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合理利用研究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wa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素质教育普及以来,提高学生全面技能发展是素质教育最为重要的一部分。音乐学科的学习对学生全面素质发展尤为重要,尤其是小学音乐教学,不但使人身心得到愉悦,而且能够升华人们的心灵。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中,不但可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而且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音乐教学已经深入到小学教育中,传统音乐教学不能胜任教育改革后教学模式,为此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音乐学科中尤为重要,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提升了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及创造能力。
  1信息技术及其特点
  1.1自动化和智能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信息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已实现智能化及自动化,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安全。现代自动化、智能化技术与之前信息技术有较大差距,例如通过智能传感器能够缩短信息发送时间,且信息技术整个运行环节所用的时间较少。
  1.2微型化和集成化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应用,我国信息技术已经进入更高层次,已实现集成化,且较多电子设备以集成电路出现。另外,电子传感器选材更加新型,内部构造也较为简单,体积大大缩小,使电子传感器进入到微型化阶段。同时,纳米技术使微型计算机的应用更为广泛,体积小且集成能力也大大提升。
  1.3网络化与数字化
  数字化是现代信息技术最大特点,是网络技术的存储方式,超强的网络结构通过数字化遍布于全球的各个角落,并且使无线通信技术与光纤通信技术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信息技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与传输速度。同时,在对网络数据进行存储时,具有不易损坏、存储量大及时间长等优点。
  2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重要性
  2.1提升教学质量
  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是对教学质量是否合理的一个较为重要的评价,能够很好的体现出教学效果,这对音乐教学较为重要。我国音乐教学形式主要是以课堂学习为主,比如理论知识的学习、音乐鉴赏及视唱教学等,是小学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另外,理论知识与音乐鉴赏较为枯燥,融入多媒体信息技术后,可以通过视频形式将理论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这对提升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2.2快速吸收知识
  多媒体信息化音乐教学可以通过音频的方式向学生传递音乐核心知识,学生更加接受这种有趣的教学模式。传统音乐教学主要通过教师讲解,不能通过音频的方式向学生传递核心知识,无法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可提高学生快速吸收知识能力。
  2.3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是教学质量好坏的一个评判标准,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很难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大大降低教學效果。多媒体信息化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体验,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3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合理利用
  3.1利用数字化音乐资源培养学生音乐素养
  首先,数字化教学对知识点的学习更为直观,比如学生在音高的判断、乐谱识读以及理论应用的掌握时,代替了传统式教师口语讲解的方式,通过多媒体教学对音乐知识点进行学习,可提升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以培养音乐素养。其中,音高的判断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最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数字化音乐资源,可以为学生更为直观的讲解音高知识,并通过音频对音高有全面的学习,提高审美的同时提升感悟能力,达到培养音乐素养的目的。
  3.2利用多媒体技术强化教学
  教师需要通过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录音教学,有较大局限性,无法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可通过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以提升教学效果;②多媒体教学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提高了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通过数字化技术了解不同地域的音乐作品,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3.3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师生互动
  音乐教学中师生互动也是提高教学质量较为重要的环节,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学习歌曲时,教师应设置师生互动环节,比如,在学习《虫儿飞》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多次播放,让学生聆听歌曲速度与情绪,然后教师讲解音符与音高知识点,最后播放伴奏,与学生一起合唱,以提升互动质量。例如,在《春江花月夜》赏析时,教师将曲目分为开头、高潮、结尾几个层面,开头部分的朦胧美及夕阳西下,衬托了祥和气氛。高潮部分,以潮水波涛汹涌的画面为主,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潮水的起起伏伏。结尾部分,游客戏水,鸭子戏水等画面,平静了学生内心情感,使学生对画面更加感兴趣。
  3.4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的好坏是音乐教学质量的保证,使用多媒体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由于小学生思维不成熟,对未知充满兴趣,播放器有局限性,应打破这种局限性,调动学生感官。比如在进行“我们美丽的祖国”讲述时,让学生感受充沛情感并唱出来,在二声部合唱中,使学生配合,表现歌曲的和谐整齐。另外,在多媒体教学中,演奏相应的三拍子打击节奏,学生由节奏特点,调整歌唱速度,推动二声部合唱的目的。因此,教师要运用多媒体不同功能,调动学生感官,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长久保持。
  4结束语
  由此可以看出,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不但能够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创造力及审美能力。另外,学习音乐是一个长期提高和升华的过程,结合多媒体信息技术不但能够提高学生音乐本位,而且可以提升自我音乐鉴赏价值。同时,将小学音乐教学融入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更浓,有效强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珺.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合理利用[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16):184-184.
  [2]赵佳.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戏剧之家,2015(11):204-205.
  [3]郑红丽.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合理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125-126.
其他文献
马格努斯·林德伯格是近年来在西方音乐界非常活跃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风格多样,结构严谨,大都具有标题性的特征。林德伯格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上演、频繁录音并多次获奖,证明他的创作已经得到了专业音乐创作权威的认可。所以,对其代表作品创作理念的探寻,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本文试图从创作理念方面对林德伯格的代表作品:管弦乐“Fresco”进行浅显的研究与分析,让读者能对其音乐创作观念有一些初步的了解。
目的:比较督脉电针与夹脊电针对于脊髓损伤(SCI)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作用,为SCI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新视角。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
目的研究评估舌针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按照入院的顺序将患者分为2组,即60例编入舌针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舌针治疗;
1绪论  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各类器乐培训班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使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类乐器,各个中小学也开设了各式各类的乐团来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管乐教育也已经成为现代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研究青少年对管乐队的各种认识,来提高管乐队在中小学的发展,是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2对管乐队的认识  管乐队不同于管弦乐队,管乐队一般泛指由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组成的吹奏乐队。多为军乐队
目的 评价CT对胸段食管癌伴两侧气管食管沟淋巴结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搜集经三野淋巴结清扫术的胸段食管癌病例 46例 ,对照气管食管沟转移淋巴结的CT表现与病理改变
目的:探讨经口咽松解同时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手术效果。方法:12例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患者,其中齿突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7例,横韧带断裂3例,枕颈畸形2例。1
新教师的入职适应和发展期待一直受到国家、地方、社会和学校的密切关注,是教师参与专业发展的关键事件,不仅能够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基础,而且有助于凝聚有效教育资源,推动教
目的总结膀胱异位嗜铬细胞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13年收治的13例膀胱异位嗜铬细胞瘤临床资料。男5例,女8例。年龄30~73岁,主要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肉眼血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