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出现过太多这样的字眼:我怕,我担心,小心翼翼……从而精心地、一步一步地、细致地设计着每一课的教学,可谓是细致入微,生怕讲得不到位,生怕学生犯错,为了避免自己头脑中想象出的学生会犯的错误,而“导航”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其实,这样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笔者以为,我们应对学生放手、放心、放飞,我们应努力避免课堂教学中的过度“导航”现象。
【关键词】数学课堂 导航 独立思考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出现过太多这样的字眼:我怕,我担心,小心翼翼……从而精心地、一步一步地、细致地设计着每一课的教学,生怕讲得不到位,生怕学生犯错,为了避免自己头脑中想象出的学生会犯的错误,而“导航”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其实,这样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反过来思考:教者太多的扶,如何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发现、探索、推导的全过程;如何能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从而学会学习呢?笔者以为,我们应努力避免课堂教学中的过度“导航”现象,应该放手:对学生放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的能力;应该放心:对学生放心,和学生融为一体,一起学习,一起探索;应该放飞:把学生放飞,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经历矛盾、猜想、质疑、验证,得出结论等过程,从而擦出思维的火花……
一、放手——让学生独立前行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这样一句话:“我听见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我想在课堂教学中亦是如此,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一味地讲,一味地灌输,一味地去束缚学生,更多地应该去思考如何给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去做,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发现。我们不能自私地为了所谓的教学环节的流畅,为了所谓的教学氛围的活跃,而过度地“导航”学生的思维,剥夺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每次备课时,我们往往会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有时甚至对课堂中的所有细节都做了详尽周到的安排。其实,这样的设计往往是一厢情愿的,大多是基于教师的角度和立场来进行预设的,倘若不能针对学生的实际加以“课程再改造”,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过度“导航”的体现。众所周知,精彩源于生成,精心的课堂预设看似考虑周全,其实“绑架”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与能力。如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内角和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数学实验活动,借助三角形内角和这一知识基础,引导学生用将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的方法来计算,方法就在我们手中,仍千万要忍住,不能直接将方法呈现给学生。要学会放手,让学生独立前行,哪怕前面的情况对我们来说一片黑暗,仍应坚信学生学习成长的经历是不可代替的。在学生将四边形分成三角形的过程中,放手后学生会出现各种情况,面对这五花八门的情况,教师可以向学生求救,让学生当小老师,先弄明白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哪些角的和,再一步一步去错留对,在这一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有了错误,一定要让学生明白错误的原因:除了四边形本身的四个内角外,不能分出多余的角,同时为接下来五边形的学习做铺垫。其实,关键不在结论,而是放手之后,学生有了独立思考的机会与经历,即使是犯了错误的同学,他也知道错在了哪里。所以,我们应学会放手,适时让学生独立前行。
二、放心——和学生一起同行
学,是学生自己学;而教,是在需要教的时候才教。用佐藤学的观点来看,教学是相遇和对话。学生的学习是从已知世界出发,探索未知世界之旅;是超越既有的经验与能力,形成新的经验与能力的一种挑战。真正的学习是一种对话与修炼的过程。显然,只有构建师生学习的共同体,放心地和学生一起同行,才能在儿童经验与成人经验间合理选择,教师才能真正体认到生命的在场,把每一个学生的思考与挫折视为精彩的表现加以接纳。而现实中,我们往往有太多的不放心、太多的害怕、太多的顾虑,这些都是阻碍学生思维发展的绊脚石,长此以往,习惯性地牵着学生走,学生的思维只能禁锢,然而数学是有生命的,它因思想而鲜活,因思想而深刻,因思想而有了浓浓的数学味。为了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只有教师抛开担心,抛开过度“导航”,与学生一起学习、讨论、研究、思考,才可能做到教学相长、和谐共生。如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多边形的内角和”,在上述四边形的研究经历的基础上,学生研究五边形就会变得游刃有余。我们应对学生放心,作为一名同行者和学生一起猜想,一起验证,一起寻找结论,在同行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清楚何时点拨学生。比如:把五边形、六边形分成三角形时,有若干分法,应呈现学生不同的分法,让学生感受方法多样性的同时,充分让学生感知哪种分法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同行,不是去一味地教学生,而是在需要教的时候与学生对话,和学生的思维相遇、相撞和相吸。
三、放飞——看学生展翅远行
肖川博士曾说过:“教育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另一个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我认为,这完美的过程最后应该以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然后带着满满的学习经历展翅高飞为终点。过度的“导航”只会让我们的学生不会思考、不想思考,最后不能思考。没有了数学思考,又何谈数学学习呢?如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多边形的内角和”,经历了前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内角和的猜想、探究、验证,我想到了,现在应该是放飞学生的时候了,接下来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讨论、发现规律,从而得出多边形内角和的结论。相信没有了我们的过度“导航”,学生会发现沿途更美的风景,会有更大的收获。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会”“会学”应是不同层面的教学效果,教师的“放手”“放心”“放飞”应是不同层次的教学追求。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知识体系,激活学生的思维动力,由学会慢慢过渡到会学;作为教師,我们应胆大一些,心细一些,学会放手、放心,最后放飞学生思维的翅膀!
