混合放在锅里蒸,经发酵后板筑夯实而成的),另一方面以非常极端的验收方法确保工程的质量,每筑完一段墙,叱干阿利即令士兵用锥子往城墙里刺,凡推不进去者有奖,如能刺进一寸,那么负责建造此段工程的工匠们都得被砍头,然后拆掉重筑,将被砍头的工匠们的尸首一并筑入城墙。因此,这座历时五年、周长达5公里多的城堡,与其说是用蒸土一层一层筑建而成,还不如说是用成千上万的白骨堆垒而成,这其中到底有多少工匠的冤魂埋筑其中,又有多少孟姜女呼天抢地于此,似乎没人知道,也没有记录。
风又起,城墙上白尘飞扬、白光迷离。抚摸着那一块块冰冷而苍白的残垣断壁,感觉就好像是在触摸一段血淋淋的历史,恐慌、窒息之感油然而生。我不知道,当年威风八面的赫连勃勃是用怎样的一种姿态登上城墙的?面对脚下的一堆堆白骨,他又是用怎样的一种心态来俯视着他的军队和臣民的?一个由白骨堆砌而成的城堡,一个终日笼罩在白骨与冤魂中的帝王,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即便是“固可砺斧”的统万城,即便是固若金汤的铁壁铜墙,也无法避免被破城化为白骨的命运。公元425年,赫连勃勃去世。仅仅七年光阴,笼罩在统万城上的那轮光环就被堆堆白骨所消散。公元428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几乎是没用什么摧毁之力就攻破了“固可砺斧”的统万城。公元994年,宋大臣吕蒙正以为夏州“深在沙漠”,为防止党项人“据城自雄”,奏准朝廷下令毁城,迁其民二十万人于今横山、米脂、绥德一带居住。从此,有六百年历史的统万城渐渐人烟稀少,日益沦为废墟,最终销声匿迹在一望无垠的沙海之中,不为世人所知。
走进神话走进统万城
一方上刻着“大夏国都统万城遗址”的石碑,就像是一块横恒于前尘与今世之间的界碑。走过去,前尘的风云、沧桑便扑面而来。白色的尘埃、血红的沙柳、褐黄的胡杨,恍若隔世的大夏国都城,就这样一揽无遮地袒露在了大漠的风尘里。它,既没有富丽堂皇的宫殿楼宇,也没有车水马龙的街景及巷道,有的只是满目疮痍的断墙残壁,有的只是亘古不变的风沙与落日。曾经不可一世的统万城,曾经繁华喧闹的大夏国都城,似乎早已成了过眼云烟,销蚀在茫茫的戈壁大漠之中。真可谓是“茫茫沙漠广,渐远赫连台”了。
在西城的西南角有一墩台,为原城角楼的遗址,非常壮观。为了一睹角楼的雄风,我们沿着残垣裸露的脊背往统万城的腹地而去。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在统万城当年城市的腹地中,除了有一处是赫连勃勃宫殿的基址外,竟然还有牛、羊等家畜在城垣中穿梭,路边、沙棘丛中,各种旧时的砖瓦、瓦当、陶器碎片、残破石雕触目皆是。
赫连勃勃宫殿的基址是一座圆弧顶长方型的白色断壁,坐落在一片白土之中,四周黄杨、红柳相拥,远远地望去,耸立在蓝天下的宫殿基址,就好像古罗马遗址中的某道浪漫的风景,在苍凉中透着一丝别样的凄美。
见到游人的踪迹,几个当地的农民便向我们围拢而来,推销起他们的“宝贝”――从统万城遗址中挖掘出来的陶器、瓦罐及大夏国的钱币。为了摆脱他们的纠缠,我们拐进了宫殿基址西边的一片红柳丛中。匆忙间一抬头,一座雄浑、苍茫的“角楼”出现在了红柳丛的尽头。尽管千年的风雨已将它销蚀得面目全非,但它那傲然耸立的身姿,却如同一艘从浩渺的沙海中突兀而出的巨轮。无论它行或止,即便是搁浅,历史的长河是它惟一的选择。
作为战略防御的制高点,角楼坚硬如石,“攻凿不能入”,用指甲也抠不下土粒。城垣外面筑有马面。据文史记载:“马面极长且密……若马面长则可反射城下攻者,兼密则矢石相及,敌人至城下,则四面临之。”就此可见,角楼的马面在整个统万城战略防御中的作用。角楼高是目前统万城遗址中的最高点,中间又一洞门,两侧堡、楼相连,城墙时断时续,墙体上窑洞密布,为当年大夏国民的住宅,而如今这些窑洞有的已成为了拾荒者的遮阴之处,有的已成为了当地农民圈养羊马的羊圈与马厩。
登楼远眺,天低野阔,秋风瑟瑟,夕阳如火,被秋色层染了的远山就像一队队飞沙扬尘的铁骑,化石般地被凝固在了天涯尽头的那一抹辉煌之中。而镶嵌于大漠之中的白色城垣,就像一条绵延于岁月之中的石环玉带,将统万城的昨天、今天以及明天紧紧地围裹在了它的历史及沧桑之中。
当飞鸟从我的瞳孔中惊掠而过的时候,夕阳也终于依着角楼的沧桑而落了。我们搭乘着马车依依告别统万城的时候,听到了一个有关大夏国“狼来了”的故事:相传镇守统万城的是一对兄妹,姐姐守南门,弟弟守北门,两门之间有地道相通,并设有响铃。两人相约,有敌情以铃声为号。弟弟觉的好玩,按了铃,姐姐急奔而来相救,弟弟却嬉皮笑脸地说好玩。过了几天姐姐又听到铃声,又是急奔而去,结果又是弟弟骗姐姐玩。到真有敌人来时,弟弟无论怎样摇铃姐姐都没来,就这样,统万城被敌人攻破了,大夏国就在“狼来了”的故事中消亡了。
旅游资讯:
地理位置:
统万城位于陕西省榆林市下的靖边县北约60公里的毛乌素沙漠内。
交通:
去统万城应先到榆林。再由榆林至靖边。榆林至靖边,走高深约2小时的车程,车费70元。
从靖边去统万城,没有班车。可找一位熟悉当地路线的司机前去,否则会有迷路的危险。包车费用约70元。
气候:
沙漠的天气变化无常,风大、日照强烈,防风、防晒的物品一定要携带齐全,特别是在秋冬季,更要注意气温的变化。
住宿:
统万城荒芜人迹,因此住宿只能住在靖边。城中有夏都宾馆、夏都酒店,标准间一般在100-150之间。
饮食:
荞面饸饹面、羊羔肉、塞上香哪、小米粥与羊肉泡馍。
景观:虽然统万城的城墙均已倒塌和风化,但遗迹保存完好,东、南、西、北四大门楼遗址尚在,特别是北、东两座门楼遗址非常雄浑,城中腹地有王宫遗址及当时的军营、仓库、店铺的遗址,两道城外有民居遗址,保存比较完好。
周边风光:统万城外有红柳河谷,风光非常漂亮。是当年赫连勃勃发出"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行,吾行地多矣,未有若斯之美"之地。
提醒:城内腹地均被沙漠所覆盖,间有红柳丛,丛内蛇、蜥蜴、沙鸟很多,故在穿越时要注意安全。
购物:统万城内有许多居民在兜售从古城内挖掘出来的古董,如瓷器、陶罐、钱币等,但在购买时千万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