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家扶贫攻坚任务的圆满完成,乡村振兴已经成为新时期农村工作的主旋律。为了更好的培养符合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专业人才,发挥农科类人才资源优势,涉农高校可以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通过开展农业农村建设发展党史专题教学和党史现场教学,构建党史学习教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高校;农科专业;党史学习教育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就党史学习教育作出了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党中央印发的《通知》,对这次学习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总的来说就是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总书记的讲话不仅为全国上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高校农科大学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推动乡村振兴的智慧和力量指明了根本方向。
一、乡村振兴战略对高校农科大学生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随着扶贫攻坚任务的圆满完成,乡村振兴已经成为新时期农村工作的主旋律。如何培养农科专业人才,发挥农科类人才资源优势,带动地方产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成为新时期高等农业院校的责任和历史使命。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等院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对涉农高等学校办学提出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1.知农
具体来说,首先,我们要培养专家型人才,要熟悉农业、了解农业,懂得农业生产的基本规律、基本知识,同时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指导具体农业生产实践。其次,我们要明确农业未来的方向,知道怎样发展农业,未来农村的建设方向,农民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通过哪些途径解决现实的瓶颈,以及最终乡村振兴要实现的目标。第三,我们要不断进行理论学习,要提升相关政策理论水平,将总书记关于“三农”的思想学深悟透用好,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实践工作,确保中央决策部署能落到实处。
2爱农
爱农首先要做到爱农村,把农村当家乡,有归属感和责任感,能够自觉适应农村环境和生活,脚踏实地,从长远出发切实为农村改革出谋划策。其次要做到爱农民,把农民当亲人,对“农民”的身份不排斥,有志于为农民谋福利、谋幸福。最后要做到有情怀,这要求农科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爱乡村的民风淳朴、山清水秀,也爱乡村的竹篱茅舍、鸡鸣狗吠。
3.新型人才
新时代农科人才必须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和实用技能型人才。首先,农科人才要有创新能力,有视野,善谋划、能全面布局,引领和把握未来农业发展方向,服务美丽乡村、促进中国建设。其次,因为“三农”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这就需要农科人才要具备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法律等各方面专业知识和领导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宣讲能力等综合能力。最后,实践能力强,要“一专多能”,掌握具体的实践技能,能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助力形成地方特色产品,促进乡村文化、乡村旅游等全面发展等。
二、高校农科大学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在要求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乡村振兴战略对农科大学生培养的要求,高校农科大学生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必须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学史明理。通过党史学习教育,结合党领导“三农”工作的历史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指导大学生认识到: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是“三农”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不断强调农村问题,20多个中央一号文件中聚焦“三农”工作。当前,“三农”工作重点全面转向乡村振兴。回顾历史,从改革开放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业农村生产力;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转移,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到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创造出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一以贯之、始终坚持、毫不动摇。
2.学史增信。通过学习党的历史,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努力让农科大学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信心。农科人才培养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对农业和农村不了解、没信心,专业思想不稳定。通过党史学习教育,要让农科学生了解到实施乡村振兴不仅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对个人来说也是成就人生价值的机遇和挑战。当前,我们有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有“三农”工作理论、方针政策的正确指引,有深厚的农耕文明,有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的增强,我们有理由、有信心凝聚智慧和力量,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攻坚克难,逐步解决好“三农”问题,而农科大学生也必将在这样伟大的历史进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学史崇德。通过学习教育,引导大学生向先进模范学习,培养其对党忠诚的大德、为民造福的公德、严于律己的私德。党的历史中,正是因为有无数党员干部不为一己之私、一己之利、一己之荣的付出,党才不断地创建丰功伟绩。具体到脱贫攻坚期间,党领导千千万万党员干部,舍小家顾大家,奔赴贫困地区,将青春年华无私奉献给了“三农”事业,用生动的事实诠释了共产党人对党忠诚、为民造福、严于律己的高尚品德。
4.学史力行。通过学习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到“三农”工作中,落实到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身体力行,将学习所得、所思、所想转化为推动乡村振的智慧和力量。
