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要发挥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纠正作用,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发挥积极的群体意识,通过各种有效训练策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心理刺激,有效减轻甚至消除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心理健康
[作者简介]申志娟(1977- ),女,河北邢台人,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篮球教学与训练。(河北邢台 054000)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17-0070-02
一、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
1.否定自我与自控力差的恶性循环。高校学生处于自我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高职院校生源质量较差,学生多容易低估自己的能力,特别是独生子女,异地求学,人生地不熟,孤独无助,在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刻板生活中更易产生失望、苦闷、焦虑的情绪。学生对高职院校学习节奏适应困难,情绪易急躁。在这种情绪的诱导下,学生更易否定自我价值,从而形成否定自我与自控力差的恶性循环。
2.不良人际关系与自闭人格的恶性循环。学生中学的生活较为单纯,高职院校入学后面对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一下变得茫然不知所措。由于人际交往缺乏经验,人际关系处理不善,学生会表现出各种自闭状态。有的性格内向,故步自封;有的自命不凡,举止怪异;有的妄自菲薄,不思进取。学生只想获得他人的赞赏,而吝于主动赞赏他人。
二、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纠正作用
1.促进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打断否定自我与自控力差的恶性循环。体育锻炼过程中,学生需要经常性地克服主客观上的种种困难,磨砺出坚忍不拔、当机立断的意志,能够更为冷静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形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信心,在信心充足的前提下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从而使学生肯定自己的价值,悦纳、接受自己。在体育对抗的过程中,又可培养其团队精神和纪律性,纠正其任意而为的不良习惯,从而打断其否定自我与自控力差的恶性循环。
2.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心理品质,打断不良人际关系与自闭人格的恶性循环。体育锻炼是较好地培养人际关系的方式,由于接触的直接性(如对抗项目和合作项目时的身体接触),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身心交流比较完全。共同参与体育锻炼可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亲近感,消除心理压力和寂寞感,满足社会交往欲,并在相同兴趣的锻炼项目中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体育锻炼对人体的生理性影响、对神经系统亦能产生正性刺激作用,调整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增强脊髓、脑干、小脑和大脑皮层各级神经中枢之间的协调配合,改善各级中枢的灵活性、稳定性、协调性和准确性。心理状态是建立在神经系统的物质基础上的。良好的神经物质基础,有助于摆脱消极情绪、减轻心理障碍,促进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从而打断不良人际关系与自闭人格的恶性循环。
三、实施策略
1.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教学。教师应尽可能地掌握学生的个人信息,对其身体素质、个性特点、情绪状态、存在问题及时动态性把握。对不同条件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实行分类培养、分层教学、分别要求,使大多数人均能够在满足教学任务的同时,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力。
2.在人格上平等对待,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只偏爱运动成绩好的学生,只见其优不见其不足;对运动能力差的学生甚少关注,只见其不足不见其优,而要克服个人喜好,公平、公正、不带私欲地对待每个学生。要建立“进步即优”的观念,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是值得赞扬的。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吝惜自己的赞美,即使是运动成绩较差的学生,只要有些许的进步就应鼓励赞扬;而运动成绩好的学生,有明显退步时必须毫不留情地指出,消除其自大情绪,防止在成绩面前止步不前。教师应指导学生全面看待自己的能力,既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并发挥优势,也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克服不足。树立克服不足的信心,建立增强优势的自觉。
3.发挥积极的群体意识,促进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应当善于营造生机勃勃、团结合作的集体心理气氛,使学生在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互相竞争的环境下,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特别是那些素质较差的学生,个人意识会受到群体意识的强烈影响。群体高亢激昂的心理洪流会冲垮其心理壁垒,溶解其自卑感,消除其悲观情绪,使其积极投身到集体活动中。在与他人充分的情感交流过程中,认识水平得以提高,情感水平得以平衡,意志品质得以升华,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平衡发展。
四、实施措施
学生对各种教学实施措施的评价统计见71页表。此表系利用课余时间在各班调查后得出,共发放及回收调查问卷1316份,内容涉及学生对各种教学实施措施的评价,每一种教学方法的评价均分为“支持”“较为支持”“无所谓”及“不支持”四个等级,回收问卷后按学生所选之答案统计各实施措施的各级评价比例,见71页表。
