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背景
1.教材分析:课本中的《窦娥冤》是中国古典十大悲剧之一,关汉卿根据历史传说,敷演出这一部时代的悲剧,使一桩普通的公案,充满了强烈的时代气息,因而《窦娥冤》被后人誉为元杂剧中的“悲剧之冠”。《窦娥冤》塑造了一位善良而又孤苦无依的普通妇女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鞭挞了昏庸残暴的封建官吏、猖狂的高利贷者以及为非作歹的泼皮无赖,同时对窦娥这样的普通妇女的反抗精神,寄予了莫大的同情与赞颂。窦娥的一生是悲剧,但是作品没有停留在对她个人悲剧的感叹上,而是在展示窦娥悲剧命运的同时,也揭示了这种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因而作品产生了强烈的社会效果。课本节选了《窦娥冤》第三折,是戏剧矛盾冲突的高潮,也是窦娥性格发展到顶点的部分。
2.学生分析:学生第一次接触元代杂剧,对这种文学样式相对较陌生,同时,学生与作品中人物所处的时代有着较大的隔膜,彼此生活境遇体验迥异,特别是情感体验的限制,使得作品情感与学生情感产生了差异。
二、教学步骤
1.理清情节。本文所选为《窦娥冤》第三折(全剧共四折,开头有一个楔子,第一折为故事的开端,第二折是故事的发展,第三折是情节的高潮,第四折是故事的结局),是戏剧矛盾的高潮,也是窦娥性格发展到顶点的部分。
启发:节选部分中,窦娥先后做了哪些事?
学生:赴法场怨天。见蔡婆遗嘱。在刑场誓愿。
教师:情节结构的特点。(有张有弛的艺术节奏)
2.人物形象分析
教师:细读情节,窦娥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结合情节,简要分析。
学生:善良淳朴的本质。
分析点:(1)去刑场,舍近求远。(2)婆媳相见的谈话。(3)劝婆婆不要过于悲伤。
教师:主人公遭遇悲惨,性格温顺善良、心灵美好,剧作家越是刻画她的善良,就越发显出她的冤屈。无端将一个善良的百姓判为杀人的凶手,可见当时的吏治是何等的腐朽!
学生:觉醒的反抗意识。
分析点:(1)【滚绣球】指斥天地鬼神。通过自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含冤难辩的悲惨经历,认识到善良的人贫穷命短,罪恶的人富贵延寿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她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2)三桩誓愿。一愿比一愿深刻而强烈,不仅要把自己的冤情昭示世人,而且要感天动地,让人们知道“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每有口难言”。着力表现主人公与社会恶势力“争到头,竞到底”的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
教师:窦娥形象丰满动人,心地善良却无端被冤,深重的冤情让这样一个温顺的女子最终也作出了如此强烈的反抗,可见,当时的社会对劳动人民的压迫是何等深重!剧作通过窦娥的形象对封建社会进行了有力而深刻地批判。
三、案例反思
文学作品,特别是悲剧作品,都具有较高的审美属性。“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毁灭”的目的正是为了能引起审美主体的悲痛、哀苦等情绪,并产生悲剧美,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辨别真善美的目的。在悲剧作品的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把学生带入悲剧作品的特定情境中,使之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同时让学生感悟其中的哲理美和悲壮美,使性情得到陶冶,灵魂得到净化从而摒弃消极、颓废的情感,吸收健康积极地情感,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或审美评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获得悲剧美的享受。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角度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悲剧美:
1.在戏剧冲突中体味悲剧艺术的美学效果。在《窦娥冤》中,既反映了下层劳动人民和统治阶级之间深刻的社会矛盾与冲突,也反映了具有觉醒意识的窦娥对整个昏暗的社会的呐喊。在冲突中,悲剧情节层层推进,最终以窦娥的死亡为悲剧的高潮,給读者形成了较完整的悲剧形象,在全剧第三折中,窦娥与黑暗社会的矛盾冲突进入高潮,窦娥在绑赴法场的路上喊着:“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这是一个绝望了的普通妇女心中迸发出来的撕裂人心的呵骂。在这段教学中,应多让学生朗读“滚绣球”这一曲牌,从而体会在戏剧冲突中,朴实的窦娥发出了这样的咒骂。因而,在“悲剧”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完整的悲剧结构、统一的悲剧冲突中感受悲剧艺术。
2.在情境中领会悲剧的情感美。悲剧具有肃穆、壮烈和悲愤的情调。由于悲剧的主人公的行动往往是正义的、合理的,但他们的遭遇是悲惨的,因而悲剧的情调不是欢快的,而是肃穆的,悲剧主人公的死亡不是凄惨的,而是壮烈的,悲剧给人的感染作用是深沉的悲愤和向上的战斗激情。看到《窦娥冤》中窦娥蒙冤受屈被绑赴刑场与婆婆绝别的悲壮画面,听到她那怨天怨地的呼号,谁不洒一掬同情之泪?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入情”,感受情感美。
《窦娥冤》的悲剧美千百年来震撼人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引导学生,调动审美主体的情感反应,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悲剧作品带给人们的审美愉悦。