三、高校农科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路径
一方面,我们要探索农业农村建设发展党史专题教学,巩固课程育人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党史育人的主渠道。目前高校的主要做法是将党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但思政课往往宏大叙事,缺少具体学科、专业的针对性,常常给学生带来内容空泛、“老调重弹”以及讲不透的学习困惑。在此情况下高校农科专业可将探索农业农村建设发展党史专题教学作为一种应对路径。为此,首先,要凝练农业农村党史专题教学核心范畴:可以是党在指导农业农村建设中的“不懈奋斗史、理论创新史和自身建设史”。通过聚焦核心范畴整合课程知识,提升党史育人的针对性。其次,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农业农村党史专题教学,是为了回答关于农业农村发展的党史问题,把握农业和农村发展规律,获得学生认可。为此,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可以通过与学生交谈交心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学生对党史的学习诉求,围绕学生的学习旨趣来设计专题教学内容与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有问必答。此外,还必须坚持史论结合史料。史料的撷取不能是碎片化地堆砌,而应该围绕农业农村发展专题教学的主题一以贯之,用权威的史料把历史说清楚、讲明白、搞深入。
另一方面,我们要丰富党史现场教学,拓展实践育人新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同时这些红色革命根据地也都是实施乡村振兴的目的地,所以强化农科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也可以结合农科专业特点和实际,充分发挥红色基地的教育功能。通过精心组织三下乡、夏令营、冬令营、红色之旅、老区探访、重走长征路、革命圣地游等方式,把严肃深刻的教育内容融入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之中,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在亲身体验中树牢信念。
在中国共产党迎来庆祝百年华诞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农科大学生通过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树牢“三农”情怀,可谓是恰逢良机、正当其时。高校农科学生要通过各种途径认真学习和研究党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推动乡村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向前。
参考文献
[1]習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N].人民日报,2021-02-21.
[2]程煜,等. 高等农业院校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育路径[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
[3]叶福林.新时代强化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21(3).
[4]王炳林,等.关于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8).
[5]崔明.现场教学视域下基于革命遗址的党史教育原理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20,(11).
基金项目
长江大学社科基金党史研究专项课题。
作者简介
苏晓云(1980—),女,湖北荆州人,长江大学动物动物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管理学硕士,从事学生思想工作和高等教育管理研究。邮箱:[email protected]。
关键词:乡村振兴;高校;农科专业;党史学习教育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就党史学习教育作出了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党中央印发的《通知》,对这次学习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总的来说就是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总书记的讲话不仅为全国上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高校农科大学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推动乡村振兴的智慧和力量指明了根本方向。
一、乡村振兴战略对高校农科大学生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随着扶贫攻坚任务的圆满完成,乡村振兴已经成为新时期农村工作的主旋律。如何培养农科专业人才,发挥农科类人才资源优势,带动地方产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成为新时期高等农业院校的责任和历史使命。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等院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对涉农高等学校办学提出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1.知农
具体来说,首先,我们要培养专家型人才,要熟悉农业、了解农业,懂得农业生产的基本规律、基本知识,同时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指导具体农业生产实践。其次,我们要明确农业未来的方向,知道怎样发展农业,未来农村的建设方向,农民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通过哪些途径解决现实的瓶颈,以及最终乡村振兴要实现的目标。第三,我们要不断进行理论学习,要提升相关政策理论水平,将总书记关于“三农”的思想学深悟透用好,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实践工作,确保中央决策部署能落到实处。
2爱农
爱农首先要做到爱农村,把农村当家乡,有归属感和责任感,能够自觉适应农村环境和生活,脚踏实地,从长远出发切实为农村改革出谋划策。其次要做到爱农民,把农民当亲人,对“农民”的身份不排斥,有志于为农民谋福利、谋幸福。最后要做到有情怀,这要求农科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爱乡村的民风淳朴、山清水秀,也爱乡村的竹篱茅舍、鸡鸣狗吠。
3.新型人才
新时代农科人才必须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和实用技能型人才。首先,农科人才要有创新能力,有视野,善谋划、能全面布局,引领和把握未来农业发展方向,服务美丽乡村、促进中国建设。其次,因为“三农”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这就需要农科人才要具备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法律等各方面专业知识和领导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宣讲能力等综合能力。最后,实践能力强,要“一专多能”,掌握具体的实践技能,能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助力形成地方特色产品,促进乡村文化、乡村旅游等全面发展等。