1.情绪报数点名法。上课之初,清点学生人数时,教师要求学生用数字来表达自己的情绪状态:“10”代表情绪饱满,“1”代表情绪低沉,中间数字从大到小依次代表由强到弱的情绪状态。此种点名方式可清楚表示每个学生的情绪状态。对那些情绪较为低沉的学生,一定要找到原因,在教学过程中多加留意,有针对性地帮助其调整情绪,完成教学任务。而学生在点名报数的过程中,也因为这种方法而主动留意到自己的情绪问题,能够配合教师调整情绪,以认真冷静的态度面对自己的问题,全身心投入到体育锻炼中。调查结果显示,支持此法的学生占93%。情绪报数点名法能够为早期发现学生问题创造条件,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更好、更主动地体验体育锻炼的乐趣。
2.角色互动转换法。体育班干部负责的事宜以体育娱乐为主,故对学生的组织能力要求并不严格,每个学生都应获得当体育委员或小组长的机会。班干部可每周甚至是每节课、每一次教学比赛中轮换一次,在竞技对抗中充当裁判、教练、领队或后勤部长,培养其组织能力、适应能力、照顾他人的能力和表达自己的能力。调查结果显示,支持此法的学生占89%。学生在角色互动转换法中增强了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了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建立了“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的正确观念。
3.异性搭配练习法。人在异性面前总会或多或少地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平时不敢做或懒得做的事情也能够积极去做。利用这种心理特点,教师教学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锻炼项目,组织男女对练或合作。例如,上田径课时,可组织短跑对练、跳远对练、标枪和铅球对练等,在篮球、乒乓球、排球等对抗项目中,可让男女生混合组队比赛。调查结果显示,支持此法的学生占95%。异性搭配练习法可使男生在女生面前抑制自己说脏话、随地吐痰、懒惰等不良习惯,女生在男生面前克服胆小怕事、缚手缚脚的消极心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发展学生积极进取的人格倾向。
4.小组互助学习法。小组互助学习法指学生按体能和技能水平以及个人兴趣爱好等,组成4~6人的体育学习小组。小群体成员在教师指导下自定教学目标,在体育锻炼中互相帮助、互相打分、互相指导对方的不足和问题,其活动时间不限于体育课上,在课余自由活动时间也能坚持锻炼。小组与小组之间可进行对抗训练,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调查结果显示,支持此法的学生占98%。小组互助学习法把教学主体由教师移至学生,大大调动了学生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互相指导和竞争,一同体验锻炼乐趣,一同分享成功和失败,对学生的责任感和竞争意识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同时极大地增进同学之间的良好人际关系。在小组互助学习法实施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学生形成小圈子,只对组内同学负责,排斥组外同学,这会妨碍学生更广泛的人际交往。
5.意念训练法。人的身心是统一体,身体状态决定着心理状态,而心理状态又影响着身体状态。生理状态下二者可以相互促进,病理状态下二者也可相互抑制。所以培养学生的心理意志,也是体育锻炼中的重要环节。意念训练法是利用学生身体疲劳或休息的时间,单独训练学生的体育心理。具体方法是在安静的环境下,让学生取一个身体放松但精神上保持一定紧张度的姿势,闭眼静处,先将纷乱的思绪稳定下来,而后专心观想锻炼动作,使学生思维境界里模拟体育行为。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也训练了学生控制情绪的能力。在意念训练中,要指导学生不断地进行积极自我暗示“我的动作很协调、很到位、很舒展、很美妙”“我这样做身体很舒服、肌肉很灵活、感觉非常好”等。调查结果显示,支持此法的学生占88%。
五、研究反思
1.要正人,先正己。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教师自己的心理必须健康,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心理学知识,能够随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这并不容易做到,要经常地对体育教师进行心理学知识培训和心理健康训练。我们已在教研室内部形成定期培训制度,每两周请校内外专家开办一次心理知识讲座,教师参与积极性很高,并能认真做学习笔记。每周例会都会安排一定时间,让教师互相交流和讨论如何将心理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教学实践。
2.合理的心理刺激能够减轻甚至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合理的刺激会诱发甚至加重学生的心理障碍。而心理刺激合适与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同样一种刺激,对不同的学生甚至是同一学生的不同时机都会形成不同的效果。体育教师必须掌握心理学相关理论,并随时把握学生的个人信息,才能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施加积极的心理刺激。
3.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最终体现在学生的身心水平是否完善发展上。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是无法实现教学目标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动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使这种积极性能够迁移到体育课之外的时间,保持学生在整个求学期间的学习动力,为终身自我训练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孙秀芝.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3).
[2]高丹娜.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1).
[3]曾四清.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2).
[4]杨祥全.太极拳对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
[5]刘卫民,李平.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论纲[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3(1).
[6]佟立纯.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3).