1.教材分析:课本中的《窦娥冤》是中国古典十大悲剧之一,关汉卿根据历史传说,敷演出这一部时代的悲剧,使一桩普通的公案,充满了强烈的时代气息,因而《窦娥冤》被后人誉为元杂剧中的“悲剧之冠”。《窦娥冤》塑造了一位善良而又孤苦无依的普通妇女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鞭挞了昏庸残暴的封建官吏、猖狂的高利贷者以及为非作歹的泼皮无赖,同时对窦娥这样的普通妇女的反抗精神,寄予了莫大的同情与赞颂。窦娥的一生是悲剧,但是作品没有停留在对她个人悲剧的感叹上,而是在展示窦娥悲剧命运的同时,也揭示了这种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因而作品产生了强烈的社会效果。课本节选了《窦娥冤》第三折,是戏剧矛盾冲突的高潮,也是窦娥性格发展到顶点的部分。
2.学生分析:学生第一次接触元代杂剧,对这种文学样式相对较陌生,同时,学生与作品中人物所处的时代有着较大的隔膜,彼此生活境遇体验迥异,特别是情感体验的限制,使得作品情感与学生情感产生了差异。
二、教学步骤
1.理清情节。本文所选为《窦娥冤》第三折(全剧共四折,开头有一个楔子,第一折为故事的开端,第二折是故事的发展,第三折是情节的高潮,第四折是故事的结局),是戏剧矛盾的高潮,也是窦娥性格发展到顶点的部分。
启发:节选部分中,窦娥先后做了哪些事?
学生:赴法场怨天。见蔡婆遗嘱。在刑场誓愿。
教师:情节结构的特点。(有张有弛的艺术节奏)
2.人物形象分析
教师:细读情节,窦娥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结合情节,简要分析。
学生:善良淳朴的本质。
分析点:(1)去刑场,舍近求远。(2)婆媳相见的谈话。(3)劝婆婆不要过于悲伤。
教师:主人公遭遇悲惨,性格温顺善良、心灵美好,剧作家越是刻画她的善良,就越发显出她的冤屈。无端将一个善良的百姓判为杀人的凶手,可见当时的吏治是何等的腐朽!
学生:觉醒的反抗意识。
分析点:(1)【滚绣球】指斥天地鬼神。通过自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含冤难辩的悲惨经历,认识到善良的人贫穷命短,罪恶的人富贵延寿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她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2)三桩誓愿。一愿比一愿深刻而强烈,不仅要把自己的冤情昭示世人,而且要感天动地,让人们知道“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每有口难言”。着力表现主人公与社会恶势力“争到头,竞到底”的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
教师:窦娥形象丰满动人,心地善良却无端被冤,深重的冤情让这样一个温顺的女子最终也作出了如此强烈的反抗,可见,当时的社会对劳动人民的压迫是何等深重!剧作通过窦娥的形象对封建社会进行了有力而深刻地批判。
三、案例反思
文学作品,特别是悲剧作品,都具有较高的审美属性。“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毁灭”的目的正是为了能引起审美主体的悲痛、哀苦等情绪,并产生悲剧美,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辨别真善美的目的。在悲剧作品的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把学生带入悲剧作品的特定情境中,使之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同时让学生感悟其中的哲理美和悲壮美,使性情得到陶冶,灵魂得到净化从而摒弃消极、颓废的情感,吸收健康积极地情感,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或审美评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获得悲剧美的享受。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角度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悲剧美:
1.在戏剧冲突中体味悲剧艺术的美学效果。在《窦娥冤》中,既反映了下层劳动人民和统治阶级之间深刻的社会矛盾与冲突,也反映了具有觉醒意识的窦娥对整个昏暗的社会的呐喊。在冲突中,悲剧情节层层推进,最终以窦娥的死亡为悲剧的高潮,給读者形成了较完整的悲剧形象,在全剧第三折中,窦娥与黑暗社会的矛盾冲突进入高潮,窦娥在绑赴法场的路上喊着:“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这是一个绝望了的普通妇女心中迸发出来的撕裂人心的呵骂。在这段教学中,应多让学生朗读“滚绣球”这一曲牌,从而体会在戏剧冲突中,朴实的窦娥发出了这样的咒骂。因而,在“悲剧”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完整的悲剧结构、统一的悲剧冲突中感受悲剧艺术。
2.在情境中领会悲剧的情感美。悲剧具有肃穆、壮烈和悲愤的情调。由于悲剧的主人公的行动往往是正义的、合理的,但他们的遭遇是悲惨的,因而悲剧的情调不是欢快的,而是肃穆的,悲剧主人公的死亡不是凄惨的,而是壮烈的,悲剧给人的感染作用是深沉的悲愤和向上的战斗激情。看到《窦娥冤》中窦娥蒙冤受屈被绑赴刑场与婆婆绝别的悲壮画面,听到她那怨天怨地的呼号,谁不洒一掬同情之泪?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入情”,感受情感美。
《窦娥冤》的悲剧美千百年来震撼人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引导学生,调动审美主体的情感反应,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悲剧作品带给人们的审美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