二、高校农科大学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在要求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乡村振兴战略对农科大学生培养的要求,高校农科大学生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必须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学史明理。通过党史学习教育,结合党领导“三农”工作的历史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指导大学生认识到: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是“三农”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不断强调农村问题,20多个中央一号文件中聚焦“三农”工作。当前,“三农”工作重点全面转向乡村振兴。回顾历史,从改革开放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业农村生产力;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转移,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到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创造出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一以贯之、始终坚持、毫不动摇。
2.学史增信。通过学习党的历史,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努力让农科大学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信心。农科人才培养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对农业和农村不了解、没信心,专业思想不稳定。通过党史学习教育,要让农科学生了解到实施乡村振兴不仅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对个人来说也是成就人生价值的机遇和挑战。当前,我们有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有“三农”工作理论、方针政策的正确指引,有深厚的农耕文明,有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的增强,我们有理由、有信心凝聚智慧和力量,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攻坚克难,逐步解决好“三农”问题,而农科大学生也必将在这样伟大的历史进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学史崇德。通过学习教育,引导大学生向先进模范学习,培养其对党忠诚的大德、为民造福的公德、严于律己的私德。党的历史中,正是因为有无数党员干部不为一己之私、一己之利、一己之荣的付出,党才不断地创建丰功伟绩。具体到脱贫攻坚期间,党领导千千万万党员干部,舍小家顾大家,奔赴贫困地区,将青春年华无私奉献给了“三农”事业,用生动的事实诠释了共产党人对党忠诚、为民造福、严于律己的高尚品德。
4.学史力行。通过学习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到“三农”工作中,落实到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身体力行,将学习所得、所思、所想转化为推动乡村振的智慧和力量。
三、高校农科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路径
一方面,我们要探索农业农村建设发展党史专题教学,巩固课程育人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党史育人的主渠道。目前高校的主要做法是将党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但思政课往往宏大叙事,缺少具体学科、专业的针对性,常常给学生带来内容空泛、“老调重弹”以及讲不透的学习困惑。在此情况下高校农科专业可将探索农业农村建设发展党史专题教学作为一种应对路径。为此,首先,要凝练农业农村党史专题教学核心范畴:可以是党在指导农业农村建设中的“不懈奋斗史、理论创新史和自身建设史”。通过聚焦核心范畴整合课程知识,提升党史育人的针对性。其次,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农业农村党史专题教学,是为了回答关于农业农村发展的党史问题,把握农业和农村发展规律,获得学生认可。为此,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可以通过与学生交谈交心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学生对党史的学习诉求,围绕学生的学习旨趣来设计专题教学内容与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有问必答。此外,还必须坚持史论结合史料。史料的撷取不能是碎片化地堆砌,而应该围绕农业农村发展专题教学的主题一以贯之,用权威的史料把历史说清楚、讲明白、搞深入。
另一方面,我们要丰富党史现场教学,拓展实践育人新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同时这些红色革命根据地也都是实施乡村振兴的目的地,所以强化农科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也可以结合农科专业特点和实际,充分发挥红色基地的教育功能。通过精心组织三下乡、夏令营、冬令营、红色之旅、老区探访、重走长征路、革命圣地游等方式,把严肃深刻的教育内容融入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之中,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在亲身体验中树牢信念。
在中国共产党迎来庆祝百年华诞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农科大学生通过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树牢“三农”情怀,可谓是恰逢良机、正当其时。高校农科学生要通过各种途径认真学习和研究党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推动乡村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向前。
参考文献
[1]習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N].人民日报,2021-02-21.
[2]程煜,等. 高等农业院校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育路径[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
[3]叶福林.新时代强化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21(3).
[4]王炳林,等.关于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8).
[5]崔明.现场教学视域下基于革命遗址的党史教育原理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20,(11).
基金项目
长江大学社科基金党史研究专项课题。
作者简介
苏晓云(1980—),女,湖北荆州人,长江大学动物动物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管理学硕士,从事学生思想工作和高等教育管理研究。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