[7]刘卫民.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的内容及实施途径[J].高校体育研究,1995(2).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心理健康
[作者简介]申志娟(1977- ),女,河北邢台人,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篮球教学与训练。(河北邢台 054000)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17-0070-02
一、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
1.否定自我与自控力差的恶性循环。高校学生处于自我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高职院校生源质量较差,学生多容易低估自己的能力,特别是独生子女,异地求学,人生地不熟,孤独无助,在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刻板生活中更易产生失望、苦闷、焦虑的情绪。学生对高职院校学习节奏适应困难,情绪易急躁。在这种情绪的诱导下,学生更易否定自我价值,从而形成否定自我与自控力差的恶性循环。
2.不良人际关系与自闭人格的恶性循环。学生中学的生活较为单纯,高职院校入学后面对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一下变得茫然不知所措。由于人际交往缺乏经验,人际关系处理不善,学生会表现出各种自闭状态。有的性格内向,故步自封;有的自命不凡,举止怪异;有的妄自菲薄,不思进取。学生只想获得他人的赞赏,而吝于主动赞赏他人。
二、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纠正作用
1.促进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打断否定自我与自控力差的恶性循环。体育锻炼过程中,学生需要经常性地克服主客观上的种种困难,磨砺出坚忍不拔、当机立断的意志,能够更为冷静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形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信心,在信心充足的前提下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从而使学生肯定自己的价值,悦纳、接受自己。在体育对抗的过程中,又可培养其团队精神和纪律性,纠正其任意而为的不良习惯,从而打断其否定自我与自控力差的恶性循环。
2.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心理品质,打断不良人际关系与自闭人格的恶性循环。体育锻炼是较好地培养人际关系的方式,由于接触的直接性(如对抗项目和合作项目时的身体接触),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身心交流比较完全。共同参与体育锻炼可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亲近感,消除心理压力和寂寞感,满足社会交往欲,并在相同兴趣的锻炼项目中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体育锻炼对人体的生理性影响、对神经系统亦能产生正性刺激作用,调整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增强脊髓、脑干、小脑和大脑皮层各级神经中枢之间的协调配合,改善各级中枢的灵活性、稳定性、协调性和准确性。心理状态是建立在神经系统的物质基础上的。良好的神经物质基础,有助于摆脱消极情绪、减轻心理障碍,促进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从而打断不良人际关系与自闭人格的恶性循环。
三、实施策略
1.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教学。教师应尽可能地掌握学生的个人信息,对其身体素质、个性特点、情绪状态、存在问题及时动态性把握。对不同条件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实行分类培养、分层教学、分别要求,使大多数人均能够在满足教学任务的同时,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力。
2.在人格上平等对待,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只偏爱运动成绩好的学生,只见其优不见其不足;对运动能力差的学生甚少关注,只见其不足不见其优,而要克服个人喜好,公平、公正、不带私欲地对待每个学生。要建立“进步即优”的观念,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是值得赞扬的。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吝惜自己的赞美,即使是运动成绩较差的学生,只要有些许的进步就应鼓励赞扬;而运动成绩好的学生,有明显退步时必须毫不留情地指出,消除其自大情绪,防止在成绩面前止步不前。教师应指导学生全面看待自己的能力,既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并发挥优势,也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克服不足。树立克服不足的信心,建立增强优势的自觉。
3.发挥积极的群体意识,促进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应当善于营造生机勃勃、团结合作的集体心理气氛,使学生在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互相竞争的环境下,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特别是那些素质较差的学生,个人意识会受到群体意识的强烈影响。群体高亢激昂的心理洪流会冲垮其心理壁垒,溶解其自卑感,消除其悲观情绪,使其积极投身到集体活动中。在与他人充分的情感交流过程中,认识水平得以提高,情感水平得以平衡,意志品质得以升华,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平衡发展。
四、实施措施
学生对各种教学实施措施的评价统计见71页表。此表系利用课余时间在各班调查后得出,共发放及回收调查问卷1316份,内容涉及学生对各种教学实施措施的评价,每一种教学方法的评价均分为“支持”“较为支持”“无所谓”及“不支持”四个等级,回收问卷后按学生所选之答案统计各实施措施的各级评价比例,见71页表。
1.情绪报数点名法。上课之初,清点学生人数时,教师要求学生用数字来表达自己的情绪状态:“10”代表情绪饱满,“1”代表情绪低沉,中间数字从大到小依次代表由强到弱的情绪状态。此种点名方式可清楚表示每个学生的情绪状态。对那些情绪较为低沉的学生,一定要找到原因,在教学过程中多加留意,有针对性地帮助其调整情绪,完成教学任务。而学生在点名报数的过程中,也因为这种方法而主动留意到自己的情绪问题,能够配合教师调整情绪,以认真冷静的态度面对自己的问题,全身心投入到体育锻炼中。调查结果显示,支持此法的学生占93%。情绪报数点名法能够为早期发现学生问题创造条件,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更好、更主动地体验体育锻炼的乐趣。
