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近年来的散打比赛,有些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过程中,自然会出现心情不安、情绪紧张、身体无力、脉搏跳动与往常不一样等心理反应,这些反应虽说都属正常,但如不及时认真地引导纠正,对正式比赛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一、强化运动员赛前的应战能力训练
挑战的激烈,使运动员在赛前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心理状态,情绪很不稳定,赛前适应能力训练是克服心理障碍的最佳良药,可以全面提高心理技能。
适应训练也称模拟训练,是模拟设置未来将在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条件进行训练,是运动员比赛前克服心理障碍提高适应能力的主要训练方法。模拟比赛条件下进行心理训练,可使训练与比赛的实际尽可能接近,锻炼和提高对未来比赛的适应和情绪控制能力等,使运动员大脑建立起合理的动力定型结构,以便使散打技战术在千变万化的情况下发挥正常。
这种模拟有语言和实景模拟等。语言模拟,就是利用语言来形容未来的各种比赛场面,引起运动员的想象,以便在运动员心理造成对比赛气氛和情景的模拟。实景模拟就是模拟与比赛实际相类似的条件进行训练,培养运动员的适应能力。如模拟对手喜欢发出来的声音,模拟对手特种技能,模拟自己被挨打等情况下如何调整心态,或使运动员提前到达比赛场地进行训练等。目的是使运动员适应比赛区的人际与环境。
二、加强运动员暗示能力的训练
有些运动员在比赛前表现出心理胆怯、情绪消极和心理淡漠等现象,可通过暗示训练来提高运动员自我调整心理状态的能力,确保发挥正常水平。暗示训练法是心理训练常用的一种克服心理障碍的训练方法。自我暗示就是以自己的语言对心理施加影响,以便调整自己的心境、情绪、意志,使情绪趋于稳定。一是自我默念。这是一种很好的自我暗示方法。是指运动员有意识地、积极地利用头脑中形成的运动表象或充分利用想象进行训练的方法。如对刚刚练习完的技术进行“默念”,主要是默念简单易记的要领,使正确动作在头脑中更加巩固。比赛时,主要默念一些预先编好的简单的激人奋进的话语。如自己默念“出拳击头、出腿打腿”。这样做,能增强运动员自己对运用好技战术和打好比赛充满信心。二是自我控制。自我控制对一名运动员来说较为难些,主要是控制些不良的言行和情绪。面对兴奋期出现得过早,神经过于兴奋,应当在比赛前期,自我加强控制,转移注意力,使心理获得放松。如做些轻松的娱乐活动。三是自我积极暗示。对自己进行积极的暗示,如“我现在打得很好,比赛一定能赢,加油”、“我一定能打败他”等。
三、让运动员学会在紧张情况下自我放松
放松训练就是使运动员减缓和消除身心疲劳。有些运动员心理紧张或情绪失控等可以通过以下4种方法做到。一是想象放松法。就是运动员想象他通常感到肌肉放松的状态和放松状态下的舒适环境。运动员在想象时,要将这个环境置于自己的大脑中,使身体得到放松。运动员使用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使表象中的环境清晰,在大脑中能生动地看到想象的环境,增加情景对运动员的刺激强度。二是自我暗示放松法。这种方法较能起到克服心理紧张的作用。如利用吸气、屏气、呼气等方法来消除紧张,达到整个放松的目的。开始时,由教练员指导运动员调整呼吸,依次放松两臂、背、腰等身体各个关节和肌肉群,经过几次指导后,运动员可独立完成。三是注意力转移法。出现不良心理状态后,应当及时转移注意力,把紧张的心理转移到去想一想其他一些开心的积极的事情,消除因疲劳带来的消极注意力。四是其他方法。如采用坐姿、听音乐、排尿、洗澡等方法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身体疲劳和心理紧张,使运动员产生愉快感,心理和肌肉得到放松。
四、加强运动员自我调节能力的训练
