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结构调整关键环节分析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er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析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考虑的7个环节内容,指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懂得掌握调整过程中经济学的发展规律,优化经济整体结构,使结构调整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农业结构调整;三农;关键环节
  中图分类号 F3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16-0345-01
  
  社会进入新时期,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业结构的调整是该阶段的重要任务。为了使农业结构调整顺利进行,就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调整农业结构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1]。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现在人们对产品的营养和安全要求越来越高,调整农业结构若没有清醒的头脑,就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就达不到让农民增收的目的。因而,农业结构调整需从以下7个环节考虑。
  1农产品结构调整
  20世纪80年代,由于农产品短缺,在产品结构调整上,只考虑其市场供应,而不注重质量,其目的是补充产品、补充市场、平衡调节。而现在的结构调整是在农产品相对过剩、市场约束大的条件下孕育而成,是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而提出的。因此,要从广度和深度上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实现优质、高效、快捷、环保的目的。
  2弱化行政手段
  过去的调整是依靠行政命令,统一号召,统一动员,统一执行的强制手段,而现在的调整是改变行政手段进而自觉实施,发挥市场作用。行政手段是指导和帮助农民合理安排生产和经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2]。同时,注意顾全大局,不计较领导个人得失,实现调整的持续开展。
  3注重发展的角度
  过去的结构调整是摆脱贫困、解决温饱问题,而现在是适应市场,品种稀有、新鲜、优质化问题。从发展的角度上看,就是提高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新农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就是提高农村的城镇化水平,改善落后的观念,从根本上保护农业综合生产发展的能力。
  4应用蛛网理论学说
  用现代资产经济学解释某些商品,特别是农产品的产量和价格失去均衡时发生不同波动情况的理论,把不同波动情况归纳为3种类型:一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每一生产者都认为现行市场价格将继续保持不变,自己单独改变产量无法影响市价。二是市场商品的生产和供应需要一定的周期,生产者的生产计划和生产规模经确定后,在周期结束前,不能中途改变和停止。因此,市场价格变动只能影响下一周期的产量。现行市场价格是由上一周期的产量决定的,即市场价格是上一周期产量提供的供给函数。三是所提供的产品必须是非耐久性的,储存的数量较少。由于商品的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的不同,价格和产量的波动也就不同。由此可见,发展任何产业都不可能是螺旋型的曲线上升,必须应用蛛网理论学说进行调整。
  5着眼于生态环境
  加快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必须与改善生态环境同步。现在人们对农产品的营养和安全要求越来越高,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保障,就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就没有经济效益,达不到让农民增收的目的[3]。消费者也不放心,如:谁能告诉我,现在吃什么;谁能告诉我,现在用什么;什么产品隐患多;什么东西祸害多等。这就迫使人们不得不着眼于农业生态环境,可发展沼气,用沼液、沼渣种菜、种粮,推广稻田养鸭,减少农药使用量,防止环境污染等。
  6依靠龙头企业
  大量的农产品产出后,若没有龙头企业,而指望由当地市场消费是远远不够的。岚皋县东风村2008年的夏白菜、四季豆就是一个例子。东风村海拔高,季节气候自然错后,是天然的调节蔬菜市场种植基地。2008年推广的夏白菜,相当一部分菜农因市场无法完全消耗而蒙受损失,最后只有将夏白菜旋耕在地里做绿肥,四季豆收获晾晒制成干菜。
  岚皋县20世纪末推广的绞股蓝、21世纪初推广的黄姜市场均因无龙头企业而萎缩。支柱产业蚕桑也因缫丝厂倒闭,蚕茧价格波动起伏,只能受境外市场的约束。但魔芋、烤烟有当地企业做后盾,发展势头强。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国有、集体、个体,只要有很好的龙头企业,就可以带动一方农产品的调整。
  7用战略眼光审视调整
  农业结构调整是一次战略性的调整,由于城市化水平低,调整也需要一段过程。一是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需要一个过程,建立和完善农村经济体制还需要有一个过程。经过多年的改革,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农村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但要搞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还需要实现各种要素和资源的优化配置[4]。二是农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虽然农业生产产量有所提高,但主要是借助良种、栽培措施、化肥的使用,而整体农业经营水平不高,耕作技术落后,耕地产量低,化肥利用率低,灌溉水利用率低,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利用率低。
  只有用战略眼光,放眼长远,实行农业结构调整,利用科技让农民增加收入,才能使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8结语
  农业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丝毫不能放松,应结合短、平、快的调整项目,立足长远的调整项目,既要有吹糠见米之效的调整项目,又要有长期发展的后续调整项目。同时,要考虑调整后产品的系统化加工及终极产品的开发利用,提高市场竞争力,发展特色农业,壮大企业,转移、优化农村富余劳动力,优化经济整体结构,使结构调整真正落到实处。
  9参考文献
  [1] 李勇.我国农业经济结构调整途径分析[J].滁州学院学报,2002(4):9-11,17.
  [2]姜丽,罗恒武,林文丽,等.景东县锦屏镇产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5):354-355.
  [3]林玉春.议农业结构调整如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110-111.
  [4]李长松.浅析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J].宿州学院学报,2006(4):12-14.
其他文献
结合大莫古镇发展核桃产业的需要和实际情况,从核桃嫁接、栽培管理等方面论述了适合当地立地和气候条件的核桃栽培技术,以期为大莫古镇的核桃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自制简易弹力止血装置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5月—2017年7月接受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70例病人设为对照组,将
摘要 简要阐述了农作物秸秆利用的情况及焚烧原因,指出秸秆综合利用的现实意义,并提出合理利用秸秆的几种途径,以期为推广秸秆综合利用,保护环境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秸秆;综合利用;焚烧  中图分类号 S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262-01    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1/2以上存在于秸秆中,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
目的:探讨肿瘤假体联合人工补片技术治疗胫骨近端骨肉瘤术后膝关节主动背伸功能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03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我科治疗且有完整资料的胫骨近端骨肉瘤患者20例,男
[目的]探讨在门诊分诊护理工作中开展品管圈活动的实施效果。[方法]门诊部成立品管圈,通过主题选定、活动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与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
指静脉认证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特征技术,因为其具有极高安全性,便捷性等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指静脉采集过程中存在的静脉图像模糊所导致的识别精度下降,以及较大自
二十世纪初,人们就开始应用蛇毒治疗疼痛,与传统药物相比,蛇毒镇痛具有止痛时间长、无成瘾性、耐药性,用量少,对顽固性疼痛、神经性疼痛和恶性肿瘤痛都有效[1].虽然蛇毒镇痛
总结了大枣嫁接苗的培育技术和贮藏方法。嫁接苗培育包括播种、育苗、苗期管理和嫁接方法;嫁接苗的贮藏包括挖窖、剪枝、起苗及贮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