2.角色互动转换法。体育班干部负责的事宜以体育娱乐为主,故对学生的组织能力要求并不严格,每个学生都应获得当体育委员或小组长的机会。班干部可每周甚至是每节课、每一次教学比赛中轮换一次,在竞技对抗中充当裁判、教练、领队或后勤部长,培养其组织能力、适应能力、照顾他人的能力和表达自己的能力。调查结果显示,支持此法的学生占89%。学生在角色互动转换法中增强了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了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建立了“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的正确观念。
3.异性搭配练习法。人在异性面前总会或多或少地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平时不敢做或懒得做的事情也能够积极去做。利用这种心理特点,教师教学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锻炼项目,组织男女对练或合作。例如,上田径课时,可组织短跑对练、跳远对练、标枪和铅球对练等,在篮球、乒乓球、排球等对抗项目中,可让男女生混合组队比赛。调查结果显示,支持此法的学生占95%。异性搭配练习法可使男生在女生面前抑制自己说脏话、随地吐痰、懒惰等不良习惯,女生在男生面前克服胆小怕事、缚手缚脚的消极心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发展学生积极进取的人格倾向。
4.小组互助学习法。小组互助学习法指学生按体能和技能水平以及个人兴趣爱好等,组成4~6人的体育学习小组。小群体成员在教师指导下自定教学目标,在体育锻炼中互相帮助、互相打分、互相指导对方的不足和问题,其活动时间不限于体育课上,在课余自由活动时间也能坚持锻炼。小组与小组之间可进行对抗训练,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调查结果显示,支持此法的学生占98%。小组互助学习法把教学主体由教师移至学生,大大调动了学生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互相指导和竞争,一同体验锻炼乐趣,一同分享成功和失败,对学生的责任感和竞争意识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同时极大地增进同学之间的良好人际关系。在小组互助学习法实施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学生形成小圈子,只对组内同学负责,排斥组外同学,这会妨碍学生更广泛的人际交往。
5.意念训练法。人的身心是统一体,身体状态决定着心理状态,而心理状态又影响着身体状态。生理状态下二者可以相互促进,病理状态下二者也可相互抑制。所以培养学生的心理意志,也是体育锻炼中的重要环节。意念训练法是利用学生身体疲劳或休息的时间,单独训练学生的体育心理。具体方法是在安静的环境下,让学生取一个身体放松但精神上保持一定紧张度的姿势,闭眼静处,先将纷乱的思绪稳定下来,而后专心观想锻炼动作,使学生思维境界里模拟体育行为。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也训练了学生控制情绪的能力。在意念训练中,要指导学生不断地进行积极自我暗示“我的动作很协调、很到位、很舒展、很美妙”“我这样做身体很舒服、肌肉很灵活、感觉非常好”等。调查结果显示,支持此法的学生占88%。
五、研究反思
1.要正人,先正己。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教师自己的心理必须健康,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心理学知识,能够随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这并不容易做到,要经常地对体育教师进行心理学知识培训和心理健康训练。我们已在教研室内部形成定期培训制度,每两周请校内外专家开办一次心理知识讲座,教师参与积极性很高,并能认真做学习笔记。每周例会都会安排一定时间,让教师互相交流和讨论如何将心理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教学实践。
2.合理的心理刺激能够减轻甚至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合理的刺激会诱发甚至加重学生的心理障碍。而心理刺激合适与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同样一种刺激,对不同的学生甚至是同一学生的不同时机都会形成不同的效果。体育教师必须掌握心理学相关理论,并随时把握学生的个人信息,才能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施加积极的心理刺激。
3.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最终体现在学生的身心水平是否完善发展上。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是无法实现教学目标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动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使这种积极性能够迁移到体育课之外的时间,保持学生在整个求学期间的学习动力,为终身自我训练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孙秀芝.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3).
[2]高丹娜.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1).
[3]曾四清.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2).
[4]杨祥全.太极拳对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
[5]刘卫民,李平.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论纲[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3(1).
[6]佟立纯.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3).
[7]刘卫民.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的内容及实施途径[J].高校体育研究,19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