情绪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感受,情绪的变化不仅能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而且能引起相应的情绪兴奋状态。如果运动员控制不住,会表现为心情不安、激动和心理焦虑,这些生理的变化会导致心跳加快,呼吸困难,四肢无力等,而致使反应迟钝,信心下降,行为呆板。这就需要及时地做好心理调节,让运动员的心理处于适宜状态。调节有自我鼓励法、活动调节法和呼吸调节法。自我鼓励法,就是在激烈的比赛中,运动员发现自己情绪异常后,利用语言自我鼓励,消除消极和紧张不安的心理,稳定情绪,如“这局打得很好,保持稳定”等。活动调节法。肌肉活动与大脑活动是双向传导的,如肌肉活动积极,大脑兴奋水平升高;肌肉活动放松,刺激大脑的力度就减弱,人就会出现情绪低落。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活动调节来稳定情绪。当情绪激动时,可采用一些强度小、幅度大、速度和节奏慢的练习,如压韧带、踢腿或自我按摩头部肢体等方法,放松心情和肌肉。当情绪低落消极时,可采用一些幅度小、强度大、速度和节奏快的变向动作,如快速移步,幅度小的快速击打拳法组合等练习,通过反复练习,可提高大脑的兴奋性。呼吸调节法就是采用深沉而缓慢的呼吸来调节紧张的情绪。
五、注重运动员注意力的训练
有些运动员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分心,再加上有想赢怕输的思想,注意力容易分散去看观众、教练或裁判,造成被动局面。运动员的注意力集中,对于完成训练和比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比赛和训练中,造成运动员注意力分散的因素主要有伤痛、疾病、心理、失眼、护具不适、裁判判分、教练员的言行、观众态度以及运动员自身的轻敌、激动、消极等都能分散注意力。加强运动员的注意力,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选择使用。一是发声法,就是训练或比赛中,运动员注意力不集中时,运动员自己或教练员在旁发出一声短而有力的叫喊声,及时转移注意力;二是意志法,即加强运动员把注意集中在所要完成的动作或活动上,不为外来的刺激和内在因素所干扰。如在比赛激烈、观众气氛热烈,自身紧张,叫喊声多的情况下,头脑中想到的就是分析比赛技术战术,思想及时排除外界杂念干扰。或者意识到自己在消极思维时,及时对自己头部按摩或拍打,不停地叫喊停,转移思维;三是视物法,注意力集中于一个目标,然后想象目标形象。如在比赛间隙,目视对手,头脑想象对手被自己所设战术攻击的样子,这样会增强比赛信心,提高自身的攻击力。注意力训练应当注重平时的养成习惯,特别是平时训练要加强运动员的抗干扰能力,让运动员有“训为赛”、“练为战”的思想,认真对待每次训练,注重平时多磨炼运动员的耐心和意志,克服急躁心理,比赛时不要过分计较个人得失,而是要把注意力集中于比赛过程上来。
(责编:赵旭文)
一、强化运动员赛前的应战能力训练
挑战的激烈,使运动员在赛前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心理状态,情绪很不稳定,赛前适应能力训练是克服心理障碍的最佳良药,可以全面提高心理技能。
适应训练也称模拟训练,是模拟设置未来将在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条件进行训练,是运动员比赛前克服心理障碍提高适应能力的主要训练方法。模拟比赛条件下进行心理训练,可使训练与比赛的实际尽可能接近,锻炼和提高对未来比赛的适应和情绪控制能力等,使运动员大脑建立起合理的动力定型结构,以便使散打技战术在千变万化的情况下发挥正常。
这种模拟有语言和实景模拟等。语言模拟,就是利用语言来形容未来的各种比赛场面,引起运动员的想象,以便在运动员心理造成对比赛气氛和情景的模拟。实景模拟就是模拟与比赛实际相类似的条件进行训练,培养运动员的适应能力。如模拟对手喜欢发出来的声音,模拟对手特种技能,模拟自己被挨打等情况下如何调整心态,或使运动员提前到达比赛场地进行训练等。目的是使运动员适应比赛区的人际与环境。
二、加强运动员暗示能力的训练
有些运动员在比赛前表现出心理胆怯、情绪消极和心理淡漠等现象,可通过暗示训练来提高运动员自我调整心理状态的能力,确保发挥正常水平。暗示训练法是心理训练常用的一种克服心理障碍的训练方法。自我暗示就是以自己的语言对心理施加影响,以便调整自己的心境、情绪、意志,使情绪趋于稳定。一是自我默念。这是一种很好的自我暗示方法。是指运动员有意识地、积极地利用头脑中形成的运动表象或充分利用想象进行训练的方法。如对刚刚练习完的技术进行“默念”,主要是默念简单易记的要领,使正确动作在头脑中更加巩固。比赛时,主要默念一些预先编好的简单的激人奋进的话语。如自己默念“出拳击头、出腿打腿”。这样做,能增强运动员自己对运用好技战术和打好比赛充满信心。二是自我控制。自我控制对一名运动员来说较为难些,主要是控制些不良的言行和情绪。面对兴奋期出现得过早,神经过于兴奋,应当在比赛前期,自我加强控制,转移注意力,使心理获得放松。如做些轻松的娱乐活动。三是自我积极暗示。对自己进行积极的暗示,如“我现在打得很好,比赛一定能赢,加油”、“我一定能打败他”等。
