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养分,了解作物施肥应考虑的因素,做到科学合理的施肥,不但可以避免浪费,节约成本,而且还可以还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关键词]有机质 种肥 追肥 生物学特性 酸性土壤 碱性土壤
中图分类号:P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7-0381-01
施肥是植物养分的重要来源,是农林业生产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如果这一环节的方式,方法处理得当,做到科学,有效的施肥,不但可以节省人力,物力,降低成本,而且能收到丰产丰收的目的。那么在施肥过种中就必须考虑以下方面的因素:
(一)气候因素
气候主要是影响土壤养分的状况,特别是有效养分含量,从而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能力,气候对植物生长方面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个是降雨量,一个是温度。如果是高温多雨季节,土壤里的有机质分解就快,也容易受到水的作用,而流失掉一部分,因此有机肥料应该尽量晚一些,错过这个季节,对化学肥料的施加,也应该本着“量少次多”的原则。这样做可以避免养分在水的作用下流失掉,可以提高植物对养分的利用率,相反,对干旱少雨的季节,应当根据植物生长状况,及时供给养分,有机肥料就应该早施一段时间,因为有机肥养分分解的慢,化学肥料的施加应该在雨后或阴天,量可适当增加。
(二)土壤条件
土壤不同,养分状况也不一样,因此施肥补给也各有差异。在生产中要根据不同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合理施肥,不但能充分发挥肥料的有效性,而且对土壤结构的改良和植物的生长
都有促进作用。就土壤质地来说,土壤质地大体分砂土,粘土,和壤土,每种质地的土壤性质不同,对肥的需求也不相同,如砂土地,因砂粒较多,通气透水状况好,土温升的快,温度,有机质分解的就快,但这种土壤保肥能力差,养分容易流失,后劲不足,所以砂土地应该多施有机肥,尽量少施化学肥料,如果需要也应该本着“量少次多”的原则。粘质土壤和砂质土壤的性质正好相反,粘土地中的粘粒较多,土壤质地粘重,通气透水能力差,但蓄水保肥能力强,土壤温度升高的慢,有机质不易分解,粘质土属于冷性土,对这类土壤最好是多施有机肥,但在植物生长季节也可施化学肥料,而壤质土中砂粒和粘粒几乎相等,既能通气透水,又能蓄水保肥,这类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比较协调,土壤耕性好,是最理想的土壤,施肥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土壤的酸碱性,对植物的生长,微生物的活动都有直接的影响,因为大多数植物,和微生物喜欢在中性,微酸或微碱性的环境中才能生长的良好,过酸过碱的土壤都不利于它们生长,因此,对于酸性土壤通常用石灰和增施有机肥来调节,石灰的用量一般在每亩60公斤左右,对于砂土地和有机质少的土壤,石灰的用量尽量少一些,次数多一些,以避免土壤溶液浓度过大,造成烧苗现象,而对碱土应用石膏,明矾,配合增施有机质结合灌溉和排水来改良土壤碱性。
(三)植物条件
为了农林业生产能够增产增收,必须科学合理的施肥,来改善植物的营养状况,植物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对不同养分的需求也相同,所以在施肥前必须了解植物的生理特性,才能发挥肥料的作用,如叶菜类以叶为收获对象的,需氮肥多一些,豆科植物需氮量则少些,一般只在青苗期,施少量氮肥,植物生长时期不同,对养分的需求量也不一样,中年的林木比幼年林木,需肥量大,因为这个时间林木的高生长和粗生长达到旺盛期,对养分的需求大量增加,植物在幼苗期也需要一定的磷肥,但不多,如果这一时期幼苗缺少磷肥,植物根系不能良好的生长发育,植物生长会受到影响,即使以后再补磷肥效果也不会太好。
(四)肥料的特性
不同肥料有各自的性质,它们对土壤和植物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对肥料特性的了解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
1.肥料品种的差异
施入土壤中不同肥料,对植物生长发育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氮肥中的尿素含氮量高,养分浓度大,易使种子变性,影响种子发芽,不易作种肥,但尿素可以做追肥和基肥效果较好,有些化学肥料易挥发,如铵态氮肥,易生成氨气,所以这类肥料施用时,必须深施并覆土,微量元素简称微肥,虽然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需要的少,但它起的作用却不可忽视,有机肥料肥效较慢,无机肥料属速效肥,在生产中常常把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来施用,效果会更好,特别要注意,有机肥,尤其是厩肥,必须经过腐熟后才能施入土壤中,因为堆积腐熟后的厩肥养分有效性高,并可消灭病原菌,虫卵和杂草种子。所以土壤性质不同,植物生长情况不同,施入土壤中肥料品种也不相同。
2.肥料养分含量
通常计算肥料养分含量的多少,用下列公式
施肥量(公斤/亩)=100/肥料中某养分含量的百分数 X已确定养分用量(公斤/亩)
例如:每亩林地需要8公斤硫铵作追肥,需用尿素多少公斤(尿素含氮量46 %计算)硫铵的用量==100/46x8 ==17。4公斤/亩
除此之外,施肥還要考虑当地的经济条件,植物栽培技术等因素
总之,土壤施肥是一项综合技术,只有做到科学合理的施肥,才能发挥肥料的作用,达到优质丰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北京林学院土壤教研组编,土壤学