【参考文献】
[1]陈家林.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教育科研论坛,2008(12).
[2]张玉华.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10).
【关键词】数学课堂 导航 独立思考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出现过太多这样的字眼:我怕,我担心,小心翼翼……从而精心地、一步一步地、细致地设计着每一课的教学,生怕讲得不到位,生怕学生犯错,为了避免自己头脑中想象出的学生会犯的错误,而“导航”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其实,这样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反过来思考:教者太多的扶,如何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发现、探索、推导的全过程;如何能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从而学会学习呢?笔者以为,我们应努力避免课堂教学中的过度“导航”现象,应该放手:对学生放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的能力;应该放心:对学生放心,和学生融为一体,一起学习,一起探索;应该放飞:把学生放飞,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经历矛盾、猜想、质疑、验证,得出结论等过程,从而擦出思维的火花……
一、放手——让学生独立前行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这样一句话:“我听见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我想在课堂教学中亦是如此,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一味地讲,一味地灌输,一味地去束缚学生,更多地应该去思考如何给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去做,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发现。我们不能自私地为了所谓的教学环节的流畅,为了所谓的教学氛围的活跃,而过度地“导航”学生的思维,剥夺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每次备课时,我们往往会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有时甚至对课堂中的所有细节都做了详尽周到的安排。其实,这样的设计往往是一厢情愿的,大多是基于教师的角度和立场来进行预设的,倘若不能针对学生的实际加以“课程再改造”,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过度“导航”的体现。众所周知,精彩源于生成,精心的课堂预设看似考虑周全,其实“绑架”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与能力。如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内角和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数学实验活动,借助三角形内角和这一知识基础,引导学生用将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的方法来计算,方法就在我们手中,仍千万要忍住,不能直接将方法呈现给学生。要学会放手,让学生独立前行,哪怕前面的情况对我们来说一片黑暗,仍应坚信学生学习成长的经历是不可代替的。在学生将四边形分成三角形的过程中,放手后学生会出现各种情况,面对这五花八门的情况,教师可以向学生求救,让学生当小老师,先弄明白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哪些角的和,再一步一步去错留对,在这一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有了错误,一定要让学生明白错误的原因:除了四边形本身的四个内角外,不能分出多余的角,同时为接下来五边形的学习做铺垫。其实,关键不在结论,而是放手之后,学生有了独立思考的机会与经历,即使是犯了错误的同学,他也知道错在了哪里。所以,我们应学会放手,适时让学生独立前行。
二、放心——和学生一起同行
学,是学生自己学;而教,是在需要教的时候才教。用佐藤学的观点来看,教学是相遇和对话。学生的学习是从已知世界出发,探索未知世界之旅;是超越既有的经验与能力,形成新的经验与能力的一种挑战。真正的学习是一种对话与修炼的过程。显然,只有构建师生学习的共同体,放心地和学生一起同行,才能在儿童经验与成人经验间合理选择,教师才能真正体认到生命的在场,把每一个学生的思考与挫折视为精彩的表现加以接纳。而现实中,我们往往有太多的不放心、太多的害怕、太多的顾虑,这些都是阻碍学生思维发展的绊脚石,长此以往,习惯性地牵着学生走,学生的思维只能禁锢,然而数学是有生命的,它因思想而鲜活,因思想而深刻,因思想而有了浓浓的数学味。为了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只有教师抛开担心,抛开过度“导航”,与学生一起学习、讨论、研究、思考,才可能做到教学相长、和谐共生。如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多边形的内角和”,在上述四边形的研究经历的基础上,学生研究五边形就会变得游刃有余。我们应对学生放心,作为一名同行者和学生一起猜想,一起验证,一起寻找结论,在同行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清楚何时点拨学生。比如:把五边形、六边形分成三角形时,有若干分法,应呈现学生不同的分法,让学生感受方法多样性的同时,充分让学生感知哪种分法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同行,不是去一味地教学生,而是在需要教的时候与学生对话,和学生的思维相遇、相撞和相吸。
三、放飞——看学生展翅远行
肖川博士曾说过:“教育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另一个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我认为,这完美的过程最后应该以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然后带着满满的学习经历展翅高飞为终点。过度的“导航”只会让我们的学生不会思考、不想思考,最后不能思考。没有了数学思考,又何谈数学学习呢?如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多边形的内角和”,经历了前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内角和的猜想、探究、验证,我想到了,现在应该是放飞学生的时候了,接下来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讨论、发现规律,从而得出多边形内角和的结论。相信没有了我们的过度“导航”,学生会发现沿途更美的风景,会有更大的收获。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会”“会学”应是不同层面的教学效果,教师的“放手”“放心”“放飞”应是不同层次的教学追求。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知识体系,激活学生的思维动力,由学会慢慢过渡到会学;作为教師,我们应胆大一些,心细一些,学会放手、放心,最后放飞学生思维的翅膀!
【参考文献】
[1]陈家林.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教育科研论坛,2008(12).
[2]张玉华.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10).