三、让运动员学会在紧张情况下自我放松
放松训练就是使运动员减缓和消除身心疲劳。有些运动员心理紧张或情绪失控等可以通过以下4种方法做到。一是想象放松法。就是运动员想象他通常感到肌肉放松的状态和放松状态下的舒适环境。运动员在想象时,要将这个环境置于自己的大脑中,使身体得到放松。运动员使用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使表象中的环境清晰,在大脑中能生动地看到想象的环境,增加情景对运动员的刺激强度。二是自我暗示放松法。这种方法较能起到克服心理紧张的作用。如利用吸气、屏气、呼气等方法来消除紧张,达到整个放松的目的。开始时,由教练员指导运动员调整呼吸,依次放松两臂、背、腰等身体各个关节和肌肉群,经过几次指导后,运动员可独立完成。三是注意力转移法。出现不良心理状态后,应当及时转移注意力,把紧张的心理转移到去想一想其他一些开心的积极的事情,消除因疲劳带来的消极注意力。四是其他方法。如采用坐姿、听音乐、排尿、洗澡等方法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身体疲劳和心理紧张,使运动员产生愉快感,心理和肌肉得到放松。
四、加强运动员自我调节能力的训练
情绪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感受,情绪的变化不仅能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而且能引起相应的情绪兴奋状态。如果运动员控制不住,会表现为心情不安、激动和心理焦虑,这些生理的变化会导致心跳加快,呼吸困难,四肢无力等,而致使反应迟钝,信心下降,行为呆板。这就需要及时地做好心理调节,让运动员的心理处于适宜状态。调节有自我鼓励法、活动调节法和呼吸调节法。自我鼓励法,就是在激烈的比赛中,运动员发现自己情绪异常后,利用语言自我鼓励,消除消极和紧张不安的心理,稳定情绪,如“这局打得很好,保持稳定”等。活动调节法。肌肉活动与大脑活动是双向传导的,如肌肉活动积极,大脑兴奋水平升高;肌肉活动放松,刺激大脑的力度就减弱,人就会出现情绪低落。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活动调节来稳定情绪。当情绪激动时,可采用一些强度小、幅度大、速度和节奏慢的练习,如压韧带、踢腿或自我按摩头部肢体等方法,放松心情和肌肉。当情绪低落消极时,可采用一些幅度小、强度大、速度和节奏快的变向动作,如快速移步,幅度小的快速击打拳法组合等练习,通过反复练习,可提高大脑的兴奋性。呼吸调节法就是采用深沉而缓慢的呼吸来调节紧张的情绪。
五、注重运动员注意力的训练
有些运动员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分心,再加上有想赢怕输的思想,注意力容易分散去看观众、教练或裁判,造成被动局面。运动员的注意力集中,对于完成训练和比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比赛和训练中,造成运动员注意力分散的因素主要有伤痛、疾病、心理、失眼、护具不适、裁判判分、教练员的言行、观众态度以及运动员自身的轻敌、激动、消极等都能分散注意力。加强运动员的注意力,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选择使用。一是发声法,就是训练或比赛中,运动员注意力不集中时,运动员自己或教练员在旁发出一声短而有力的叫喊声,及时转移注意力;二是意志法,即加强运动员把注意集中在所要完成的动作或活动上,不为外来的刺激和内在因素所干扰。如在比赛激烈、观众气氛热烈,自身紧张,叫喊声多的情况下,头脑中想到的就是分析比赛技术战术,思想及时排除外界杂念干扰。或者意识到自己在消极思维时,及时对自己头部按摩或拍打,不停地叫喊停,转移思维;三是视物法,注意力集中于一个目标,然后想象目标形象。如在比赛间隙,目视对手,头脑想象对手被自己所设战术攻击的样子,这样会增强比赛信心,提高自身的攻击力。注意力训练应当注重平时的养成习惯,特别是平时训练要加强运动员的抗干扰能力,让运动员有“训为赛”、“练为战”的思想,认真对待每次训练,注重平时多磨炼运动员的耐心和意志,克服急躁心理,比赛时不要过分计较个人得失,而是要把注意力集中于比赛过程上来。
(责编:赵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