[2]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种植专业教材编写组,土壤肥料
[关键词]有机质 种肥 追肥 生物学特性 酸性土壤 碱性土壤
中图分类号:P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7-0381-01
施肥是植物养分的重要来源,是农林业生产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如果这一环节的方式,方法处理得当,做到科学,有效的施肥,不但可以节省人力,物力,降低成本,而且能收到丰产丰收的目的。那么在施肥过种中就必须考虑以下方面的因素:
(一)气候因素
气候主要是影响土壤养分的状况,特别是有效养分含量,从而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能力,气候对植物生长方面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个是降雨量,一个是温度。如果是高温多雨季节,土壤里的有机质分解就快,也容易受到水的作用,而流失掉一部分,因此有机肥料应该尽量晚一些,错过这个季节,对化学肥料的施加,也应该本着“量少次多”的原则。这样做可以避免养分在水的作用下流失掉,可以提高植物对养分的利用率,相反,对干旱少雨的季节,应当根据植物生长状况,及时供给养分,有机肥料就应该早施一段时间,因为有机肥养分分解的慢,化学肥料的施加应该在雨后或阴天,量可适当增加。
(二)土壤条件
土壤不同,养分状况也不一样,因此施肥补给也各有差异。在生产中要根据不同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合理施肥,不但能充分发挥肥料的有效性,而且对土壤结构的改良和植物的生长
都有促进作用。就土壤质地来说,土壤质地大体分砂土,粘土,和壤土,每种质地的土壤性质不同,对肥的需求也不相同,如砂土地,因砂粒较多,通气透水状况好,土温升的快,温度,有机质分解的就快,但这种土壤保肥能力差,养分容易流失,后劲不足,所以砂土地应该多施有机肥,尽量少施化学肥料,如果需要也应该本着“量少次多”的原则。粘质土壤和砂质土壤的性质正好相反,粘土地中的粘粒较多,土壤质地粘重,通气透水能力差,但蓄水保肥能力强,土壤温度升高的慢,有机质不易分解,粘质土属于冷性土,对这类土壤最好是多施有机肥,但在植物生长季节也可施化学肥料,而壤质土中砂粒和粘粒几乎相等,既能通气透水,又能蓄水保肥,这类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比较协调,土壤耕性好,是最理想的土壤,施肥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土壤的酸碱性,对植物的生长,微生物的活动都有直接的影响,因为大多数植物,和微生物喜欢在中性,微酸或微碱性的环境中才能生长的良好,过酸过碱的土壤都不利于它们生长,因此,对于酸性土壤通常用石灰和增施有机肥来调节,石灰的用量一般在每亩60公斤左右,对于砂土地和有机质少的土壤,石灰的用量尽量少一些,次数多一些,以避免土壤溶液浓度过大,造成烧苗现象,而对碱土应用石膏,明矾,配合增施有机质结合灌溉和排水来改良土壤碱性。
(三)植物条件
为了农林业生产能够增产增收,必须科学合理的施肥,来改善植物的营养状况,植物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对不同养分的需求也相同,所以在施肥前必须了解植物的生理特性,才能发挥肥料的作用,如叶菜类以叶为收获对象的,需氮肥多一些,豆科植物需氮量则少些,一般只在青苗期,施少量氮肥,植物生长时期不同,对养分的需求量也不一样,中年的林木比幼年林木,需肥量大,因为这个时间林木的高生长和粗生长达到旺盛期,对养分的需求大量增加,植物在幼苗期也需要一定的磷肥,但不多,如果这一时期幼苗缺少磷肥,植物根系不能良好的生长发育,植物生长会受到影响,即使以后再补磷肥效果也不会太好。
(四)肥料的特性
不同肥料有各自的性质,它们对土壤和植物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对肥料特性的了解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
1.肥料品种的差异
施入土壤中不同肥料,对植物生长发育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氮肥中的尿素含氮量高,养分浓度大,易使种子变性,影响种子发芽,不易作种肥,但尿素可以做追肥和基肥效果较好,有些化学肥料易挥发,如铵态氮肥,易生成氨气,所以这类肥料施用时,必须深施并覆土,微量元素简称微肥,虽然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需要的少,但它起的作用却不可忽视,有机肥料肥效较慢,无机肥料属速效肥,在生产中常常把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来施用,效果会更好,特别要注意,有机肥,尤其是厩肥,必须经过腐熟后才能施入土壤中,因为堆积腐熟后的厩肥养分有效性高,并可消灭病原菌,虫卵和杂草种子。所以土壤性质不同,植物生长情况不同,施入土壤中肥料品种也不相同。
2.肥料养分含量
通常计算肥料养分含量的多少,用下列公式
施肥量(公斤/亩)=100/肥料中某养分含量的百分数 X已确定养分用量(公斤/亩)
例如:每亩林地需要8公斤硫铵作追肥,需用尿素多少公斤(尿素含氮量46 %计算)硫铵的用量==100/46x8 ==17。4公斤/亩
除此之外,施肥還要考虑当地的经济条件,植物栽培技术等因素
总之,土壤施肥是一项综合技术,只有做到科学合理的施肥,才能发挥肥料的作用,达到优质丰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北京林学院土壤教研组编,土壤学
[2]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种植专业教材编写组,土壤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